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中小银行借贷风险及对策

中小银行借贷风险及对策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7-03 14:42:49 | 移动端:中小银行借贷风险及对策

中小银行借贷风险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借贷,对策,风险,银行

中小银行借贷风险及对策 本文简介:摘要:融通社会资金,是商业银行最传统的职能。商业银行传统功能就是通过吸收小额、短期的闲散资金,积少成多,续短为长,将存款人取存之间的沉淀资金转变成为期限更长的贷款,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因此,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从事信贷业务中出现的风险,即贷款客户的违约风险。近几年来,随着内外部经济形势下行,信贷

中小银行借贷风险及对策 本文内容:

摘要:融通社会资金,是商业银行最传统的职能。商业银行传统功能就是通过吸收小额、短期的闲散资金,积少成多,续短为长,将存款人取存之间的沉淀资金转变成为期限更长的贷款,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因此,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从事信贷业务中出现的风险,即贷款客户的违约风险。近几年来,随着内外部经济形势下行,信贷风险以及坏账率已经成为制约商业银行综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要构建审贷分离机制、强化信贷风险检查机制并完善客户信息识别系统,以此实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业务质量的相对提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银行信贷业务的市场竞争不断上升,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持续创新的能力,规模的优势对于商业银行非常重要,有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拓展业务,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有助于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如果没有重视信贷风险,银行的业务创新越多、业务规模越大,可能积累的不良资产就越多,将吞食掉开展业务所带来的账目利润,甚至可能威胁到银行的生存。在此背景下,研究及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构建,需要从信息识别、客户信用资质、信贷业务办理流程等角度进行落实,以此实现信贷业务的安全性提高。优质客户、优质业务人员可以通过信息考核、激励机制等手段进行培养。所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要以规范业务办理流程为基础,强调数据信息的应用,提高风险控制质量[1]。

一、建立审贷分离机制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方案需要以业务办理流程为基础性条件,结合信贷客户的性质,对个人、企业等不同信贷业务办理进行分化管理,并建立市场营销、授信调查、授信审批、授信后管理、资产保全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内控体系,实施审贷分离和前、中、后分离制度,保持内部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实现信贷业务办理的流程化管理,在保证信贷业务办理效率的前提下,完善信贷风险防范环节。审贷分离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制约为管理理念,以此实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效果提升。信贷部门主要是针对申请贷款业务的主体进行调查,对客户资质、信用、资金实力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贷款审批部门针对信贷部门收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审核,对信贷部门上报的客户进行授信方案设计,对信贷业务进行综合风险评估。风险部门则对发放的贷款业务进行持续跟踪管理,在信贷风险方案流程化管理的前提下,避免钱权交易、相互推诿等问题的出现。审贷分离机制的应用,是在分析客户需求及信贷业务办理流程的基础上,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资产安全,针对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信贷业务办理等方面进行阶段化管理,以此实现信贷风险的有效防护[2]。

二、强化信贷风险检查机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检查是从贷前、贷中以及贷后三个角度进行检查,在风险防范流程化后,对不同阶段的信贷风险进行检查及管理,以此降低信贷风险。首先,贷前调查工作的开展,对客户的生产经营、客户的信贷需求以及发展前景、信用资质等方面进行数据调查及总结,以此实现对优质客户、风险客户的有效审核及检查[3]。其次,贷中检查是根据客户所属行业特性、信贷种类、信贷额度以及可能出现问题的风险点,对信贷流程的规范性、信贷风险的发生概率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例如,企业申请办理信贷业务,针对企业的类型、基本经营情况(业务范围、盈利情况)、信用状况(有无违约记录)等进行综合审核,并对企业提供的授信主体资格、财务状况等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认真核实,对企业的经济实力、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量化统计,在完善客户资质信息检查的同时,规避信贷办理过程、由客户信用引起的坏账等风险的出现。最后,贷后检查是以跟踪管理的方式,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可能出现的风险态势等方面进行授信后检查,避免信贷资金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出现。

三、完善风险识别系统

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系统,重点是对客户的诚信资质进行识别,利用商业银行的联网系统,对客户的信用资质、资金能力以及还贷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利用计算机对风险发生概率进行计量,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进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以此实现风险识别及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升。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平台,对客户违约概率进行量化分析,重点对客户信用、还款能力、经营环境、担保方式等方面进行量化统计,实现风险度量模式在信贷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提升。一方面,任用信息技术人才,对信贷风险数据进行量化统计,以信息评估的方式,对信贷经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行汇总,为后续的信贷业务跟踪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以培训的方式,对信贷风险识别、风险的危害性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培训,通过提高业务人员及数据分析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方式,改善信贷风险度量模式的应用效果,满足信贷风险防范体系的需求。

四、实施全面持续的风险监控

实施全面持续的信用风险监控和管理需要不断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各级人员遵守业务纪律,持续改进风险监督管理考核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授信调查、授信审批和授信后管理各环节和岗位的尽职责任,建立对不尽职行为的问责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监控、现场与非现场检查的手段,进行风险监测与控制,最大程度地遏制潜在风险向现实风险转化,将风险和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五、构建激励机制

商业银行内部风控体系的完善,需要具备多元化特性,明确信贷业务办理流程,适当地调整激励机制,达到业绩与绩效工资挂钩的管理模式,对业务优秀、风险控制较低的业务人员进行奖励,以此实现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业务办理积极性提升。激励机制的构建及改进,对激发业务人员的创造力、工作责任感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业务人员在拓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为追求业务数量,降低了信贷风险防范,甚至是忽略了信贷风险。所以,以激励机制鼓励业务人员的同时,需要完善惩罚制度,对出现不良贷款的客户经理进行严格审核及惩罚,以此避免过于追求业务数量而忽略信贷业务质量的情况出现。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构建,可以对还款及时、信用度比较高的客户进行奖励,从贷款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提高客户对信用资质的重视程度。激励机制是针对优质业务人员、优质客户进行鼓励,惩罚机制是针对坏账业务进行控制,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方式,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提高信贷客户的资质,促进商业银行的正向发展。

六、结语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是对信贷申请、信贷审批、信贷监督以及信贷跟踪等方面进行落实。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转变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将信贷风险防范转化为日常工作原则,并利用信息识别系统对客户资质进行管理,这是提高信贷风险防范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洁.不确定宏观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2):50-53.

[2]樊桂岭,笪凤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机制与管理研究——基于博弈论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0):72-76.

[3]张硕.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经济,2016,(9):73.

作者:章英男 单位:招商银行厦门分行

中小银行借贷风险及对策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小银行借贷风险及对策》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995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