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贸易信贷管理原则及特点

贸易信贷管理原则及特点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6-19 11:24:08 | 移动端:贸易信贷管理原则及特点

贸易信贷管理原则及特点 本文关键词:原则,信贷管理,贸易

贸易信贷管理原则及特点 本文简介:摘要:贸易信贷是伴随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迅速成长和壮大的,对我国国际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贸易信贷数据的整理研究,认为其与国际资本流动趋势有着复杂而积极的联系。当前,国内专家普遍认为以激进的方式推进外汇制度开放有着诸多顾虑,完善跨境资本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促进国际资金的有序和稳定

贸易信贷管理原则及特点 本文内容:

摘要:贸易信贷是伴随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迅速成长和壮大的,对我国国际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贸易信贷数据的整理研究,认为其与国际资本流动趋势有着复杂而积极的联系。当前,国内专家普遍认为以激进的方式推进外汇制度开放有着诸多顾虑,完善跨境资本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促进国际资金的有序和稳定流动是目前我国外汇管理改革的现实选择。因此,研究贸易信贷管理,对将贸易信贷管理纳入跨境资本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贸易信贷;跨境资金;宏观审慎;外汇管理

一、引言

贸易信贷是伴随国际贸易发展起来的,鉴于其对一国进出口的促进作用和对一国短期对外债权和债务的影响,多年来一直是国际贸易重点关注领域之一,我国对贸易信贷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也从未停止。2008年至2012年,我国贸易信贷实行登记管理制度,虽然具备货物贸易背景,但按照外债(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和债权(预付货款和延期收款)归入资本项下管理,且存在一定的额度限制,主要目的是防范外债支付风险,规范资金跨境流动。从2012年起,我国货物贸易改革结束了多年的核销制度,对贸易信贷的管理也进一步放松,基本上只保留了贸易信贷调查制度,并以货物贸易管理中的贸易信贷主动报告作为补充,贸易信贷管理转向服务数据统计,侧重于确保国际收支数据的真实性。这种转变自然反映了我国近10年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趋势变化,但面临货物贸易大额顺差的不可持续及短期大额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甚至金融安全的冲击,改革贸易信贷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最新形势,对提升贸易便利化和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具有重大意义。鉴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取消汇兑管制,国际上关于贸易融资的理论研究,大多数集中在贸易信贷的成因、作用及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等方面。我国对贸易信贷的理论研究比国外晚,但得益于我国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为贸易信贷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经验。我国由于存在一定的外汇管制,实际贸易信贷发生状况与各种理论推测可能存在偏离,具备新兴市场国家的特色,本文的意义即在发现我国贸易信贷数据的异常,确定贸易信贷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探讨贸易信贷管理改革方式,为下一步贸易信贷管理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二、贸易信贷与跨境资金的关系

(一)我国贸易信贷基本状况

根据《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第五章“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第570段,“贸易信贷和预付款包括(a)直接由货物或服务供应商向其客户提供的信贷,(b)对在建(或有待建设)工程的预付款,以及顾客对尚未提供的货物或服务的预付款”,具体则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贸易信贷和预付款(F810)项下”。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有关近年来我国贸易信贷数据的变化见下图: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并不明确表示预收货款、预付货款、延期收款、延期付款等各项明细,而分别以贸易信贷资产和负债代替。其中,贸易信贷资产包括预付货款和延期收款,贸易信贷负债包括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此外,因为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所以图1中数据意义为当年贸易信贷资产或负债的变化数据,如果当年的增加量大于减少量,则为正值,反之,则为负值。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7年,我国贸易信贷资产方即预付货款和延期收款基本历年增加绝对值大于减少绝对值,2016年为最高峰,两项新增合计超过1000亿美元;贸易信贷负债方即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以2014年为分界线,前期增加绝对值大于减少绝对值,后期则相反,特别是2015年,两项合计大幅下降600亿美元。

(二)贸易信贷和货物贸易

影响贸易信贷的因素众多,国内货币政策、国际贸易环境及其他宏观条件,例如FDI、汇率等都会影响国际贸易商对利润和未来趋势的判断,从而调整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隐形资产和负债。但笼统来说,贸易信贷和货物贸易具备相对稳定的关系,通过简单比较贸易信贷和货物贸易变化率之间的不同,可对我国贸易信贷的异常阶段和异常状况作出判断。有关贸易信贷和货物贸易的变化见下图:由图2可见,我国贸易信贷,无论资产方,亦或负债方,在大部分年份与货物贸易总额的变化率并无显著不同,但2009年与2015年两个年份除外。2009年处于国际经济危机向纵深发展期,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同比下降16.27%,贸易信贷变化幅度远高于货物贸易总额,其中贸易信贷资产方同比下降6.84倍,负债方下降2.68倍,反映了当时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也说明国内贸易商不得不采取预付和延收货款方式维持市场;2015年,货物贸易总额同比下降7.09%,而贸易信贷负债方猛增28.95倍,说明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大幅减少,国内贸易商其时更倾向于对外负债。事实上,国内研究国际贸易的众多专家已意识到2009年与2015年贸易信贷数据的异常波动,并认为货物贸易本身不足以解释其异常变化,跨境资金流动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贸易信贷对货物贸易市场的反应。

(三)贸易信贷和跨境资金流动

研究贸易信贷和跨境资金之间的关系所涉及的因素和变量众多,因此大多数研究方式都建立了贸易信贷和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指标体系,例如贸易信贷和进口、出口、FDI、外债余额等,通过多元方差分析考察贸易信贷和其他因变量的关系,最后根据各因变量与贸易信贷的相关显著性提出贸易信贷管理策略建议。本文忽略了贸易信贷和具体跨境资金流动项目间关系,直接建立贸易信贷与跨境资金之间的关系模型,以贸易信贷之和即资产方和负债方之和作为模型函数的自变量;国际外汇储备规模变化能够反映宏观跨境资金流动的最终结果,因此将国际外汇储备规模变化量作为模型函数的因变量。假设二者之间存在某种线性关系,则可建立以下简单模型:Yt=α+βXt+μt(t=1,2,3,…,n)其中,Y与X分别代表国际外汇储备规模变化量与贸易信贷之和,α和β为回归系数,Yt表示t期的的变化结果。利用Eviews软件,做最小二乘法估计,二者关系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结论(1):判定系数R2≥0.8,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拟合优度良好,贸易信贷作为自变量,可有效解释因变量的变化。(2):回归系数P≤0.05,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3):D·W≈2.3,残差分布说明公式的解释能力尚可,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基本成立。

三、我国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主要原则及特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概念在我国深入发展,理论和实践上均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进入跨境资金管理领域。近年来,我国跨境资金管理充分吸收宏观审慎相关核心理论,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思路和框架,在应对跨境资金大规模流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以均衡管理为目标,旨在保持跨境资金流动的平衡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跨境资金在2014年之前经历了大规模流入,外汇收支与结售汇的双顺差使我国承受了长期的本币升值压力和超额的外汇储备积累,跨境资金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研究成为当时热点;2015年—2016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发生逆转,虽未对我国造成恶劣影响,但外汇储备迅速下降,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有关资本外逃等担忧依然对国内金融市场稳定造成较大冲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我国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目标在于实现均衡管理,支持国际资金流动的便利化和自由化,不追求跨境收支和结售汇的大额顺差,同时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特别是对违规违法资金的严厉打击,促进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跨境资金流动平衡管理和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相辅相成,共同为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二)结合我国国情,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管理协调推进

在我国货币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之前,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管理将双向并行,长期存在,因此建立本外币一体化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是跨境资金管理目标的重要方面。当前,人民币和外汇资金的跨境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政策差异,并由此导致的各自政策调整的弱化和为短期套利资本提供滋生的条件。综合考虑外汇市场波动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协调二者的政策方向,保证外汇市场的安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是当前跨境资金管理的必要性之一。

(三)防范外汇风险,加强对短期资金流动的管理

国际金融周期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迫使各国积极开发各类宏观审慎工具以应对跨境资金的大规模流动,我国因资本项目存在一定管制,在对跨境资金管理中区分长期和短期资金,支持和引导长期资金流动,并进一步促进长期投资开放,2018年我国金融业开放改革加快符合对长期资金管理原则;同时,则对短期资金流动加强管理,试图熨平短期大规模资金流动造成的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事实上,除我国外,IMF、智利、巴西、印度、印尼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家均承认短期资金流动的恶劣影响,建议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我国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中众多分析指标和对应金融工具指向短期资金流动风险和防范,是管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贸易信贷宏观审慎管理探索

当前我国贸易信贷管理隶属于货物贸易管理的一部分,根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及其《实施细则》,货物贸易企业需对贸易信贷进行事后义务性报告,外汇管理部门对贸易信贷规模超出正常阈值的企业进行现场核查。此外,外汇管理部门一直利用贸易信贷统计调查制度对全国大型进出口企业进行贸易信贷调查,以期及时、准确获得我国贸易信贷当期数据和发展状况。但无论是义务性报告还是贸易信贷调查,从跨境资金管理的角度来看,均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企业自主行为,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贸易信贷报告和调查对企业业务人员素质提出较高要求,需要企业较高的自主性配合才能完成,迟报、漏报、错报现象普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二是企业事后行为,破坏预防和防范原则。当前贸易信贷管理主要是对企业事后发生行为的统计,缺少有效约束企业贸易信贷冲动的手段,不符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原则。三是监管交叉地带,缺乏资产或负债管理标准。贸易信贷性质难以界定,既有背后的货物贸易背景,又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具有债权或债务性质,在跨境资金流动趋于紧张时,无法利用常规的对外债权或对外债务的管理手段加以控制。简单梳理现行贸易信贷管理模式,以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重新审视贸易信贷,为改革贸易信贷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贸易信贷宏观审慎管理的重点

1.回归本源,强调通过贸易信贷调节跨境收支。从我国贸易信贷管理的实践经验看,贸易信贷管理与跨境资金管理的目标部分重叠,总体上都有防范异常资金流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当前贸易信贷管理依赖于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在我国对外贸易强劲增长时期,有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开展,但在跨境资金流动的特殊时期,宽松的贸易信贷政策则为国际短期游资提供了流动渠道。此外,依赖于贸易背景真实性核查的贸易信贷管理存在灰色地带,例如超过180天以上的预付或延收货款,其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和跨境资金的流出并无不同,并形成事实上的对外债权或债务,且不排除企业以规避汇率风险为名行金融操作之实。因此,特殊时期收紧贸易信贷有其必要性。2.明确定位,考虑贸易信贷资本项目交易性质。这一点与通过贸易信贷调节跨境收支息息相关,赋予贸易信贷资本项目交易性质,为利用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具建立条件。本质上贸易信贷组成国家对外债权和债务的一部分,国际收支平衡表也对贸易信贷部分做出了专门规定,我国在2008年至2012年也由资本项目负责贸易信贷的登记管理。但随着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的进一步改革,结束了贸易信贷登记备案制度,并在2016年和2017年再次确定贸易信贷产生的外债不属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范畴,未能把贸易信贷纳入国家资本项目宏观审慎调控体系。因此,重新考虑贸易信贷的资本项目交易性质,增加贸易信贷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把贸易信贷纳入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3.有效监管,服从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大局。根据前文贸易信贷和货物贸易的关系,2009年与2015年,面临金融环境恶化,跨境资金大规模单方向流动(不同之处在于2009年面临“流入”风险,2015年面临“流出”风险)趋势,2009年的贸易信贷波动幅度远小于2015年,初步分析原因为2009年对贸易信贷执行严格管理。贸易信贷管理服从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大局,在主要目标上保持一致,在指标设计和工具选择上体现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原则,既能服务于跨境收支管理,也能满足正常的货物贸易对贸易信贷的需求。

(二)贸易信贷宏观审慎管理政策设计

1.宏观逆周期操作。一是对贸易信贷的总体规划。现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开发了系列贸易信贷管理指标,例如:贸易信贷余额比—“(预收余额+预付余额+延收余额+延付余额)/(Σ进口额+Σ出口额+Σ收汇额+Σ付汇额)×100%”。各类指标为贸易信贷数据的观测、判断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可在宏观上进一步对贸易信贷规模、比例和结构等做出政策性引导或提示,总体上指导贸易信贷开展。二是参考其他项目指标。因当前贸易信贷统计方式的原有缺陷,贸易信贷数据的全面可靠性亟需提升,而鉴于贸易信贷数据与跨境资金数据之间高度的相关性,其他跨境资金宏观审慎指标对贸易信贷项下的资金流动亦具有相当程度的指导意义。三是贸易信贷“流向”管理。跨境资金流动特点表明,一定时期内如果发生金融危机,一国面临的往往是单向的跨境资金流动,即大规模的“流入”和“流出”趋向。贸易信贷影响跨境收支的方式也可简单分类为“流入”和“流出”,分别对应预收货款、延付货款和预付货款、延收货款。因此,当跨境收支发生大幅度波动,需要对“流入”或“流出”进行单方面的重点管理时,贸易信贷的管理也应随时转向。2.贸易信贷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一是主要进出口企业管理。贸易信贷对主要进出口企业加强管理,一方面为“抓大放小”,集中监管力量于影响较大的企业;另一方面也为确保主要进出口企业的正常经营,避免因流动性不足造成企业贸易信贷违约,影响自身跨境收支业务的同时,对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也产生不良效应。这是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贸易信贷管理工具需要进一步升级改革的方向之一。二是强化“债权”和“债务”管理。我国跨境资金管理始终强调满足正常用汇,而对外债权的收回和对外债务还本付息显然难以用结售汇或收付汇阶段的外汇管理手段加以限制,特别是有关债务的跨境收支,更容易造成外汇市场震荡,所以区分币种、期限、或有负债、不同性质机构的跨境融资杠杆率等因素,我国对“债权”和“债务”的管理经验较为丰富,手段也较为多样。强化贸易信贷的“债权”和“债务”管理,可有效利用现有外汇政策,并融合有关宏观审慎基本理论。三是跨境资金宏观审慎政策评估体系。跨境融资风险是我国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的七大指标之一,它当然和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有所不同,但贸易信贷无疑是两者之间的共通部分。加强贸易信贷在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比重,符合扩大广义信贷范畴、防范跨境融资风险的基本原则。所以,跨境资金宏观审慎政策评估工具中应包含对贸易信贷的风险评估,作为独立的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指标,指导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贸易信贷监管。

(三)贸易信贷本外币一体化监管

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管理并行是当前跨境资金管理不可回避且反复提及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独有问题,基本无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管理经验借鉴。跨境人民币贸易信贷作为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渠道,对保证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的自由流动,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占比例份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离岸金融市场上,人民币交易不受国内汇率政策和外汇管理制度的影响,不利于国内打击投机资本,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形成国内资本和国际资本之间的博弈风险。这些特点为本外币一体化监管提出了重大挑战。在当前历史阶段条件下,探索贸易信贷的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第一,以现有的人民币和外汇政策为基础,建立统一的贸易信贷统计监测、分析管理体系,防止因不同政策部门管理目标差异导致的政策矛盾。第二,长期来看,跨境人民币管理和外汇管理的目标最终趋同一致,都是对金融资产的跨境交易管理。现阶段之所以出现矛盾,与汇率、利率形成方式密不可分。继续改革我国的汇率和利率政策,推进市场化发展,才是解决贸易信贷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乃至整体金融风险的最佳举措。第三,深刻认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越高,跨境资金管理的压力越小,保持二者关系的平衡,动态推进二者协调发展是对我国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大考验。

(四)外汇、海关、税务等部门的综合监管

除了横向的监管部门协调外,例如外汇管理部门和跨境人民币管理部门,纵向的部门联合监管也是促进贸易信贷活动正常开展的的有力保障。一笔贸易信贷业务的完成,前后涉及到海关、外汇及税务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责不同,监管内容和重点也不同,各部门虽然意识到联合监管的重要性,但缺乏法律依据,地方各级机构的联合监管协议基本限于信息共享,未能发掘联合监管的潜力。因此,实现贸易信贷综合性监管,一是在更高层面建立简单易行且具备高度约束力、规范化的联合监管机制,突破信息共享领域,向综合执法、综合检查发展。二是部门之间行政处罚的相互确认。目前,外汇部门对跨境资金的管理显然影响不到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海关报关也不考虑是否B、C类货物贸易企业,建立行政处罚相互确认,使之受到一方处罚,则其他部门联合跟进,能够斩断企业利益链,保证贸易信贷的真实合法。三是丰富现代联合监管手段,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制度、负面清单制度等服务和监管手段的作用,增加联合监管的可操作性。

作者:郎得青 张谦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贸易信贷管理原则及特点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贸易信贷管理原则及特点》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971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