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公共艺术现状调查研究

公共艺术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6-14 07:15:18 | 移动端:公共艺术现状调查研究

公共艺术现状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调查研究,现状,艺术

公共艺术现状调查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公共艺术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因子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需要。在此背景下,通过对蚌埠市区范围内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实地调查和梳理,发现蚌埠的公共艺术存在数量匮乏、题材单一、质量不均、疏于维护等问题。基于此种现状,在公共艺术管理、增强公众参与意识、重视对既有作品的维护等层面提出

公共艺术现状调查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公共艺术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因子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需要。在此背景下,通过对蚌埠市区范围内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实地调查和梳理,发现蚌埠的公共艺术存在数量匮乏、题材单一、质量不均、疏于维护等问题。基于此种现状,在公共艺术管理、增强公众参与意识、重视对既有作品的维护等层面提出策略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艺术;雕塑;城市;文化

1调查目的

纵观公共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可知,在以构建城市形态、打造城市形象为目的的诸多因子中,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元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特性主要体现在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给予市民荣誉感以及增强城市文化自信等层面。在西方国家,公共艺术已被视为城市精神的物化体现,以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建设元素,营造优质的都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以及宣传城市精神的做法已较为普遍。众所周知的“自由女神像”“美人鱼”“狮头鱼尾像”等作品已然由公共雕塑本身衍生为纽约、哥本哈根、新加坡等城市的都市标识与精神象征,皆凝聚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根本。因此,探索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关系,将有助于构建城市的文化自信与特色,从而促进城市演进中的文化价值提升。

近些年来,蚌埠正着力打造“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城市”等新型城市示范区以促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在此城市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梳理蚌埠公共艺术作品的分布、数量以及维持现状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2研究方法与范畴

城市公共艺术的分布特点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因此,在对蚌埠公共艺术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一市、两轴、三区、多点”的研究方法,由面到点的对蚌埠公共艺术进行梳理,其中,一市:即蚌埠市区。蚌埠属于因修筑铁路而新发展起来的城市,[1]城市类型有别于传统型城市及乡县,因此其城市文脉具有与城市发展相关联的特征,故本文以蚌埠市区范围的公共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两轴:以淮河与东海大道作为两条平行轴线。淮河是蚌埠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蚌埠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东海大道贯通后,蚌埠由原先依淮河呈东西带状分布的城市形态向南有所拓展,形成了以淮河与东海大道平行分布的双轴线格局。围绕这两条轴线所形成的城市格局将是未来蚌埠公共艺术发展的主要空间。三区:以蚌埠市核心的3个行政区划——蚌山、禹会、龙子湖为调研的区域范围。多点:近年来蚌埠市新设行政区划中零星存在的公共艺术作品(在调研后发现此区划中尚无公共艺术作品)。

3蚌埠公共艺术概况及分布

我国的公共艺术是随着改革开放背景下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得以起步的。其概念最初在20世纪90年代以“文化装饰”的“快餐”需求引入我国,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城市雕塑运动。[2]蚌埠的公共艺术也不例外,现存作品皆为近三十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得以形成的。据本次对蚌埠市范围内的调研结果显示(表1),蚌埠市区现存公共艺术作品共37组(公共设施、观赏石、成品石雕、店铺展陈以及单位门前的象、狮等雕塑不在本次调研范围内)。其中城市雕塑10组、商业雕塑6组、园林雕塑6组、架上雕塑13组、壁画1组。按作品性质划分:主题性9组、纪念性1组、装饰性13组、观念性14组。按形态划分:具象类11组、抽象类26组。按题材划分:风土类4组、历史类3组、人物类17组、器物类4组、动物类6组、几何类3组。按分布区域划分:蚌山区15组、龙子湖区28组、禹会区4组。

从公共艺术的分布数量看,由于蚌埠学院在校园内陈列了一批由国内艺术家们创作的架上雕塑作品,使得其所属龙子湖区的作品数量远大于其余二区之和,可见高校在文化建设中所体现的重要性。但蚌埠市公共艺术作品数量与国内先行城市相比(如上海1034座),[3]仍可用极度匮乏来定义。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城市规模、文化认知、经济实力等地缘差异都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当前“中部崛起”“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蚌埠公共艺术现状与城市发展所显现出的极为不协调已成为亟待反思并寻求突破的问题。

4蚌埠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在提升城市形象、诠释城市精神、优化城市文化品质等层面都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城市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公共艺术理念及其精神的忽视,加之我国在城市文化层面历来忽视社会与个人相互间的关系,[4]导致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因此出现诸多需要关注的现象,并且正逐渐成为公共艺术健康有序发展的羁绊,这一现状对城市形象及其文化品质皆具有不利的影响,也正是当下公共艺术在蚌埠存在的主要问题。

4.1作品题材单一

在公共艺术的构建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多元化认知的探索,“模仿”和“重复”成为了一种逃避试错的惯性途径,也因此导致反复就同一题材进行塑造,违背了艺术本应具有的“创造性”基本原则。结合蚌埠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在蚌埠现存的公共艺术作品中,历史风土类作品题材较为局限。“双墩文化”“孕沙成珠”“大禹治水”等题材被作为文化品牌反复在蚌埠形象宣传中推广,出于对历史文脉的诠释本无可厚非,但城市发展是渐进的,其文化生成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呈多元化的。公共艺术作品题材的选择,应体现出城市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多元化,而简单重复同一题材的做法,不仅使公共艺术缺乏了时代化语境的创作语言,同时也简化了公共艺术的精神,使之沦为一种历史符号,从而丧失了艺术性,抹灭了公共艺术的文化本质与艺术特质。

公共艺术不只是物质空间在城市中的简单存在,实则是一种精神投射下的社会行为,[5]物质形态非其最终目的,而是以满足公众行为和精神需求为目标,从而将城市文化意蕴通过作品的形式留存于人们心中。它是对城市人群日常生活感知与经验的渗透,是通过精神场的物化以及某种动态的精神意象对人们身处的城市和生活的提炼。蚌埠这座地处淮河沿岸的新兴城市汇聚着南来北往的迁移人口,不同特质的文化在此共融,文化的采接和涵化特征明显,[6]因此公共艺术的题材不应长期局限同一元素。

4.2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蚌埠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出于提升市容市貌品质的目的,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也应运而生,为城市的文化品质注入了新鲜活力。在这些作品之中既有经过深思熟虑而出现的佳作,也存在着因急于迎合城市发展,而匆匆设置的低质量作品。这类赶鸭上架式的作品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势必对城市文化环境起反作用,造成城市整体公共艺术作品质量温凉不均的局面。

蚌埠现有的三十余组公共艺术作品中,多数作品的创意、形态及美学价值具备一定水准,但少量作品则有待提升,这样的作品无形中降低了蚌埠公共艺术的整体艺术品质。例如位于龙子湖西公园的《水塔》在公园建立前原为工业构筑物遗存,公园设计者因地制宜将其保存下来作为工业景观,对表皮未做改动,以保存工业遗存的原真性。但公园建设后期却被第三方创作者以卡通手绘的形式将其表皮通体遮盖(图1)。不仅破坏了公园设计者保存工业景观原真性的初衷,作品内涵也因技法普通且风格不符的卡通手绘而面目全非,且与周边环境不相协调。

4.3核心区域作品缺失

拿破仑曾将威尼斯广场喻为欧洲最美丽的会客厅,[7]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作用正如客厅在住宅中的作用,是人们日常起居和会客的重要场所,也是体现文化品位及形象展示的窗口。城市中的交通枢纽、广场、社区、商业街以及大学校园等场所都是公共活动频繁的城市核心区域。

以交通枢纽为例,作为城市形象的窗口,它是向外界展示城市特色及文化品位的重要区域,其所涵盖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站台及广场等区域都是宣传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的优质空间,也是公共艺术应重点建设的区域。通过调研显示,蚌埠当前在这些区域对公共艺术的投入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交通枢纽区域除蚌埠火车站和高铁站广场的《浴火凤凰》《时钟》以外,宁洛、京台两大高速出入口均未设置能够体现蚌埠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此外,市府广场、大学校园、国货路步行街等场所也是蚌埠城市形象、文化、商业等领域对外交流的核心区域,同样缺乏相应的高质量公共艺术作品,这对于城市形象的宣传以及城市文化自信的树立都是一种重要的缺失。

5策略与建议

5.1将公共艺术建设纳入市政规划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和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蚌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产业、科技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也将随之进一步加快,但在现行的城市管理中缺乏针对公共艺术的专项制度,使得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呈现出相应的滞后性。

公共艺术是城市形态组成的一部分,它与城市规划及建筑一同构筑着城市的功能与形象,因而也应当在城市的发展与管理中同步规划建设。西方国家对此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美国政府于1965年便已成立了“国际艺术基金会”,随后各州政府也先后就推动公共艺术建设予以立法。该法规要求将建筑总投资的百分之一用于艺术,即著名的“百分比法案”,此后,英、日等国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公共艺术管理法规。与之相比,蚌埠公共艺术则呈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及管理,公共艺术在建设中被作为点缀的附庸设施对待,常常是规划项目完成后,才将公共艺术以添加的形式填入空白区域匆匆上马完工,作品与规划缺乏关联性,导致对作品质量把关不严、与环境关系不协调等现象时有发生。

要改善这一现状,就亟需建立针对公共艺术相应的法规制度体系,以行政干预的途径将公共艺术纳入项目的整体规划,并形成一整套从设计到施工的监管措施,从而在行政管理层面提升公共艺术的品质与数量,为城市文化建设的蓬勃有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5.2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公众参与得以体现作品所具有的公共性,这也是公共艺术相较其他艺术门类而言最重要的特征,公众与作品的互动性和关联性决定着作品的被认可度,因此,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对公共艺术品质的提升尤为关键。

蚌埠现行的公共艺术建设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或投资者自上而下包办而成的,在立项、选址、方案征集直至最终实施等一系列环节中的公众参与都不够充分,这直接导致了作品公共性的缺失。公众作为公共艺术的受众主体,其话语权和知情权理应受到重视与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实现从“冲突”到“共享”的转向。[8]然而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公众对于一些公共艺术作品的意义与来历知之甚少,作品在展陈环节中也缺乏观念甚至名称的介绍(表1中序号1-7、17-19),这一现象加剧了公共艺术作品与受众的脱离。

公共艺术作品不同于美术馆中的展品,其展陈设置不应成为瞻仰式的纪念品,导致对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消解,继而背离公共艺术的本质。基于蚌埠公共艺术公共性不足的现状,可通过增强公众对公共艺术直接式、间接式、浸入式等形式的参与,对公众参与度进行改善,具体可预设为以下三种模式。

(1)公共艺术教育宣传。市民的公共精神和受教育程度等自身素质水平是制约公众参与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蚌埠市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仍以绘画为主,尚未形成关于公共艺术的教育内容,且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等机构的美术教育活动也以绘画、书法为主要形式,因此有必要从艺术教育层面进行改善。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公众参与艺术创作过程、举办公共艺术讲座等活动,为普通市民了解公共艺术提供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从而提升公众对公共艺术的认知和参与度。

(2)拓展公共艺术信息传播途径。近年来,政府逐渐将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项目信息向社会公开,例如通过采取城建展览馆、网站公示等形式,以提升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度。尽管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共艺术也是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公共艺术的公众参与度也可借鉴城市规划信息公开的方式,以信息传播为途径得以增效。诸如通过网络公共艺术、媒体问卷调查、政府召开公共艺术设置说明(征集)会、印制城市公共艺术宣传册等举措在信息传播层面增强公共艺术公众参与度。

(3)建立评价机制。当下的公共艺术建设普遍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即作品完成后没有公众的反馈信息采集和评价,这使得未来的公共艺术建设无法获得参考与监督。对此可以采取政府与高校合作的方式,成立专项评估组对公共艺术作品设置的公众满意度、可认知度、创新程度、体验感受等层面生成问卷,通过网络、走访等形式对公众进行调研,并将结果由专家评估后予以评级,最终向公众公示,从而在作品的评价层面藉由公众参与促进作品质量。

5.3重视既有作品的可持续性

公共艺术具有直面公众的开放性特征,其展陈环境为开放型公共空间,因此,既需满足公众与作品的互动行为,也需在此基础上对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妥善保护免遭恶意破坏,从而使公共艺术作品的可持续性得以延伸。

蚌埠现有的公共艺术作品中,多存在因年久失修、恶意破坏、拆旧立新等因素造成损坏的现状。如《戏珠》《母爱》等作品,是蚌埠建成较早的两座园林雕塑,承载着公众深厚的情感记忆。但由于年代较长、材质老化,因而现状较为破旧,这对于作品的长久保存是极为不利的。又如《河蚌》作品所在位置原为蚌埠市民熟知的一座被称为“大石马”雕塑的所在地,该石马气势恢宏、手法洗练,已成为地标性作品。然而由于年久失修,使得大石马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河蚌题材的不锈钢作品,新作品现状仍不乐观,表皮充斥着被恶意书写的“到此一游”等字样,且缺乏作品介绍指示牌,沦为了一尊极为普通且被人遗忘的金属摆设。由此可见,无论城市管理者还是公众,仍缺乏对于公共艺术作品可持续保存的清醒认识和行为。基于此种现状,有必要就以下三点进行改善。

(1)增强市民社会公德意识。公共艺术作品是全社会共有的财富,但因其存放位置是城市中共有开放的,不像封闭型展陈形式能够很好的保护,因而唯有加强市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使得公众的公德意识得以增强,形成和谐文明的良好风气,才能使公众共同爱护属于全社会的公共艺术作品。

(2)注重可持续设计原则。绝大部分公共艺术作品是处于户外的,长年遭受风霜雨雪的侵蚀难免对其造成损毁。因此在设计和选材的环节中就需要秉承可持续设计的原则,注重作品坚固、美观和耐用三方面的特性,以坚实耐用的材料与结构令作品长久保存。

(3)完善后续管理机制。公共艺术的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持续经营的过程,是一场无始无终的展演。因此,在公共艺术作品完成后才仅仅是开始,这场展演真正的过程在于其长期向人们诉说着城市的变迁与延续。要使其长久,则必须配套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维护机制。在日常维护上多下功夫,避免盲目地拆旧建新,从而使公共艺术作品的可持续性得以健康发展。

6结语

综上所述,蚌埠市公共艺术发展稳中有进,但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现有的公共艺术作品基本能够起到提升蚌埠城市形象、展现蚌埠城市魅力、丰富城市形态的作用。但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仍存在明显不足,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融入机制以及公众对公共艺术的认知缺失。

据公共艺术发展较好城市的经验来看,只有建立完备的管理机制并形成相应的法规,以形成对公共艺术建设有效的约束力,才能使公共艺术得以高效、有序的发展。否则难以改善公共艺术建设中出现的重视不足、粗制滥造和脱离公共性等现状。此类现象的存在制约着公共艺术在蚌埠健康有序的发展,并进一步影响着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因此,亟需制订基于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角度的蚌埠公共艺术发展规划及其保障措施。使蚌埠的公共艺术处于“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保质保量、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中,从而将城市文化以艺术的形式有机融入城市环境布局和建设之中,以提升城市形象及市民的文化自信。

作者:石川 徐艺 齐欣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公共艺术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公共艺术现状调查研究》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959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