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建材加盟,建材加盟费查询,国内权威的建材加盟费查询网!
当前位置:建材加盟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读书笔记装饰边框

读书笔记装饰边框

来源:建材加盟网 | 时间:2017-04-26 05:49:49 | 移动端:读书笔记装饰边框

篇一:读书笔记基础图案设计

基础图案设计

第二章 图案艺术法则

一、图案的形式法则

统一与变化

对称与均衡

对比与调和

调理与反复

动感与静感

节奏与韵律

二、图案的色彩法则

(一)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二)色彩的冷暖

(三)色彩的协调:A改变其中一块色块的面积,使色调更加明确B两种色彩同时调如一种无彩色,如黑色、白色、灰色,分别可形成暗色调、粉色调、灰色调,这些色调是画面对比变得柔和C亮色彩同时调入色环之中两色的中间色,这样可是画面形成自然的临近色或同类色渐变效果D用中间色如黑色、白色、灰色、金色、银色对表现对象进行勾边处理,也是色彩调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色调:色调从明度上区分可以分为亮色调、灰色调、暗色调或低调、中调、高调;从纯度上区分有艳色调、灰色调、粉色调、纯色调;从色性上区分可分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从色相上区分可分为黄色调、蓝色调。我们多以其最明显的色彩倾向称呼画面色调。

(五)感觉、情感、色彩联想的抽象形和色表现

1、感觉的抽象形和色表现:

(1)味觉的抽象性和色表现:人们的味觉是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如黄色和黄绿色能让人联想到酸的柠檬和未成熟的果子,因此这种味觉的抽象形具有很尖锐的刺激感;橙色、红色能使人联想到成说的、香甜的橙子和苹果,因此这种味觉的抽象形具有圆形感和平滑感;红粉色、浅褐色又能让人联想到香气扑鼻的熟食品,因此这种味觉的抽象形也具有圆形感。

(2)听觉的抽象形和色表现:由声音的刺激所产生的色彩联想叫“色听”。看和听都是通过波来视线的,看通过光波,听则通过声波。因此他们都有波的特性,都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优美的音乐让人痛起来舒服和惬意,和谐的画面也会给人心灵滋润的感觉,就好像马蒂斯所说的要让人们看自己的画的时候,就感觉好像坐在安乐椅上舒服。

(3)触觉:热:橙色和红色的暖色系列,对应的抽象形应是带有稍许棱角的圆形。

2、情感的抽象形和色表现

3、色彩联想的抽象形和色表现

红:凸显个性、热情洋溢,具有强烈的自信和积极向上感,能让人感到兴奋、活泼、热情、健康

黄:荣耀与成熟,具有超凡脱俗、高贵和神圣感,能让人感到轻快、辉煌、充满希望、轻盈自在

蓝:神秘、宁静和现代感,容易让人感到寒冷、恐惧和悲伤。

(六)色彩的装饰性特点

三、图案的造型法则

点:两色或暖色的点看起来具有膨胀的感觉,暗色或冷色的点具有退缩或变小的感觉。小点具有柔和感,中形点具有花哨感。点还有空间呼应作用,及两个一定距离的点,其空间呼应作用表现在可以链接观者的视线,是观者从心理上对点产生链接的效果(平面上三点能给人以三角形的感觉,北斗星的点能给人以勺形的感觉)。两个大小不同的点其注意力首先在大

点的一方,然后在向小的一方转移。点的等距排列产生线感,点的大面积等距排列则产生面感。点能够造型,它的形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圆形、方形、三角形、星形、米字形、不规则形、任意性。

线:线的造型是最快和最直接的造型。不同的线造型能够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直线是男性的象征,具有简单、明了、直率的性格,能表现出力量的美:粗直线能表现出稳重和粗苯的感觉;细线能表现出秀气、敏锐和神经质的感觉;锯齿形直线具有焦虑不安定的感觉;垂直线具有严肃、庄重、高尚、强劲的感觉;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平和、寂静的感觉;斜线具有飞跃向上、冲刺前进的感觉;用尺字画的线是一种无机线,具有冷漠、坚实的感觉。直线在空间性格上:粗长的时限能给人一种向前突出的感觉;细而虚的直线能给人以一种退宿的感觉。线的感情内容是因线的力度、速度、方向、旋转等决定的。

面:如正方形能强调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效果,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可以给人以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是男性性格的象征;曲线几何形的面比直线型的面柔软,有理性秩序感、如圆形,他是一种最完美的形,但有呆板、缺少变化的缺陷;扁圆形或椭圆形的面,即具有圆形的规整性,又有长、短轴对比变化的特点,容易使观者产生兴趣,在心理上给观者一种自由整齐的感觉,自由曲线形的面的特征不具有几何秩序的面的特征,但它能充分体现作者的喜好及个性,是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造型,也是女性性格的典型代表,可以给观者优雅、充满魅力和带有人情味的温暖感觉,但是这种形状如果处理不当,易出现一种散漫、无秩序、繁杂的视觉效果;偶然形成的面是不能随心所欲产生的图形,他具有新奇、自然的美。

(一) 基本外形变化:夸张、变形、概括、取舍、寓意

(二) 外形装饰、内部装饰

1、 外形装饰:点、线、面装饰手法

2、 内部装饰:添加、寓意、巧合、黑白转换、透叠、点线面装饰等

第三章图案的技法与表现

一、图案的技法

(一)语言技法:点绘法(喷绘法、牙刷弹绘法)、线绘法、面绘法

(二)用笔技法:平涂法、晕染法、撇丝法、拓笔法、平擦法

(三)肌理技法:

1、纯肌理:皱纸法、撒盐法、撕纸晕色法、流色法。

2、专业肌理:蜡染法、流色法、推色法、透明水色法、透叠法、仿蜡染法、皱纸拓印法

二、图案的表现

(一)黑白装饰表现

1、黑色:与沉静、压抑等心理以及季度严肃、悲哀的气氛或死亡的场面有关,色彩心理联想较为消极。因此黑色在视觉上是一种消极、低调的色彩,具有保持画面稳定性的作用。

2、白色:白色即是太阳发出的光的颜色,也是冰雪的颜色。因此白色的色彩心理联想是不稳定的,它即使清洁、纯净、高雅的代表,优势恐怖的象征

3、灰色:相对稳定和安静的。

(二)彩色装饰表现

(三)色彩处理

1、浅色底与深色主物体:剪影,背景是亮的,主体是暗的

2、中间色底和主物体:主体浅于底色或深于底色,形成受光或阴影的效果。但是这种处理方式需注意主体形象的明确,以免使底色与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形象模糊不清。主体与底色的区分往往要用纯度、冷暖、色相的对比和勾线的方法来实现。

3、深色底与显色主物体:越是主要的越亮,越是次要的越暗。

以上三种情况说米在图案表现时,必须掌握好底色与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明度关系,以及渐变、对比、简繁互衬,欧泽,画面会出现不适应的过渡或整个图案的不完整。

(三) 色彩着色方法

1、 平涂底色着色法

2、 直接着色法

篇二:《创意100-设计师必懂的100个设计创意》读书笔记

Chapter 1独特创新思维

001 创意来源于仔细观察

002 创意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判断创意是否成功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它能否让人觉得有趣,并引导人们展开相应的联想。我们可以根据主题设计出具有故事性的画面,让人不仅被眼前的这一幕所打动,还能据此联想到在这之前或之后的有趣场景,进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来了解相应的信息,达到宣传的目的。

Idea:具有故事性的创意让人情不自禁地参与进来,加强互动,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003 旅行中的创意

旅行是难得的收集创意的好机会,我们可以用拍立得相机随时记录有趣的事物,做成一本拼贴的旅行笔记;在速写本上画下今天所品尝的地方美食,并进行文字介绍,制成一本美食集锦;沿途将花朵、叶子夹在本子里;绘制特色小店的专属地图;到当地邮局购买明信片寄给自己??

Idea:别再做无聊的观光客,换种方式记录你的旅程,会有很多有趣的创意闪现。

004 餐桌上的创意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餐桌进食,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也有无限的创意。食材的造型、色彩和摆盘的造型等因素都可以是灵感的来源。除了食物,我们也可以把原本不属于餐桌的食物放进了进行创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005 美术中的创意

美术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四大门类,为创意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源泉。不同门类的特点可以穿插运用,例如:将绘画中的绚烂色彩应用到雕塑中,将建筑的构成感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只要大胆尝试,就能够不断创新出具有全新生命的创意作品。

Idea:缺少彩色不代表无趣,尝试黑白版面或许会让版面效果更受关注。

006 古老艺术建筑

建筑供人们居住、活动,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建筑艺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从古老的艺术建筑中,我们可以搜寻到外观造型、内部结构、格局、材料等大量的资料用于设计创意。

Idea:建筑的功能、技术和艺术形象是构成建筑的三大要素。

007 教堂里的壁画

教堂是欧洲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场所之一,内部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

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笔画和雕塑,壁画的主题都是宗教故事,让众神以视觉化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供人顶礼膜拜。如今越来越多的设计运用到教堂壁画作为创意素材,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的宗教故事来传达新的意义。

Idea:运用教堂壁画进行创意可能会引起信徒的反感,因此事前需要慎重考虑。

008 民族文化特色

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着各自的文化特色,表现在众多方面。当我们想要以视觉设计来体现这些特色的时候,可以根据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纹样、色彩、造型来表现。例如:龙图腾、印章的朱红色、青花瓷的蓝色、灯笼、中国结等,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被广泛运用的中国文化特色元素。

Idea:体现民族文化的元素需要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被广泛熟知的,否则就需要添加更多的文字注释才能让人了解。

Chapter 2 从无到有的设计演变

009 文字的空间感

除了对文字做立体效果的处理,通过编排方式也可以让文字表现出空间感。在内容众多的版面中,可以强调不同文字的大小、色彩明暗来体现远近的感觉;和墙面、箱子等图像并置时,可以将文字沿这些物体的透视编排;如果只有极少的文字内容,将文字循环排列,就可以得到兼具空间感和图形感的版面效果。 Idea:文字对齐可以使版面看起来更加有条理。

010 文字图形化

文字不仅用于阅读,也兼具了艺术欣赏性。对文字进行图形化的设计,可以让标志、标题等内容更具个性和吸引力,更有利于主题的宣传和氛围的营造。文字图形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变形、叠加、立体化、元素替换、打散重构、文字拼图等。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确保文字的识别性和设计的整体感。 Idea:文字图形化设计能够以独特的视觉效果传达主题。

011 文字的跳跃感

呆板的文字阅读时很容易让人疲劳,强调文字的跳跃感,可以让读者时刻保持对内容的兴趣,并且让版面氛围更加活跃。表现文字跳跃感的方法主要有强调文字的大小、色彩、粗细等元素的对比,也可以通过倾斜、打散等方法,突出文字的动感,加强可读性。

Idea:强调对比是表现文字跳跃感的主要方法。

012 手写文字

想要做出生活化、亲切感的设计,使用手写文字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手写文字独一无二的个性是电脑文字无法体现的,它能够让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突出临场感,拉近与观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容易被

接收。运用各种工具书写的文字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笔触和质感,确保文字的可读性仍然是必须重视的关键。 Idea:手写文字规范性较弱,更适合标题等少字数的内容使用。

013 混搭文字

重复总是容易让人觉得单一平淡,只有一种文字的设计很可能出现枯燥乏味的效果。运用文字混搭编排可以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并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文字混排包括了不同字体的组合和不同语言的组合,把握各自特点、明确主次关系、适度展现关联性是混搭的关键。

Idea:混搭文字可以丰富设计的细节,让文字更具可读性。

014 文字的主角化

页面的主角不一定是照片或插画,我们也可以把标题文字作为设计的主体。以文字作为主角的设计能够突出文字本身的震撼力,并且能够呈现比具体的图像更加抽象、更有内涵的感觉。常用的方法有放大文字尺寸、使用特殊字体、弱化图像效果等,还可以在标题周围设置大量的留白来进行突出。

Idea:文字主角化是同时强调文字含义和外形的方法之一。

015 文字对齐

文字对齐可以让人阅读起来更方便、流畅,使版面效果更规范。最常用的对齐方式是左对齐,这种符合从左到右阅读习惯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接下来的内容。除了最常用的左对齐,还有右对齐、居中对齐、左右均齐等对齐方式。

整个版面的文字如果都使用一种对齐方式,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枯燥,在文字较多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穿插使用对齐方式,形成更加跳跃的效果,但要确定以一种对齐方式为主,避免阅读的混乱。 Idea:文字对齐可以使版面看起来更加有条理。

016 图文重叠

占据整版的图片能呈现震撼的视觉效果,也意味着文字内容没有专门的空白空间来编排,这时就会出现图文重叠的情况。如果有条件时可以尽量选择色彩简洁、构图块面感强的图片作为背景,如果是内容复杂的图片,则需要对文字的配置方式多加考量。切记要保证文字能够清晰浏览,不能破坏图片中重要图像的完整性。

Idea:图文重叠使图片和文字自然地融为一体。

017 对话框和引线

对话框能够赋予文字亲切感、插图感,不但是对页面的点缀,也让相对应的图像更容易理解。引线主要用于图像细节的解说和对读者视线的指引,对于说明项目众多的图像,在设置引线时必须遵循长度、方向、延伸方式的基本原则,从精确的位置开始,以最短的距离拉出引线,更容易地引导读者。

Idea:对话框和引线具有很强的指示性和说明性。

018 将照片插图化

有时候我们所得到的照片素材内容十分普通,甚至画质也很不理想,如果直接进行编排,效果肯定不尽人意,然而也没有多余的照片可用了。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能运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大胆地对照片进行处理,可以得到让人意想不到的独特视觉效果,让原本平凡的照片变成艺术化的插图。 Idea:根据主题选择需要的效果,让版面风格更加突出。

019 裁剪照片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图片不一定完全符合版面和创意的需要,这是可以通过裁剪截取图片中的一部分,将不需要的内容去除掉。裁剪后的图片不论是在外形还是内容是都具有更引人注目的效果。 Idea:通过裁剪图片会然给你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让图片更有意义。

020 去底照片

根据物体的轮廓线将物体从照片中抠出来,是设计的常用手法,去掉背景和边框的照片能够更加突出,如果再镶上白边,更能展现漫画拼贴的趣味感。去底照片一般编排在白色背景或单色背景中,也可以放置到不同的图像场景中,形成有趣的效果,所编排的位置是去底照片使用的关键。

Idea:去底照片可以让平凡的物体变得更加生动。

021 对比图片

同一个页面中的不同图片,可以通过加强对比来突出共同的主题,并让页面更具感染力。图片对比设计的重点在于,尽管这些图片之间呈现出各种显著的差异,但它们之间一定是有共同点的,这也是整个设计的重点。通过对比所呈现出的紧张感、故事性、时间感等效果,令人对主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Idea:图片对比让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点都得到清楚的展示。

022 人物图片

当人物、动物、静物、风景图片 同时出现时,最难吸引眼球的往往是人物图片。这是因为图片的观者是人,以此为主题的图片符合人们关注自身生命的天性,最容易赢得关注和喜爱。使用人物图片做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主题、受众特征来选择最适合的图片,一般来说,美女和婴儿的图片是最能引起广泛好感的。 023 弱化图像

弱化图像主要针对同一张图片中的次要元素进行处理,主要目的在于“以退为进”,通过减弱次要元素的方式来使主要元素更加突出。常用的方法有减弱配角的色彩纯度、加深或减淡其明度、裁剪次要元素等,经过弱化处理后的图像少了干扰主角的繁杂信息,以更加简明的形象来传达主题。

Idea:弱化配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强调主角。

024 多图编排

当版面中编排了大量图片时,如果只是利用网格平均地排列,实在是特别刻板无趣,让人透不过气。

想要摆脱这种平庸的编排方式,应该根据图片的类型和主次关系来决定图片的配置,例如将同类型图片以相同的间隔群组,将重要的图片大尺寸展示等,营造出有节奏的页面,提高好感度。

Idea:利用大量图片所呈现的视觉张力能够增加设计的强度。

025 底纹纹理

底纹通常由一些重复的图案和花纹构成,通过有规律的重复产生节奏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让单调的画面更加丰富。肌理则主要来自于各种物体的质感,例如细腻的丝绸、粗硬的石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东西很熟悉,当在设计作品中看到这些纹理时,就会把这些质感自然地和宣传主题联系起来。 Idea:底纹纹理可以让单调的设计变得更加丰富。

026 图形符号

标点、箭头等符号也可以和文字一样,以图形化的形象展现。一些通用的符号甚至超越了语言障碍,让不同的文化得到交流,最常见的如问好和感叹号,将这些符号放大,不但能够形成图形的装饰效果,也能引发读者的联想,这种疑惑和惊讶的情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Idea:利用符号的特定含义和作用加以设计,使主题更加突出。

027 营造氛围

设计作品中的氛围主要取决于图片的效果,图片所占的面积越大,对整体氛围的影响就越明显,根据主题运用满版的图片是营造版面特殊氛围的有效方法。而图片的色调可以说是影响氛围的最重要因素,例如强烈色调的活跃氛围,黑暗色调的神秘氛围灯。如果图片色调不能够完美体现主题,也可以通过加工来烘托氛围。

Idea:经过修饰的图片能够将画面的氛围感烘托得更加强烈。

028 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和立体两种类型,灵活地运用能够为设计作品增色不少。由于几何图形的边角构成各有特点,根据设计主题加以应用,能够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例如圆形的柔和愉悦,方形的稳重认真等,形状越不规则,给人的感觉就越不安定。通常把几何图形运用在部分页面,形成对主题的强调或背景效果。 Idea:几何图形看似没有意义,却是增进设计效果的重要元素。

029 趣味版面

对于图文内容丰富的设计,网格通常是首选的编排方式,形成条理清晰、整齐规范的视觉效果,有时也会显得比较乏味。如果能够打破网格的约束,将图片沿Z形、S形、圆形、对角线等来排列,所呈现出的动感和节奏能够为版面带来非常有趣的效果,引导阅读的顺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Idea:趣味的版面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加强设计的感染力。

篇三:《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空间的奥秘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廖帅玉 11121732

《外部空间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了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的异同,比如意大利的建筑偏于外向型的空间,而日本的建筑比较注重内部空间。芦原信义还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他所举的例子多数来自于他曾经亲自参与的工程,实例结合通俗的语言,十分通俗易懂。尤其是当我在街道上观察其理论时,发现其确实有其现实意义。

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外部空间理论,从总体上对整本书体系奠定理论基础,阐述了对外部空间定义的理解,他认为“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相对地,外部空间是从边框向内建立起向心秩序的空间。外部空间是作为‘没有屋顶的建筑’考虑的,所以就必然由地面和墙壁这两个要素所限定。”并且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的人对空间的感受也不相同。甚至从广义上说,一个正在演讲的人连同他所辐射到的听众也可以是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场。对于这一点,让我对空间有了新的理解,空间就是一个场,是一个营造了特定氛围并明确或暗含了具有某种界限的范围。一个人思考的时候他的思维殿堂就是一个广阔的空间,两个人由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形成了一个只属于他们的空间,三个人更甚,而且这个空间开始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他还举了意大利广场的例子,阐述了意大利把广场作为城市客厅的概念,这个概念也十分有趣,这把空间反而简化了出来,一个家庭是由外向的客厅和内向的私人空间组成,对于一个社区,社区活动中心是这个社区的客厅,每个家庭被简化成了一个个私人空间,甚至我认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广场是客厅,社区又可以被进一步简化。再往大范围看去,甚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比如中国,沿海的开放城市比如上海,就像是一个招徕外宾的客厅,而内陆城市从地理位置来说就像是私人内部空间。不管是大空间还是小空间,都具有某种共同的特性,当多个空间元素组合在一起呢,每个空间的特性就凸现了出来,或是外向或是内向,或者是具有联系作用的灰空间。而且空间之间又由于功能等内在因素而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若是把前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场抽象出来,大概也可以看成是一个个“小空间”形成的“大空间”。芦原义信提出了十分出彩的“消极空间(N)与积极空间(P)”理论,把消极空间与积极空间的特性和他们之间的联系用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P空间就是最实在最丰富的空间,比如我们身处的室内空间,而N空间是相对无序的空间,比如建筑周围的自然空间。芦原义信还认为N和P空间可以相互转化,比如房屋旁边的N空间放在城市里就变成了兼具有内部性的PN空间。他还提出“逆空间”的概念,并指出设计要将建筑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给予同样程度地关心,即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或者说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座建筑来考虑设计,这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由此我认为建筑师在设计时,应该具有宏观的设计意识,就像开车一样,在开车的时候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脚下的路,还应该注视目标前方,心中对整个环境有了大体的认识,设计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在接下来的几章,芦原义信开始从不同方面阐述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经验和方法,结合自身设计经验,十分具有说服力。

第二章从外部空间的两个要素:尺度和质感分别展开。前面有说到外部空间由地面和墙面组成,其中墙面的变化十分直观,不仅其大小、形状会对其影响,墙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同也会给人不同的空间体验。芦原义信在此探讨了建筑高度(H)与临幢间距(D)的关系,以作者的观察,以D/H=1为界线,在D/H<1的空间和D/H>1的空间中,它是空间质的转折点。换句话说,比值增大会造成远离感,而比值减小会造成压迫感;而当D/H=1时,建筑高度与间距之间有某种匀称存在。另外,他还提出了两个十分有用的空间理论。一个是“十分之一理论”,即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另一个是“外部模数理论”,即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也就是说关于外部空间,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关于墙或地面的表皮,也就是质感,芦认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与质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预先了解从什么距离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各个不同距离的材质,这在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上是有利的。他认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可运用一种重复质感的方法,当人靠近一面外墙,能充分地观赏它材料质感的范围可考虑为第一次质感。然后,当达到看不到碎石的距离时,考虑由预制板接缝的分格构成第二次质感。第一次质感与第二次质感是分别按适宜距离有意识地进行布置的。这样的实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就比如我们走的人行道,也会有第一次质感和第二次质感的变化。

第三章则介绍了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手法。首先关于外部空间的布局,空间可分为只限于人的领域和也包括交通工具的领域。在具体设计时要注意两点:一个是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的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等。毕竟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空间的生成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它的意义绝对不可能是凭空强加的,而且牵强地强加意义最终出来的结果也一定缺少美学效果,关键是可能不具有使用功能,以至于被废弃。曾经达芬奇在制作发明时制造了一个供议会投票的机器,但是因缺乏实用性而被废弃,由此他感慨到科学家应该从人们需求出发制作实际有用的产品,建筑也是供人们使用的产品,道理大概也是如此。另外在外部空间布局上带有方向性时,希望在尽端配置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内容。他还谈到了空间的封闭问题,当进行外部空间布局时,有一种为各个空间带来一定程度封闭性,向心性地整顿空间秩序的方法。为此,就应当注意墙的配置及其造型。关于外部空间的层次,设计重点在于充分克服和利用一切地理条件,适应该空间所要求的功能种类和深度,创造出空间秩序富于变化的空间。还有一些其他手法,例如利用地面的高差。安排高差就是明确地划定领域的境界,而高差可以自由地切断或结合几个空间。甚至水的不同处理也会有非常有趣的效果。例如在空间布局时说过的那种不希望人进入的地方,以水面来处理,可以相当自由地促进或是组织外部空间的人的活动。可见空间设计师就像一个导演一样,在把剧本安排好了以后,人们只需按着剧本来游走,从始到末,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第四章为空间秩序的建立。这章分为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和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两个部分。加法空间就是把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地修建建筑。代表人物为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作品如奥库森尼斯主教堂、赫尔辛基文化会馆等,其作品十分注意从内部建立秩序的方法,所以单元本身有居住性。而其作品集是沉默的,实际建筑要比看作品集动人

得多。减法空间则是把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地修建建筑。代表人物为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作品如马赛公寓,其作品有超越了环境及地方的普遍性,作品集反而更加感人。关于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他用细胞分裂进行了类比阐述。假如一个内部秩序只是单纯内部化而又较大时,就会成为离心式的连贯不好的空间。可是,由于细胞分裂,就可以从没有上面那样大的框框中产生出向心式的质量好的空间。只有一个内部秩序时,周围为N空间,两个内部秩序时,因细胞分裂,期间则产生PN空间,若进一步增加发展的压力,产生许多细胞分裂,那就必须导入外部秩序的观点,这是必然的。另外,若是城市规划则是以二次元的外部秩序构成为重点的规划,建筑规划是以三次元的内部秩序构成为重点的规划。在三次元的内部秩序中,所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动作和活动,所有空间都是以人为中心而创造的。三次元的空间显然要比二次元的空间丰富更多,它不仅关于空间实体的布置,就连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底蕴也牵连其中,这样的空间才是真正为人类所创造的空间,是具有存在意义的空间。

芦原义信的这本书虽然是本专业方面的书,但是我想就算是旁人读起来也一定不会觉得太生涩,因为所有的这些理论都来自于生活,生活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人的感受展开的,是基于人的尺度人的视野的。事实上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们会关心自己的穿衣打扮,会布置自己的房间,会对自己亲眼所见的建筑做出最基本的评价。所以我们在做设计时一定要回归到人的感受上来,不能偏离了设计最初的意图。我总是提醒自己:初心莫忘。


读书笔记装饰边框》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94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