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6-03 10:33:03 | 移动端: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本文简介:

1?行测答题技巧第一部分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这部分对考生而言是最需要技巧运用的题型:1、数字推理?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

行测答题技巧 本文内容:

1?
行测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这部分对考生而言是最需要技巧运用的题型:

1、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即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

在备考该题型时,大家首先要熟记数字的平方、立方,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看到某个数字就应感觉到它可能是某个数字的平方或立方,
例如看到63、65大家就应该想到它可能是8的平方加减1得来的

其次,牢记基本数列如:自然数列、质数列、合数列等。?

基本二次方数列: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121
144
169
196
225
256
289
324
361
400??

基本三次方数列:1
8
27
64
125
216
343
512
729
1000?

例如:2,3,5,7,11,13,……
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质数数列(质数就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除的数,其它数叫素数)

牢记以上两点,不仅提高你的作答速度,而且它也是你破解复合数列的良好基础。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数列各数项之间差距不大的,就可考虑用加减等规律;

b、如果各数项之间差距明显的,就可考虑用平方、立方、倍数等规律;

c、如果是分数数列,就要通过通分、约分看变化。?

等差数列:前后两项的差不变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前后两项的比不变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素数数列:只能被1和数字本身整除的数叫做素数数列???

合数数列:素数以外的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

数列通项:前后数字(两项或者三项)之间有固定关系的数列叫做有通项的数列,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这些数字的通项。?

第一: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分为基本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1.基本等差数列例题:12,17,22,,27,32,(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5,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例题:
-2,1,7,16,(?
),43?
A.25?
B.28?
C.31?
D.35

3.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基本数列,这个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有关。?

例题:15.?
11?
22?
33?
45?
(???
)?
71?
A.53?
B.55?
C.57?
D.?
59?

『解析』
二级等差数列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11,11,12,12,14,所以答案为45+12=57。

第二:等比数列分为基本等比数列,二级等比数列,二级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1.基本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固定的值叫做等比数列。
例题:3,9,(
),81,243?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

例题:1,2,8,(
),1024?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得到2,4,8,16,所以括号内应填64。?

?
2?
例题:6???
15???
35???
77???
(???
)?????
A.106?
B.117???
C.136???
D.163?
『解析』典型的等比数列变式。6×2+3=15,15×2+5=35,35×2+7=77,接下来应为64×2+9=163。

第三:和数列?
和数列分为典型和数列,典型和数列变式。

1。典型和数列:前两项的加和得到第三项。
例题:1,1,2,3,5,8,(


解析:最典型的和数列,括号内应填13。?

2.典型和数列变式:前两项的加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加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3,8,10,17,(


解析:3+8-1=10(第3项),8+10-1=17(第4项),10+17-1=26(第5项),
所以,答案为26。?

第四:积数列?
积数列分为典型积数列,积数列变式两大部分。

1。典型积数列:前两项相乘得到第三项。
例题:1,2,2,4,(?
),32?
A.4???
B.6???
C.8???
D.16?

解析:1×2=2(第3项),2×2=4(第4项),2×4=8(第5项),
4×8=32(第6项),
所以,答案为8

2.积数列变式:前两项的相乘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相乘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2,5,11,56,(
)?
A.126???
B.617???
C.112???
D.92

解析:2×5+1=11(第3项),5×11+1=56(第4项),11×56+1=617(第5项),?
所以,答案为617
第五:平方数列?
平方数列分为典型平方数列,平方数列变式两大部分。

1.典型平方数列:典型平方数列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递增或递减的平方。

例题:196,169,144,(
),100?

很明显,这是递减的典型平方数列,答案为125。

2.平方数列的变式: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简单的平方或立方数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常数”的变化。

例题:0,3,8,15,(


解析:各项分别平方数列减1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24。

第六:立方数列?
立方数列分为典型立方数列,立方数列的变式。

1.典型立方数列:典型立方数列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递增或递减的立方。
例题:125,64,27,(
),1?

很明显,这是递减的典型立方数列,答案为8。

2.立方数列的变式: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立方数列进行简单变化,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常数”的变化。
例题:11,33,73,(
),231

解析:各项分别为立方数列加3,6,9,12,15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137。
2、数学运算??
该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考生要尽量用心算而避免演算,这样才能加快做题的速度。数学运算中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a.
四则运算?
b.
比例分配?
c.
浓度问题???
d.
路程问题?
e.
流水问题??
f.
工程问题????
g.
种树问题?
h.
青蛙跳井问题
i.
年龄问题等???

数学运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认真审题,因为数量关系的题干极其精练,它的每个字每个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尤其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将题意化繁为简。??

b、在平时通过训练和细心总结,尽量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
例题
父亲年龄是女儿的
4倍,三年前父女年龄之和是49岁,问父女现在各为多少岁??

A.40
10
B.36
9
C.32
8
D.44
11?

解析:正确答案为D。因为三年前父女年龄之和为49岁,因此今年父女年龄之和就应为
49+3×2=55(岁).又因为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所以女儿的年龄应为55÷(4+l)=11(岁)。
父亲年龄为
11×4=44(岁)。?
以上例题并不难,只要你要弄清楚年龄问题涉及的倍数关系,就不用方程式解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做题速度,所以大家一定要熟悉前边所列问题涉及的相关公式,熟悉相关知识。???????????

时钟问题—钟面追及
基本思路:封闭曲线上的追及问题。
关键问题:?

①确定分针与时针的初始位置;

②确定分针与时针的路程差;
基本方法:?
①分格方法:?
时钟的钟面圆周被均匀分成60小格,每小格我们称为1分格。分针每小时走60分格,即一周;而时针只走5分格,故分针每分钟走1分格,时针每分钟走1/12分格。
②度数方法:?
从角度观点看,钟面圆周一周是360°,分针每分钟转360/60度,即6°,时针每分钟转360/12*60度,即0.5度。?

基础练习题:?
1.?
现在是下午3点,从现在起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第一次重合??

2.?
分针和时针每隔多少时间重合一次?一个钟面上分针和时针一昼夜重合几次?

3.?
钟面上5点零8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4.?
在4点与5点之间,时针与分针什么时候成直角??

5.?
9点过多少分时,时针和分针离“9”的距离相等,并且在“9”的两边?
参考答案详解:?
1.???

现在是下午3点,从现在起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第一次重合?

解析:分针:1格/分???
时针:(1/12)
格/分?????
3点整,时针在分针前面15格,所以第一次重合时,分针应该比时针多走15格,????
用追及问题的处理方法解:15格/(1-1/12)格/分=16+4/11分钟????
所以下午3点16又4/11分时,时针和分针第一次重合?????
PS:这类题目也可以用度数方法解?

2.???
分针和时针每隔多少时间重合一次?一个钟面上分针和时针一昼夜重合几次?
解析:分针:6度/分???
时针0.5度/分?????
当两针第一次重合到第二次重合,分针比时针多转360度。?????
所以两针再次重合需要的时间为:360/(6-0.5)=720/11分,一昼夜有:24*60=1440分????
所以两针在一昼夜重合的次数:1440分/(720/11)分/次=22次
3.???
钟面上5点零8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解析:分针:6度/分???
时针0.5度/分?????????
5点零8分,时针成角:5*30+8*0.5=154度????????
分针成角:8*6=48度?????????
所以夹角是154-48=106度?

4?
4.???
在4点与5点之间,时针与分针什么时候成直角?

解析:整4点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此时,时针领先分针20格。时,分两针成直角,????
必须使
时针领先分针15格,或分针领先时针15格。因此,在相同时间内,分针将比????
时针多走
(20-15)格或(20+15)格。?????????
(20-15)/(1-1/12)=60/11,即4点5又5/11分?????????
(20+15)/(1-1/12)=38又2/11分,即4点38又2/11分

5.???
9点过多少分时,时针和分针离“9”的距离相等,并且在“9”的两边?
解析:设经过X分,0.5*X=270-6*X
,解得X=540/13分????????
所以答案是9点过41又7/13分。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
1、词语类??
词语替换与选词填空题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词语类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
切记一个基本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从整个句子中把握字义、词义。词语类较为简单,在这里不做重点讲解。???

2、语句辨析????
该题型又分为病句辨析和长句辨析,注重考查考生对于语气、词序、语法结构等言语表达的理解程度。??
语句辨析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主要是利用“紧缩法”,即用找句子主干的办法,把长句缩短简化,分出基本成分与连带成分,然后逐项检查其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恰当,次序是否合理,定语修饰的主体是否明确等。???

例题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地方法院究竟允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A允许
B不允许
C同允许和不允许无关
D对允许和不允许不置可否???

解析:正确答案是B,即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出题者故意将题意复杂化,大家遇到这种题型用紧缩法:首先把主干成份分析出来,再对各个长定语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中,往往使用多重否定扰乱应试者的判断,只要利用“否否得肯”的规律,对长句子的各种成份尤其是定语进行分析,应试者也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3、阅读理解????
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重点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准确理解和归纳、分析、提炼的能力。???
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要从总体上把握材料的主题????

b、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c、对文章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和深加工????
例题
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一天,来了一个陌生人,他说他认识这对夫妻,还说他认识这对夫妻的儿子。给出的四个选项????
A、新来的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B、新来的陌生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C、新来的陌生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的儿子;????
D、新来的陌生人自称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解析:这段话的关键词是什么呢,“陌生人”“认识”,认识什么呢,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观察四个选项中D项能最准确地复述这段短文意思。?

技巧:?
1、长文章就看第一和最后一句,然后看问题,看不出答案的就在仔细看一下中间的话;短文章就找句子主干,一般只要找出句子主干,问题也就解决了。2、做语言题目先看下问题与选项,然后看题目。要分清楚它是考察你那一类。3、分析选项,建议利用排除法。4、抓住转折语。5、建议大家回去找找高考以前的针对训练。6、将自己的错题集中到一本笔记本上,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可以提高一下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
判断推理主要考查应试者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也是较难的题型。它主要包括以下五种题型:?
1、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要求考生从已给图形的排列方式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它所使用的图形主要是点、线、面及其组合。答题时,首先观察第一套图形并找出其规律,然后把这套规律运用于第二套图形。???
图形推理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注意观察图形元素量的变化、旋转或移动方向、图形之间是否相互叠加、外形上是否相似等。??

2、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在每一道定义判断题中,题干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或行为的例子,要求应试考生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
定义判断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

a、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
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应试者在看到—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一一对应看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

b、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

例题
漏税: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漏税行为的是:???

A.杜×开了一家书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帐征收。当顾客不要求开发票时,他就不开发票;而当有大笔交易并且客户要求开发票时,他就将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客户联与存根联分别填写,客户联上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上则填写较小的数字????

B.某著名歌星在某城市举行了一场个人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40万元,根据演出协议,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25%约10万元。第二天,该歌星又开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

C.张大伯是一家小商店的店主,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税务管理部门核定他每月缴税款500元,他每个月都准时到税务局主动缴纳税款,但上个月由于家中出了事情,几乎没有营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赢利,因此他就没有到税务局去交纳税款????

D.黄兴是一个屠夫,他干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最近猪肉紧缺,价格上涨很快,县物价局对猪肉作了最高限价。由于购买生猪的价格又很高,他们的利润很低。为此,黄兴对税务征管员说,如果政府不取消限价,他们就不缴纳税款????

解析:正确答案B。漏税这一定义十分简单,要做这道题,其实只要注意一点——“并非故意”——就够了。在题中举的四个事例中,都涉及到没有缴纳或拒绝缴纳税款的问题。但是第一个事例中,杜×显然是故意的,他不是在漏税,而是在逃税;C项中,张大伯因为没有营业而不缴税款,他并不是不知道该缴税款,所以也是故意的;D项中黄兴与C项中的事情有点相似,但他不仅不是漏税,更像是抗税了。只有B项中,该著名歌星也许是认为举办方已经缴纳了税款。???
3、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给出一段陈述,大家要注意的是这段陈述被假设为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理,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或说明就可以从陈述直接推导出来的,要求应试者选出这个正确答案。???

演绎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b、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间的关系。????

c、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根据你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
例题
某年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曾经投入巨资扩大移动通讯服务覆盖区,结果当年用户增加了25%,但是总利润却下降了10%。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国移动新增用户的消费总额相对较低???
B.中国移动话费大幅度下降了???

C.中国移动当年的管理出了问题???
D.中国移动为扩大市场投入的资金过多????

解析:正确答案是D。题目中交代了一个隐含条件“曾经投入巨资”,故可以直接得到答案D。A、B、C均没有依据。????

4、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考查的是考生对词语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这种逻辑关系种类繁多,有时很难快速判断出是何种内在逻辑联系。但其中仍然有一定的脉络可寻,较常见的关系有因果、象征、出处、属种、并列、事物与作用、整体与部分等十多种。???

类比推理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尽可能多地了解两个词语间的常见逻辑关系。因为只有储备了更多知识,才能最准确地对类比对象进行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结论。???

b、答题时要将四个选项看完之后,逐一分析,找到与题干词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

3、不要被表面的、非本质的联系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到尽可能多的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属性。???

例题
绿豆:豌豆????
A家具:灯具
B蝙蝠:麻雀
c鲨鱼:鲸鱼
D香瓜:西瓜????
解析:正确答案为D。题干为同一类属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考生一定得注意B、c两项,B项蝙蝠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c项鲸鱼不是鱼,也是哺乳动物。????

5、事件排序????
每题给出五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事件以及五个事件的四种可能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要求以合理的假设来联系和安排这五个事件的发生顺序。???
事件排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首先对事实作必要的补充或假设,然后用排除法设计较为合理的顺序。在这里不作过多阐述。??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常识主要考查考生对常见现象或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主要涉及到文学、历史、科技、法律、社会常识等,其中法律常识所占比重近年来越来越大。???
常识一般无技巧可寻,平时的观察、思考与积累很重要。??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考题的最后一部分为资料分析,着重考查考生对文字、图形和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读懂图、表和文字,然后再用排除法淘汰迷惑性选项。???

资料分析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答题的直接依据是试题提供的资料,切记不要脱离资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个人的经验或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作出判断。????

b、在资料分析中会涉及很多数据,大家一定要注意数据单位,有时问题中的单位和资料中的单位是不一致的。???
在以后的讲解中我将进一步给大家详细分析各题型特点、规律及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帮助大家以最快的时间找出正确的答案。?

总结:感谢部分会员谈了他们对做各部分题目的一些体会,也希望还有更多的会员加入到分享体会、经验中来,正所谓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1、各部分做题经验并不能一刀切,擅长与否决定了做题的方式甚至顺序,稳住差的而拉开优的是做题的基本原则。
2、多做练习,最主要的是吃透真题。?

3、言语理解与表达:考前多阅读,加强自己对文章内容掌握的能力,培养语感;在考试的时候可以先阅读选项,大致了解文章要考察的内容,然后注意文章的重点句、中心句,而这些句子一般出现在段落开头和结尾,对习惯先看题的,可以先确定句子的主干部分,然后分出关键词。?

4、数量关系:要认真审题,因为数量关系的题干极其精练,它的每个字每个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尤其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最重要的是熟悉题型,什么牛吃草问题,装错信封问题,都要对其解法在认知的基础上运用。再有就是平时多思考,尽量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

5、推理判断:对图形题应该总结其题型,心细注意观察图形元素量的变化、旋转或移动方向、图形之间是否相互??
叠加、外形上是否相似等;定义判断要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逻辑判断要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间的关系,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根据你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推理判断很重要就是学会造句,找到与题干词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

6、常识:常识主要靠平时的积累,特别是法律知识的积累,主要是宪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7、资料分析:找有难度的练习做,因为国考的资料分析数字间的计算相当复杂,课外有时间多学习一些快速心算,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还有快速计算的技巧,对提高资料分析很有帮助。
自己多带点准考证当草稿纸
?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
一、解题前的准备

1.熟记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如各种数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们的邻居,做到看到某个数字就有感觉。这是迅速准确解好数字推理题材的前提。常见的需记住的数字关系如下:?

(1)平方关系:2-4,3-9,4-16,5-25,6-36,7-49,8-64,9-81,10-100,11-121,12-144???????????????????????????????
13-169,14-196,15-225,16-256,17-289,18-324,19-361,20-400

(2)立方关系:2-8,3-27,4-64,5-125,6-216,7-343,8-512,9-729,10-1000

(3)质数关系:2,3,5,7,11,13,17,19,23,29......

(4)开方关系:4-2,9-3,16-4......?
以上四种,特别是前两种关系,每次考试必有。所以,对这些平方立方后的数字,及这些数字的邻居(如,64,63,65等)要有足够的敏感。当看到这些数字时,立刻就能想到平方立方的可能性。熟悉这些数字,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一个数字就能提供你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如
216
,125,64()如果上述关系烂熟于胸,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但一般考试题不会如此弱智,实际可能会这样
215,124,63,()
或是217,124,65,()即是以它们的邻居(加减1),这也不难,一般这种题5秒内搞定。?
2.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一般加减乘除大家都会,值得注意的是带根号的运算。根号运算掌握简单规律则可,也不难。
3.对中等难度以下的题,建议大家练习使用心算,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在考试时有很大效果。
?
11?
A
48
B
96
C
120
D
144?
选C。后项=前项*递增数列。1=1*1,2=1*2,6=2*3,24=6*4,下一个为120=24*5??
1,4,8,13,16,20,()
A20?
B
25?
C
27?
D28?
选B。每三项为一重复,依次相减得3,4,5。下个重复也为3,4,5,推知得25。??
27,16,5,(),1/7
A
16?
B
1?
C
0?
D
2?
选B。依次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
这些数列部分也属于组合数列,但由于与前面所讲的和差,乘除,平方等关系不同,故在此列为其他数列。这种数列一般难题也较多。??
综上所述,行政推理题大致就这些类型。至于经验,我想,要在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关系的基础上,多做练习,对各种常见数字形成一种知觉定势,或者可以说是条件反射。看到这些数字时,就能立即大致想到思路,达到这种程度,一般的数字推理题是难不了你了,考试时十道数字推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完成
7道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部分:数学运算题型及讲解
一、对分问题

例题:?
一根绳**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
多少米??
A、5B、10C、15D、20
解答:?
答案为A。对分一次为2等份,二次为2×2等份,三次为2×2×2等份,答案可知。无论对折多少次,都以此类推。

二、“栽树问题”

例题:?
(1)如果一米远栽一棵树,则285米远可栽多少棵树?
A、285B、286C、287D、284?
(2)有一块正方形操场,边长为50米,沿场边每隔一米栽一棵树,问栽满四周
可栽多少棵树??
A、200B、201C、202D、199
解答:?
(1)答案为B。1米远时可栽2棵树,2米时可栽3棵树,依此类推,285米可栽
286棵树。?
(2)答案为A。根据上题,边长共为200米,就可栽201棵树。但起点和终点重
合,因此只能栽200棵。以后遇到类似题目,可直接以边长乘以4即可行也答案。
考生应掌握好本题型。

三、跳井问题
例题:?
青蛙在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次跳上5米,又滑下来4米,象这样青蛙
需跳几次方可出井??
A、6次B、5次C、9次D、10次

解答:答案为A。考生不要被题中的枝节所蒙蔽,每次上5米下4米实际上就是每
次跳1米,因此10米花10次就可全部跳出。这样想就错了。因为跳到一定时候,
就出了井口,不再下滑。

四、会议问题?
例题:某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会前制定了费用预算。后来由于会期缩短了3天,
因此节省了一些费用,仅伙食费一项就节约了5000元,这笔钱占预算伙食费的1/3。
伙食费预算占会议总预算的3/5,问会议的总预算是多少元?
A、20000B、25000C、30000D、35000

解答:答案为B。预算伙食费用为:5000÷1/3=15000元。15000元占总额预算的
3/5,则总预算为:15000÷3/5=25000元。本题系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北京市公
务员考试中的原题(或者数字有改动)。

五、日历问题
例题:?
某一天小张发现办公桌上的台历已经有7天没有翻了,就一次翻了7张,这7天
的日期加起来,得数恰好是77。问这一天是几号?
A、13B、14C、15D、17

解答:答案为C。7天加起来数字之和为77,则平均数11这天正好位于中间,答案
由此可推出。

六、其他问题
例题:?

(1)在一本300页的书中,数字“1”在书中出现了多少次?
A、140B、160C、180D、120?

(2)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正方体,如果将它分为体积各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并沿一条直线将它们一个一个连起来,问可连多长(米)?
A、100B、10C、1000D、10000?

(3)有一段布料,正好做16套儿童服装或12套成人服装,已知做3套成人服装比
做2套儿童服装多用布6米。问这段布有多少米?
A、24B、36C、48D、18
4)某次考试有3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道题得4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
2分,
小周共得96分,问他做对了多少道题?
A、24B、26C、28D、25?

(5)树上有8只小鸟,一个猎人举枪打死了2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
A、6B、4C、2D、0

解答:?
(1)答案为B。解题时不妨从个位、十位、百位分别来看,个位出现“1”的次数为
30,十位也为30,百位为100。?

(2)答案为A。大正方体可分为1000个小正方体,显然就可以排1000分米长,1000
分米就是100米。考生不要忽略了题中的单位是米。?

(3)答案为C。设布有X米,列出一元一次方程:X/6×3-X/2×2=6,解得X=48
米。?

(4)答案为B。设做对了X道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4×X-(30-X)×2=96,解
得X=26。?

(5)答案为D。枪响之后,鸟或死或飞,树上是不会有鸟了。??????????????

第三部分: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
一.题型:????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1】2,5,8,()??????
A
10
B
11
C
12
D
13??????

【解答】从上题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8+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
【例题2】3,4,6,9,(),18??????
A
11
B
12
C
13
D
14??????

【解答】答案为C。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容易的题目。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


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3】3,9,27,81()??????
A
243
B
342
C
433
D
135??????

【解答】答案为A。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

【例题4】8,8,12,24,60,()??????
A
90
B
120
C
180
D
240??????

【解答】答案为C。该题难度较大,可以视为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我们在这里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该题是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

【例题5】8,14,26,50,()??????
A
76
B
98
C
100
D
104??????

【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了一个弯,前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

等差与等比混合式???????

【例题6】5,4,10,8,15,16,(),()??????
A
20,18
B
18,32
C
20,32
D
18,32??????
【解答】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等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等比为2的等比数列。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

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

【例题7】34,35,69,104,()??????
A
138
B
139
C
173
D
179??????

【解答】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这种假想的规律迅速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
35+69=104,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73。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
?

行测答题技巧 本文关键词: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行测答题技巧》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934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