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整理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写

整理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写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5-30 11:23:06 | 移动端:整理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写

整理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写 本文简介:

整理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写课时计划课题地球第1课时总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  2、基本了解海陆分布和面积的大小。  3、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地球的概貌,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释远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  难点:能分析资料,对地球内部组成和结构提出一些

整理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写 本文内容:

整理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写



划课题
地球

1
课时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  
2、基本了解海陆分布和面积的大小。  
3、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地球的概貌,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释远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  
难点:能分析资料,对地球内部组成和结构提出一些推测。
教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驱动页幻灯片或图片:引导学生浏览任务驱动页,关注图中情景。  
2、结合主题人物提出的疑问,进一步提出:
“船身为什么看不见了呢?”,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二、地球的形状:  
1、引导学生思考“远航船船身先消失”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  
针对学生提出的猜测,和学生一道分析。在各种不同的猜测中(如认为可能是海浪、云雾等作用的猜测),
注意点明
“远航船船身先消失、入港船船桅先出现”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下面的实验。  
2、模拟实验:  
??
介绍实验方法,分发实验器材,并提出要求:仔细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  教学随笔






实验后组织学生讨论:出海船只的船身先消失在海平面,然后桅杆才消失的原因。  
小结:地球是圆形的是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3、还有哪些例子说明地球是圆的呢?  
举例:
南北半球所见的星空不同(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引导学生思考或课后收集地类似的例子。
教学随笔
教后记课


划课题
1地球

2
课时
总2课时教学目标1、对地球的大小有深刻的体会;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
重点难点
1、认识地球的概貌,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释远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  
2、能分析资料,对地球内部组成和结构提出一些推测。
教具






一、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
  
1、人们什么时候开始真正认识到地球形状的呢?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内容,介绍人们由猜测到最终证实地球形状的过程。特别强调“证实”对科学的意义。(鼓励学生课后收集的一些有关资料上网交流。)  
二、地球有多大?  
1、地球有多大呢?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自己认为的地球大小;评评谁描述的最恰当。  
2、珠峰和地球:  
1)、珠峰是非常高大的,但和地球相比珠峰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先出示摩星岭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介绍广州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海拔 382米 ,珠峰海拔高度约是其23倍。  
3)、模拟实验:如果把一个篮球当做地球,你能用橡皮泥在篮球上塑造一个高度符合实际比例的珠穆朗玛峰模型吗?  
板书数据:  
地球直径 12800千米 ;  
珠峰高度 8844.43米 ;  
篮球直径 24.6厘米 ;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3、讨论:你塑造的珠峰模型和实际比例相符吗?  
引导学生利用黑板上的数据计算,检验自已制造的模型是否符合要求。  
 
教学随笔






小结:符合比例的珠峰模型太小,因此是无法在篮球上塑造的。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地球的巨大!]
三、海洋和陆地?  
1、“水半球”  
示图:书中的“水半球”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的特点并从地球仪上找出这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  
2、“陆半球”  
从“水半球”另一面看,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呢?  
3、讨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  
??
组织学生根据前面的观察进行讨论。  
??小结:1.海陆分布不均匀;2.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较多(陆地29%、海洋71%)。  
六、平原占陆地面积的多少???
  
1、介绍陆地上平原、山地、丘陵等各占的面积比例。  
2、组织学生简单讨论,体会平原面积占地球表面的比例是非常小。  
 ? 
教学随笔
教后记课


划课题
地球

3
课时
总3课时教学目标1、对地球的大小有深刻的体会;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
重点难点
1、认识地球的概貌,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释远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  
2、能分析资料,对地球内部组成和结构提出一些推测。
教具






一、地球内部有什么?  
1、提出问题:人们是怎样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的呢?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观察岩层钻探标本的图片,要求学生对地球内部有什么提出自己的观点。  
3、进一步思考: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仅为10千米左右,地表以下更深的地方有什么呢?我们如何知道呢?  
4、组织学生观察观察火山图片,提出自己的观点。  
5、提问:地球半径约6400千米,这么厚的地下都是岩浆吗?  
6、人们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1)、介绍:声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产生的反
教学随笔






射等都是不同的,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和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分别在1910年和1914年研究时发现,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大陆部分)和2900千米处,地震波速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要求学生对上述介绍进行讨论,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3)、小结:(对照图片)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地球内部主要分为三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7、要求学生读图说说地球内部这三层有什么特点,加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认识。  
二、拓展???
人类对地球的探究还在不断的进行着,也不断有新的发现公布,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在关科学探究地球的新知识。  
三、作业辅导。  
1、谁会用一种方法证明地球是圆的?  
2、交流查阅的资料,说说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太阳

1
课时

4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  
2、了解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  
3、能反推出没有太阳会发生的情况; 
重点难点
1、认识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体会到太阳对地球万物重要性。  
2、分析太阳对物体有哪些间接作用;分析、推理假如没有太阳了,地球上的万物会怎样。
教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驱动页幻灯片或图片:引导学生浏览任务驱动页,关注图中情景。  
2、结合主题人物提出的疑问,进一步提出:
“动物生长也要靠太阳的吗?”,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二、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  
???
1、列举太阳万物作用的例子:  
1)、要求学生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太阳对地球上万物的作用。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再有意识地在太阳周围将学生举例中不同物体按种类列在一起,如动物、植物等(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太阳对天气的作用,教师要







导学生回忆四年级学过的知识,举出太阳对风、雨形成的作用)。  
用箭头标出太阳起的对这些物体作用,如:  
??????
???????光合作用  
太阳
——————→
小草  
2、分析例子:  
1)、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这些物体的作用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间接的。  
2)、引导的过程中注意结合五上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太阳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并储藏在植物体内,动物吃了植物后,能量又转移到动物体内。所以动物从植物中或动物从动物中获得食物,都是受到了太阳的间接作用。  
3)、在黑板上用箭头画出太阳对物体的间接影响,  
如: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太阳

2课时
总5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  
2、了解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  
3、能反推出没有太阳会发生的情况; 
重点难点
1、认识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体会到太阳对地球万物重要性。  
2、分析太阳对物体有哪些间接作用;分析、推理假如没有太阳了,地球上的万物会怎样。
教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驱动页幻灯片或图片:引导学生浏览任务驱动页,关注图中情景。  
2、结合主题人物提出的疑问,进一步提出:
“动物生长也要靠太阳的吗?”,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二、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  
???
1、列举太阳万物作用的例子:  
光合作用  
太阳
——————→
小草  
食物
——————-+
牛  
3、假设如果没有了太阳,万物会怎样:  
教学随笔






1)、教师檫除黑板上图中的太阳,让学生思考黑板上举例的各种物
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要求学生根据图中太阳对不同物体的各种作用来分析。  
2)、进一步思考,没有了太阳,地球上万物会怎样呢?  
3)、小结:没有了太阳这些作用都会瓦解,植物、动物、天气变化等等都将不符存在,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4、对太阳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谈谈自己对太阳的重要作用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体会。  
5、拓展:  
汽车、火车和太阳的能量有关系吗?  
有没有不依靠太阳能量存活的生物呢?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太阳

3
课时

6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  
2、了解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  
3、能反推出没有太阳会发生的情况; 
重点难点
1、认识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体会到太阳对地球万物重要性。  
2、分析太阳对物体有哪些间接作用;分析、推理假如没有太阳了,地球上的万物会怎样。
教具






????光合作用  
太阳
——————→
小草  
2、分析例子:  
1)、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这些物体的作用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间接的。  
2)、引导的过程中注意结合五上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太阳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并储藏在植物体内,动物吃了植物后,能量又转移到动物体内。所以动物从植物中或动物从动物中获得食物,都是受到了太阳的间接作用。  
3)、在黑板上用箭头画出太阳对物体的间接影响,  
如:  
光合作用  
教学随笔






太阳
——————→
小草  
食物
——————-+
牛  
二、能量巨大的太阳?  
1、太阳的能量如此巨大,有关太阳的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呢?  
?鼓励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同时把自己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资料和同学交流。  
2、学生阅读交流资料  
四、总结。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月球

1
课时
总7
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  
2、从月相变化的记录中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3、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知识,并会收集整理资料。
重点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
教具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1、图中的探长为什么说报案的人在撒谎?  
2、说说你的猜想。  
3、小结导入。  
二、活动一了解月相的特点  
?1、解释:月相:月圆月缺的样子叫月相。  
?2、展示观察月相变化的记录。  
?3、通过对月相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分组讨论,整理)  
??
A、从月圆到下次看到月圆,中间相隔(农历)一个月。  
??
B、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傍晚6时,7时,8时、、、)月球在空中的方位是自东向西移动。  
教学随笔






??
C、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傍晚初二,初四,初八、、、)月球在空中的方位是自西向东移动。  
D、农历初二到初七是左弯的月牙儿,初八是右半边的明亮。初九到十四右半边明亮凸出,十五、十六是圆月,十七到二十一是左边凸出明亮,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三到二十八是右弯的月牙儿。  
??
E、月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弧形。  
??
F、教师对月相的各种形状的名词解释:新月、满月、残月等。  4、根据老师提供的日期画月相。  
三、归纳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月球

2
课时

8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亲自观察月相变化,体会自然的奥秘。  
2、经历坚持长时间的观察活动,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  
3、对探索月球的秘密产生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 
教具






一、设疑导入:  
?1、月相是怎样形成的呢?(提问: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A、月相变化不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月相变化是伴随月球在空中的方位变化发生的。这两种变化都是循环出现的,变化的周期都是一个月。  
?B、月相的成因可能与月球围绕地球的转动有关系。  
二、活动:做月相形成模拟实验。(分组做一次实验)  
用一根木棒插入破篮球(模拟月球),两手伸直并握住木棒,对着上空挂着的电灯的灯光,在原地逆时针慢慢旋转一周,人体相当于地球,篮球的移动线路相当于月球的运动轨迹。看见灯光照在篮球上的明亮部分表示月相。(从农历初二到月底的月相)  







模拟实验说明: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从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变化。  
三、提问:通过模拟实验,你对月相的形成有什么见解?  
四、总结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球不会发光,它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多,有时明亮部分与黑暗部分各半,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少,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人站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有月相的变化。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月球

3
课时

9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亲自观察月相变化,体会自然的奥秘。  
2、经历坚持长时间的观察活动,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  
3、对探索月球的秘密产生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月相变化的原因 
教具






一、设疑导入  
1、你知道我们人类对月球开展了哪些探索?你还知道哪些与月球相关的知识?  
二、交流:  
将收集的月球的资料:每组选一人,说一说,教师帮助学生整理。  
?1、前苏联无人登陆器“月球10号”在 1966年3月31日 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  
?2、 69年7月20日 美国“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尼尔,阿姻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一小步,人类登月迈出一大步。  
?3、我国的“神舟5号,神舟6号,神舟7号”都为登
教学随笔






月做了先行准备,特别是“嫦娥一号”对月球立体图绘制、完成四大科学目标、探测月表物质成分和矿物分布,探测月壤厚质,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如果将来探月成功,寻求开采月球资源服务于人就能实现。  
?4、月球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地球上60千克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10千克。  
?5、月球上没有大气,显然就没有空气,我们可以用超声波和高频微波发射器同地球上的人联系。  
3、活动:如果你是登月宇航员,出发前应准备什么?(讨论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三、整理  
把你收集到的有关月球的知识整理到课本表格中。  
四、总结:这节课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了解了月相形成的原因和人类所掌握的月球的秘密。
五、作业辅导。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白天与黑夜

1
课时

10
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2、知道昼夜交替的成因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3、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从实验中发现昼夜成因的秘密。  
难点:把实验现象和实际结合推理昼夜变化的原因。 
教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驱动页幻灯片或图片:引导学生浏览任务驱动页,进入图中情景。  
2、结合主题人物提出的疑问,进一步提出:
“为什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天在旋’还是‘地在转’呢?”  
(通过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天旋”还是“地转”都是可以引起昼夜交替的现象,但结合我们现在对宇宙的了解,“天旋”是不可能的,但“地转”如何引起昼夜交替的,学生多数不甚了了,因此导入下面的实验)  
二、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  
1、地球的自转是如何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呢?(要求学生先提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随笔






2、模拟实验:  
??
实验前通过强调让学生明确:地球上每天观察到的是太阳东升西落,这样的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可以模拟吗?  
3、指导学生用地球仪和灯泡(或手电筒)进行模拟实验。  
4、分析推理  
实验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昼夜成因,并尽可能更有逻辑地表达出来。教师归纳板书。  
5、小结:昼夜的成因  
6、思考: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白天与黑夜

2
课时

11
课时教学目标1、能对模拟昼夜变化实验进行科学推理分析。  
2、学会定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了解生物的生长活动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从实验中发现昼夜成因的秘密。  
难点:把实验现象和实际结合推理昼夜变化的原因。 
教具






一、古人是怎样认识昼夜变化的???
  
1、出示课件或视频,也可以是文字资料。供学生阅读。  
2、阅读中重点指导学生,认识人类认识昼夜变化的过程中,不断根据新的观察证据修正和改进认识的过程。并指出托勒密、哥白尼伟大科学家的贡献。  
二、世界各地的昼与夜???
  
1、讨论书中足球小子关于世界杯比赛时间的困惑,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了解的类似例子。  
2、小结:同一时刻世界各地的的时间是不同的,这就是时差。鼓励学生上网交流,了解更多知识和时差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3、介绍时区划分方法:以零度经线为准,每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的二个时区间间隔一小时。  
教学随笔






4、结合地球仪观察:世界上主要城市与北京的时差。  
三、登录小学科学网。了解世界各地昼夜变化的差异。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白天与黑夜
第3
课时

12
课时教学目标1、乐于与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昼夜成因的实验。  
2、体会科学必须尊重事实,以及人类认识自然世界历史过程的艰辛。 
重点难点
重点:从实验中发现昼夜成因的秘密。  
难点:把实验现象和实际结合推理昼夜变化的原因。 
教具






一、昼夜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1、出示图片。介绍一些典型的动植物受昼夜影响的现象。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现象?  
3、进一步提问:同学们举的例子多数都是听说的,到底事实是否如此呢,还要进行观察证实,因此请同学们选一至两种你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连续观察几天,找到昼夜变化对它们的生长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的具体证据。  
分发观察记录表,指导学课后观察记录。  
4、要求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并用自已的话归纳观察结果。  
二、延伸???
  







1、
思考:动植物所有的生长生活状况都受到昼夜变化的影响吗?  
2、说说观察到的现象。  
3、小结归纳。  
4、课后继续观察更多的动植物,获取更多的信息。  
三、作业辅导。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春夏与秋冬

1
课时

1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不同的效果。  
2、知道四季的成因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有关。  
3、了解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重点难点
1、通过对比阳光直射与斜射的实验,知道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不同的效果。  
2、指导学生将四季成因图和实验联系,用实验原理解释四季成因。
教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驱动页幻灯片或图片:引导学生浏览任务驱动页,分析图中情景。  
2、结合主题人物提出的疑问,进一步提出:
“为什么同一个太阳在不同的季节使我们明显感受到冷热的不同呢?”。  
3、根据回答归纳出几种有代表性的解释,并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解释是否合理。从学生的解释引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二)、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  
1、分析冬季和夏季阳光(可通过驱动页影子的图片分析)照射角度的差异。  
2、思考:阳光照射角度的差异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教学随笔






励显示提出自己的猜测。)  
3、实验验证阳光照射角度的差异产生的结果。  
1)介绍实验方法(参考书中内容),让学生明确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并再次对比实验的恒量和变量,同时强调实验观察和记录注意的事项。  
2)组织学生到户外实验。(强调纪律)  
4、汇报的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现象。  
5、小结(三)、四季的成因??
  
1、出示课件(或图片幻灯片):地球公转和四季划分图、地表直射和斜射图。  
2、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四季的成因:  
??
要求学生结合地球公转和四季划分图,用自己的话完整解释地球上的四季成因。  
??教师小结四季的成因。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春夏与秋冬

2
课时

14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阳光直射与斜射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2、将四季成因图和实验联系,能用实验原理解释四季成因。  
3、能收集整理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的资料。 
重点难点
1、通过对比阳光直射与斜射的实验,知道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不同的效果。  
2、指导学生将四季成因图和实验联系,用实验原理解释四季成因。 
教具






(一)、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1、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讨论:(示图: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引导学生会从季节性食物和运动项目、服装等谈起。  
2、小结:我们应从穿着、饮食、活动、睡眠等方面根据季节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3、在酷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你常用哪些方法度过?(过度到下面的活动)  
(二)、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
  
1、我们人类有房子,有衣物等设施,动植物会用哪些方式抵御严寒酷暑呢?  教学随笔






结合学生的举例,介绍几种典型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方式。  
2、归纳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方法。  
(三)、延伸?  
1、思考:“四季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影响?”  
2、鼓励学生课后观察收集信息。  
(四)、作业辅导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6课网络课堂 祖国各地的春天

1课时

15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通过网络课堂了解祖国各地的春天的差异,认识祖国各地的春天特征。  
重点难点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具






1、问题情景: 
 
2、提出研究的内容。  
1)、与其他学校老师沟通,建立网络合作研究的平台。  
2)、组织学生提出研究的内容。选择一两项要研究的内容。  
3)、根据选定的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3、完成各项研究内容  
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活动 
 
4、讨论与交流。  
把整理的观察结果放在网上。  、
教学随笔






5、综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  
组织学生对交流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形成结论。  
四、总结活动情况。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6课网络课堂 祖国各地的春天

2课时

16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学会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同学开展网络研究。  
2、培养学生定期观察记录的能力,并能把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  
3、通过网络交流,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
重点难点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具






1、创设情景:  2、提出研究的内容。  
1)、与其他学校老师沟通,建立网络合作研究的平台。  
2)、组织学生提出研究的内容。选择一两项要研究的内容。  
3)、根据选定的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3、完成各项研究内容  
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活动  
4、讨论与交流。  
把整理的观察结果放在网上。  
5、综合分析得出研究成果。  







组织学生对交流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形成结论。  
四、总结活动情况。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7课
种子和幼苗

1
课时
总17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  
2、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  
3、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重点难点
1、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  
2、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教具






一、导入:  
我们平时见到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由种子萌发生长而成的。是不是每一颗种子都可以发芽呢?什么样子的种子能发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种子和幼苗》(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  
1、出示两组菜豆种子(被虫蛀过的菜豆种子和未被虫蛀的菜豆种子)以及提前几天用两组菜豆种子(被虫蛀过的菜豆种子和未被虫蛀的菜豆种子)做的发芽情况的实验。  
2、解剖一颗完整的菜豆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  
教学随笔






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然后说说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发芽。
得出:结构完整的种子才能发芽。  
(二)唤醒种子里的生命  
1、同样的种子,为什么在仓库中不发芽,种到地里就会发芽?  
2、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外部条件?  
3、出示一组(三个杯子)发芽情况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得出: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种子有了哪些了解?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7课
种子和幼苗

2
课时

18
课时教学目标1、会用对比实验验证种子结构的完整和萌发有关。  
2、会用实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适宜的外界条件。  
3、能认真细致地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
重点难点
1、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  
2、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教具






一、复习导入  
说说种子萌发需要什么的环境条件?  
二、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并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  
1)、汇报观察情况  
1、
种子从外界吸收足够的水分后,原来干燥、坚硬的种皮逐渐变软,整个种子因吸水而呈现膨胀,终于将种皮撑破。  
2、种子吸水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贮存在胚乳或子叶里的不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简单的可溶性物质。  
3、
种子的胚根、胚芽、胚轴很快地生长起来。  
4.、种子里胚根首先突破柔软的种皮,向下生长,形成。
教学随笔






5.、胚根伸出不久,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  
2)、你对种子萌发过程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三、拓展:子叶的作用  
1、子叶在幼苗生长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2、幼苗萌发后的子叶为什么不会慢慢长大,反而慢慢枯萎了呢?  
3、你认为子叶对幼苗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呢?  
总结:同学们可以课后做个实验来验证子叶的作用:  
???四、作业  
网上学:各种各样的种子  
1、请同学们上网了解更多植物种子的特点和用途。  
2、请同学们观察和收集自己周围一些植物种子方面的资料并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7、种子和幼苗  
一、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8课、植物长大了

1
课时

19
课时教学目标初步学会收集数据,用图表对数据简单处理和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难点:会收集数据,用图表对数据简单处理和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具






(一)、情境导入  
花园里鲜花盛开,大家知道这些植物怎样长大的吗?  
(二)、研究植物生长的规律。  
1、某一株植物萌发以后生长很迅速,它一直会这样快速地生长吗?  
2、讨论:要了解某一植物生长的规律应该再怎么做?  
3、分组讨论:记录哪些数据,如何记录数据,记录的数据如何处理?  
4、指导:总结观测记录的方法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5、试验:学生课后开展试验观测活动,并及时处理得到的数据。  
6、汇报:说说你观察到的植物生长情况。  
7、拓展:植物生长过程中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学随笔






8、结论: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8课、植物长大了

2
课时

20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2、了解植物的神啊故障是有周期性的。
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难点:会收集数据,用图表对数据简单处理和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具






一、???????????
复习导入  
说说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二、植物生长有哪几个阶段  
1、什么是植物的生长周期?  
2、画出一株植物的生长周期。  
3、交流、互评。  
三、延伸:  
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周期类似吗?  
四、总结  
五、作业辅导。  





程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9课
养蚕

1
课时

2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蚕一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  
2、了解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3、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
重点难点
1、生的生长和变化。  
2、、比较蚕不同阶段的特点,研究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规律。 
教具






一、导入:  
蚕宝宝多可爱啊,它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蚕宝宝的世界,看看它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课题)。  
二、新课  
蚕和很多动物一样,生命都是从卵开始的。  
(一)观察蚕卵  
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椭圆形的,长1.2~1 .3毫米 。  
(二)蚕卵孵化前的变化和孵化的过程怎样?  
适合的温度下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色,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蚁蚕。蚁蚕把卵壳咬破后,先露出头部,然后爬出卵壳。  
(三)蚕卵孵化的方法是什么?
  
教学随笔






1、在一定湿度的纸盒中放入蚕卵用棉花包住放在阳光下,约10天就能孵化出“蚁蚕”。因为蚁蚕的身体很小,所以要移动蚁蚕时,不要用手去抓,最好用毛笔驱赶蚁蚕到纸片上再将其移走。  
2、要注意养蚕的注意事项(P48)。  
三、全文小结: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9课
养蚕

2
课时

22
课时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蚕不同阶段有什么特点?  
2、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研究蚕幼虫期生长过程的一些规律。
重点难点
1、生的生长和变化。  
2、、比较蚕不同阶段的特点,研究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规律。 
教具






一、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蚕宝宝是怎样长大的吗?  
二、探究蚕的生长变化规律  
1、观察蚕在幼虫阶段体长的变化,记录观察数据,并将数据用图表表示出来。  
2、汇报观察结果。  
3、将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4、分析图表,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体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从蚁蚕到五龄蚕的生长过程中,蚕的身体是不断长大,且生长速度是由慢到快。  
三、观察蚕的幼虫,了解蚁蚕与五龄蚕的区别  
1、
蚕幼虫的身体结构:蚕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共13节。头部有口和六对单眼,胸部有三对尾端尖突的足(胸足)。
教学随笔






腹部有四对圆形肉质的足(腹足)及一对尾足。腹足可以帮助蚕在桑叶上四处爬行。蚕的身体两侧有黑色的小点,称为“气孔”,是蚕的呼吸器官。  
2、蚁蚕生长几天后就要脱皮。脱皮后,蚁蚕就变成了二龄蚕。蚕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要脱四次皮,最后变成五龄蚕。  
3、蚁蚕和五龄蚕的异同点:蚁蚕
五龄蚕小结
  
不同点:头部较大
头部很小  
身体发黑

身体白色
外形有差异  
全身都长毛
全身无毛  
相同点:身体都分为头部、胸部、腹部身体  
都具有三对胸足,四对腹足及一对尾足身体结构相同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9课
养蚕

3
课时

23
课时教学目标1、能很好饲养小动物,珍爱生命,体会对小动物的关爱。  
2、了解各种动物的一生是复杂多样的,认识到生命活动的丰富多彩。  
重点难点
1、生的生长和变化。  
2、、比较蚕不同阶段的特点,研究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规律。 
教具






一、激趣导入:  
蚕长到五龄蚕后就要开始吐丝和结茧,大家知道它的怎样吐丝和结茧的吗?  
二、了解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五龄蚕后,蚕的身体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紧绷,且不爱吃桑叶,这时蚕就准备结茧吐丝了,蚕先向周围吐丝,以固定茧的位置,然后再吐丝将自己包围起来。一只蚕所吐的丝,其长度可达1000~ 1500米 。  
三、蚕茧里有什么?  
蚕茧内还有一套蚕皮,那是化蛹时,蚕蜕下来的。刚开始,蚕蛹是白色柔软的,不久就渐渐变色,最后呈褐色变硬。蚕蛹的身体的正面是一节一节的蚕蛹的腹部可以隐约看到翅膀的纹路和触须及三对足,蛹的侧面有气孔。
教学随笔






四、观察蚕蛾的外形  
1、了解蛾的特点  
经过10~15天,蛹会蜕去蛹壳而羽化成蛾。  
蚕蛾头部上有发达的复眼、梳状的触角,口器退化。胸部三节,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雌性7节、雄性8节,7对气门。腹部末端有发达的外生殖器,雄蚕蛾身体较小,触角稍大;雌蛾身体较大,但触角稍小。蚕蛾虽然有嘴巴,却不再吃任何东西。  
雌蛾尾端散发气味引诱雄蛾前来交配,交配后不久雄蛾死去,雌蛾开始产卵。雌蛾一般可以产五百个左右的卵。产完卵后不久,雌蛾也会死去。  
2、蚕蛾的外形和它的幼虫、蛹各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全文。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9课
养蚕

4
课时

24
课时教学目标1、能很好饲养小动物,珍爱生命,体会对小动物的关爱。  
2、了解各种动物的一生是复杂多样的,认识到生命活动的丰富多彩。
重点难点
1、生的生长和变化。  
2、、比较蚕不同阶段的特点,研究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规律。 
教具






一、提问导入  
蚕的生长阶段是哪几个?  
蚕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蚕蛾。  
二、这四个阶段各有什么显著特点?  
1、汇报。  
2、归纳小结。  
三、利用网络了解动物的一生。  
网上学:动物的一生  
1.比较蝴蝶和青蛙的一生与蚕的一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了解其他一些常见的动物的一生。  
四、作业辅导。  







板书设计  
9.养蚕  
一、观察蚕卵  
二、蚕卵是怎样孵化的?  
三、蚕宝宝怎样长大?  
四、观察蚕的幼虫  
五、蚕茧里有什么?  
六、观察蚕蛾的外形  
七、蚕的生长阶段  
蚕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蚕蛾。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10课
我们在成长

1
课时

25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外貌发生的变化;  
2、知道一些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变化的特点,以及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识。
重点难点
探究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教具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课件,以驱动页相关的图片,结合“彬彬”不好意思说话,妈妈的引导,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彬彬已经进入青春期,在生理上开始发生变化。本课正是研究人从儿童到青春期早期的一些变化。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自己更加理解,这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3、彬彬声音的变化是不正常吗?你有吗?你也觉得不好意思吗?  
4、妈妈是怎样说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学生发表意思)  
二、了解成长过程外貌的变化:  
教学随笔






1、
让学生准备自己从小到大的相片,并观察、比较。
2、学生汇报。  
3、小结。  
三、了解身高、体重的变化变化规律  
1、根据自己的体检表试填表格,说出发现了什么?  
2、学习成长中身体变化的相关知识  
(1)课件出示徐静蕾从小到大的相片,让学生说说她的外貌变化,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说自己的变化,  
(2)观看视频:《人的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特点》,让学生以发展眼光来观看自己的生长发育。  
4、出示中国儿童平均身高体重表,你们对照自己的身高、体重增加情况的曲线,看看自己的生长发育高峰期有没有到来。 
四、总结全文。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10课
我们在成长

2
课时

26
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发现身高体重增加的一些简单规律。  
2、能以健康的成长心理对待自己身体、心理的变化。
重点难点
探究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教具






一、复习导入:  
说说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怎样?  
二、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  
1、找一找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哪些变化?  
2、汇报。  3、小结。  
三、了解青春期相关知识。  
1、在这些身体发育高峰期你们要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的第58
页,让学生分组学习发表意见,  
2:青春期是人生第二个快速成长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会经历一段快速成长的时间。由于身体在短时间内发生急速变化,新陈代二、实验探究,分析原因  
1、在做实验前,我们回忆一下酒精灯等实验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  
2、加热后的玻璃不能马上放入水中,这样容易裂开,也不能用手直接去拿,会烫手。还有,实验时的垃圾一定不要乱扔,集中放到一起,以免造成污染甚至危险。  
教学随笔






3、认识青春期,初步知道一些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4、师生互动,学习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相关知识  
(1)学习课本相关的一些资料,教师作指导学习及提供合适的内容,整体学习人的成长过程。
(2)分开男组与女组进行青春期知识讨论,并记下相关的问题  
(3)让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师生互动解决。  
(4)交不记名小纸条提出问题或者私下 向 老师提问  
三、综合评价???
  
师生结合整体归纳本课的要点,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体会与综合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然后完成第59页的学习评价。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11课
植物生长靠什么

1
课时

27
课时教学目标①认识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  
②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对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 
重点难点
理清实验设计思路,定好实验计划。
教具






一、情景导入,汇报实验  
1、我们应城在农业结构上已经形成了“一镇一品”,我给同学们看几张图,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是什么农作物?在哪些镇盛产?(多媒体展示中山的各镇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  
2、从同学的回答中,让老师感到同学们很关心我们身边的事情。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细致的研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植物生长方面的问题。(出示课题:植物的生长靠什么)  
3、我们光喝水不吃东西行吗?如果我们只给植物喝很纯净的水,植物能正常生长吗?请你们把上次实验的植物都拿出来,结合自己的实验谈谈你的想法。  
4、生汇报,师提问。  
二、实验探究,分析原因  
1、在做实验前,我们回忆一下酒精灯等实验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  
2、加热后的玻璃不能马上放入水中,这样容易裂开,也不能用手直接去拿,会烫手。还有,实验时的垃圾一定不要乱扔,集中放到一起,以免造成污染甚至危险。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怎样进行。(师边实验边考查学生)  
5、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就开始做实验,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写到书上。  
(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的实验操作,鼓励胆子比较小的女生亲自操作实验,与学生谈论实验中的现象等) 
教学随笔






6、老师发现几个很好的现象,第4组,做好之后马上就把酒精灯盖灭了,很有节约意识,也是好的实验品质。第2组,完成后就把实验器材整理整齐了,这个习惯真好。  
7、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实验中的发现。  
三、制定课外实验计划  
1、我们身处农村,平时跟自然界接触的机会很多,根据你们的观察和体会,说说或者猜猜,植物的生长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阳光、肥料、土壤、空气、水、季节、天气、雾、农药、青蛙、温度)  
2、我们的经历可真丰富,可见同学们平时都愿意帮爸爸妈妈干点活,都爱思考问题,也挺关心一些大事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今天,我们就先拿土壤来进行研究。探究土壤跟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3、同学们先把书上关于土壤分类的资料看看。(学生自学课文)  
4、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请同学们打开老师准备的三包土壤,根据资料介绍,区分一下,哪包是壤土、哪包是黏土、哪包是砂土,小组内可以讨论。  
6、同学们分得很好。请大家把土壤放到中间,看到手中的科学研究报告。科学家做实验,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真实可靠。现在你们手中拿到的就是一份实验报告,下面,我们一起填写。  
7、师生合作填写。  
1)、问题:探究壤土、黏土、砂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怎样的进行实验?  
3)、根据我们以前的实验,同学们说说,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四、总结:希望你们能真实、认真地填写。还有,底下的自我评价表也要认真填写,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来研究问题,就得像科学家一样的实事求是,坚持不懈。老师希望能看到大家的实验成果。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11课
植物生长靠什么

2
课时

28
课时教学目标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②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③愿意与同学合作和交流。 
重点难点
理清实验设计思路,定好实验计划。
教具
酒精灯、试管夹、载玻片、滴管、土壤浸制液、蒸馏水、实验图表等







一、设疑导入  
除水分、养分外,你还知道哪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二、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其他因素  
1、学习课本P66,说说有哪些因素。  
2、我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这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3、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  
4、整理实验数量,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  
6、补充:CAI展示水稻、常见蔬菜的栽种情况,想想水稻为什么要栽那么稀?  
7、可见空间对植物的生长也有影响。  







三、了解植物的向光性。  
1、观察P67图片,植物为什么朝有阳光的地方生长。  
2、小结植物的向光性。  
3、你还看到哪些现象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4、制作豆苗迷宫,感受植物的向光性。  
四、总结全文。  
教学反思 
教学随笔
教后记课


划课题
第12课
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1
课时

29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能够按照动物的食性不同进行正确的分类。  
2、知道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来补充能量。
重点难点
1、知道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来补充能量。
2、按照动物的食性不同进行分类。
教具






一、导入:  
刺猬冬眠后真的不需要吃东西吗?冬眠的动物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它真的不需要吃东西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二课《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动物吃什么?  
动物都要吃食物吗?这些动物要吃些什么东西?  
1、植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性动物。  
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性动物。  
3、杂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杂食性动物。  
(二)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教学随笔






1、动物运动需要能量,生长需要营养,所以动物必须吃食物。  
2、食物在动物的身体里会转化成身体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支持动物的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等作用。  
(三)资料:小动物,大食量  
指导阅读P71资料“小动物,大食量”。  
四、小结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12课
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2
课时

30
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增进对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知道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来补充能量。
2、按照动物的食性不同进行分类。
教具






一、复习导入:  
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二、网上学  
1、指导学生进入网络:了解四大家鱼和它们的食性。  
2、拓展:这几种家鱼养殖,怎样才能达到高产?  
三、作业辅导。  
板书设计:  
12.
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一)动物吃什么?  
1、植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性动物。  

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性动物。  

3、杂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







做杂食性动物。
(二)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动物运动需要能量,生长需要营养  
(三)小动物,大食量  教学随笔
教后记课


划课题
13、植物繁殖的奥秘

1
课时

31
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2.
了解植物可用不同的器官繁殖。  
3.
关注和了解植物繁殖的新技术。
重点难点
运用对比实验、搜集信息、分析归纳等方法进行研究,了解花的多种传粉方式、种子的多种传播方式和植物繁殖的多种方式。
教具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为什么这几朵花都凋谢了还没有结果呢?  
二、活动一:探究植物结果的奥秘  
导入:植物为什么要开花后才能结果?是不是只要开花就会结果?  
讨论: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和猜想。  
任务:观察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选两朵刚开放的、有雌蕊的花,把其中一朵的雌蕊摘去,对比观察。  
观察:两朵花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和交流。  
媒体:播放“开花结果”
视频
,观察花变成果实的过程。
  
教学随笔






讨论:讨论花在结果过程中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与结果有什么联系。  
目的: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汇报和交流,知道植物必须要有雌蕊才能结出果实。  
三、活动二:给植物传粉  
媒体:出示玉米人工授粉的图片。  
问题:为什么要给植物进行人工授粉呢?  
引导:如果是像玉米这类种子较多又密集的农作物,可以采取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产量。  
观察:如有可能,进行为期两个月左右的观察,比较经人工传粉和没有经人工传粉的玉米棒在结籽饱满程度方面有什么不同。  
交流:各小组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汇报和交流。  
拓展:人工传粉的方法也适用虫媒花吗?  
四、总结全文。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13、植物繁殖的奥秘

2
课时

32
课时教学目标1.
能对开花结果现象提出自己的解释,并能用实验找到答案。  
2.
能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并对实验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
重点难点
运用对比实验、搜集信息、分析归纳等方法进行研究,了解花的多种传粉方式、种子的多种传播方式和植物繁殖的多种方式。
教具






一、复习导入  
说说植物是怎样结果的?  
二、活动三:了解种子的传播  
媒体:播放“种子的传播”
视频
。  
导入:植物结果后,是怎样将果实和种子传播出去的?  
问题:种子的传播有哪些方式?  
讨论: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  
交流:将搜集的资料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和分享。  
归纳: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植物的种子形成了不同的结构特征,以便完成延续生命的任务。  
三、活动四:不用种子可以繁殖吗?  
导入:植物只能用种子进行繁殖吗?







媒体:播放“植物的营养繁殖”
视频
。  
问题:像香蕉、甘蔗,这些植物一般不容易结出种子,没有办法通过传播种子来完成延续生命的任务。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繁殖的呢?  
引导: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搜集: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营养繁殖的有关资料。  
交流:将搜集的资料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引导:人们为了优化一些植物品种,常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嫁接、扦插、压条等技术方式进行繁殖。  
拓展:利用网络,了解植物繁殖的新技术。  
五、总结全文。  教学随笔
教后记课


划课题
第14课
卵生和胎生

1
课时
总3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2、知道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3、了解生物繁殖有关的技术问题。
重点难点
认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教具






一、导入:  
1、出示鸡蛋。  
鸡为什么要下蛋?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四课《卵生和胎生》(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哪些动物是卵生的?  
1、还有哪些动物也生蛋呢?  
2、小结:大多数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脊椎动物里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也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产在水中的卵,通常软而无壳。产在陆上的卵,通常较硬甚至有壳。  
(二)哪些动物是胎生的?  
教学随笔






1、什么是胎生?  
2、胎生和卵生有什么不同?  
3、哪些动物通过胎生方式繁殖后代? 
4、小结: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方式繁殖后代的。  
(三)特殊的繁殖方式:  
1、产卵的哺乳动物——鸭嘴兽  
2、“胎生”的鲨鱼  
3、卵胎生动物:它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间的情况。锥齿鲨、星鲨、某些毒蛇(如蝮蛇、海蛇)、某些热带鱼和胎生蜥、铜石龙蜥等均为卵胎生动物。  
三、小结全文。  教学随笔
教后记



划课题
第14课
卵生和胎生

2
课时

34
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态度,养成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重点难点
认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教具






一、设疑导入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很多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繁殖后代的方式,大家有兴趣知道吗?  
二、了解动物的克隆技术  
1、指导阅读P86“动物的克隆技术”。  
2、说说什么是克隆技术?  
3、小结。  
三、拓展:引导学生进入网络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四、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4、
卵生和胎生  
一、哪些动物是卵生的?







大多数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脊椎动物里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也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二、哪些动物是胎生的?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方式繁殖后代的。  
三、特殊的繁殖方式:  
1、产卵的哺乳动物——鸭嘴兽  
2、“胎生”的鲨鱼  
3、卵胎生动物:  
四、动物的克隆技术 
教学随笔
教后记

整理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写 本文关键词:下册,教案,小学五年级,整理,科学

整理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写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整理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写》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929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