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初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初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5-29 11:15:49 | 移动端:初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初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本文简介: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4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第四章

初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本文内容: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节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4节
第4节?免疫调节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细胞生活环境
马万贵
陕西师范大学2007级生物科学专业④班
教材分析

生物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勤于探究、勇于实践。本节包括内环境含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内环境包括了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同时这三者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也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理化性质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它包括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以及温度,它们的调节机制是什么?也应当给学生讲明白。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的媒介这一点包含了消化,循环,呼吸和泌尿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环境的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是通过内环境而实现的;
(3)概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物意义.。
能力目标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
运用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从而确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
(1)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思路: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要想讲透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内环境的概念..和外界环境相比较,内环境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
.首先让学生清楚内环境稳态时各组分的理化指标,从宏观上有一个认识,再分析具体事例,说明这些指标在
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不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再分析事例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物学和化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更明确地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利用投影仪,将由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而出现的一些病症展现给学生.最后以一道习题作为知识的巩固和反馈.使学生充分认识内环境的构成和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本第二页图(1)和图(2),让学生讨论图中各是什么细胞?这些细胞是怎样生活的?生活在什么环境下?在其生活环境下是怎样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引出内环境的的概念,进入正题。
(1)明确体液的组成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统称为体液(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5%左右).体液构成概括如下:
细胞内液
体液?????????????
血浆
??????
细胞外液??
组织液
?????????????????
淋巴
教师需给学生指出的是:体液是由水﹑无机盐﹑低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构成的.除蛋白质外,其他成分均可通过毛细血管壁,从而为弄清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
(2)
明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件参考教材图1–1首先使学生明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存在的位置:血浆—血液的液体部分,存在与血管中;组织液—组织间隙的液体;淋巴—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然后动态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在细胞内液
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细胞膜,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细胞膜的物质,都可以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

在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

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教师需给学生指出:毛细淋巴管比壁细胞呈覆瓦状(鱼鳞状)排列,组织液中的大部分成分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而淋巴不能反渗回组织液.淋巴经淋巴循环,由胸导管和右侧淋巴管进入左右琐骨下的静脉,又回到血液中.总结三者关系如下:
?
图1-1
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讲解得出结论: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给学生指出: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看问题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问题,就是内环境.
根据上面所讲内容,学生讨论总结:与人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有哪些?
??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一个更为抽象、更难以理解的深层次问题。根据学生的能力可以分组讨论。先讨论1、2题,学习渗透压和酸碱度时,再讨论3、4题,第5题放到“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标题下的“思考与讨论”中。
(3)
以任务驱动讨论的开展,以讨论促进任务的完成,通过建立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最终实现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的充分理解。
这部分内容与学生在必修1中学过的物质出入细胞的内容,及初中学过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知识联系紧密。要求每一位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独立完成,“思考与讨论”和“技能训练”两项学生活动。?
图1-2
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利用上图讲解细胞与外界环境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同时渗透内环境是交换的媒介这一知识点。可分为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2、内环境中不含
()
A
血红蛋白B
尿素
C
葡萄糖
D
二氧化碳
3、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B
血浆、消化道
C
淋巴、组织液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D.组织液
5.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课堂反映和巩固习题的情况,总结本节课的优点与缺点。同时与学生注意互动,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余永锋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物科学4班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3.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构建概念,经过思想人同强化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难点: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三、教学设计思路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老师提示。
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2.提示:这说明(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提示:(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问题〕以
“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提起学生的思考。〔板书〕(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Homeostasis: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提示: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可以让同学先谈谈自己发高烧时的感受。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提示: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提示: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社会联系〕生思考,师提示。
〔讲解〕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出现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关节酸痛或颈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头晕脑胀等。如果呆得太久,由于空气不好,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据分析,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板书〕(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
〔实验并讨论〕生看或做实验,思考,师提示。
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
4
.
小结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正常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与功能
(2)适宜体温和pH:适宜酶发挥作用
(3)正常血糖含量和含氧量:机体的能量保障
(4)细胞代谢包括众多反应,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
境稳态失调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四)、思维拓展
提示: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主要由氧源(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装置、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通信设备、应急供氧分系统、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分系统、遥测分系统等组成。它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呼吸用氧,并控制服装内的压力和温度,清除航天服内C02、臭味、湿气和微量污染等。这套生命保障系统与压力服(给宇航员提供正常大气压)一起,在人体周围创造适宜人生存和工作的微型气候环境,有利于宇航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五
练习巩固
1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D
A
由于血液中1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
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实验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郭李军
陕西师大2007级生科4班
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大家通过几个问题来回忆一下这一节的知识要点.
课件展示:

1.什么是体液?体液包括哪些部分?

2.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何?

3.内环境中含有哪些物质?内环境具有哪些理化性质?

4.内环境有什么作用?(回答略)
总而言之,内环境是沟通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纽带,它的理化性质受到来自细胞和外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以PH为例,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的组织细胞在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人和动物吃的食物中也常常会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PH发生偏移,但内环境PH的改变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但是,生物材料和自来水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会相同吗?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比较一下.
推进新课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页到第10页上的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要求大家通过阅读了解此次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尤其要关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二、[实验原理]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缓冲物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三、[实验过程]
1.材料用具
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水5:1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PH=7的磷酸缓冲液,0.1mol/L
HCl(盛于滴瓶中)、0.1mol/L
NaOH(盛于滴瓶中)、4副防护手套、50ml烧杯1个、50ml量筒1个,彩色铅笔、PH计或万能PH试纸、镊子、自来水。
2.方法步骤
(1)以四人为一组在记录本中,画一个如下表所示的记录表。
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
加入0.1mol/L
HCl
加入0.1mol/L
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缓冲液

生物材料1三、现象观察生物材料2

(2)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
(3)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起始的pH,并做记录。
(4)一次加一滴0.1mol/mLHcl,然后轻轻摇动。加入五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计入表中。
(5)充分冲洗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的pH。再如步骤四,一滴一滴加入0.1mol/mLNaOH,测定并记录pH。
(6)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5,记录结果。
(7)充分冲洗烧杯,选两种生物材料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5,记录结果。
(8)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豁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的变化。再用奇特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也同样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加入、碱后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
1、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PH的变化。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
2、根据实验结果,说出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的特点。如何降低误差?3、
推出结论
仅在某一阶段内,生物材料pH稳定;而且不同的实验材料对酸或碱的缓冲效果不同。对酸缓冲能力依此增加的是:自来水<黄瓜匀浆<马铃薯匀浆<肝匀浆<鸡蛋清<缓冲液;对碱缓冲能力依此增加的是:自来水<鸡蛋清<马铃薯匀浆<黄瓜匀浆<肝匀浆<缓冲液。
4、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
5、深化拓展
试分析血浆对酸性物质的缓冲作用。提示:血浆和红细胞中存在着一系列抗酸和抗碱物质,这些物质形成许多缓冲对,构成一整套的缓冲系统。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为:碳酸氢钠(Na
HCO3)/碳酸(H2CO3)、磷酸氢二钠(Na2H
PO4)/磷酸二氢钠(NaH2
PO4)、蛋白质钠盐/蛋白质。当蒸馏水中加入盐酸(HCl)后,水中的H﹢浓度立即增加,pH降为3左右。但当血浆中加入盐酸(HCl)后,血浆pH并无明显变化。因为盐酸解离时所释放的H﹢已为NaH2
PO4(碱性磷酸盐)所中和。以化学式表示如下:
HCI+Na2H
PO4
NaCI+NaH2
PO4
这里,盐酸是一种强酸,解离程度很高,在水溶液中可解高出大量的H﹢;而中和反应形成的磷酸二氢钠则是解离程度很低的弱酸,只能释放出少量的H﹢。因此,溶液中的H﹢浓度只有微小的增加,这就是缓冲对的抗酸作用的具体表现。
6、表达与交流
班级内交流各自报告,比较研究结果,就发现问题进行讨论。
六、误区警示
1、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充分冲洗烧杯”请你分析目的是什么?
解析:第一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发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
第二次和第三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防止不同的生物材料混合,影响实验效果。
2、实验过程中腐蚀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
解析:HCl和NaOH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它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也不要入口。若有洒落或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min,并告诉老师。
3、生物材料最好是一种植物材料,一种动物材料。
七、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就实验加入HCl
或NaOH后的PH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更像缓冲液
2、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
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04/Na2HPO4,其中NaH2P04/溶液显酸性,当加少量NaOH,可以中和OH-;Na2HPO4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中和H+,水溶液而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0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
(二)探究创新
1、通过“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探讨,你认为生物体内环境中其它环境(如血糖、温度、H2O、无机盐等)是否也可以维持稳态?
可以
2、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失调?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失调?
会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三)体会·
1、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实验与授课的顺序
2、根据当地特点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
3、加强预习环节有利于敦促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4、重视组织教学,提高实验效率
5、加强讨论和总结,落实教学目标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
张孝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四班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是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我们现实中的活动密切相关。本课时通过学习神经调节的基础——反射,使学生学习并且了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并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方式。在掌握本节内容后可以是学生主动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可以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行解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实例,对此应该有较明确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容易进一步理解学习和掌握有关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论知识。本节较抽象的内容可以通过相关资料图片以及实例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及其完整性的必要。  
(2)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3)概述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4)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介绍研究兴奋传导的材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内容的主题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围绕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以及基本方式展开讲述,那么重点也就在于:反射过程发生的机制、参与的结构以及兴奋的传导是怎样发生的。
对于学生来说,宏观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比如反射过程的产生;然而微观地讲授有关兴奋的传递——同一神经纤维上的局部电流以及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小体,这些内容是相对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掌握的。那么难点就在于:兴奋是如何传递的。
五、教学方式
本节内容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与组织小范围学生活动方法以及多媒体方法结合使用,以求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流程
1.引入课题
请同学们欣赏一场精彩的NBA比赛。篮球飞人们飞翔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提出问题:篮球队员们要经过哪些方式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
目的: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将生活中的普通活动与书上的内容联系起来,引出本节的课题。
2.新课讲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通过对打篮球过程中的一些反射活动进行分析,并使学生联系自身的活动,提出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活动的特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
由以上内容自然过渡到本部分内容,由教师讲授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结构基础: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膝跳反射的实验,在解释实验现象的过程中讲授反射的结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了本部分内容后可以正确说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兴奋的传递:
反射过程需要多个神经纤维共同参与,从而引出兴奋地传递,包括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以及在各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
七、板书设计  
神经系统的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
(一)基本方式:反射──概念、分类、结构基础 
(二)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性  
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  
2.细胞间的传递:单向性  
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范萌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材内容分析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各器官之间功能的协调、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等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是重点与难点课程,本节从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纤维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等体现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学习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2)形成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比较法、实验法等相结合
六、教学媒体
传统媒体、多媒体、挂图、CAI动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导入
通过让学生欣赏精彩的NBA比赛片段,引出课题。
问题讨论:各队员是怎样获得信息并迅速作出反应而实现自身协调及团队合作的?
观看视频,分析讨论(稳态的维持、器官的协调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
导入课题,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
相关
知识
复习
1.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脑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脊髓和脊神经)构成,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挂图或课件展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
2.问题讨论:
(1)什么是反射?请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生活实例。
(2)举例说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3)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属于反射吗?为什么?
(4)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在观看挂图及小组讨论等基础上,回忆初中所学的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等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培养学生讨论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初中
相关
知识
复习
挂图或课件展示反射弧模式图并对讨论及知识点进行总结:

图2:反射弧模式图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新课学习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这部分内容初中课程已详细学习,在刚刚的初中知识回顾中已详细复习,由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整体口述。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其结构基础;
2.反射弧的组成;
3.反射的大致过程。
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问题回答。
加深知识的记忆。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的CAI动画。
实验结论:静息状态时,神经表面各处点位相等,且膜内外存在电位差,外正内负;兴奋状态时,膜内外的电位发生改变,在神经纤维上形成电位差。
原因: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形成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兴奋状态时,受到刺激,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学生观看动画,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1.通过对实验CAI动画的观看,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加深记忆。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学习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电流的方向?兴奋的传导方向?(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3.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电流方向: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兴奋传导方向:双向传导。
传导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
2.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提出问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如果不能,是怎样传递的?
(1)利用多媒体展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图3:突触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2)利用多媒体展示CAI动画: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2.信号形式?兴奋传递的方向?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学生通过对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的观察和对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动画的观看,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传递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递质)→电信号
传递方向:单向传递。
传递过程: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1.使学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2.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学习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教材P20资料分析: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引导学生得出答案。2.知识小结。
(1)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2)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阅读资料后分析得出:
(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出现了问题。
(3)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了解、掌握。
1.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明确神经中枢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调控。
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W、V、S、H区)
着重介绍H区的功能以及该言语区损伤可能出现的症状。
学生分析:其他三个言语区
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展示不同形式记忆关系图)
学生分析W、V、S三个言语区的功能以及该言语区损伤可能出现的症状。

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了解、掌握。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归纳总结
1.教师归纳本节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画概念图
2.教师给出表头,由学生完成(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类型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信号形式
电信号
化学信号
(递质)
传导速度


传导方向
双向
单向
实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学生完成概念图及比较表。
提高学生自我总结及逻辑能力。系统掌握对本节知识点。
通过激素的调节
李妍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物科学专业
一、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概述激素、激素调节的含义
(2)阐明促胰液素的发现及血糖调节的机制
(3)建立血糖调节的的模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比较归纳及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将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施之以正确科学的教育,增进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与兴趣
(2)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认识到生物这门课程的价值
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三、
教材及学生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基本理念要求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节教材主要讲解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促胰液素的发现和血糖平衡的调节,使学生理解激素与激素调节的含义,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学会分析低血糖、糖尿病等实例,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
学生认知能力分析
通过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激素的概念、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为本节课要学习的激素调节奠定了基础,但仍需进一步学习才能完全掌握激素调节的发现、机制及意义。
2、
学生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学习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讲授法与多媒体结合
五、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章第2节内容——“通过激素的调节”,这节内容的重点是:

促胰液素的发现

血糖平衡的调节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什么是激素?
生:、、、、、、、、
师: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信息分子,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对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目的:复习巩固已有知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课题
3、
新课讲授
2.1
促胰液素的发现师:我们了解了激素的含义,知道了激素对于人体的重要意义,那么激素是怎么被发现的呢?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是促胰液素,它的发现从而证实激素调节的存在。促胰液素的发现主要涉及到了四位科学家:沃泰默、斯他林、贝林斯和巴普洛夫。
19世纪的认识背景: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消化食物。胃酸→小肠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沃泰默的的实验:
稀盐酸注入小狗上段小肠肠腔中——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注入血液中
———胰液不分泌
剔除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分泌胰液
结论:顽固的神经反射,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讨论:沃泰默的实验还可以怎么完善?

斯他林和贝林斯的实验:
假设: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调节下,小肠粘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实验:刮下小狗小肠粘膜→与稀盐酸混合→加沙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入小狗静脉→胰腺分泌胰液
结论:假设正确,发现促胰液素
讨论:他们如何避开了神经反射的干扰?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巴普洛夫重复了斯他林和贝林斯的实验,验证了化学调节的发现。
总结: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除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②、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③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
2.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图片。简单介绍各种激素的主要作用。

垂体垂体悬垂于脑的底部,卵圆形,大小如豌豆,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这些激素总称为促激素)。
生长激素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可以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促进人体的生长。
②甲状腺主要由许多腺泡组成。腺泡壁是一层上皮细胞,腺泡中央为腺泡腔,内含胶质,腺泡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特点是: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各个组织;作用迟缓而又持久。一般认为,甲状腺激素主要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基本生理过程。

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人体胰腺中约有25万~200万个胰岛,总重量约1
g,占整个胰脏重量的1%~2%。胰岛中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

上腺位于肾脏的上端,左右各一。肾上腺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叫皮质,内层叫髓质。皮质分泌的激素有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统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主要是调节水盐代谢,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以及对钾的排泄,因此它有保钠、保水和排钾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蛋白质合成,并促使蛋白质、脂肪在肝脏里转变成糖元和葡萄糖;抑制体内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增强人体的应激功能


睾丸在性成熟时开始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有促进精子生成,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并维持其正常活动,激发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等作用。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雌性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乳腺导管发育,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和乳腺腺泡的发育
目的: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人体的内分泌腺的名称、位置、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血糖平衡的调节
师: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个实际问题——马拉松比赛历时2h以上,运动员每小时消耗300g葡萄糖,正常人血糖含量是0.8——1.2g/L,全身血量大约为5L
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1.2×5=6g
6÷300=0.02h=12min
讨论:长跑中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含量下降吗?为什么?
2.3.1血糖及血糖平衡
师:要学习血糖平衡的调节,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血糖。
生:……..血糖: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
师:弄清楚了血糖的含义,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血糖平衡。血糖平衡: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水平在80~120
mg/dL范围之内波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师:血糖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身体不停的消耗血糖,人体定期的进食,补充糖类,要弄清楚这个动态平衡,先要弄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2.3.2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浓度升高-----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脏,骨胳肌脂肪组织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降低.
血糖浓度过低-----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肝脏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升高.
2.3.3补充:
低血糖

定义:指血糖水平低过4.0mmol/l的现象
②症状:神经质,颤抖,无力,心悸,饥饿感
③措施:方糖或果糖1-2粒
,面包1-2片,或饼干
5-6块
,果汁或含糖饮料半杯
,饭、粉、面一小碗
糖尿病
①定义: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
②特点: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
③症状: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④治疗: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
⑤预防:
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
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血糖的含义及血糖调节的重要性。
多媒体课件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来源及作用,分析血糖调节的机制。展示相关图片。
目的:使学生理解血糖的含义、血糖调节的重要性,掌握血糖调节的机制。
和学生一起分析低血糖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办法。
目的: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目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血糖调节机制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一)重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血糖平衡的调节
(二)促胰液素的发现
1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信息分子,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对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2促胰液素的发现:
沃泰默的的实验:
稀盐酸注入小狗上段小肠肠腔中——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注入血液中
———胰液不分泌
剔除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分泌胰液
结论:顽固的神经反射,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斯他林和贝林斯的实验:
假设: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调节下,小肠粘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实验:刮下小狗小肠粘膜→与稀盐酸混合→加沙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入小狗静脉→胰腺分泌胰液
结论:假设正确,发现促胰液素
讨论:他们如何避开了神经反射的干扰?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三)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四)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
2血糖平衡: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水平在80~120
mg/dL范围之内波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浓度升高-----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脏,骨胳肌脂肪组织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降低.
血糖浓度过低-----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肝脏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升高
4低血糖
5糖尿病:
定义: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特点: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三多一少”
预防:
运动、饮食控制、定期检查血糖
(五)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七、教学反思通过激素的调节
李程程

陕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概述甲状腺激素对体温的调节过程
(2)阐明甲状腺激素对体温的调节机制
(3)总结激素调节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看图分析、处理资料能力
(2)提高学生比较归纳及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将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施之以正确科学的教育,增进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与兴趣
(2)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认识到生物这门课程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甲状腺激素对体温的调节过程和机制
2.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特点
难点:甲状腺激素对体温的调节过程和机制
三、
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基本理念要求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节教材主要是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我们自身和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体温平衡的调节,使学生能够阐明甲状腺激素对体温的调节机制,并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总结出激素调节的特点,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认知能力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平衡的调节,为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奠定了基础,但仍需进一步学习才能完全掌握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而且不同的学生因其基础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在学习的效果上必然也有差别,因此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
2.学生学法指导
(1)
指导学生分析相关资料图片,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指引学生比较实例,提高学生理解、归纳总结及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式
讲授法与多媒体结合
六、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新课

反馈调节
归纳总结给出定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阅读材料,分析总结

修正,得出准确结果

七、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出问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引出反馈调节,进而导入课题
2.新课讲授
2.1
反馈调节师: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血糖平衡的调节,知道了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这两者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同时,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我们把这样的调节方式就叫做反馈调节。
提出问题:反馈调节的含义是什么?
目的: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给出教材中的定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feedback
regulation)。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2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师:当一个人站在寒冷的户外,他的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生:发抖、打颤、毛孔收缩......
师:当人的身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动员起来,共同抵御寒冷。起动员作用的是神经冲动和激素,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yroxine)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多媒体课件展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

下丘脑
TRH
垂体

TSH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
目的:使学生更直观、清楚地看到甲状腺激素调节的过程
根据自愿原则,让一名学生自己分析甲状腺激素调节的过程
目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让学生参与到讲课过程中来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甲状腺激素调节的过程和机制
2.3
激素调节的特点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不同激素对人体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他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哪些?
美国学者肯德尔(E.C.Kendall)从3t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1.4×10mg/ml,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众多的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是不是对所有的细胞都起作用呢?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target
organ)、靶细胞(target
cell)。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目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处理资料、总结的能力
学生总结
老师指引学生对刚才的总结进行修正,得出正确的、简练的答案:
(1)
微量和高效
(2)
通过体液运输
(3)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小结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4.反馈
(1)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解析: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新陈代谢,促进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答案:B
(2)下列激素中,既能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活动,又能抑制另外一些部位活动的一组是
A.促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
解析: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新陈代谢,促进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增多又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答案:C
(3)图2-2-7示正常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的部分调节过程。A、B、C表示调节物质,a、b、c、d表示调节效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内填物质编号):

图2-2-7
寒冷时的体温调节以________为主,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调节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机体血液中C对A、B的分泌起________调节作用,a~d中调节效应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
甲状腺的发育和发挥作用几乎全靠[
]________的作用。B物质只能作为甲状腺细胞的信号,与甲状腺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物质)有关。
激素的产生需要特定刺激。图中可见,垂体激素分泌量直接由_____________控制。
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大脑正常发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控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增多又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答案:(1)神经调节
肾上腺素
(2)反馈
a与b、c与d
(3)B
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
(4)下丘脑
(5)C
甲状腺激素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以激素为主轴,阐述了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学生对这些生理现象比较熟悉,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理解和掌握,使他们能够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增进了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李招柳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物④班

教学分析:
⒈课程分析:本节内容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本节一方面是对前两节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另一方面是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揭示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
⒉在上两节中同学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对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有一定的认识,这让学生学习起本节内容是能够更容易。
⒊学校分析:本校拥有较好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能方便的展示各种图片和视频。

教学目标:
⒈知识方面:

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⒉能力方面:
通过举例说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过程,让学生说出二者的异同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毒品危害健康,应远离毒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
⒉教学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课时安排:1学时。

教学思路:
复习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引入新课
学习体液调节的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外延
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人体体温调节的讨论和分析
人体水盐调节的讨论和分析
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阅读课后材料。

布置课后作业
小结本课知识框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好!
在本章的前两节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面让我们先来看张图片。
【展示玩过山车的图片】
师:过山车大家玩过吗。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有些人还会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明显升高。这一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过山车现象”。
其实大家都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可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的知识,学完了我们再重新来审视这些问题。
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和“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时幻灯片投影这些内容】,
下面请大家复习回答部分内容(看课堂表现)。
复习之后叫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3、反射弧由哪些环节组成?
4、什么是激素调节?
5、激素调节的基本调节机制是什么?
师: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既然是体液调节,大家可以根据已学的神经与激素调节的知识,分析比较二者的不同点(通过提示学生从反应速度,作用范围,时间等方面考虑,让学生分析说出二者的不同点)。
师:虽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有诸多不同,但两者又是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下面让我们以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为例,来体会两者的协调。
再给学生2分钟阅读课本32页体温调节的材料,同时在幻灯片上列出以下问题要学生阅读完后回答:
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
2﹑人体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哪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体温失恒?
师:同学们阅读材料之后对体温调节都有一定的理解了,体温的恒定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人体安静时以肝脏放能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热量的三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那么人体是如何调节热量的产生与释放呢。
出示图:体温调节图解,详细讲解体温调节的过程。
师:同学们都知道,能量的产生与释放的调节往往与人体内水盐的调节相伴随,人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排尿。关于尿液的形成,我们在初中时已经学过,这里大家来重温这个知识(让学生复习尿液的形成过程)。
师:那么尿液形成过程中直接影响尿量多少和回到内环境中水盐的量主要由什么激素调节控制呢?(等学生回答抗利尿激素之后再讲解)
师:关于抗利尿激素的功能,我们在第2节练习的题目中接触过了,还记得它的作用吗?(学生回答互动)
师:很好。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下面仅以抗利尿激素及相关神经调节为例,来探讨水盐平衡的维持。
出示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示图: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再详细讲解水盐调节的过程。
师:在这个实例中,下丘脑及参与了神经调节,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了体液调节,而在人体体温调节过程中同样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同时起作用,那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举手发言)
师:大家讲的其实都很好,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这就是说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再引导学生解决课题引入是的那个问题。
最后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文章——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并谈谈对此的想法。

布置课后作业:
⒈判断题:
⑴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
⑵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⒉激素传递的信息神经传导的兴奋在传输的速度上有没有差别?试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化学物质,如
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不同点: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⒈体温恒定的调节
⒉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关系:⒈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⒉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教学反思:
第4节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
张念花
陕西师范大学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二)技能: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2.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课程内容及学情分析
(一)课程内容分析
《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学习本节知识以后,对于如何善待艾滋病患者,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较大的帮助作用;此外,学生了解自身免疫系统的组成,理解自身三道防线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尤其是免疫系统如何在稳态中起调节作用还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因此本节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明白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
1.
方法:讲解法、图示法、比较法、情景教学法
2.教具:黑板、多媒体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直接感觉并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吗?
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什么调节呢?
免疫系统有什么组成的?是怎样进行免疫调节的?
2.免疫系统的组成
请同学结合初中八年级所学知识回忆免疫系统的组成
学生回忆,教师总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1免疫器官
呈现图片36页图2—15:人体的免疫器官,可以明显的看出免疫器官的位置分布,教师讲解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
2.2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学生归纳免疫细胞的种类。
2.3免疫活性物质
PPT呈现:概念: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练习:让学生写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我们已经清楚免疫系统的结构基础,那么它有什么功能呢?引入对“免疫的防卫功能”的学习。
3.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师:在初中的时候关于免疫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我们知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几道防线?

呈现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三道防线的作用和特点。
3.1
我们人体时时刻刻都处于病原体的包围当中,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而对于烧伤的病人而言,即使是包扎了伤口,也容易发生感染,说明我们体表哪些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呢?
(1)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人体的这两道防线的免疫能力是一出生就具备的,还是出生之后才形成的呢?是只对某一种病原体发挥作用还是对大多数病原体均起作用呢?
(3)第一、二道防线是一出生就具备的,那说明人体通过什么方式获得?
学生分析、讨论(小结前两道防线的作用和在进化上的意义:人体的这两道防线是人体一出生就具备的,通过遗传获得,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机制。)
3.2
第三道防线
(一)阅读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回答问题
1、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2、第三道防线也是对多数病原体都起作用吗?其作用是否也具有先天性?
(二)总结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特征,对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做详细讲解:(当病原体接触人体时候,先由第一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发挥阻挡的作用,当部分病原体进入到内环境中,则由第二道防线发挥吞噬和杀灭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前两道防线能够阻挡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但前两道防线都被攻破时,则由第三道防线发挥更强大的免疫作用。)
资料分析:P36页——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学生进行阅读、分析、讨论,总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创设情景,从感性上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教师引导:为了让大家对特异性免疫地过程有个感性的认识,我先打个比方:当一个国家的边界受到外敌入侵时,会如何处理呢?第一步得怎么处理呢?首先边防部队要有一个弄清事实,辨别敌我的感应阶段;接下去要迅速地把所发现的信息和情报上报给有关部门,然后有关部门会根据情报采取相关措施如调兵遣将,也就是作出反应的阶段;而第三步就是消灭敌人,保护国土,发挥效应的阶段。其实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好像一个部队,遇到外敌入侵也会采取措施进行抵御和作战,作战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关概念
抗体:产生专门抗击特异性病原体的蛋白质。
来源:浆细胞:分布:血清、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列举抗原的种类)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抗原有哪些特点。
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PPT呈现:P37页
体液免疫示意图
详细讲述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注:体液免疫作用的主要是体液中的病原体。
如果病原菌侵入了细胞,抗体就不能起作用了,消灭这些病原菌通过什么途径呢?PPT展示体液免疫过程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
(1)让学生总结出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
(2)效应T细胞如何发挥作用?它能否直接将抗原消灭?抗原释放后如何被清除?
(3)展示流程图的框架,让学生填写相关的概念和联系词。
(4)二次免疫和第一次免疫相比,速度和强度有何特点?如果病原体一进入人体就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消灭,是否属于第三道防线的免疫作用?
(5)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点
再次展示两种免疫方式的过程图,总结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联系。填写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表。
联系:既各自有独特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4、课堂小结
我们人体的这三道防线的保护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即使是癌变的细胞,免疫系统也能将它清除。所以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例如:要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体育锻炼,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5.
目标反馈:
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2.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3.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4.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5.下列不属于抗原特性的是
A.异物性
 
B.大分子性
C.多样性
   
D.特异性
6.
人体受到某种抗原的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时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答案:B
、C、
C、
C、
C、
C、A
六、板书设计: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地方。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1、组成:皮肤和黏膜
2、特点:先天性,非特异性
(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1、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2、特点:先天性,非特异性
(三)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1、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以及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特点:特异性
3、方式: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七、补充材料
1.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
  最初有人用电泳证明血清中抗体活性在γ球蛋白部分,故曾把抗体统称为丙种(γ)球蛋白。后来发现,抗体并不都在γ区;并且位于γ区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
  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以及正常人天然存在的免疫球蛋白亚单位等。因而免疫球蛋白是结构化学的概念,而抗体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可以说,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2.抗体的分类
(1)按作用对象,可将其分为抗毒素、抗菌抗体、抗病毒抗体和亲细胞抗体(能与细胞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如1型变态反应中的lgE反应素抗体,能吸附在靶细胞膜上)。
  
(2)按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可将其分为IgM、IgG、IgA、IgE、IgD五类。
  IgM抗体是免疫应答中首先分泌的抗体。它们在与抗原结合后启动补体的级联反应。它们还把入侵者相互连接起来,聚成一堆便于巨噬细胞的吞噬;
  IgG抗体激活补体,中和多种毒素。IgG持续的时间长,是唯一能在母亲妊娠期穿过胎盘保护胎儿的抗体。他们还从乳腺分泌进入初乳,使新生儿得到保护;
  IgA抗体进入身体的黏膜表面,包括呼吸、消化、生殖等管道的黏膜,中和感染因子。还可以通过母乳的初乳把这种抗体输送到新生儿的消化道黏膜中,是在母乳中含量最多,最为重要的一类抗体;
  IgE抗体的尾部与嗜碱细胞、肥大细胞的细胞膜结合。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嗜碱细胞与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一类物质促进炎症的发展。这也是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抗体;
  IgD抗体的作用还不太清楚。它们主要出现在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面上,可能与B细胞的分化有关。
(3)按与抗原结合后是否出现可见反应,可将其分为:在介质参与下出现可见结合反应的完全抗体,即通常所说的抗体,以及不出现可见反应,但能阻抑抗原与其相应的完全抗体结合的不完全抗体。
  
(4)按抗体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
3.
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
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合成、分泌的。每一个B淋巴细胞在成熟的过程中通过随机重排只产生识别一个抗原的抗原受体基因。动物脾脏有上百万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系,重排后具有不同基因不同的B淋巴细胞合成不同的抗体。当机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细胞。被激活的B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大量的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体液中。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浆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八、课堂反思
本节课能完成教学任务,难点逐个击破,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基本达到预期目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让学生合作学习,符合新课标要求,课时安排较为合理,能完整地讲解人体三道防线的免疫作用,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也能进行详细地分析,精选课堂练习,巩固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能体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结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蒲飞霞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物4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2)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课外访谈、查阅资料、课上汇报交流等自学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各种免疫失调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使学生形成分析、判断、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2)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3)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免疫缺陷病的预防。
2.教学难点:免疫学的应用。
三、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分析
1.教材分析
《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学习本节知识以后,对于如何善待艾滋病患者,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并且也非常关注艾滋病流行的动态,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尤其是免疫系统如何在稳态中起调节作用还
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因此本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针对免疫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使学生明白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掌握了艾滋病的流行与防治的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增进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
1.方法:讲解法、图示法、比较法、情景教学法

2.教具:黑板、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的防御病原体对人体的危害,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机体对外来的物质不加选择地当成有害物质进行攻击,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机体把自身的物质当成异物进行攻击会有什么后果?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当免疫功能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会伴随着一系列的疾病发生,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三种: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1.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过敏反应

展示几张过敏反应发生后出现症状的图片,介绍过敏反应的症状,让学生有一个形象的了解

生活中有些人,吃了海鲜会呕吐,还有人会青霉素过敏,这些都是过敏反应
(1)
那么什么是过敏反应呢?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强调两点:一是已免疫的机体,这说明不是第一次的反应。二是相同物质的刺激
(2)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学生列举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教师总结过敏原的类型。
(3)
机制:
在过敏原的刺激下,机体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血管的某些细胞表面
当我们再次接触过敏原的过程中:
过敏原
再次刺激
某些细胞

释放组织胺等
导致
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增强、腺体分泌增强等
如果发生在皮肤,就会出现红肿、荨麻疹等症状
如果发生在呼吸道,就会出现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发生在消化道,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个别情况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因为窒息或者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4)预防措施
1)找出过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如果自己找不出过敏原时,应该到医院让医生帮忙
(5)过敏反应的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2)一般不具破坏性;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思考:过敏反应也是一种免疫反应,那过敏原与抗原的区别?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2.自身免疫病
(1)概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对自身造成的损伤,也是属于免疫系统过强引起的疾病。
原因是:人体内的某些分子与抗原的抗原决定簇相似,当免疫系统攻击抗原的时候,把自身的分子也给攻击了并出现了症状,就成了自身免疫病。
(2)机制

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

进攻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表面结构
受损
酿脓链球菌
入侵
抗体
进攻相似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
思考:过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疾病,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总结得出结论
3.免疫缺陷病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
思考: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的异同。
学生自学P41页
艾滋病——威胁人类的免疫缺陷病
展示有关艾滋病图片,加强学生感性认识。
自学后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艾滋病?
(2)艾滋病的分布有哪些?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教师:
(4)艾滋病的致病机理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人失去免疫功能后各种传染病将乘虚而入,使人感染发病,一般在两年内死亡。
(5)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到2000年义,全世界累计有361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2100万人已死于艾滋病。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到2000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2071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41例,已死亡397例。据估计,到2000年底,全国艾滋病病毒实际感染者已超过60万人。学生讨论:预防措施,如何对待艾滋病人?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缺少免疫力而死于病菌感染或者癌症。引入免疫系监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4.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乙肝疫苗、卡介苗等)
自从我国人民首先采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以来,人类逐渐摆脱了面对传染病肆虐而只能束手待毙的状况。在与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已经研制出数百种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等),通过预防接种,不仅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而且消灭了天花等疾病。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使人类免受某些传染病折磨的有效措施。

思考:预防接种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吗?为什么?
(2)免疫治疗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对人体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某些药物等,调整病人的免疫功能,从而治疗疾病。例如,临床上给抗体缺陷患者注射从混合的健康人血清中提取出来的、针对多种病茵的抗体,可以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又如,胸腺素(一种从小牛、羊或猪的胸腺中提取的多肽)能够促进T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T细胞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
(3)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如果将别人的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病人的免疫系统就会认出这是“非己”成分而加以排斥。
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自学P39页
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一方面可以用免疫治疗的方法解决器官的排异问题,另一方面,解决目前供体器官不足的问题需要人们科学的认识器官移植,更需要唤醒人们的爱心。
六、板书设计
1.系统表来总结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异同。
2.总结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异同。

3.用图片展示来总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七.练习
1.(08四川)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2.
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
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八.课堂反思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冯琪雅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能举出向光性的例子;
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能画出实验设计中的图形。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学习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设计方法;
学会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合理评价科学史,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发现的过程。
2.教学难点
学会区分植物形态学上下端;
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三、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内容是由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构成。其中生长素的发现是按照生长素发现的时间历程安排的,其中由4个实验贯穿其中。但这些实验都是科学家们已经完成的实验,比较不容易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就需要在教学中运用大量的图示,创设有利于学生感悟和探究的教学情景。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在第3章已经学过人体的稳态和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为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作好铺垫,同时初中已经学习过植物的向光性,已经初步认识到植物虽没有神经系统,但也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为植物向光性意义的理解打下基础。
学生的前概念认识不到位,实际知识较缺乏:知道植物存在着向光性现象,但这种现象常常熟视无睹,常被忽略,这节内容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注;而且学习中如果只是满足于课本内容的阅读和记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利,课本中安排的几个科学家的实验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让学生从评价中寻求科学思维的严密和挑战权威的勇气,并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修正实验方案,然后通过这种预设拉近与科学探索的距离,剥开科学的神秘面纱,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本节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深入、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兴趣,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课件等电教手段,增加教学容量和直观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探究的意向。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准备一株久放阳台而弯曲生长的植物,方便学生对向光性的认识。
2.导课
提问:上节课给大家布置回家观察阳台上的植物的生长,大家觉得阳台上的植物和我们平常花园里见得植物有什么不一样?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盆植物(按照向光性在窗台上提前放好植物),大家观察一下思考一下PPT上的问题。
PPT上的问题:(1)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2)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3)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
自由讨论3分钟,然后以大家集体回答的形式回答这些问题。
老师:很好,大家都发现了植物的向光性这种现象,那植物为什么会出现的向光性呢?接下来我们看看19世纪末,达尔文做了什么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
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1达尔文实验(用PPT演示实验示意图或手绘)
讲解示意图并帮助大家填下表。

方案A
方案B

方案A
1组
2组
处理
单侧光照,切除尖端
单侧光照,不切除尖端
结果
不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
结论
向光弯曲与尖端有关
方案B
1组
2组
处理
单侧光照,用锡箔纸遮住胚芽鞘尖端
单侧光照,用锡箔纸遮住胚芽鞘尖端下部
结果
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生长
结论
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提问:谁能试着总结一下上述实验的结果?
答案: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
老师: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呢?詹森,拜尔,温特这三位科学家做了三个很巧妙的实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他们是怎么解释这个问题的。
3.2鲍森
拜尔
温特实验
讲解三个实验的实验步骤,让学生讨论实验目的试着填写下表。
詹森实验
1组
2组
3组
处理
单侧光照,切除尖端
单侧光照,用琼脂片插入胚芽鞘尖端下部
单侧光照,用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下部
结果
不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
不生长
结论
尖端产生某种物质,传递到下部引起生长
拜尔实验
1组
2组
处理
将胚芽鞘尖端放在左侧
将胚芽鞘尖端放在右侧
结果
向右侧弯曲生长
向左侧弯曲生长
结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其顶尖产生的物质在下端不均匀分布造成的
温特实验
1组
2组
处理
将未处理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一侧
将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一侧
结果
不生长
弯曲生长
结论
胚芽鞘顶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运输的并能引起胚芽鞘生长的物质
(提示学生,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但云母片不能透过)
提问:总结上述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会发生弯曲,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植物向光性的外因是光照分布不均,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
老师:温特认为这刺激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那么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3.3生长素的发现和提取
1931年,郭葛从人尿素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
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除IAA外还有奈乙酸(PAA)、还有吲哚丁酸(IBA)等。
用图片的方式展示其他几种激素的作用(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我们把这些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微量但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物质称为植物激素。
老师:好了,现在我们学完了生长素发现过程,那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观察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观察发现问题(重复)
4.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阅读教材P48页最后,完成下面三个问题。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在哪?(主要在幼嫩的芽、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生长素的运输有何特点?(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如茎和根的顶端)向下端(如茎和根的基端)运输,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3)生长素只要分布在植物体的什么部位?(各器官都有分布,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5.小结
植物的向光性:
外因:单侧光
作用: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多,向光面少)
内因:受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弯曲部位:尖端以下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尖端运输:极性运输
6.目标反馈
(1)茎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在于生长素(
B

A.向光侧分布得多
B.背光侧分布得多
C.在茎中分布均匀 
 D.在茎的顶端产生
(2)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是胚芽鞘将(
D

A、向右弯曲B、向左弯曲
C、向前弯曲D、直立生长
(3)右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掩埋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
C

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

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
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

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
(4)在方形暗箱内罩有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暗箱能转动花盆不动),保持每15min匀速1周。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B

六、课后作业
1.设计实验验证郭葛的发现。
2.自己设计一个造型特殊的盆景。
七、板书设计
植物向光性
外因:单侧光
作用: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多,向光面少)
内因
受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弯曲部位:尖端以下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尖端
运输:极性运输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观察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重复
八、补充资料
生长素(auxin)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英文简称IAA,国际通用,是吲哚乙酸(IAA)。4-氯-IAA、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等为类生长素。1872年波兰园艺学家谢连斯基对根尖控制根伸长区生长作了研究;后来达尔文父子对草的胚芽鞘向光性进行了研究。1928年温特证实了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生长。1934年,凯格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并命名它为吲哚乙酸,因而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
生长素在扩展的幼嫩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通过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自上而下地向基部积累。根部也能生产生长素,自下而上运输。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形成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吲哚乙醛。吲哚乙醛可以由色氨酸先氧化脱氨成为吲哚丙酮酸后脱羧而成,也可以由色氨酸先脱羧成为色胺后氧化脱氨而形成。然后吲哚乙醛再氧化成吲哚乙酸。另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是色氨酸通过吲哚乙腈转变为吲哚乙酸。
在植物体内吲哚乙酸可与其它物质结合而失去活性,如与天冬氨酸结合为吲哚乙酰天冬氨酸,与肌醇结合成吲哚乙酸肌醇,与葡萄糖结合成葡萄糖苷,与蛋白质结合成吲哚乙酸-蛋白质络合物等。结合态吲哚乙酸常可占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50~90%,可能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储藏形式,它们经水解可以产生游离吲哚乙酸。
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吲哚乙酸氧化酶可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
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生长素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
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生长素从幼苗到果实成熟都起作用。生长素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可逆性红光抑制;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下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地性;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的背光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施于叶片的生长素抑制脱落,而施于离层近轴端的生长素促进脱落;生长素促进开花,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
  
近年来提出激素受体的概念。激素受体是一个大分子细胞组分,能与相应的激素特异地结合,尔后发动一系列反应。吲哚乙酸与受体的复合物有两方面的效应:一是作用于膜蛋白,影响介质酸化、离子泵运输和紧张度变化,属于快反应(〈10分钟〉;二是作用于核酸,引起细胞壁变化和蛋白质合成,属于慢反应()10分钟)。介质酸化是细胞生长的重要条件。吲哚乙酸能活化质膜上ATP(腺苷三磷酸)酶,刺激氢离子流出细胞,降低介质pH值,于是有关的酶被活化,水解细胞壁的多糖,使细胞壁软化而细胞得以扩伸。
  
施用吲哚乙酸后导致特定信使核糖核酸(mRNA)序列的出现,从而改变了蛋白质的合成。吲哚乙酸处理还改变了细胞壁的弹性,使细胞的生长得以进行。
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生长,特别是细胞的伸长,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在茎的尖端,但弯曲的部位是在尖端的下面一段,这是因为尖端的下面一段细胞正在生长伸长,是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时期,所以生长素对其生长的影响最大。趋于衰老的组织生长素是不起作用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扦插的枝条生根的原因是:生长素能够改变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分配,在生长素分布较丰富的部分,得到的营养物质就多,形成分配中心。生长素能够诱导无籽番茄的形成就是因为用生长素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后,番茄花蕾的子房就成了营养物质的分配中心,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就源源不断地运到子房中,子房就发育了。
IAA的合成前体:色氨酸(tryptophan,Trp)。其侧链经过转氨、脱羧、氧化等反应。锌是色氨酸合成酶的组分,缺锌时导致由吲哚和丝氨酸结合而形成色氨酸的过程受阻,色氨酸含量下降,从而影响IAA的合成。生产上常引起苹果、梨等果树的小叶病。
植物体内生长素有两种形式:游离型:有生物活性,束缚型:活性低。
  
在体内,吲哚乙酸常常与天门冬氨酸结合成为吲哚乙酰天冬氨酸酯。还可与肌醇结合成吲哚乙醇肌醇。与葡萄糖结合成吲哚乙酰葡萄糖苷。与蛋白质结合成吲哚乙酸—蛋白质络合物。束缚型的生长素可能是生长素在细胞内的一种贮存形式,也是减少过剩生长素的解毒方式,在适当的条件下(pH9-10),它们可转变为游离型,经运输转移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正在生长的种子中生长素的量也多,但完全成熟以后,大部分以束缚态贮藏起来。种子中以束缚态存在,萌发时转变为游离型。
  
1.酶氧化降解:吲哚乙酸氧化酶分解
  
植物体内生长素常处于合成与分解的动态平衡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
oxidase)是一种含Fe的血红蛋白。IAA经酶解后形成3—羟基甲基氧吲哚和3—甲基氧吲哚。此反应要在O2存在下,以Mn和一元酚作辅助因子,吲哚乙酸氧化酶才表现活性。
  
2.光氧化分解:
  
X-光,紫外光,可见光对IAA都有破坏作用,分解产物也是3-亚甲基氧化吲哚和吲哚醛。但目前机制不清楚,在试管里,植物的某些色素,如核黄素,紫黄质等能大量吸收兰光,并促进IAA的光氧化分解。
  
植物体内生长素存在的两种形式间的转化或吲哚乙酸氧化酶对IAA的氧化分解都是植物对体内生长素水平的自动调节,对植物生长的调控是有重要意义的。
九、课堂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自己的体会如下:
1.如何处理好主题和主线条的关系
主题是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主线条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这里的引导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利用课外时间对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实验指导;另一个是在课堂上面引导学生分析前人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从中提取精华,就一个研究课题设计自己的方案。主题要明确、主线条要清晰。而本节课一改以往旧教材只重视结果和结论的做法,通过学生课前动手实验、课堂上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的方法,重新演绎经典实验,使学生容易接受。
2.如何处理好科学史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科学史讲不好就会是变成了讲历史,冲谈了主题,偏离了主线,要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学习和激励、启发学生。因此备课中,我特别搜集了有关课本介绍的几位科学家做实验的过程。如:“达尔文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实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也就是他七十几岁的时候,那时的达尔文已经时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科学的不懈追求,使他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所以,如果在座的各位也能对科学执着追求,终有一天你们也能获得成功。”通过几句平常又普通的话语,道出了科学探究的真谛,也能让学生在这几句平淡的话中,收获属于自己成就。
3.多媒体的应用
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就是利用Flash动画把抽象的实验具体化,而且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完成以前课堂上不能实现的实验。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在制作动画时遵循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画面内容尽可能简单,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设置多个选择,让学生能够有选择的进行实验,展开想象的翅膀,探索未知的奥秘。当学生选择的实验方案有错时,在动画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鼓励学生继续完成实验。
4.细节设计
讲述弯曲生长的本质的时候,我创造性的用动画演示胚芽鞘被分成左右两半的过程。这样以来,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左侧和右侧存在的明显差异,进而可以推导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本质是促进生长的物质在左右两侧分布不均匀的结果。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陈永娇
一、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二、提示:
1.不同器官的最适生长浓度不同。如图所示:
生长素浓度与各种器官所起作用的关系
对于根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
mol/L;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8
mol/L;而对于茎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4
mol/L。
2.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三、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四、板书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可以促进雌花的形成、单性结实、子房壁的生长;维管束的分化、形成层活性;叶片的扩大;不定根、侧根的形成;种子的生长、果实的生长、座果;伤口的愈合;顶端优势。同时可以抑制花、果实、幼叶的脱落;侧枝的生长;块根的形成等。
1.讲述
从细胞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从器官水平上看,生长素可以影响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
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的种类、器官、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对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来说,一般营养器官比生殖器官敏感;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关于植物为什么会有顶端优势现象,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假说:
①“生长素学说”,即认为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处,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这个学说是由K.V.Thimann和F.Skoog于1924年提出的,许多实验支持该学说。
②1900年K.Goebel提出的“营养学说”。该假说认为顶芽构成营养库,垄断了大部。营养物质,侧芽由于缺乏营养物质而生长受抑制。这个学说也有不少支持的证据。
2.介绍
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2,4-D、生根粉
NAA是具有生长素类活性的萘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组织培养体系,可以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树木扦插成活率,提高座果率,防止采前落果。它具有与IAA不同的环状结构,但其侧链与IAA相同,比IAA稳定,因此常代替IAA使用。
2,4-D的化学名称是2,4-二氯苯氧乙酸,它是一种除草剂,现在广泛应用于无菌培养体系,用于诱导细胞增殖。2,4-D除了作为除草剂之外,它最显著的用途是引起脱分化和未组织化的细胞生长,另外,它还具有使幼苗矮化粗壮的功能。但2,4-D能够引起染色体变异,使用时必须格外小心。
生根粉是一类可以用来促进插条生根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溶解于酒精或水,一般以生长素类物质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如ABT生根粉(商品名称艾比蒂生根粉)就含有萘乙酸和吲哚乙酸等。它的主要作用是:能提供插条生根所需的生长促进物质,能促进插条内源激素的合成,能促进一个根原基分化形成多个根尖,以诱导插条不定根的形态建成。
(二)尝试运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
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在上节课结束时,应布置学生预习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指导,并准备好实验用具,如杨树枝条、矿泉水瓶等。教师如果能提前做本探究活动的预实验,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也可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一)材料用具的准备
1.实验材料
可以用杨、加拿大杨、月季等的枝条。
2.实验用具:
天平、量筒、容量瓶、烧杯、滴管、试剂瓶、玻璃棒、木箱或塑料筐(下方带流水孔)、盛水托盘、矿泉水瓶。
3.插条选择
插条质量和规格对探究实验效果影响很大。大树上的1~2年生枝条,可以作为扦插的材料,但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实验室用插穗长5~7
cm,直径1~1.5
cm为宜。由于一个年级几百名学生同时用枝条,要适当考虑对树木的保护。
扦插枝条的处理:
(1)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2)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二)实验设计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α-萘乙酸(NAA)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
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4、5
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
℃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
4.枝条处理方法:浸泡法和沾蘸法
建议各小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实验。浸泡法也可设置不同的浸泡时间。应该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案,以便交流,资源共享。
(三)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
2.作出假设
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3.预测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
d),用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插条下1/3处)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
4.实验步骤
(1)作插条。
(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药物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多组。如可分别在NAA中浸泡1、2、4、8、12、24
h等)。
(3)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
(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前三天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各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记录表格,更应让学生自行设计记录表格,提供学生创造性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记录过程是意志与耐心的锻炼,既有分工也有协作。
记录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浓度适宜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在绿色树皮的皮孔处长有白色幼根;时间长一些会在枝条下端斜面树皮与木质部之间长有白色根原体)。每隔2~3
d记录也可。
(5)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
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
②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
A.温度要一致;
B.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C.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本探究活动关键是时间安排。建议课前提交药品选择和药液浓度控制的设计方案,培训关于选取枝条、怎样做插条的方法,说明注意事项,并确定各小组的分工。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小组分工认真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地对实验前、实验中(包括课内、课外)和实验后插条生根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不要求实验结果都一致,但要求有分析研究。
6.表达与交流
实验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实验报告,向小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
7.进一步探究
“进一步探究”旨在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探究和实践,大多数需要在课外完成。教师应当提供机会,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探究不同季节和枝条老幼部位对生长素类似物的反应,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

其它植物激素
(胡文倩
陕西师大生科院
2007级生科4班)
一、课题

其它植物激素,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稳态与环境》(必修3)(人教版),第三章第三节
二、教学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列举植物激素的种类,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与《大纲》相比,《标准》更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阐明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的应用价值;此外,《标准》还强调植物的个体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调节过程,不同时期由不同的激素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让学生建立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认识生命的复杂性。另外,对于植物调节剂的作用,可接和生产和生活实践,或者设计简单的调查报告、模拟实验等,由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了解使用植物调节剂的利弊。
本节内容,学生都多少了解植物激素的一些应用,只是未经过系统化,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可利用这一优势,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阅读、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主动参与的过程,获取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及将来步入社会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应用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简述出四种主要其它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应用价值。
2.分析并表达出植物激素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关系。
3.用辩证观点评述植物调节剂的价值。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收集、整理各种媒体信息,进行鉴别、选择、整理与运用信息。

2.应用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构建系统化新知识的能力。

3.获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看法,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2.形成生命体系中相互协调、和谐互作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

3.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关图片、新闻资料、网页等),全文数据库,有网络的教室,服务器与Internet相连。
五、教学方法教师使用讲述法,展示法;
学生使用观察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在教师引导
下进行合作性、自主性、交互性、个性化、探究性学习
课前准备
六、教学流程图学生先分小组并搜集整理部分资料(网络)小组为单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课前准备
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内容
教师讲述其他植物激素分布于应用(要求学生掌握)
生活中新闻实例与图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找到的资料并试着归类
教师指导教师评价并分析各种激素之间的协调作用(学生了解)
学生只要分析合理即可无对错之分
教师引入植物调节剂并针对相关新闻资料让学生分析其利弊

学生讨论
图片展示加强感性认识巩固之前知识
学生举例陈述自己分析所得结论
教师进行辨证总结营造开放性课堂气氛,教师可作为任一小组的一员参与到此小组的讨论中去。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探究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结束

七、教学过程
教师:“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这种其究竟是什么呢?---大家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生长激素的发现和应用吗?静默,等待学生思考。
学生:回忆旧知识片刻
教师:除了生长素外,还有其他的植物激素,大家生活中了解过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作答
教师:让几个学生发言后,总结。由此引入其他植物激素。给出水稻恶苗病的图片且与正常水稻苗图片对照给出,先让学生自己发现区别。
学生:观察,并找出之间的不同。
教师:讲述其它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每种激素的分布与应用都给出实际例子以及图片,让学生增加感性理解)
(一)其它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几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生理作用
植物激素
主要合成部位
分布
生理作用
赤霉素
生长中的种子和果实、幼叶、根和茎尖
较多存在于植株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茎端、嫩叶、根尖、果实和种子
调节细胞的伸长、促进蛋白质和RNA的合成,从而促进茎的伸长、抽薹、叶片扩大、种子发芽、果实生长,抑制成熟和衰老等
细胞分裂素
根、生长中的种子和果实
主要分布于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生长着的果实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抑制不定根和侧根形成,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乙烯
成熟中的果实、衰老中的组织、茎节
各器官都存在
促进细胞扩大,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等
脱落酸
根冠、老叶、茎
各器官、组织中都有,将要脱落或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逆境条件下会增多
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等
教师:讲述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找到的资料讨论后,试着能否归类到已知的植物激素中。
学生:讨论分析、整理、归类自己搜集的资料。
教师:可以在旁边给予建议。
学生:小组为单位选出汇报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评价、总结。
教师:给出以下情境:
情景: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教师:板书以下激素互相调节的关系图。
生长素浓度
生长素浓度



细胞伸长生长抑制乙烯增加
教师:让学生依照上图,做出口头描述。
教师:由上面的例子,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思考并试着发言,得出“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结论。
教师:给予学生肯定。给出总结性的——※注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再举出几个实际例子,便于学生加强理解)
教师:给学生补充一些其他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适应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温度、水分、光照、土质、湿度等---------图片展示)
举例:光形态建成:光不仅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还作为一种信号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进程,在植物生活史的每一阶段,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诱导及器官衰老等,光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二)植物激素调节剂的应用(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知识与搜集到的资料)
教师:给出农业上已经广泛应用的植物调节剂,由此引入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调节剂。
特点:
原料广泛;
容易合成;
效果稳定。
教师:给出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利弊的相关新闻资料(连接网络,资料展示),让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举例陈述自己分析所得结论。
教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辩证性总结。
教师: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注意事项
(1)要确定使用浓度,再了解药剂纯含量多少,然后进行相应的稀释配制。对每种药剂的有效和安全浓度,必须预先进行小面积试验,取得经验后才应用。
(2)掌握喷药最佳时期,要求一无药害,二有增产,能提高果质的效果。
(3)选择良好的外界条件,一般生长调节剂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起作用,所以要避开冬季低温,最好在气温200C以上,选晴天下午3时后进行。
(4)要使作物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主要的还是依靠品种,生长调节剂仅是一项辅助性技术措施。使用要得当。
(三)合作探究(每个组自选一个问题,小组内讨论后各组发言,结合课前自己准备的资料)
1.你知道那些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
(提示: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例子较多,以下是部分例子。用GA(赤霉素类)打破莴苣、马铃薯、人参种子的休眠;促进苋、芹菜等的营养生长,增加产量。用NAA促进甘薯、黄杨、葡萄的生根;对苹果、鸭梨进行疏花疏果,促进脱落;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用乙烯利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
番茄的果实成熟。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2.哪些水果在上市期有可能使用了乙烯利?
(提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回答。番茄、香蕉、苹果、葡萄、柑橘等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应用乙烯利催熟。)
3.生产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不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提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不会影响产品品质,甚至可以改善品质。例如,适当施用GA可以提高葡萄品质。如果使用不当,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则有可能影响产品品质。例如,用2,4-D处理番茄增加座果后,如果不配合整枝施肥,会出现果实多而小的情况;为提早上市而采摘远未成熟的柿子再催熟,其果实品质就不一定好。)
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评价,要求不必高,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即可。※4.(选作)如果你是水果销售员,面对半青不熟的水果,你认为应当使用乙烯利催熟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又怎么看?(建议学生可以做一个社会调查性的研究性学习,依照兴趣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合作分工,来进行此项调查性探究学习)。
本节课结束。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实现了将探究学习引入常规教学的初衷,形成一个信息化教学课案。本节课知识点要求不高,
且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适合信息化探究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体会到信息化教学有众多优势。
本节内容相对来说,实践性强于理论性,学生在已经有一定经验经历的基础上,教师只要稍加系统整理即可。本节课教授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分析、归类所获得的资料信息,让学生很好的体验自主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同时,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陈述观点,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节内容理论知识方面对学生要求不太高,所以,我们重点在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摒弃传统教学的优点,在教学时间仍有余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主要知识点设计成一份以填空为主要形式的小知识答卷(因为本节内容知识点较少),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本节课堂中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又巩固了知识。
目标反馈:
1
.赤霉素
分布
生理作用

细胞分裂素
分布
生理作用

乙烯分布
生理作用

脱落酸
分布
生理作用

2.
各种植物激素之间是如何作用的?
3.
植物激素调节剂的概念并试举例阐明其作用。
九、补充资料(全文数据库)
1.相关资料
赤霉素
分子结构:
赤霉素简称GA,植物体内共发现有60余种不同的赤霉素(GAl,GA2,GA3,GA60),活性最强,应用最广的是赤霉酸(GA3),其结构式为:
理化性质和分布:赤霉素为白色结晶粉末,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呈稳定状态,在碱性及高温下分解。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能长期保存,配成溶液后易变质失效。赤霉素难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植物体所有组织,器官都含有赤霉素,但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分布最多。
生理作用1.促进茎的伸长
施用赤霉素,使茎的伸长加快,但节间数并不改变。对矮生植物的伸长作用特别明显。2.诱导淀粉酶的合成
去胚大麦种子在外加赤霉素的诱导下,能够产生a—淀粉酶,使淀粉水解为还原糖。这个作用已广泛应用到啤酒生产中。3.促进抽穗开花
有时赤霉素可代替低温和长日照,促进开花。4.控制性别分化
赤霉素可促进黄瓜开雄花。5.打破延存器官(种子、块茎等)的休眠,促进萌发。6.诱导葡萄单性结实。7.减少棉铃脱落。
细胞分裂素
分子结构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专门促进细胞分裂的激素,简称CK,最早被发现的是激动素,其分子的结构式为:
理化性质和分布
纯品为白色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醉、丙酮等有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细胞分裂素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特别是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根尖、茎尖、末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和生长的果实),一般认为在根尖合成,经木质部运送到地上部分。
生理作用1.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
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分裂素才能促进细胞分裂产生愈伤组织;离体叶片培养时加入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体积扩大,叶片变得宽而厚。2.诱夺芽的分化
在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低时,诱导根的分化,高时,诱导芽的分化。3.抑制衰老
离体叶片插在激动素溶液中,可以保持绿色,延迟衰老。4.消除顶端优势
可消除由生长素造成的顶端优势,刺激腋芽生长。
脱落酸
分子结构
脱落酸是一种抑制生长发育的物质,脱落酸简称ABA。结构式为:
分布
脱落酸广泛分布在高等植物中,存在于各种幼嫩的和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在即将脱落或进人休眠的组织和器官中,以及在逆境条件下,含量会更多些。
生理作用1.促进脱落
脱落酸施于离体棉花茎的切面或叶柄的切面上,能显著促进叶片脱落。2.促进休眠
脱落酸能促进多种木本多年生植物和种子休眠。3.促进气孔关闭
干旱条件下,植物叶片中脱落酸含量大大增加,使气孔关闭,降低蒸腾速率。4.调节植物开花
脱落酸可拮抗赤霉素对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效果,还能使少数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

乙烯
分子结构
乙烯主要是一种促进器官成熟的物质。结构式
为:理化性质和分布
乙烯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在生产应用上很不方便,常使用的是一种水溶性的乙烯发生剂——乙烯利。乙烯广泛分布于植物各器官中,如:花、叶、茎、根、块茎和种子,在正成熟的果实中更多。
生理作用1.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可促进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使呼吸作用加速,引起果实的果肉内有机物的强烈转化,最后达到可食程度。2.促进脱落和衰老
空气中只要含有极微量的乙烯,植物的叶片和果实即可发生衰老和脱落。3.促进次生物质排出
乙烯可促进橡胶树、漆树、松树等植物次生物质的排泌。4.影响花期和性别分化
乙烯可促进菠萝开花。可使黄瓜开雌花。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往往是多种激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种类植物的生理效应有着相互促进或相互拮抗的效果,其影响涉及激素的合成、运输、代谢及效应等各个阶段。因此激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横向联系不可忽视。植物激素闯的相互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合成上竞争共同的前体
从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上看,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的前体物质都是甲瓦龙酸,其中GA和ABA生物合成的分叉点从FPP开始,它既可形成GGPP(形成GA的方向),也可形成倍半萜和三萜(形成ABA方向),如抑制GGPP及其后续产物的形成,可阻止GA合成并可能促进ABA的合成。赤霉素和脱落酸之间相互拮抗的生理作用可能与它们竞争共同的合成前体有关。而乙烯和多胺生理功能上相互桔抗也可能与它们竞争共同的前体SAM有关。2.影响其他激素的合成、运输或代谢
一种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或代谢可能受到其他激素的调节,如高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体内的乙烯合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细胞分裂素对这种促进作用有增效的功能。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生物合成。此外,乙烯能扰乱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并影响它的代谢;细胞分裂素抑制生长素结合态的形成及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生长素的浓度。3.不同激素间的连锁性作用
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往往伴随生长发育进程而有显著的变化,这种现象提示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相应由不同激素起着特定的作用。对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而言,多种激素起着连锁性的作用。如小麦种子中内源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与脱落酸的含量在其灌浆至成熟过程中相继出现高峰;当种子由休眠、后熟直至萌发阶段,其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上述过程相反。此外,生长过程中的植物组织对不同激素的敏感性相应发生变化,例如燕麦胚芽鞘在生长初期对赤霉素最为敏感,而在生长中期及后期对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的敏感性增强。

4.生理功能上的互作
不同激素在生理功能上往往存在增效作用。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增效作用比较明显,用适当浓度GA配合IAA喷施多种植物能促进茎生长,若单独喷施IAA效果低于两者混合。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的互作,一方面体现在CTK与IAA同时存在时,CTK的作用持续时间会延长,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器官分化的影响。Sko02等发现在烟草疆组织培养中,CTK/IAA比例高时,愈伤组织可分化为芽、茎和叶。如CTK/IAA比值处于中间水平时,则不分化新器官,只产生愈伤组织。5.生理功能上的相互桔抗作用
植物激素之间比较明显的相互拮抗作用有很多例子,如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植物顶端优势有相反的效应,CTK可促进双子叶植物侧芽发育,而IAA则是抑制侧芽发育;赤霉素和乙烯利对黄瓜性别分化的影响上,乙烯利表现为促雌,而赤霉素则表现为促雄。此外,赤霉素和脱落酸在对种子休眠与萌发不同的调控以及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影响上,也存在相互拮抗关系。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种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主要有下列一些种类:
(一)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及激素类似物
该类物质的生理作用与天然激素相似,且持续时间长。如吲哚乙酸、萘乙酸、2、4—D、2—6—二氯苯氧乙酸、赤霉素、激动素、6—苄基腺嘌呤。

(二)乙烯释放剂
乙烯是气体,大田运用不便,人工合成的乙烯释放剂使用便利,如乙烯利,在pH4以上,可分解放出乙烯。
(三)生长素运输抑制剂
这类物质有阻碍内源激素运输的作用,因而影响生长及形态建成,如2,3,5—三碘苯甲酸(TIBA)、整形素。
(四)生长延缓剂
主要对茎的亚顶端分生组织区的细胞分裂与扩展有抑制作用,矮壮素、B9,助壮素、多效唑。
(五)生长抑制剂
这类物质主要抑制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区,如青鲜素(MH)、整形素。
(六)其他

三十烷醇、丰产素,是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分化、发育有多方面的作用。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运用
(一)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
喷施丰产素、三十烷醇、细胞分裂素可促进小麦、水稻;子的发芽;喷施多效唑、乙烯利可控制水稻秧苗的徒长;喷施矮壮素、助壮素可控制大麦小麦的徒长;喷施赤霉素、丰产素、三十烷醇可提高小麦结实率;喷施乙烯利可防止玉米倒伏;喷施丰产素可促进玉米早熟增产;喷施赤霉素可打破甘薯、马铃薯种薯休眠,促进发芽;喷施三十烷醇可促使种薯和甘薯苗生根;喷施矮壮素、多效唑可控制著苗徒长;喷B9、多效唑可控制马铃薯茎叶徒长;喷施萘乙酸可抑制马铃薯贮藏期发芽。
(二)在油料作物上的应用
喷施多效唑可控制油菜秧苗徒长;喷施三十烷醇可提高油菜结荚率;喷施赤霉素可提高油菜结实率;喷施三碘苯甲酸、整形素可控制大豆徒长,喷多效唑可控制大豆徒长,提高产量;喷施三十烷醇可促进大豆增产;喷施丰产素可提高大豆根瘤固氮能力;喷施三十烷醇可提高花生出苗率;喷施B9可控制花生徒长。
(三)在棉麻作物上的应用
喷施助壮素、矮壮素可控制棉花徒长;喷施赤霉素可防棉铃脱落,喷施乙烯利可加快棉铃成熟;在黄、红麻生长后期使用乙烯利可促进脱叶。
(四)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
番茄、茄子、辣椒的秧苗用矮壮素或多效唑喷施可防止徒长;用2,4—D点浸花可提高其坐果率;用三十烷醇喷施可促进生长;用乙烯利涂抹、浸润或喷施番茄果实可促进早熟;用丰产素喷施辣椒可促进其早熟增产。黄瓜制种可喷施乙烯利或赤霉素进行化学杀雄;黄瓜喷施乙烯利可诱导产生雌花。喷施细胞分裂素促进黄瓜、大白菜抗病增产。喷施丰产素可促进四季豆增产;喷施三十烷醇可促进四季豆、甘蓝、大白菜、青菜、芹菜、胡萝卜、萝卜、韭菜增产;喷施赤霉素可促进芹菜植株生长,喷施多效唑可促芹菜植株增产;喷施丰产素可促进大蒜增产。(引自高必成等.《农业生物学》:111页)
2.课后习题(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资料)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的是(  )。
?A.向日葵的花盘跟着太阳转
?
B.在光线明暗刺激下酢浆草的叶片昼开夜合
C.在几个雨点的刺激下含羞草的小叶合拢起来
D.在触摸等刺激下紫薇(痒痒树)的枝条微微抖动
2.下列各项中,能促进柿子脱涩变甜的是(  )。
A.生长素 B.脱落酸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赤霉素处理植物,能显著促进茎叶生长
?B.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
C.脱落酸抑制生长,但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D.乙烯有催熟果实和延迟开花的作用
4.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用于代替大麦芽完成糖化过程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
5.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  )
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
6.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7.自然状态下,秋季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激素是(  )。
A.吲哚乙酸 B.2,4-D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8.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乙烯
9.除根尖以外,下列各项中还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的是(  )。
A.导管 B.筛管 C.叶片 D.茎尖
10.不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④由专门的器官分泌⑤对植物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12.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
A.
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B.
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C.
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D.
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
二、非选择题
13.植物激素的种类很多,其中发现和研究最早的是_________,经鉴定知道这种化合物是_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_实验发现的。此外,目前公认的其他4种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乙烯通常是一种气体,在生产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但可从乙烯利的分解中获得乙烯。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液体化合物,在pH大于4.1时就会分解。当乙烯利的水溶液被植物吸收后,由于植物体内的pH一般大于4.1,这样乙烯利将会分解,释放出乙烯。
?请你用所给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验证乙烯对香蕉的催熟作用。
材料用具:若干尚未完全成熟的香蕉、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蒸馏水、塑料袋。
(1)实验步骤:

②:
③:
(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人们成功地合成了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1)你能举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吗?
(2)这种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上有何应用呢?
(3)我们利用这种化学物质的原理是什么?
?
参考答案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A 2.D 3.D 4.B 5.A 6.D 7.C 8.D 9.D 10.D 11.D 12.B
二、非选择题
?13.生长素 吲哚乙酸 胚芽鞘的向光性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14.(1)①将若干尚未完全成熟的香蕉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浸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中,乙组浸在同等体积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1
min);
②取出香蕉,分别放入两只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置于25
℃左右的阴暗处;?
③每日观察香蕉的颜色和成熟程度的变化
(2)甲组比乙组先变黄,成熟得早
(3)乙烯对香蕉有催熟作用
15.(1)萘乙酸(或2,4-D)
(2)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控制性别分化等。
(3)这种化学物质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相似,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第4章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王苗苗

陕西师大2007级生科4班
一、
教材分析
“种群的特征”是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4章第1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从宏观上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安排了本节内容。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种群特征”,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列举种群的特征;能结合实际例子解释种群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种群特征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对种群特征的知识学习过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调查种群密度,学会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会实施实验、收集数据、阐明观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分工合作、交流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种群特征的知识生成,体验知识的实践应用的意义;学生通过对种群数量特征的认识,引发学生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的国策,关注濒危动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保护措施。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主要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内在关系。
(2)教学难点:样方法的选择和具体操作过程,及其科学有效性的阐明。

、教学策略
1.
教学方法
从生活现象引出问题,运用资料阅读、问题讨论、调查抽样、小组讨论归纳等方法使学生能尝试着使用一般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2.
教具和多媒体应用
样方法模拟实验材料:厘米尺、铅笔等;标志重捕法模拟实验的材料:每组一只简单生活漏斗和一支标记笔、黄豆400粒;
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
学生



由一则笑话,引出本章本节要讲内容,引出种群的概念。
种群: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种群。举例说明概念。
概念的要点:
①一定自然区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
判断以下是不是一个种群:
1.一片森林里的全部鸟。
2.某超市里卖的全部的同种苹果。
3.某班级中的全部学生。
4.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
当从群体水平来看,种群是个体的简单累加吗?个体的特征能代表种群的特征吗?
小组讨论比较个体与种群的异同。
总结:种群的不同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这时种群就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到底种群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
分析思考回答:
1不是一种
2不是自然区域
3一定区域内全部个体
?
?
思考总结:任何生物都不能单独生活,他的生存既会受到同种生物的影响,又会受到异种生物的影响,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1.确定研究对象
种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所以把握种群的数量特征很重要。
而密度是度量种群数量的重要参数,所以如何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本节的主要内容。
“草地蒲公英”,“田鼠”种群。
2.引出核心问题

要统计这些个体数量该如何操作?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3.指导研究思路
数量较少时,数;
较多时,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样方法”
根据常用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等)取某一自然区域内有代表性多个样方,分别记录数据,再求平均值。
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思路引导










“鼠
群”








创设教学情境1
讨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调查这块面积为100m2草原上蒲公英的数量?
样方法
阅读并完成模拟实验
阅读:P61“样方法”
完成模拟实验:请同学们看,在大家教材的第60页有一张模拟草地图片,假设这副图代表一块面积为100m2的草地。图中红色圆点代表蒲公英,绿色三角代表其它植物。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块草地上蒲公英的数量。
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他估算的思路。
教师点评学生的统计方法,接着介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常用的科学调查方法之一是样方法。
PPt展示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抽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概念中总结操作步骤,PPt展示操作步骤及结果数据记录表。引出取样方法和计数方法。
计算该样方中个体数?
注解:图中圆球为某个样方中的要测量个体数
问题:该样方中要测量的个体数目是多少?
指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探究
进行实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和结果的能力。
为用样方法实地调查种群密度作铺垫。
实验完成
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注意要点
①样方的大小
样方的大小应该根据所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
②样方的数量
相对多一些较好,样方数量越多,统计的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③取样方法
没有确定的位置,要做到随机取样。介绍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
④如果在边缘处,计数时可以把左上相邻两边及夹角上及另一角上的计算在内,其余不计。
???
布置课后完成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严谨性、科学性,把握正确的样方调查法。
创设教学情境2
讨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调查这块面积为100km2草原上田鼠的数量?
阅读:P62“标志重捕法”
完成模拟实验:

给每组学生分发黄豆若干粒(400粒);

指导学生把本组的30粒黄豆做上标记;

将已做标记的30粒黄豆与本组其他黄豆混匀并装入漏斗中;

使漏斗中随机漏出30粒左右黄豆,记录其中做了标记的黄豆与未作标记的黄豆的数目;

学生根据这些数据如何计算总黄豆的数目?
指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探究
?学生操作、掌握标志重捕法
?
?实验误差分析
讨论:利用标志重捕法实地调查鼠群数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怎样减少误差?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引导学生整理归类
归纳:误差类型
抽样方法的误差
取样时的误差
?小组讨论
发表看法
四、板书设计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种群。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密度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初级参数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的特征
年龄结构
次级参数
性别特征
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特征
林珍
陕西师大生科4班
二、
教材分析
“种群的特征”是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4章第1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并初步掌握了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最基本特征以及种群密度的两种测量方法。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从宏观上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种群特征”,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能够描述入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概念,学会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计算,举例说明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和性别比例,简述种群基本特征的内在关系。
1.2 能力目标 
通过“本土”学习材料的分析和判断,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同学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认同知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养成主动关注身边环境的习惯,体验学习快乐的生活情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2.1教学重点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
2.2教学难点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

、教学策略
1.
教学方法
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种群的最基本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以及种群密度的两种简单测量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教师进行讲授书本内容。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概念,促进自主学习。播放各种图片,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学习内容,并联系实际。主要使用讨论法、图片法等。
2.
多媒体应用
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
学生













?
导入
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让学生描述种群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种群密度的两种常规调查方法。
在复习完上节课内容后,马上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因素会影响种群的密度。经短暂的讨论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并总结讨论结果。
?
小组进行短暂讨论
创设教学情境
思考: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有哪些因素?
哪些因素会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1、
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目的比率
不同种群的出生率一样吗?
出生率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主要和生物的繁殖能力有关,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
外界环境对生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没有影响呢?
教师举例点评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天敌、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
学生看课本、总结、思考、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使学生了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特征。
2、迁入率和迁出率
展示图片:
城市人口集中时的图片与偏远农村图片相对比,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总结: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种群的一个特征。????????

让学生认识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3、年龄组成
首先引入年龄组成的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学生阅读教材P63图4-3,比较A,B,C三种类型年龄的结构种群,讨论各类型将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并分析三个图分别表示哪种类型?
引导学生从幼年、成年、老年比例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学生认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4、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分:
①雄性和雌性数量相当(人类);
②雄性多于雌性(社会性昆虫);
③雌性多于雄性(家养动物)。
一般来讲,人工控制的种群,雌性多于雄性。想想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性别比例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
在农业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种群的雄性个体,使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群的密度明显降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
培养学生看图分析和表达能力,了解种群的空间特征。?









教师总结:以上这些都是种群数量上的特征,种群除了数量上的特征以外,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特征,比如种群的空间特征。
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的位置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片,和老师投影的几幅图片,说说这三个种群的空间特征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
①均匀分布
②随机分布
③集群分布
培养学生看图分析和表达能力,了解种群的空间特征








?总结
最后,我们要总结出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也就是明确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的关系。请以箭头和简要的关键词表示出种群各个特征与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预测变化方向
直接影响
影响数量变动
决定大小和密度

我们今天学习了各个种群特征,更清楚如何调查种群特征这些数据、然后通过分析整理数据、最终得出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动手画图总结
实践
测校园东草坪上蒲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操场东草坪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评价通过做课后练习题检测。让学生即时做课后题第1、3题
,在课后独立完成第2题,小组讨论完成拓展题第2题。
通过
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的应用能力
四、板书设计
采用图解法表述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种群密度的具体影响: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预测变化方向
直接影响
影响数量变动
决定大小和密度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图片、图表等手段来创设情境,以相互紧扣或层层递进的系列问题为载体,以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问题解决”教学,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就如打开了心灵的窗户,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并在与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看法。只要教师适当给予精心的引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景、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当然,如何发挥其最佳效果,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都有所不同,甚至不同的教师其做法都有差异,所以,“问题解决”教学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入研究。

种群数量的变化
刘春雨、刘建南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种群数量变动的类型和机制,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变动。
能力目标:能够用数学模型解释其表征的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濒危物种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立种群在实验条件下模式增长的简单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怎样确定种群的增长模式,构建出数学模型。
三、教材分析:
“种群的数量变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这个生命系统层次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种群的发展变化规律。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3、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其中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是本次科学方法教学的重点。
四、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⑴讲解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一般流程
⑵无阻滞条件下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
⑶种群增长“S”型曲线的提出,概念,分析原因
第2课时
⑴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⑵本节知识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例子,探究其指导意义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程的引入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
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
题。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
2.抽象。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
5.进一步回到具体。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
6.进一步抽象。总结用数学模型揭示生物学现象与规律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启发学生从现象揭示出本质和规律,使学生认同运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某些生物学规律。一定要避免从数学到数学,为计算而计算的教学。
第二课时为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连续7天的观察,探究变化规律,进而统计数据,建构数学模型,绘制变化曲线。
1.提出问题
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酵母菌生长的条件与种群数量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探究的问题。例如,在不同温度(以及通氧、通CO2等)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不同培养液(如加糖和不加糖)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等等。
2.作出假设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作出假设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而不是盲目搜集资料进行研究。作出假设需要立足于已有知识,但更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假设,但同时,教师应提出“合理提出假设”的要求,要围绕着问题,根据预期结果作出符合逻辑的假设。
3.讨论探究思路
这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讨论能使学生明白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在具体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
4.制订计划
本实验时间较长(7天),因此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定程序、定时间、定人员。
5.实施计划
按计划中确定的工作流程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将记录的数据用曲线图表示出来,讨论分析实验的结果与假设是否一致。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探究
1.多媒体材料:微生物分裂生殖的录像片,以及反映澳大利亚野兔泛滥的纪实片。
2.把本课要讲解的各种曲线,制成流程式幻灯片,便于教学说明。

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培养环境的保护意识。
问题探讨
播放微生物分裂生殖的录像片。
针对影片中播放的内容,简要说明减数分裂的机制。
提问:1.请描述这个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引导学生思考,该种群在N代繁殖后种群数量达到何种程度。
结合问题用N表示最终数量,n表示代数,起始个数为1,引导学生用公式表示出无阻滞条件下分裂生殖种群数量变化。
观看影片,描述该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通俗的讲是一种成倍的增长。基于已有的数学知识,用数学公式表示出该种群在n代后,种群的数量。学生应该能够列出这样的公式
N=2^n
然后用n的几个值进行检测看是否符合.
首先让学生对种群数量是怎样变化的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开发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数学模型和生物学的密切联系。
探讨“种群的增长曲线”
按照20min一代的繁殖速度,首先指导学生把表填完。之后把表中的数据反映到图4-4坐标系中。用平滑的曲线把点连接起来(这些基本数学能力学生都已经具备了。)
强调:用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变化也是一种数学模型。曲线的特点是:直观。
绘制的曲线应该是指数函数曲线,形状上如同英文字母“J”借此引出下面的内容。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填表,绘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曲线作为一种数学模型,它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直观
2.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会以这样的形式增长吗?会一直这样增长吗?
提示:不会的,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实验条件下或自让条件下的某个阶段。
让学生知道曲线也是一种数学模型,往往是根据公式得出一系列的点,把他们反映到坐标系中就形成了曲线。
探讨“自然界中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讲授:“J”型曲线是在没有生存阻滞的情况下才能出现的一种理想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只能在实验条件下出现,在自然界中仅有个别事例。
提问:澳大利亚野兔能指数增长的特殊原因是什么呢?
①没有天敌。
②充足的食物。
③广阔的生活空间。
提问:这种指数增长会停止吗?什么时候会停止?
图4-5
说明自然界确实存在指数型增长曲线(J型曲线)。
1.回答澳大利亚野兔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的几点原因。
①没有天敌。
②充足的食物。
③广阔的生活空间
2.思考这些让野兔快速增长的条件会不会一直存在,野兔最终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提示:由于食物空间的有限性,这种增长不会一直下去。再加上天灾疾病等的作用,种群数量最终会维持在某个值上。
自然界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是存在的。但是J型曲线增长是暂时的,不存在永远的J型增长。
培养学生延伸思考的能力以及根据可能的情况对趋势进行预测的能力。
首先根据书中介绍的建立数学模型的流程,指导学生推导出“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是一指数函数,注意每个参数代表的含义)
注意:与前面不同的是,种群的起始数量是N0,不是1

根据书上给出的字母的含义,尝试建立“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
学生会感觉这种跨学科的探究比较困难,可以让学生把它想象成一道数学应用题,会减轻学生的压力。
让学生把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物学领域,培养自觉地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和能力。
探讨“自然界中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
讲述:种群数量发展变化的因素不仅仅是空间容纳量和食物充足与否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种群数量。
提问:列举干扰种群数量指数增长的因素。
提示:比如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相应增多,传染病更容易传播等等。
讲述:大草履虫在固定空间和食物条件下,其增长曲线为标准的
“S”型曲线。
提问:请描述这种曲线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
回答:除了空间和食物还有哪些因素会限制种群数量增加,是怎样限制的?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种群数量发展的最终趋势是什么?
提示:最终会维持在某个值,并围绕这个值上下波动。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就会稳定的维持在K
值不变了吗?
在有环境压力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才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真实的种群增长模式,然而S型增长并非脱离J型增长,它是J型增长的继续,任何一个J型增长都要发展到S型增长。
思考与讨论
对家鼠的控制,以前主要是从减少它们的数量入手,比如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
提问:请学生列举他们曾经看到过的灭鼠方式。以及这些灭鼠方法的效果如何?
讲述:然而家鼠的繁殖力很强,杀灭的数量很快会通过繁殖弥补回来,只要有充足的环境容纳量,繁殖速度甚至大于灭杀速度。
因此,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问学生,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积极思考两个问题。
1.为什么以前仅仅从杀死老鼠入手不能很好的制止鼠害,有时甚至是老鼠更加猖狂。
2.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家鼠的环境容纳量(k值)。
提示: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把所学的知识“环境容纳量”应用到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小结
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这是学习本节的要旨。
思考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
初步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探究
1.多媒体材料:关于人口大爆炸的纪实片,《可可西里》影片残杀藏羚羊的片断。
2.实验准备:显微镜及酿酒酵母,血小球计数板。

增强学生对环境和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
复习旧课
回顾课堂的重点知识。
找学生在黑板上写出“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
提问:
在什么情况下种群才会以“J”型曲线形式增长。
教师结合幻灯片中的“S”型曲线,让学生说出不同阶段(潜伏期,指数期,平台期)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着重强调平台期的K值,说明产生K值的原因。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关于“S”曲线的各阶段,提示:潜伏期物种对环境有一个适应阶段,增长比较缓慢,然后由于空间和食物的充足进入指数增长,最后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便不再增长达到平台期,这时的种群数量就是K值。
再现所学内容,巩固记忆,同时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讲述:K值是否稳定存在呢?答案是否定的。当种群数量达到一个较高的值后,将围绕着这个值上下波动,并非稳定不变的。事实上,自然界中多数生物种群都已达到稳定期,即S型曲线的末尾平台期,总体上看,许多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不增长,而是波动或变动。
书上的关于东亚飞蝗的曲线图,说明了种群数量的波动性也说明了稳定性。
提问:种群数量是围绕那个值上下波动的。
捕鲸的例子说明了人为因素是造成种群数量变化的个重要原因。
结合以上两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1.种群数量为什么会维持在一定范围;2.影响种群数量摆动不定的因素有哪些。
改变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目前自然界的种群还在以“J”型曲线或“S”型曲线增长。实际上,总体上看多数种群的数量一般不再增长而是维持在某个值上波动变化。
回答种群数量为什么会维持在一定范围?
提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方面考虑。
培养学生联系的思考问
题,而不是孤立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对种群数量的变与不变有一个辩证的思考。
与社会的联事例
讲述: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指数增长,所以一些学者称之为人口爆炸。打出幻灯片,对于这一增长进行说明。
提问:
结合你刚刚学到的知识,回答人口爆炸的原因?
讲述:人类在地球上越来越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其他物种越来越表现出决定性的影响(比如杀害藏羚羊,导致其濒临灭绝)。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人类对其他物种有利以及有害的影响。
思考导致人口爆炸的原因,尽可能多的列举,并说明是从哪个方面影响的。
提示:从空间的扩大考虑,如对新疆域的开发增加了环境容纳量,从人类的适应能力考虑: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力,医疗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人类的寿命等。
人类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从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说明。
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形成对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意识。
意识到人类对地球上其他物种的影响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增强自然平衡意识
探究指导
(一)研究材料:酿酒酵母菌是一种主要以出芽生殖为主的真菌。注意:区分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的增长类型是不同的,一个酵母菌可以出不只一个芽。
引导思考:如果引用分裂生殖的数学模型应该做怎样的修改。假设繁殖率是t
(t>2)
(二)讨论探究思路讨论需要准备的主要器材:培养基(LD培养基,简单介绍其营养成分),试管,血小球计数板(拿实物给学生看,简单介绍原理),滴管显微镜。
讲解是血小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对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进行讨论,推导出10ml试管中酵母菌总数的计算公式。
提示
N=n×10/(0.2×0.2×0.1)
=n×2500
(以上都要在课堂上讲解清楚,为课后实验小组自行完成实验做好理论铺垫)
一起讨论可能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自己给出解决办法。
(三)制定计划并实施。本试验可以交给生物兴趣小组去完成,其他学生协助观察,记录。一周后在课上用5—10分钟做总结汇报。
(四)结果分析。
(一)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提示:其繁殖速度应该高于分裂生殖,即数学模型应该是
Nt=N0×nt

和教师一起探讨研究思路,分析需要哪些研究材料和器材。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探究中列举的几个问题给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教师进行总结:
1.关于压在小格线上的个体计数时计0.5。
2.吸取培养液之前一定要先摇动均匀,这样,取样的时候才会接近平均值。
3.当培养一段时间后菌的浓度太高不易于计数,可以取样稀释后计数,计算总数时再乘以稀释倍数。
4.没有必要设对照,另外只要操作上没有大的错误,就没有必要作重复试验。
引导学生系统的设计一个试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自发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小结
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的内容。
布置课后完成小组的探究活动。
完成探究活动的报告。
简单的回顾,使学生理清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掌握好新课知识。
讨论问题:
1、你认为高斯得出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呈“S”型曲线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理解K值的前提条件“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请举例说明。
学生思考:有哪些因素制约着种群数量的增长?
学生小结:经过一定时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种群数量增长会趋于稳定,呈“S”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
学生讨论教材中“思考与讨论”素材。理解K值,并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
提出问题: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是否总能稳定在K值?为什么?
思考总结:种群数量变化的多种因素
学生讨论教材中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讨论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
八、板书设计: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2、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J”型曲线形成的条件
2、“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
2、K值
3、“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比较
4、“S”型曲线在生产中的应用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五、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九、教学反思:
本节是比较难讲的一节,和数学有联系,并且也不容易理解,讲好这节课必须建立好数学模型。
??教学第一课时从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入手,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数据总结规律,来完成问题,并完成P66表格,划出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现象和规律是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引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并指明细菌的这种增长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才可能会出现的。
??第二课时讲述“J”型增长曲线时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通过列举事实引到“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和“S型增长的数学模型”的内容上。对于“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事例,总结出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最后是进行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节课非常注意与社会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分析人口增长模型,掌握“J”型增长曲线,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的容纳量,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掌握“S”型增长曲线。只要建立好数学模型,注意与社会的联系,本节课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群落的结构

唐炜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群落的概念
2.识别群落类型,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2.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4.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群落的涵义
2.群落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学情分析
“群落的结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内容,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尽管学生对群落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简单性和生活环境差异性,学生对群落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进而导入新课;在学生理解群落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并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通过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图片以及课本上的资料,讲解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最后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性实验的教学;
群落的结构预计用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引导学生讨论:
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学生:看图,完成讨论题。
通过池塘这个实例,使学生明白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等知识做好铺垫。
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点评结束后,教师可询问学生:池塘中的生物种群在生活时间上有没有共性?它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区域性?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前面的讨论,提炼出群落“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等判断要点,引导学生归纳群落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理解了群落的概念后,教师就可以进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的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然后以池塘群落为例,提问:
在池塘群落水平上主要研究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
通过上面的提问,教师应使学生明白: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群落的物种组成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沙漠群落,草原群落,湿地群落,海洋群落的照片(如时间允许,可播放各群落的视频),通过照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不同群落的物种相差很大,而且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在对群落的物种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P72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归纳丰富度的概念;
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差别很大。
3.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生态学上,用丰富度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
④种间关系⑴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72-73的资料分析,再进行讨论: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教师通过讨论要使学生明白:
?
两中草履虫是由于对食物的争夺导致了最终的结果;
?
雪兔和猞猁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
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
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通过上面的讨论,教师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下一环节学习种间的四种关系做好铺垫。

⑵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图4-10种间关系,给出四种种间关系的概念: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存活。
教师给出概念后,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关于四种种间关系的图片,使学生加深印象;
学生浏览完图片后,教师可让学生举出关于其他种间关系的实例,并及时对学生列举的例子进行评析。使学生明白:
1.种间的关系非常普遍;
2.竞争不仅是对食物的相互争夺,还包括对资源和空间的相互争夺。
3.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
4.寄生物通常不会杀死寄主
③教师给出描述种间关系的时间-数量坐标曲线,并引导学生归纳曲线的特点,加深对种间关系的理解;
教师小结:
⑤群落的空间结构
教师首先应学生认识到在群落中,由于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教师结合课本P74-75图4-11、12、13,并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图片并对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进行对比。通过阅读图片,应使学生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1.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3节
引起动植物垂直分层的原因分别是光照强度,食物、栖息场所等;垂直分层的意义是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第4节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也不因同种生物的一致而影响垂直或水平结构的存在)
第5节
垂直分层现象是个普遍的现象,陆生水生生物都具有。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3.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区分: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区分方面,可以湖南桂东县八面山群落为例进行讲解。
⑥探究指导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课程标准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依据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要求与步骤,在野外采样,在实验室进行观察。这样做学生可以感受到采样地点真实的环境情况,利于学生建立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观念;若无条件,也可以由教师事先将不同地点的土样采集到实验室(可用大塑料整理箱盛放),注明采集地点的环境(最好配有照片)。这样,学生在实验室便能进行该项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与群落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环境因素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可就此广泛提出问题,进而提炼出比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材中已列出一些问题,帮助引导、启发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
2.制订计划
制订计划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在前面的各项探究活动中都强调了这方面的教学要求。本项探究活动的要求是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制订一份研究计划,教材中提供了式样,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结合具体的探究问题制订可行的研究计划。
3.实施计划
本课题包括三个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关于“取样”,教材中已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使用诱虫器取样,比较方便,且效果较好,但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的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形较小的动物可用吸虫管来采集。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溶液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
“观察和分类”需要借助动物分类的专业知识,一般学生难以鉴别。教师可以事先将当地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列好名册,供学生分类时参考。“统计和分析”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这也是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教学中要从科学、简明、美观等方面,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价。
⑦练习题
1.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A.
共生?????
B.竞争C.
寄生???????D.
捕食

2.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3.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D.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
4.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却在南极的磷虾体内发现了DDT。该现象可解释为()
 A.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

B.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
 C.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

D.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
5.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A.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都正确6.
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答案:AACADC
六、板书提纲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体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更高层次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三、种间关系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
群落的结构
石真真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材分析
生物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勤于探究、勇于实践。本节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教材贯彻了种群和群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这一思路,群落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在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既是种群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学习和讨论群落结构的存在意义,让学生认同“破坏群落结构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的严重后果”,从而提升学生强烈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很自然地去反思破坏群落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思考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群落结构,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二、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们在前面两节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掌握了种群的密度以及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并且学习了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知识。但学生对群落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要理解群落的核心知识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带领学生学习群落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们能够构建起个体个体→种群→群落这条主线,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在引导学生理解群落的同时,依然要与生命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思想相联系。由于学生对种群有一定了解,但还不能很清楚的认识到群落。所以教师要强调,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寄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立起的有机整体,并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思考的氛围,使学习的过程愉快而轻松。
三、教学设想
1.
在引导学生理解群落的概念时,依然要与生命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思想相联系。教师要强调,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立起的有机整体。为了使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说明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建立起保护环境要从不破坏身边一个个小的群落结构做起的思想。我们所处的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是由一个个小的群落结构组建起来的,让他们认识到研究群落结构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的重要性,利用学到的知识来保护群落结构,以保护环境。
3.立足教材,发展课程,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群落结构的研究对我们研究环境的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怎样合理开发利用群落和如何保护脆弱的群落是当今的热点问题。通过分析有关材料,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能达到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4.学生对生命情感的提升,教师通过举例,使学生辩证的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是宝贵的,要懂得珍视生命。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解释群落的概念,识别群落类型,列举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概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运用已建构的群落核心概念去分析未知群落问题。2.
能力目标
使用一定的方法对群落现象开展调查,学会自己归纳给群落下定义,学会分析种间关系的坐标系,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分工协作的愉悦情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认同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认识群落的价值,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自觉养成环保习惯。
五、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生物群落的涵义及群落的结构特征。
2.
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六、设计思路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过程,建构生物群落的有关核心概念,并运用已形成的概念去尝试解决未知的群落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达成情感目标,如上图所示。这种学习方式也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人类认识的过程。
了解和探究群落现象,感知生物群落事实
从思维的特点来看,高中学生形式逻辑思维比较发达,辩证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这就决定了在学习新概念时不能简单地从概念入手。学生对自然界出现的许多群落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群落现象和群落概念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用图片展示学生所熟知的生物群落现象,开展讨论与探究,让他们的感官客观的认识群落而感知群落事实,形成群落表象,为建构群落核心知识概念提供感性的支撑材料。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和过程建构群落的核心概念

对调查探究结果的进行分析讨论,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和过程,进行归纳、综合和抽象,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有关群落的核心概念。
运用已建构的群落核心概念尝试解决未知的群落问题建构概念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概念,运用已理解的群落有关概念去解决自然界未知的群落问题,这也是对群落现象认识终极目的。自然界的生物群落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地域分布的群落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只要学生理解了群落的基本内涵和掌握了群落共同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演绎、分析和具体化等辩证思维方法去研究并不熟知的生物群落。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PPT向学生们展示一张池塘的图片,引导学生们对上一课时的知识进行回顾,然后针对此图展开讨论,主要有以下两个讨论题:这个池塘至少有多少个种群;假如这个池塘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针对学生们的讨论结果,来引导学生注意到群落的特征,以归纳出群落的概念,再引入学生们来学习新的一节知识——群落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群落的集合,叫做群落。因此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物种的生物集合体,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群落是从比种群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2.新授
通过学生们讨论,引入群落的概念,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然后对把群落的特征分为物种的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结构,进行一一讲解。
在同学们对群落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引导同学们认识群落的物种组成。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幻灯片的放映,给同学们展示各个地方的群落,使同学们认识到其中的差异,使学生掌握:(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如,我国新疆北部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数以万计,无脊椎动物种群以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但是,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群落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3)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生态学上,用丰富度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
在学习完这些内容之后,学生对群落的概念、群落水平上要研究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启发同学们思考群落中的各物种之间的种间关系。此时对群落的特征做一个小结,再带领学生回到课本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资料进行分析。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资料1比较直观,教师指导同学们学会看曲线图,利用曲线图进行分析。这个资料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够解释实验结果。但要提醒学生的是,竞争不仅是对食物的相互争夺,还包括对资源和空间的相互争夺。然后再举例拓展一下,例如,水稻和稻田中的稗草之间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小家鼠和褐家鼠争夺居住空间和食物等。资料2比较复杂,大多数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看懂图中的意思,教师应作必要的说明,引导学生注意雪兔的数量变化与猞猁数量变化的关系,启发学生利用它们之间数量的变化关系来分析其种间关系。
通过资料1和资料2可以找出几种种间关系,竞争、捕食等。然后通过幻灯片展示出这几种种间关系的实例,让同学们清楚的认识种间关系的实质。并列举一个破坏了群落结构的实例,让同学们认识到群落结构的稳定的重要性。
资料1和资料2的分析引起学生关注到一个群落中几个物种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种间关系是这一课时的重点和难点,要重点讲解各个种间关系的含义和各个种间关系所导致的结果,各种间关系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以及各种间关系对整个群落结构的意义。
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捕食的最终结果是两种群的数量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此外,还应指出,捕食对物种的遗传和进化的有利影响。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自然界中,捕食者种群将猎物种群捕食殆尽的事例是很少的,被捕食的往往是体弱患病的或遗传特性较差的个体,从而防止了疾病的传播和不利遗传因素的延续。
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劣势甚至灭亡。对于竞争要强调,竞争并不仅仅表现在对食物上的竞争,还有生存空间、阳光、水分的竞争。再次以避免学生单纯的以为竞争仅仅是对食物的竞争。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寄生所带来的结果是一方受益,一方受害或没有影响。寄生现象在动物、植物、细菌上都有。比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同时寄生既可寄生在体表也可寄生在体内。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存活。互利共生是对两个物种都是有利的,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活下去了,如切叶蚁和真菌、地衣(真菌和藻类)、豆科植物和固氮菌。
关于“种间关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然后教师可通过下图进行归纳总结。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3.练习巩固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各种图片的展示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处于一种激昂的状态。整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奇的感觉,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最后通过一个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自己来归纳出群落结构的知识要点。并通过破坏群落结构的图片,使学生关心身边的一个个小的群落,以期保护环境,关心生态环境,关心世界,关心明天人类的和谐发展。
群落的演替
(汤慧颖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材分析
《群落的演替》是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是在介绍种群的概念、特征以及群落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落的变化过程,是基础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本节内容相对简单,易于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对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使学生了解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二、教学对象的分析
高二的学生既没有高一新生的青涩,也没有高三学生的紧张压力,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他们已经对环保形成初步的概念,更容易在整体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理解并加以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演替的概念
2.描述演替的过程及各个过程的特点
3.说明演替的类型以及各种类型的定义,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
2.尝试参加小组合作,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
3.尝试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2.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查阅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落实这些规定的成效及前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演替的概念.类型
难点:演替的几个阶段;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生动充实,学生将会带着较大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另外,小组讨论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高中班级容量普遍较大,很难做到人人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走,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的情况肯定会存在。因此,教师要采取适当方式加以引导,妥善处理。
六、课时安排
本节课安排为一课时。
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期效果
所用媒体
导入新课
1.播放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提出问题:
观察并讨论生物如何一步步新土地上定居?
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1.观看图片和视频,观察生物在新土地上的定居过程。
2.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合作讨论。
学生被吸引进入新课,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多媒体视频
板书
演替的
概念
1.引导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能否见到一些光裸的荒地经过一段时间最终长出一片树林的现象吗?
2.组织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归纳演替的概念,强调该过程的时间性。
1.回忆身边的一些演替现象。
2.小组讨论归纳演替的概念,师生交流最后确定定义。
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情。
学生积极回忆并参加小组讨论,并且将讨论结果与教师交流,归纳总结出演替的概念。
多媒体板书
图片
演替的
过程
1.指导学生学习课本79页的
几幅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
2.多媒体板书:
苔藓阶段
地衣阶段
裸岩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段
灌木阶段
提问:大致讲述这几个阶段的
特点和发生的有关时间
3.组织讨论课本78页的3个
问题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大致过程。
2.小组讨论回答课本问题
通过课本与文字的阅读说明各个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学生可以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课本
多媒体板书
图片
演替的
类型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0页的图片及相关文字,并与79页的图文作对比,设疑:这两种过程有何不同?
2.讲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的概念,展示图片加以说明。
提问:举例说明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1.了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
2.比较两种类型的不同点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能够准确说明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并且举例说明问题。
课本
图片
多媒体板书
人类活动
对群落演
替的影响
1.带领学生到教室附近的某一条路边观察“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提问:离路远近不同的地方杂草的分布种类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课本81页的两个问题。
3.展示视频.图片说明人类
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4.讨论归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观看视频、图片,探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完成课本P81思考与讨论。
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学生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后再一起讨论以及进行实地观察,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课本
视频
图片
多媒体板书
退耕还林
还草还湖
1.展示关于黄土高原历史变迁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况。
2.展示“退耕还林.还草.
还湖”的政策和法规,并用图片说明政策执行的成果和前景。
1.归纳、回答: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2.关注退耕现状,认同人类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促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资料(也可让学生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了解我国现在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
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会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进展情况。
视频
图片
小结
1.小结本节所讲的几个知识点,板书归纳总结。
2.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3.布置作业课本82页的练习题。
完成课本P82练习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
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内容,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
课本
八、板书设计
1.演替的概念
2.演替的过程
(1)裸岩阶段
(2)地衣阶段
(3)苔藓阶段
(4)草本植物阶段
(5)灌木阶段
(6)森林阶段
3.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
(2)次生演替
4.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
八、补充材料
1.指导学生收集所在地区不同年代的地图,比较湖泊.沼泽或林地的今昔面积,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2.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物种入侵的有关知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写一篇与物种入侵相关的科普文章。
3.介绍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林业工程师。
九、教学反思
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我们更注重探究性学习,促使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本节课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组合各类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到教学总结,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提高,树立环保意识。
十、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多次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来探究问题,因此,学习效果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标准如下:
优:组内成员人人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讨论与模型制作,互相学习与纠错,共同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良:组内成员大部分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差:组内成员没有合作意识,没有讨论.交流与互评等活动。
生态系统的结构
左兴燕
陕西师范大学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是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章的重点,但并非难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食物链食物网,这些内容学生在初中生物中已近有所了解,所以要求学生达到本节的知识目标并不难,但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认识到人类是生物圈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并不容易。本节课内容是衔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本节主要知识结构:
二、教学对象分析
所教对象为高二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一直在城市生活,对生态系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先展示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景观,使学生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教学点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阐明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概述生态系统、食物链及食物网的概念;
(3)理解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2.能力培养点
(1)通过分组讨论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归纳并总结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生态学上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1)通过学习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
(2)明确人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我们应当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道理。
(3)通过观看视屏资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使命感。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森林生态系统视屏、食物链及食物网示意图。
五、教学方法设计
1.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并总结,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特点,本节课多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教学设计思想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直观手段,动静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化抽象为具体,以突破重点,易化难点。教学设计中有大量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路。
七、教学流程
展示各种生态系统的生物景观→讲解生态系统的范围→学生观看森林生态系统视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食物链、食物网→消费者级别→练习
八、教学过程设计
1.导课
展示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生物景观,并出提问:这些生态系统有范围么?它的边界是什么?最大的生态系统?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有边界么?
(3)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呢?
教师做点评和陈述: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成分
学生观察某一森林生态系统视屏和典型图片,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其中动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并以问题引导:“这个生态系统中有那些生物?尽可能多的列出它们的名称。”“除生物群落外,这个生态系统还有那些成分呢?”“将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进行归类,并指出划分类型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分析并归纳出生物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按照代谢类型划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以下结论:
森林里除了生物以外,还有阳光、土壤、空气、水和无机盐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森林中的自养生物有树、草、苔藓等等,它们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森林中的异养生物有昆虫飞禽走兽等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食草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之为次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称之为三级消费者;以此类推。此外,营寄生性生活的也属于消费者。这就是说,从活的生物有机体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所有生物都称为消费者。
教师设疑:森林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残枝败叶落于地面,但从录像中我们却只见到较薄的一层,试想:它们哪儿去了?
引出生态系统的另一种成分--分解者
教师陈述可见,森林生态系统中还存在另一种成分,它们属于异养生物,功能是分解有机物质为无机物,它们就是分解者。所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四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的活动更加深入,为下一步的突破打下基础
请学生完成下表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内容:
组成成分
归类
作用
举例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根据刚讨论过的知识,快速完成表中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3.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思考问题: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是不是相互独立的呢?
教师讲述: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或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生产者完成物质与能量的第一次转变将无机物转变有机物,光能(或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能,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利用有机物,通过自身新陈代谢,转变为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腐生细菌与真菌作为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分解成无机物。
PPT展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关系图:

设疑:一个生态系统如果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能正常运行吗?(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下节课老师再讲解)
4.食物链与食物网
请同学们看下图,然后,,教师提问:这些生物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图片展示简洁明快,,吸引学生注意,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轻松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种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碎食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刚才讲的食物链是捕食食物链。
讲述:前面我们讲了食草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之为次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称之为三级消费者,所以在这个食物链中,草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兔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蛇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老鹰则为三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依次类推。
我们再来观察教材P91图5-4,请同学们思考青蛙、蛇、老鹰分别属于哪个营养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前面讲的老鹰属于第四营养级,现在属于第五营养级了),得出结论: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提出问题:食物链上的营养级个数是不是可以无穷多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提示能量流动要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1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归纳出食物网的概念。让学生阅读思考、总结、表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5.小结与讨论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你对生态系统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系统)的理解?(提示:从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者的关系,从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角度来回答)
(2)人类作为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人类应该怎样才能和自然界和谐共处?激发学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使命感。
(3)目前在许多餐桌上经常看见一些野生动物(如大鲵、野猪、蛇等等),对此你有何看法?
6.目标反馈
(1)下列哪一项最适于描述生态系统中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D

A.种内斗争

B.种间关系
C.竞争和捕食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D

A.蛔虫

B.硝化细菌
C.螺蛳

D.蘑菇
(3)下列各项中,最可能属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C

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厌氧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B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C.食物链的营养级数无限的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至少为(
C

A.2个
B.3个C.
4个
D.
5个
(6)判断题: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错)
九、板书设计
1.生态系统概念: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生态系统范围:模糊,随研究需要而定。
3.生态系统的成分
4.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简图。
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生态学上,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6.本节主要知识结构
十、补充材料
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是否只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呢?
展示“中国屎克螂”在澳大利亚草原上的作用。(澳大利亚是个畜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全国共有奶牛2800万头,一天大约要产生3亿个粪堆。每个粪堆在一周之内约可繁殖和养活3000只苍蝇。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全国1900万人口的数目,所以每到夏天,苍蝇的滋扰总是令澳大利亚人头痛不已。有关当局一直在研究对策。尽管人蝇大战已经促生了一项新的产业,商店在出售各种各样的驱虫剂和苍蝇拍,家家户户的门窗都装上了纱窗,但都无法根治蝇患。于是科学家把目标转向生物技术,在牛粪里繁殖甲虫屎壳郎。由于牛粪是苍蝇最喜欢的产卵场所,而屎壳郎在数小时内就挖通粪堆。在这一过程中屎壳郎以蝇卵为食,杀死了大量蝇卵。)因此,屎壳郎也是分解者。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在一开始通过播放森林生态系统的视频,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自己研究讨论,了解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进一步从人类生产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去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注重对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的引导;注重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具体生态学问题的能力。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条件受限,学生只能从视频中去研究生态系统,如果能让学生亲身到某一生态系统中研究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闫超
胡兴芳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四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生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之一。
2.
学生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并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学生深刻体会生活中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与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沟通、合作的能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情感目标
通过孤岛求生的故事,了解在食物极度缺乏时如何延长生命;通过分析研究能量流动,在高效利用能量的同时懂得持续发展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解决办法
通过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研究的赛达伯格湖,给出实验结果数据,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出能量流动特点。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解决办法
1.
借助于某一具体的食物链,让学生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2.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据来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教师阐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两个特点。
三、内容及学生分析
内容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讲述了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教材通过详讲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图示第二营养级,类推第三营养级的方法,介绍能量流动的过程。对于能量流动的特点,通过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数据,讲述能量流动的逐级递减性和单向性。关于能量流动的意义,通过桑基鱼塘和沼气池的例子介绍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可以很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是通过食物链及食物网,详细的能量利用、转化和散失过程。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归纳推理能力,对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可以根据课本给出的赛达伯格湖能量数据,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能量流动特点。对于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学生对于桑基鱼塘、农作物套种和一些废物再利用的例子都见过,只是没有用生物学能量流动的知识分析过,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很容易的使其理解能量流动的意义。不论是课本的例子还是生活中的实例,都是贴近生活的,学生易于理解,从情感上产生认同的心理。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讨论法及实验探究法。
各自依据:
讲解法:用于讲述能量流动过程时,该部分需要详细,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步骤,要求准确。小组讨论法:学生讨论能量流动的特点,希望通过讨论,培养其归纳总结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理解。
实验探究法:研究能量流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用,因为这部分很灵活,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强化分析、综合和推理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变通。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但随身尚存的食物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
讨论:你认为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等待救援?
备选1.先吃鸡,再吃玉米。
备选2.先吃玉米,同时用以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学生讨论后提出不同的方案,哪个方案更好?对学生的方案,教师可鼓励有不同想法,但是说其实最佳策略是备选一,会让一部分学生惊讶,急于知道为什么,但教师不做回答(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紧接着问“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
,然后引出道理都在于能量流动的特点,引发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开始学习能量流动相关知识。
2.
分析、讲授、提问
2.1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含义
2.2
提出问题:
(1)能量是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
(2)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
(3)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小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形式不断转换,如太阳辐射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于有机物化学链中的化学能;动物通过消耗自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变成爬、跳、飞、游的机械能。在这些过程中,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只能按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因此,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都可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定量计算,并列出能量平衡表。
①能量的最终源头:太阳能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③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④能量散失: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散失
3.
能量流动的分析
(从生物个体到种群)就一个生物个体(如人)而言,能量是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
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能量又是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
小结:
4.
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
详讲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图示流经第二营养级,类推第三营养级各过程的流量去向
问题:能量能够完全从一个个体传到另一个个体吗?中间是否存在散失,又是如何让散失的?
提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很大部分被各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通过呼吸作用以热的形式散失。散失到空间的热能不能再回到生态系统参与流动。因为至今尚未发现以热能作为能源合成有机物的生物。
能量究竟是如何流动的,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引入: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
5.
能量流动的特点
简介林德曼研究的背景,说明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1)请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例如,可以将每一营养级上的能量“流入”和“流出”整理成一份清单。
(2)分析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流入”和“流出”是否平衡。
(3)分析流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占流入该营养级能量的百分比。
(4)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
(5)通过以上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小结:林德曼的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引出:能量金字塔。
上图为某一个湖的营养级
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活着有机物质)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6.
解决问题 
回到孤岛求生问题,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解决问题。学生找出孤岛求生利用食物的最佳方案为第一方案的原因。
7.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讨论:“问题探讨”中的素材,引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提出问题:在我国农村,很早以前就已有生态农业的思想,“桑基鱼塘”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这种方法是: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随着社会的发展,“桑基鱼塘”也不断改进和完善。
请你设计一个改进“桑基鱼塘”的方案,使能量更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
之后引出“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地利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8.总结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能量流动维持各个营养级的生命和繁衍,使得一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
9.目标反馈
(1)
(2004年陕西、内蒙卷)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a=b+d???
B.a>b+d???
C.a<b+d?????
D.a<c+d
解析:
一个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是a,即流经该系统的各个营养级的总能量是a,数值是最大的。这些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随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沿着食物链流入初级消费者,除小部分能量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其余被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依次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下去。
(2)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对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描述:(A)?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B、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越多
(3)

图30—2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械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
①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种类有????
????????。两者既有捕食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
比,该处生物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_________成为优势种,而石鳖和石械数量大为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海星、荔枝螺、海葵?
海星和荔枝螺?
②藤壶?
藤壶大量繁殖,占据了岩石表面,使海藻不能生长,石鳖和石槭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第2课时
复习提问:
一、简述能量流动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有何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三、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1.
目的要求
(1)
调查当地的农田生态系统,明确它的组成成分。
(2)
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情况,并作出评价。
(3)
对所调查的农田生态系统提出能量流动方面的改进建议。
2.
活动建议
农村的同学要进行实地调查,城市的同学可以通过询问亲友、电话访谈、搜集资料、走访农业部门等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1)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主体是什么?还有哪些种类的生物是生产者?农民是用什么方法抑制其他生产者的数量的?
(2)初级消费者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对农业生产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对这些初级消费者,农民分别采用了哪些措施?
(3)次级消费者有哪些?它们与农作物是什么关系?
(4)养殖动物的饲料来源是怎样的?
(5)农民对作物秸杆是如何处理的?
(6)人们通过什么方式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7)怎样才能使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3.
撰写调查报告
整理调查结果,尽可能详尽地画出该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写一篇有关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4.
讨论、交流
就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与当地农民进行交流并提出建议。农民对你们的建议持什么态度?如果实施你们的建议,他们有什么现实困难?
根据和农民沟通交流的情况,对调查报告作进一步修改。
六、板书设计
第1课时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含义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的分析
?
三、能量流动的过程
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数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4.过程:

四、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为什么?)
2.逐级递减(为什么?)
能量呈现金字塔型(生物数量呢?)
五、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益的部分。
第2课时
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目的要求

活动

撰写调查报告

交流七、教学反思:
1.这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一方面体现在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配合默契,另一方面领悟抽出原理要点的学习方法,以及运用原理的过程。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了主导作用,不仅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而且引导学生通过剖析感性材料,归纳和概括出有关原理的要点,进而为学生运用原理创造必要的条件。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理解基础上的,因此进入这部分学习之前,复习“能量代谢概念”和“生态系统结构”的有关概念是必要的。
4.在“能量流动的特点”教学中,利用经典的生态学实验,通过学生分析、讨论,然后让学生把各营养级中的能量通过能量金字塔的形式描绘出来。学生在分析、讨论这些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能很好地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这样做教学效果很好。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袁刚
陕西师范大学生科院07级生科4班
1.教学思路设计
通过对课前向学生们布置观察一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现象和之前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知识点的回顾,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基本框架都有了初步的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积累了零散、无系统化的形象认知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贴图、多媒体等设计富有情绪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步步引导学生自主渐进地学习知识,详细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进行差异对比,得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可以由模糊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①识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②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③说明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其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④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2能力目标通过对具体事物回忆、图片的观察思考,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2.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培养学生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并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为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
教学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讲述法(含板书)、讨论法、多媒体播放录像视频
5.课前准备
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一些亲自观察日常生活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现象的课后作业,并分成几个小组,在正式上课之前,各小组成员讨论总结后,回报结果(口述);教师着手准备此次课堂中要使用的相关视频录像和图片。
6.课时安排
2课时
7.教学过程
7.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课开始,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使用的相图片(热带雨林图、农田施肥场景、微生物分解图、人类活动和工业排放图),讨论:看到生态系统所需要大量的物质的现象,但为什么生态系统一万年来没有生命活动所耗尽?由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到高中地理里面的水循环模式图,对比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类似的循环模式,即可简单、快速的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课题。然后对此节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亲自观察日常生活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现象的课后作业,通过小组讨论,对这一讨论问题的答案进行补充,由于不同学生的观察角度、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学生意识到如何养成仔细全面的观察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在此设置问题:呼出一口气,许多的CO2分子就离开你的身体,进入大气,请大家想象这些CO2分子的去向。(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水循环的知识,类比到CO2分子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由大气到地面,最后又回到大气中,完成循环,此时学生初步掌握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结构框架,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课题)
7.2
小组讨论,完成贴图活动

由于碳元素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构成生物圈物质循环的主要元素。通过视频播放,给学生们讲解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在讲解碳循环模式视频的过程中,适当的要求各个小组成员采用贴卡片的形式,完成下面的模式图一部分,通过后面教师对知识框架和要点的回顾,使全体学生主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相互的交流,加深认识和理解)
大气中的CO2库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工厂、汽车等
消费者
生产者遗体和排出物
遗体和排出物
微生物的分解
化石燃料
(贴卡片)在讲解完上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模式图后,要求教师根据以下要点,对这一知识点,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采用提问的方式或者是由教师引导,带领学生一起回顾相关的知识要点)
1.要点回顾: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2)碳在生物群落中存在的形式?

(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循环的。
(4)碳从无机环境进入到生物群落的途径:①
,②

(5)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种生物成员之间的传递:通过
流动渠道。
(6)碳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生产者、消费者的

(包括:
和两种方式)
②分解者的

③化石燃料的
[思考:化石燃料的来源?]

7.3循序渐进,适当拓展

通过上一个环节,学生对生物圈中碳循环的模式图,已经基本掌握,在这个基础上,将上一节课学习过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联系起来。让学生找到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下表。由老师提出二者对比的类别,学生完成这个表格内的具体内容
热能
热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循环维持生态平衡,据全球性生物圈
范围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对生物圈中的硫、氮元素的循环进行适当的拓展。请几位同学迅速将讲台上的图片(关于硫、氮元素的循环)贴片取代在碳循环中图片(通过覆盖式的贴图,不仅可以很清晰找到二者之间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为下来的活动埋下伏笔,这一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讲一些内容,给学生做一个知识拓展,不必长篇大讲)
7.4
承上启下,应用知识
由老师对刚才讲解的知识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后,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过程中碳循环途经一旦失调,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层层分析,最后得的当今人们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大力植树造林,是否对温室效应起到缓解作用?)根据碳循环途经分析其中的哪条途径失调,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能起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甚至可以引出当今最为热点的话题——可持续发展,最后可以用几幅图片(包括工厂烟囱冒出浓密地黑烟场景和黄土高原上植被遭到破坏的场景),最后加上一个简短的“国家出台保护措施”的相关新闻视频,引起学生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意识。这样既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现学现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还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
7.5
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由教师对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利用最后的几分钟时间,由学生自由发言“结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样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再次激起学习的兴趣,大家畅所欲言,巩固拓展了的本节知识,还折射出大家要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景,实现情感的升华。
7.6布置作业,拓展提高
根据遗忘的特点,结合本节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①节后1、2、3题
②课后讨论节后拓展题,使知识进一步拓展深化。
图片、视频引导,渐入本节课要点
课后作业:观察现象
8.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模式图(多媒体引导和小组讨论补充)
以碳循环为例,详细分析各个途径

温室效应及其减缓措施(理解)

热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联系(掌握)
由碳循环拓展
热能
N、S元素的物质循环(了解)

课堂讨论中,结束本节课
联系社会、保护环境
热能采用这样脉络式的板书设计,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便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整体框架,分清主次知识点,使学习系统化,网络化。(课堂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板书的情况,自行设计本节课中碳循环模式图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表格)
9.课后总结和反思
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广泛利用计算机等技术,搜集图片、视频等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源,这也是新课程教学兴趣的一大特色。本节课主要借助贴图活动、精心挑选图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换,最后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到这一开放性的问题的讨论当中,在讨论中体验学习的乐趣,突出体现了学恒的主体地位。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探究性实验)
闫新杰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
学情与课程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框架,能够定位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因此本次试验仅为探究型的验证实验,学生已经对实验的原理和结果有一定了解,在实验学习中应更注重具体操作环节和其与生活的联系。
但学生对微生物本身的知识缺少了解,在引入过程中应加以简单介绍。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对微生物如何在土壤中发挥作用的学习,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机理。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探究试验的尝试,设计简单的对照试验。
3.
情感目标:
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的调研探索,养成观察周围环境习惯,形成对生物圈的深入理解。
三、
教学策略
以同学小组交流思考为主,教师用书中参考案例进行启发,让学生自主构建实验方案,完善实验细节。

四、
教学难点

设计对照实验时如何设计变量,如何控制变量。

五、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在生活中搜集资料,调查生活环境中土壤中物质分解的有关现象,并做初步记录。
2.
引入
在实验探究前先简单介绍有关微生物的知识背景,吸引学生兴趣。例如:
土壤中最小的有机体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有机体,是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丝状真菌。它们有着庞大的天文学似
的统计数字,一茶匙的表层土可以含有亿万个细菌。纵然这些细菌形体细微,但在一英亩肥沃土壤的一英尺厚的表土中,其细菌总重量可以达到一千磅之多。
3.
提出问题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列举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实例,提出想探究的问题教师予以启发、指导。首先利用书本参考案例1为例提问:落叶在土壤中能被分解掉,这究竟主要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还是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呢?分析案例中变量和常量。接着以此为例帮助同学更加明确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进而确认试验的变量。
4.
做出假设
假设既可以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作出的解释,也可以是想像或猜测。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通过讨论修正自己的假设。具体操作时仍然先利用书本参考案例1为例介绍假设的方法,引导同学对自己的探究问题做出大胆合理的假设。
5.
制定计划
根据假设,有目的的进行试验设计
其中,首先要明确试验的变量是什么?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哪些?如何控制?等;其次要确定探究的地点或场所:在野外?还是在实验室中。
接着,继续以参考案例1为例,结合挂图,让学生重点思考试验组应当如何处理。结合同学的答案,提出多种处理方案,分析利弊。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对照试验的技巧,。
操作时应以学生回答为主,由同学的答案构建出合理的方式,并由同学自己补充细节的不足。
6.
除了教材中的案例外,还可以提供一简单案例,供学生参考。a.在一个地方取两份土壤(浅层湿土),要求相同质量,一份A加热(加
热的时候可以??
拿培养皿盖着,让它可以稍微保留点水分,最后上面的水冷却之后在到回土壤),一份B不加热。
???
b.在A,B中个加入相同量的有机质(可以采用上面的方法,但是树叶可以晒干就好了)。如果要加快反应,一般保持试验的温度以及水分。
??
?c.定期称重。看有机质是否变少。
???
结果:相同时间内A中有机质>B中有机质,或者A中有机质在几次称量中几乎不变,而B中的有机质不断减少,证明土壤中微生物有分解作用。
7.
实施计划
明确各小组探究题目与责任分配,设计课后一定时间为实施时期。
8.
结果分析
在实施结束将实验过程和现象列表整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果。(课后进行)
9.
表达交流
完成实验报告,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听取其他同学的质疑,对本小组的实验进行解释和说明。(未来某课时进行)
六、
教学设备
挂图
七、
教学反思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李庆敏
陕西师范大学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三个模块《稳态与环境》中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第四节,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之后的延续,是“种群与群落”的升华,剖析了生物在种内和种间如何发生联系;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如何联系,也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作下铺垫。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新增加的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教材仅作简要的概述和举例,并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本节重点是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资料分析”列举了几种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信息传递的关系,让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结论。随后,教材再简要概述信息在调节种间关系时所起的作用。“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体现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一、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了《植物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及《种群和群落》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具备以上课时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教材中所举事例和材料也是学生较常见的以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因而探讨本节课内容应该是学生没有压力、轻松快乐的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同学间交流合作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本节内容主要采取学生举例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目标陈述: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分类;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应用信息传递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
通过主动参与观察、演绎、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图文转化能力;
(3)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3.德育目标:
通过对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和应用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对自然现象本质的揭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生活的环境,学会如何与自然界和平相处。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策略
重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难点: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突破策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本部分教学中,利用教材提供了四则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示,结合相应的问题情境,用以引导学生分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使之认同书本上的观点。并补充相应的例子说明。在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同时,要说明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说明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五、教具准备:
本课使用的媒体主要为课本资料、电脑投影和动物彩图。本课的重点、难点都在于如何使学生明白生物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由于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本课插入大量生物图片、图表。课中层层深入,旨在让学生从接触学习,到应用。在讲述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时,让部分同学进行动物动作行为的模仿,引发学习的兴趣。紧接着以精美的图片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进行归纳,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使用了讨论法,放手让学生对课本提供的[资料分析]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生活中的实例。不论是课本的例子还是生活中的实例,都是贴近生活的,学生易于理解,从情感上产生认同的心理。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是如何进行信息的传递的,搜集生物之间传递信息的实例,在课上进行交流和分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精彩实例,激发兴趣。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运用类比、综合的方法分析资料得出合理的结论。
1.探究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生物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讨论,亲身体会科学发现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大量精美图片加深印象,形成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3.直观教学法
运用图表、概念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系统的知识结构。
4、体验式教学法
学生通过模拟动物的信息交流情节,深刻体会信息交流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设计的[课外实践]中的实验方案建立严谨的科学思维,并把所学知识进一步的应用。
七、
教学流程
课题的引入:通过一个有关蚂蚁通讯的短片和对“问题探讨”中资料的分析与讨论,启发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怎么传递的?进一步设问:你能举出在生活中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例子吗?这样我们就很自然的把课题引入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设问:你知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吗?请同学们看课本并展示图片,总结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要有哪些种类?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信息类型?
2.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多提供几个案例,要求学生从教师所给的案例中,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信息类型,你是怎么判断的?以加深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本的“资料分析”,要求学生从中得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这时教师要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去分析信息传递,并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联系在一起,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指出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
学生了解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后,教师适时进行话题的转移,“我们学习信息传递,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谁能说出信息传递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方面的例子”?学生们这时就开始讨论了,他们可能做不出正确的回答,但他们却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信息传递的许多例子。讨论几分钟后,让看看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吧?使教学回归课本,使知识得以沉淀,形成自己牢固的知识体系。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包含信息量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安排1个课时完成。
八、教学过程:
1、展示片断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信息的概念
播放《动物世界》中的蚂蚁生活的片断,蚂蚁用触角与同伴打招呼,教师借此问学生:为什么蚂蚁可以短时间内召集去取食?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新课,生成信息的概念。
2、情景模仿
课前已布置部分同学进行准备,表演者不使用语言模仿动物进行交流的方式,其他同学通过观察,说出这是什么动物,正在表达什么信息。(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希望多了解动物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
3、图片欣赏
观看一组经过精心安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的同时尝试列举、归纳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图片应按三类信息进行排列。学生在观察图片时,感觉自然界之美,感觉生命之美,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归类符合感性认识过程。
例如:海葵、墨鱼、天鹅、蝗虫、飞蛾等。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请学生起来对刚才的图片信息做归纳(学生的回答可能比较多样)。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己得出答案。教师不失时机的向学生建议运用图表归纳可更加明显,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或概念图进行归纳、对比。
生态系统中三类信息分类对比表


来源
物理信息
(Physical
Information)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无机环境或生物体
化学信息
(Chemical
Information)
植物:有机酸、生物碱
动物:性外激素、信息素
生物体的产物或分泌物
行为信息
(Behavior
Information)
生物体的行为特征
生物体的动作行为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不但是在同种生物之间,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也在不停地进行着形形色色的信息交流。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在生物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让学生充分地体会生物采取不同的方法适应生态系统。信息交流是其中的一种适应形式,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5.类比启发,进入讨论
教师通过对上一内容小结,逐层引入下一内容:小至细胞,大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在进行信息的交流。例如,在细胞内,生物体通过转录、翻译的过程,合成蛋白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信号。生物体内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系统互通信息,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等过程。那么,对于生态系统,信息的传递又有那些重要的意义呢?
教师通过细胞→生物个体→生态系统的顺序引入知识,意在引导学生重温以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从个体到整体,认识信息传递对于生态系统重要作用。
利用课本106页“资料分析”的内容,让学生基于课本资料和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推选出小组的代表进行回答。(让学生在与别人交流的活动中拓展思维,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由于资料分析中的问题难度不大,而且引导的层次比较分明,学生有能力归纳出结论
①个体获取环境信息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定位、方向、感光、测温、化学感受、磁场感应等)
②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进行合作或竞争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求偶、繁殖、觅食、抵抗侵略、社会行为等)
③不同种群个体之间竞争或捕捉与反侵害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警戒、驱逐、识别等)
最后,指导学生在书本中找出相应的总结性内容:
(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Ⅱ)调节种间联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教师总结: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交流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把前面学习的内容与本课内容相联系,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6.联系生活,探究应用
对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我们的研究还是很少,有很多的现象还是没有弄清楚,希望同学以后在这个领域中有新发现并造福人类。
就目前已知的信息,我们可以把它们用于生产、生活,使其为人类服务。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教师的话起到过渡的作用,同时教育学生科学的研究是无止境的,要勇于探索,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探索未知世界。)
对于信息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这一内容,学生有自己阅读的能力。教师在此可以通过补充科学家所进行的关于蛾类性外激素的作用浓度的实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在消灭农业害虫中的应用。同时,对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是最好的。在此基础上,也可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小知识:例如,市面上出售的灭蚊灯,运用的是什么原理?
7.知识巩固、运用
完成课后练习,填写概念图(及时的巩固所学知识,对知识点的联系进行建构和梳理)。
8、目标反馈:
(1)、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物理信息的是(?

A.信息素?
?B.有机酸?
C.孔雀开屏?
D.温度
(2).生物能接受光的信息并产生相应的行为。下列生命现象主要与光照变化有关的是(?

①菊的秋季开花
②我国植被的东西分布
③动物的换毛
④飞蛾扑火
⑤青蛙的冬眠
⑥鹿的繁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3).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只有以上三种作用
(4).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昆虫的正常交尾,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害虫繁殖的目的。在此性外激素类似物是昆虫种群的(?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因
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6).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研究发现萤火虫有用闪光信息通讯的假冒事例,即雌虫利用闪光信息来骗食;雌性萤火虫会发出别种雌虫的回应闪光,以骗取雄虫前来交尾从而捕食之。
萤火虫闪光传递的信息属于??????????????信息。
答案
(1).D
(2)、C

(3).D

(4).B

(5).C
(6).
物理?
九、板书提纲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十、补充材料
教师对小组的探究讨论活动给予鼓励评价,在小组提交方案后,可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深入探讨,如:设计实验在野外利用雌蛾产生的性外激素诱引、捕捉雄蛾。
设计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并形成在严谨的学习态度)。
小组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讨论包括以下方面:
①实验目的;②实验材料;③实验分组;④实验操作;⑤实验预测;⑥实验数据分析。
表达与交流:小组提交实验方案讨论报告。
生态系统稳定性
唐小兵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以及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主要内容,其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学习了本章前面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和深化。同时上好本节课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设计思路
1.新课导入
在开始本节教学前一周,将本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以5-7人一组为宜,让学生收集资料,制作生态瓶,并观察记录生态瓶中生物的生活时间。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本或网络收集资料,自主学习,并且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改变了过去一味地由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开始上课时,让学生将自己小组的生态瓶带来,并且讨论可能影响生态瓶中生物存活时间的因素,生态瓶稳定性差的原因;是不是制作一个更大的,更复杂的生态系统就可以长期维持稳定性呢?插入“生物圈2号”实验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明白在现行的技术条件下,任何由人工模拟的生态系统都很难维持长期的稳定。而现有的生态系统如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虽常遭干旱、洪涝、火灾、虫害以及人工砍伐、放牧等影响,仍能基本维持原有的景观,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本章最后小节的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教学
首先,通过羊群迁入新的草原生态系统后,羊与狼的数量的变化关系的分析,引出负反馈调节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负反馈的调节机制;然后,插入森林火灾发生前后的图片,通过讲授,使学生意识到负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生物群落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所以,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生态系统通过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这种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强调“相对”“保持”“恢复”这三个关键词,“相对”指的是生态系统的稳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一个动态的变化中,它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综合能力;“保持”是对原来景观的一种维持能力;“恢复”则是在遭到破坏后的一种能力。由“保持”和“恢复”引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关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教学河流在遭到轻度污染,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如初;森里遭遇火灾后,又能迅速长出新植株;亚马逊森林、欧亚大陆草原存在上千年仍能保持原有景观,发挥作用;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可以维持它的相对稳定,而这用稳定性又表现在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河流在受到轻度污染时,经过自身的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降解,消除污染,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如初;这说明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轻度干扰时,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且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抵抗力稳定性。
当污染加重后,河流的水质就会变坏,鱼虾死亡,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如果此时停止污染(如废水的排放),一段时间后又能恢复到原状,这说明外界因素的干扰消除后,生态系统具有重建稳态的能力。我们把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然而,通过对生态瓶、“生物圈2号”和现有生态系统的比较,我们知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比较,得出影响生态系统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再学习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资料,指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超出一定限度时,自动调节能力就会丧失,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状。
4.关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教学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样的,在学习了本节知识后,我们要怎样运用这些知识为人类造福呢?教师提供一定思路,推荐阅读材料,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对本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

通过自制生态瓶,养成良好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小组讨论,形成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确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六、教学策略
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演示法等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及目标
引入
1.
让学生对制作的生态瓶带来,交流制作过程,说明成分以及生物存活的时间。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生态瓶中生物存活的时间长而有的却很短?
引入“生物圈2号”实验资料,分析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
3.
现行技术条件下,人工模拟生态系统很难维持稳定,而现有生态系统却经过千百年仍能基本维持原有景观,为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学习今天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思考、讨论、交流
对旧知识的回顾,提高学生小组协作能力和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2.阅读“生物圈2号”资料,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3.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
举草原生态系统羊与狼的数量关系的例子,通过分析,引出“负反馈”调节的概念
2.
展示图片,使学生明白负反馈调节也存在于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说明它的普遍性
3.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使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引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
1.
掌握负反馈调节的机制
2.
明白负反馈调节的普遍性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
展示河流遭到不同污染前后的图片和森林遭遇火灾前后的图片,引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2.
对比生态瓶、生物圈2号和现行生物圈的稳定性差别,使学生明白不同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的差异
3.
展示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图片,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限性
1.
分析河流和森林能够恢复原状的原因,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进一步理解2.
对比得出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差异和有限性,感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讲授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2.
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
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八、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
生态系统稳定性
1.
概念: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
原因: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二、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
概念:
2.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联系和区别
3.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三、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影响因素
2.采取措施

九、教学反思利用学生制作的生态瓶和“生物圈2号”资料与现行生物圈稳定性的对比,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自然、流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和用准确的语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表述的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味的由教师进行讲授的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进行生态瓶制作时,应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避免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多样化,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要控制好节奏,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增强教学效果。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科4班
1.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是人教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③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实验设计的内容。内容包括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探究各种生态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前一个课时已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内容相关进行了学习,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知识的基础上我们从探究活动的角度设计了“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通过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并对全章知识的进一步总结概括和深化。具体思路如下:
(1)提出问题
①你设计的生态缸是生态系统的哪种类型?
②动物的大小和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
③植物种类及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
④设计的生态缸的稳定性有条件吗?
(2)猜想假设
生态缸中的生物能稳定生活天。
(3)设计实验
制作生态缸——观察生态缸稳定性——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4)表达交流
(5)实验评价
(6)问题探究
(7)教学反思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①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分析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2.2技能目标
(1)通过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探究各种生态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2)通过课堂学习、小组讨论发言等,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应用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2.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环保意识。
②形成生命科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观点。
③通过小组的合作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从中体会探究、合作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初步学会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②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难点:分析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4.
课前准备
材料用具:
蚯蚓8~10条,蜗牛5~7个,小乌龟2~3只。
浮萍、水草、蕨类植物和一些低矮杂草,仙人掌或仙人球2~3株。
玻璃板4~5m2,粘胶足量;沙土8~10kg,含腐殖质较多的花土40~50kg,自来水足量。
分组:将班上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并指定每组组长。
5.
探究活动
5.1、提出问题
①你设计的生态缸是生态系统的哪种类型?
②动物的大小和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
③植物种类及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
④设计的生态缸的稳定性有条件吗?
⑤生态缸应如何设计,才能使整个生态系统维持更长时间?
确定实验题目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提示:本次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主要模拟池塘岸边的生
态系统。]
5.2做出假设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放入的生物生活力越强,生物的数量比例越适宜,环境条件越适宜,整个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更长。
5.3实验预期
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是可能的,但达到稳定状态后,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与数量有变化,稳定状态只是暂时的,当干扰超过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后,将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
5.4设计实验方案
①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玻璃材料?提示: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既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学生进行观察。)
②在生态缸底部铺垫沙土和花土,花土在下,一边高,一边低;
沙土
在上,
沙土层厚5~10cm。
③在缸内低处倒进水。
(请学生思考:水为什么不能太深?提示:水深将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使系统朝池塘生态系统转变。)
④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缸中,其中浮萍、水草与小乌龟放在水中,仙人掌或仙人球移植到沙土上,蕨类植物和杂草移植到花土上,蚯蚓与蜗牛也放置在花土上。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不能放入过多的小乌龟?提示:小乌龟是该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生物,按照能量金字塔原理,它分配的能量最少,所以应该放得最少一些。)
⑤封上生态缸盖。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加盖封口?提示: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
⑥粘贴标签,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在生态缸外面帖上标签,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日期,然后将把它放在通风,有光但并非直射(较强散射光)的室内。
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生态缸的位置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提示:否则会导致水温过高,而使水草死亡。)
⑦观察记录。
每一个星期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基质变化。并做好记录。
附:观察记录表
实习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姓名日期
年月日组别
日期
气温
水质
植物生活情况
动物生活情况
基质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记录概况举例:
一个月后,生态缸内的生态基本保持完好,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陆地上,一些杂草有些枯萎;蕨类植物生长较好;一株仙人掌的背面有被蜗牛啃吃的疤痕。水域中,小乌龟生长良好;水草和浮萍数目增加。
二个月后,打开盖子观察,生态缸内的生态仍保持基本稳定。仙人掌长出了长长的新枝;土质明显变得松散,小乌龟吃一些水生植物了,显得很消瘦;另外一只小乌龟不知钻到泥土的哪里去了,很难找到;有2只蜗牛死亡。同学们边观察边记录。
5.5实验结论
对实验记录下来的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的现象、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让学生推出结论:
人工制作的生态缸,其生态系统可以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同时也说明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较短暂的而不是永久性的。
5.6实验结果分析:
在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在光照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且放出氧气,除了供它们自身利用外,还可供其他动物和需氧型微生物生物进行呼吸。植食性动物以植物为食,其排出物和动植物遗体遗骸被微生物分解,并为植物提供养料。一些动物、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呼吸时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在这个密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中,既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既有物质循环,又有能量流动。因此,该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统计一下全班学生每组所制作的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时间的长短,并引导学生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如个别组实验现象不明显,请学生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方案设计上未能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特别是在堆放生态缸的土层、加水、投放生物比例上有较大偏差而致。]
5.7表达交流
实验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实验报告,向小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活动的经验,初步确立严谨的作风。学会分享成功的快乐,或敢于面对失败,积极分析原因,尊重客观事实。
6.实验评价
此设计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处是什么?
(此设计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处:①生态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数量要合适。②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③定期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④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记录下发现的时间。)
本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①制作完成的生态缸中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不能添加食物和气体,唯一可进入系统的只有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
②生态缸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③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既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进行观察。
④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投放的动物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
⑤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
⑥生态缸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日期,然后将生态缸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要注意不能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否则会导致水温过高,而使水草死亡。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生态缸的位置。
7.问题探究
(1)问题思考
①本组制作的生态缸中哪种生物最先死亡?分析其主要原因。
(提示:蜗牛可能先死亡。在生态缸中,蜗牛属于消费者,消耗氧气较多)
②根据生态缸中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分析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以延长生态中生态系统的持续时间。
(提示: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不可忽视,可适当增加生态缸中分解者的数量)
(2)探究创新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生态缸中的蚯蚓的作用
(提示:设计另一对照的生态缸,其中不放入蚯蚓,观察生态缸的稳定性。)
8.教学反思
这次通过学生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效果很好。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小组共同实验,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实际的实验学习还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本节采用探究式的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但在学生表述生态瓶制作过程时,经常偏离教学目标,花费时间多,较难控制节奏,所以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张帅(40708213)
陕西师大生科院2007级生物科学4班
一、教材分析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是生物新课标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知识点清晰,是对本书前面知识的升华,又是对后面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该节内容的做好铺垫。主要包含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地引导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不断深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熏陶。

二、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都比高二高一学生有了进一步提高,已形成知识网络化。所以在学习本章时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接近大自然的同时不仅能巩固和强化知识而且还能分析解决一些小问题并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通过收集资料、处理数据、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4.了解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主动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并对自然产生了亲密的感情

2.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1.探讨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先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种群增长的两种形式。从而让学生得出进一个世纪人口增长接近J型增长。
2.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本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图片展示,观看视频),文字讲解,板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想象力。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积极主动的探讨:人口增长给生态环境到来了哪些影响?并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
六、课时安排
本节课安排为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期效果
所用媒体
导入新课
1.先看人口暴增的相关图片以及近几十年来人口数据表格,然后播放人们生活水平,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相关视频。例如石油危机,湖波,沼泽,林地面积的变化等视频。
2.提出问题:
观察并讨论人口暴增对能源和环境带来了那些危害?为什么会导致这些问题?我们人类该如何做?我们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
1.观看图片和视频并对其进行思考。
2.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能提出新的问题。
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以及问题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学生融入图片及视频中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
2.学生积极交流探讨问题并发现新问题。
多媒体视频
板书
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形式。
2.通过看最近两世纪人口数据表格引导学生得出人口增长属J型增长。
1.复习巩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形式
2.引导学生总结人口现状的特点
4.引导学生思考若干年我国人口数量之大。(完成122页第1、2习题)
1.复习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2.培养学生积极探讨和思考的能力。
学生积极回忆并参加小组讨论,将讨论结果与教师交流,归纳总结出人口增长的特点。
多媒体
图片
板书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回顾视频内容。
2.阅读课本119—124页内容,然后探讨人类生存空间的缩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
3.设置问题
4.进行总结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从多方面简述人口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
2.小组讨论回答课本问题
3.小组提出新问题。
通过视频,图片,书本和教师讲解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最新的能源问题。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意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引发的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课本
多媒体板书
当地环境污染状况
1.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
2.
带领学生到当地河流污染状况进行实地考察。

1.对当河流污染程度进行数据统计。
2.得出结论并进行分析讨论。
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提高学生总结分析交流的能力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意识到保护环境应立即行动
课本
图片
多媒体板书
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
1.展示视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
2.提出问题:如何控制人口增长?
3.讨论归纳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
1.分析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2.了解控制人口增长都有哪些措施
其中计划生育为主要措施。
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计划生育来说明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
课本
视频
图片
板书
关注生态环境的现状
指导学生如何查找相关资料
1.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调查近5年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各是什么?分析它们是否与人口增长有关?
2.关注退耕现状,认同人类要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才能促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资料(也可让学生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能源、草原、森林、水域的影响
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现在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进展情况。
视频
图片
小结
1.小结本节所讲的几个知识
点,板书归纳总结。
2.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3.布置作业课本122页的练习题。
完成课本122页练习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
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内容,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
课本
八、板书设计
(二)教学内容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人口增长的特点
(2)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存空间,湖泊,沼泽,林地面积的变化。
3.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计划生育。
九、补充材料
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得到目前我国人总的土地面积,耕地面积,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及相对应的人均占有量。并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生态问题。
十、教学反思
1.教学中的疏漏失误之处:(A)因学生过多而教师、教室面积、教学设备等过少使得学生不能高效的进行学习和互动。(B)由于教室空间有限而是空气流通不好、光线不足等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3.在探讨过程中,学生能提一些独到的见解,例如:某些地区已经达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能不能就此下结论说地球已经超载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加以反思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实现教学相长,似的课堂教学得以完善和补充。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高妮
王艳青
陕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2007级生科4班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能够
1.知识目标
1.1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
2.1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比较,提高学生整体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2.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能力。
3.情感目标
3.1建立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2养成爱护自然界生物的习惯,体会人类也是生物圈的一员。
3.3提高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识。
3.4认识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教学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三、课程内容及学生分析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这三个问题。教材将本节内容编排在必修模块最后一部分讲述,既是对前面所学的生物与环境知识的自然延伸和提高,也是综合应用“遗传、稳态、进化”等知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充分体现,同时比较集中地阐述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的思想的一节内容,所以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但学生往往会忽视,所以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是熟悉又陌生。学完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高二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物科学素养,具备较好的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但辩证思维能力较弱,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
1.以教师讲授为主,进行启发式教学,结合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自身体验,借助多媒体件辅助教学。
2.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图示:
教学内





教师活动
教学意图
学生活动
?








引入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是指谁呢?家园又指哪里呢?是家乡?还是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的家园怎么了?我们要怎样来保护她呢……
连续发问,创设悬念,引起学生兴趣与思考。
?思考
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第一幅图片,为一张漫画,图示内容为一个受伤的地球,在医院里排队等待救治。
教师:这就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的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可是,现在她变成了这个样子,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尊重她爱护她保护她。
地球漫画让学生直观的面对地球的环境问题。
观察、学习
导入
课件展示一些国际环保组织、其他国家以及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组织的名称、标志和口号,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通过图标提示学生保护环境需要大家来努力。
讨论认识这些标志
?
?
?全











分析
教师对上述图片进行简短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引入“什么是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给学生一个思考的余地,然后给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让学生先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思考、回答
提问
问题:同学们怎么理解“全球性”,什么样的生态问题才可能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总结后课件展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等。
讲解分析

产生原因
危害
全球气候
变化
温室气体大量
排放等
极地的冰雪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水资源短

水污染严重
动植物生存直接受到威胁
臭氧层破

氟利昂等物质
破坏臭氧
增大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含量过高
破坏建筑,腐蚀金属,植物生长受到威胁
土地荒漠

植被的大量破坏
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海洋污染
石油开采,垃圾污染
海洋生物生存受到威胁
生物多样
性锐减
人类大量捕杀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让学生对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有直接的直观的认识,触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观看图片,思考,完成表格
启发
小组讨论: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吗?请举出实例例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讨论完后进行三分钟的自由交流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理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分组讨论,并派代表陈述己方观点
?
?
?
?
?









内容过渡
教师: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中我们提到了生物多样性锐减,同学们对生物多样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提示学生回忆物种的概念、什么是遗传物质、以及生态系统等有关知识。
用旧基础知建立新知识的构架,
学生回忆有关知识,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讲解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合,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内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多样性。
提问三名学生请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生物种类,以及小组内所有学生总共列举的生物有多少种。
讲解地球上据科学家估计有五亿种生物,其中不包括未发现的生物。物种的形成与消失都是进化的结果,但是近年来人类的大量活动使物种数目急剧减少
分层次讲解,先让学生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生物的种类是非常多的

思考,列举自己熟知的生物,统计。小组之间交流

2.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遗传多样性。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基因组,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的基因库。
举例:人类有23对染色体,有四万多个基因,地球上的生物所具有的基因数及种类是非常巨大的。
3.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
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等),从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来理解这一层面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相对于其他两个方面相对抽象,较难理解。列举大量的数字加深理解
内容过渡
教师:在关注全球性态环境问题这节内容,同学们已经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些生态环境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那么生物多样性锐减无疑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它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来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结合课本与课件的演示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展示两幅图片:原始人钻木取火和一个现代人的吃穿住行,提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这些资源都来自生物多样性。
讲故事"我们的一天――寻找生物的价值"
列举:早晨起来刷牙,要用牙膏,其中的中草药成分来自于生物;穿的衣服,棉纤维来自棉花;早餐,食物来自生物;窗外的风景,生物多样性……
你能举出更多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例子吗?
通过举这些与实际生活非常紧密的例子,启发学生思考,拓宽思维。
思考,举例
总结学生的回答,提出三种价值,分条归类板书:开发药物、实用、做生产原料、开发旅游等等这些有实用意义的称之为直接价值;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从生态系统考虑的为间接价值;还有现在人类研究尚不清楚不知道的为潜在价值。
让学生明确这些价值,初步了解概念。然后用简单的联系来进行强化。
总结,做练习
强化
美丽的风景激发创作灵感?——直接价值中的非实用价值
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直接价值中的实用价值某种不知名的昆虫?——潜在价值
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直接价值的实用价值
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间接价值
进行思考与讨论
小组讨论教材上的思考与讨论,教师提示
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总结: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我们保护生物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也就在于此。设问: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的重要性如何?同等重要?间接价值重要还是直接价值重要?生物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就失去了宝贵的资源。
教师提示:保护生物多样性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功能和潜在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的灭绝很可能导致一连串物种的灭绝,也可能造成某些物种的数量失控。
所以,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比直接价值更为重要。
启发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全局分析的能力,

对教材的思考讨论进行分析和讨论,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角色扮演
如果你是地方政府的一个环保官员,辖区内也面临着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问题,你该来如何解决?
(例如森林面积减少、很多动物濒临灭绝等)
讲解你所收集到的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让学生换位思考
扮演角色,提出解决办法
讲解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也按照生物多样性这三个层次来进行,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使用多种手段,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分为两大类:
1.就地保护: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划出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加以保护的地区,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它的意义在于护自然本底、贮备物种等。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易地保护: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建立植物园、濒危生物繁殖中心,建精子库、种子库等保护基因,还有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利用生物技术来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合理利用、全球合作课前收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措施,课上讨论。通过自己搜集整理资料的来了解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讲解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提示学生以前学过的生物圈2号试验,分析“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课件展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目前人类没有可能离开地球创造另一个生存环境,说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介绍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展示一些古今中外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加深感性认识。
图片展示蓝色的美丽的地球,指出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人类才会有美丽的未来。
让学生认识到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小结
板书本节所有内容,并指出我们是指生活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善待她,保护她。

2.目标反馈:
2.1例题精析:
〖例1〗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层次的保护战略和措施(  )
①基因   ②细胞   ③组织   ④物种   ⑤生态系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应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
答案:D
?〖例2〗(2003年江苏卷)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解析:这是因为寒带地区分解者较少,分解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有机物的数量非常有限,同时,残枝落叶等有机物所积累给害虫提供了藏身之处,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不仅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而且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对森林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答案?
C
〖例3〗哪一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  )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破坏环境、不影响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过程来发展生产、发展经济的原则。如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应是采伐量小于或等于森林的生长量,至少要做到砍多少种多少,不能光砍不种;在农业生产中,从土壤中收走多少矿质元素就必须补充多少矿质元素,否则土壤就会越来越贫瘠,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人工鱼塘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高密度养鱼时生产者的能量肯定会少于消费者的能量,但可以人工补充能量来维持(如投放食物等)。在农田中,农作物对氮肥的需要量远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中固氮生物的固氮能力,必须施用大量的无机氮肥才能保持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这与可持续发展是不矛盾的。
答案:C
〖例4〗(2001年上海卷)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
解析: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不合理;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因此,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环境污染,一方面要对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利用;对于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对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建立许多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在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注意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强调环境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的唯一选择。
答案?
A、B。
2.2目标检测
?1.据统计表明,进入本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动物病毒??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
A.遗传多样性?
B.变异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野生雄性不育稻和栽培稻杂交,培育出杂交水稻“野败”,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说明野生生物具有(???
)
A.间接使用价值??
B.潜在使用价值??
C.科学研究价值??
D.药用价值
4.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的野生植物有(???
)
A.银杉???
B.珙桐???
C.崖柏???
D.坡垒
5.人们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原始材料,应该(???
)
A.保护草原生态系统???
??B.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6.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增加?
B.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物质增加
c.人类生活的改善?????????????
D.人为破坏的结果
7.下列关于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对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
8.阅读下列三个事例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
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在20世纪80年代侵入华西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漫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十三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依据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
(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生态环境的??????????
??
???和???????????????????
开发利用。
(3)事例三说明:由于??????
入侵或引种到????????
??????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C
6.B
7、AB
8、(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滥捕乱猎和滥采乱伐?
掠夺式
(3)外来物种?
缺少天敌
六、板书设计:
第6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海洋污染——赤潮
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酸雨
水资源短缺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

直接价值:实用意义及非实用意义的价值就地保护:在原地建立保护区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易地保护: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建立保护区
三、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七、补充材料:
1.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别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生态系统类,保护的是典型地带的生态系统。例如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甘肃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沙生植物群落;吉林查干湖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湖泊生态系统。
第二类是野生生物类,保护的是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例如,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保护以丹顶鹤为主的珍贵水禽;福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上文昌鱼;广西上岳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金花茶。
第三类是自然遗迹类,主要保护的是有科研、教育或旅游价值的化石和孢粉产地、火山口、岩溶地貌、地质剖面等。例如,山东的山旺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生物化石产地;湖南张家界森林公园,保护对象是砂岩峰林风景区;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火山地质地貌
八、教学反思: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应注重一个“活”字,做到“活”中有情,“活”中有乐,“活”中有疑,“活”中有美。
2.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当学生没有方法、思维没有打开时,教师帮助引导;当学生迷路时,教师引导、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教师引导鼓励增强信心;当学生不理解时,教师可以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去感受。
3.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教学内容和背景鲜活起来。教师将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的实际,运用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利用获取的知识,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4.改变生物学习形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中实施探究学习要突出几点: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空;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5.生物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生物。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要求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原因充分认识之后,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地球的生存,一定要珍惜环境。

初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本文关键词:必修,教案,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必修三教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生物必修三教案》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925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