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5-22 11:20:34 | 移动端: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 本文简介: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宝库(备注:初\中级均可使用,如果打印出来完全可以抛开综能教材复习)一、社会工作1.一般性定义:以助人为目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开展的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①弗瑞德·兰德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过程。②芬克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和科学。2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 本文内容: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宝库
(备注:初
\中级均可使用,如果打印出来完全可以抛开综能教材复习)

一、
社会工作
1.一般性定义:以助人为目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开展的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①弗瑞德·兰德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过程。
②芬克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和科学。
2.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a:普通社会工作(即:兼职)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如:工作单位内部工会委员等兼职。关工委成员的活动。离退休人员当校外辅导员等。
b:行政性社会工作(即:专职但非专业化)在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如: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会救济工作和帮助困难职工的工作。各个民政局的社会救助工作、老人和儿童的福利工作。
C:专业社会工作(即:专业)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
③2006年10月中共中央16届6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建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即:培价·使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相关部门指明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⑤我的一个师兄,从事社会工作教学10几年了,他是这样概括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的真谛在于聆听,聆听案主的心声,聆听自己的回应
,聆听社会的呼召。
⑥社会工作是社工与案主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的主体和客体。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
(一)案主层面的目标
(3点)
1.解救危难
①危难是个体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生命遭遇严重危机的状态。它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如以下四者属于危难之人,四者是有逻辑关系的。吸毒成瘾者、极度贫困者、精神崩溃者、自杀倾向者)
2.缓解困难(全称是缓解压力,克服困难)
①困难是个体的正常生活受到比较严重影响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命的状态。
3.促进发展
①“助人自助”定义:通过向案主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逐渐达到自已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困难、挑战和挫折的状态。摆脱对社工的依赖。
②潜能:是人们所具有的,尚未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
(3点)
1.解决社会会问题
①社会学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上大多数人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是需要改变的社会状况。
②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包括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在个人、群体里产生的困难。
③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个体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资源有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社会制度不健全等原因
2.促进社会公正(即公平正义)
①社会公正也称社会正义,公正包括机会公正、过程公正、结果公正。
②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工从多个方面进行干预:
a: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b: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3.推动社会进步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概念与类型
1.功能:社会工作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功能。它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2.基本类型
①正功能与负功能
a:正功能:是指所发挥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如低保制度对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具有正功能。
b:负功能:是指所发挥的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如国企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中对下岗工人来说就具有负功能。
②显功能与潜功能
a:显功能:是指那些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显功能。如低保制度对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显功能。
b:潜功能:是指那些潜在的、未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潜功能。如低保名单的公示制度,这种做法可能会阻碍一些符合条件者的申请,于是阻碍够条件的人申请成了这一做法的潜功能。
(二)社会工作对案主的功能(2点)
1.促进案主的正常生活
①什么是正常生活?
从个人层面看:正常生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发挥了自己应有的能力进行生活的状态;
从社会层面看:正常生活是人们普遍秉持的“应该如此”的价值观在大多数人那里得到实现的状况
②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包括:(三增一促)即:增强他们的权能(权利和能力)、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增进他们的尊严、促进他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的改变,使他们能够像别人一样正常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①社会工作者分析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之中”,认为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
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协适即斜视)
②社会工作者希望促成人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通过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使案主有能力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案主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2点)
1.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工作在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方面与一般行政管理的不同之处:
?
行政管理
社会工作
目标取向
维持社会稳定(维稳)是行政管理的直接目标
维持社会秩序只是社会工作达到的效果
途径(手段)
行政力量(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和权力解决解决问题)
服务方法(用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即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强调通过改变社会环境、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
2.促进社会和谐
①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②社会工作以人为本,致力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
③社会工作直接和间接地发挥着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④“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为关注的对象。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人”指人民群众。“本”指根本。“以人为本”这个词是由一代名相齐国的管仲首次提出的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1.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引发社会问题
①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法国、德国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
2.制度背景
①英国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
②《济贫法》的意义(3点)
a、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并直接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工作。
b、确立了“助人自助”的理念,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乞丐要从事劳动。
c、要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救助人员的专门化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1.美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就出现了给薪的社会服务人员,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2.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阶段的特点: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工作对象以贫困者为主、社会服务人员开始职业化、社会工作受到社会政策的影响。(简称社会民工)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
西方社会工作形成阶段的特点:(3点)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发展和正规化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①1893年英格兰开设了一个两年制的“慈善学校”,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
②1898年美国的纽约慈善组织会社举办了六个星期的训练课程,训练受薪的“友善访问员”。
③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成立。19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
①1898年美国社工学者玛丽·里士满出版了《贫民中的友善访问》,开始对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化总结。1917年她发表了《社会论断》一书,里士满指出,友善访问员就像内科医生一样,要运用“研究—论断—治疗“的科学方法去助人。1922年她又发表了《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
②20世纪20年代个案工作做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工接受。40年代小组工作做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工接受。60年代社区工作做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工接受。70年代社会行政做为一种间接的方法被社工接受。
3、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立对专业服务起到了规范作用,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确立。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在英美国家大量出现,协调政府与民间各慈善组织的活动。英美国爱的睦邻组织运动则从社区的角度为社会服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美国1918年成立了“美国义工协会”、1919年成立了“美国学校社工协会”、1955年成立了“全国社工协会”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
(一)专业的特征
1、1957年格林伍德在其《专业的属性》中指出专业的特征:
①已被社会广泛认可。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③具有专业权威。④职业内部有伦理守则。⑤职业群体内部形成了专业文化,从业者有高度认同的价值观,有基本一致的专业行为方式。
(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特点(4)
1、专业方法的发展
2、目标模式的变化
社会工作从原来的治疗、救助模式变成了治疗—预防(即:预防问题的再出现)救助—发展(发展案主的能力)模式。如从“授之以鱼”变成了“授之以渔”或“助人自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3、工作对象的拓展
有(流失)流浪者、失业者、失依儿童和老人、残疾人、贫困家庭、人际关系障碍的人、心理上、精神上处于亚健康的人、农村社区发展、自然环境保护。
4、理论派别的形成
社会工作方法和理论受到了社会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影响。社会工作也特别注意发展自己的理论,包括实践理论和一般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包括社会哲学层次的宏观理论、针对某一类问题的中观理论和实践(微观)理论。
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1、1900年至1949年我国的社会工作
①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了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②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③40年代,当时政府把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对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2、1949年至1978年我国的社会工作
①1952年政府决定在大学里取消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同年,燕京大学被取消。②城市实行“单位制度”,农村依靠家庭和村集体解决困难。这种社会工作是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3、1979年以后我国的社会工作
①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
②1988年国家决定在部分高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打开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门。
③1991年中国社工协会成立。1994年中国社工教育协会成立。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的特点:(4)
a、政府积极探索
b、社会工作教育率先发展
c、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同时并存
d、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
四、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5点)
(一)服务对象(即:案主)
1、案主的存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
(二)价值观
1、价值观是社工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包括:社工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和案主的看法。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乐观主义的。
(三)助人活动(即:服务)
1、助人活动是社工与案主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持续互动。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最主要的承载者和表现者,它是社会工作最核心的部分。
(四)专业方法
1、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方法分别用来处理个人(家庭)的、有共同需求的小群体的和社区的问题。专业的助人方法是社工区别于一般助人者的明显之处。
(五)社会工作者(即:社工)
1、社会工作者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分为两类:一线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行政人员。前者实施专业的社会服务,后者对这些专业的社会服务进行设计、统筹、指导和支持。社工与案主是社会工作的两个缺一不可的要素。
2、社工的一般特征:(4点)
①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
②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③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④他们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3、(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区别是:(5点)
①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是行政或事业“干部”,而不是专业人员。
②实际社会工作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③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一般靠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地开展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者强调与案主的平等关系。
④实际社会工作人员的活动或多或少地带有政治色彩。
⑤实际社会工作人员所遵循的一般是行政权威,而专业社会工作者首先遵循的是专业权威。
4、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区别:(4点)
社会工作者
志愿者
活动方式
社会服务是他的本职工作
只是“业余”活动
专业技术能力
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
未必受过
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
较难解决的问题
一般性服务(如体力和时间的支出)
社会约束
约束严格,有专业守则
不严,只有一般的行为规范
5、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4点,即:支持关服\官府倡导)
①支持者;(对案主授权和增能,成为案主积极改变的支持者)
②关系协调者;(协调不同个人、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做社会关系的协调者)③服务提供者;
④倡导者;(向案主倡导某种合理行为)
6、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4点,即:管理研究资政\争)
①管理者;(社会工作过程中资源、信息要进行管理和协调,以实现过程的高效)
②研究者;(细致的了解案主的问题并做出正确判断就是研究。即接案和预估)
③资源争取者;(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员联络资源。)
④政策影响人;(提出政策建议以改善社会政策,避免社会问题的再发生。)
7、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4点)
①学科知识;(包括社会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即行政管理学、教育学)
②政策知识;(公共政策是面向公众的,社会政策是面向贫弱群体的。)
③技术知识;(包括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的技术、现代资讯工具的使用技术)
④文化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
8、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4点)
①技术能力;
②文化能力;(文化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方式和习惯。)
③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对外部事物的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和特征)
④持续学习能力;
五、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14)
(一)、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二)、老人社会服务;(三)、妇女社会服务;(四)、康复服务;(五)、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的目的是保障案主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六)、就业服务;(七)、心理健康服务;(八)、家庭服务;(九)、医疗社会工作;(十)学校社会工作;有三种方式:①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②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③社区—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十一)、矫治服务;(十二)、城乡社区发展;(十三)、军队社会工作;(十四)、企业社会工作;
六、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2)
(一)、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
(二)、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伦理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属性,也是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指南。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3点)
(一)、树立了专业使命,确定了专业本身特质。(二)、规范了专业人员的专业行为和职责,确保了案主的利益。(三)、明确了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确保专业作为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力量而发挥作用。
二、西方文化传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宗教理念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2、个人主义:主张以个人为核心,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和权利。强调个人的价值。
3、基督教伦理的三个重要要素:爱、关怀、责任。
三、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西方社会福利思想源于宗教理念和人文主义思想。19世纪西方主流社会认为贫穷源于个人道德失败和品德缺陷。
2、在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价值观受到了民主社会主义中的平等、民主、正义、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即:平民、正父集)
3、新自由主义哲学思想对实践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很大,注重效率、强调自由、成本控制、个人责任等成为主导性的原则。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周礼》从爱幼、养老、救灾、济贫、医疗、安福六个方面对社会福利作了较完整的描述。周朝社会福利思想所体现的是民本主义。
2、儒家注重“仁爱”,这种仁爱有亲疏远近之分。道家强调社会平等和自由,认为统治者只要顺应民意就能达到“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即: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佛教一再强调“慈善、博爱、众生平等”。
3、推己及人: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4、《大同篇》倡导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即:人们选出贤明与有才能的人为民服务,大家彼此非常诚信和睦。
人们不但爱护自己的亲人,同时也爱护他人的亲人、不只爱护自己的子女,同时也爱护他人的子女。
能使老年人福寿至终;壮年人各有所用,而不游手好闲;幼年人有所教养并健康成长。
还有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老而无子者、残障疾病者,都能得到最妥当和最关切的照顾。
男子做适当的工作,女子有良好的归宿。物质生活非常丰足,任人享用,但不让它们随便浪费。
凡是资源都好好的保藏,且不占为己有,不坐享其成。
人人惟恐自己没有为社会出力,各尽其职各尽其力,然而却不是自私为己。
所有一切私心小智和阴谋诡计永不发生。一切抢劫偷盗、乱贼暴徒永远绝灭。
人们白天或夜晚外出,门户不必关闭也安然无事。
这便是大同世界
五、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布特雷姆在其著作《社会工作本质》中指出,社会工作的哲学思想源于三个假设:
1、对人的尊重;2、相信人有独特的个性;3、相信人有自我改变、不断成长进步的潜能。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
(一)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是指社工长期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与理念。(即:原理)重要的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包括正义、平等、责任、自我实现、自我决定、知情同意、诚信等。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终极目标关注人类的社会的总体福利、正义制度的安排以及社工的重要任务。工具性目标关注通过专业行动实现的具体事务性目标。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不同于个体价值观和一般的社会价值观,它是社工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社会公正、服务、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等的一般看法。专业价值观的建立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一个标志。
(二)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6点即:服社个人诚能)
1、
服务。社工要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
2、
社会公正。社工在推行社会政策的过程中要倡导和追求积极的社会变革。
3、
个人的价值与尊严。社工对每一位案主都给予关心和尊重,认识到案主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
4、
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它包括推己及人(即换位思考)、建立积极的沟通交流关系、帮助案主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互相帮助。
5、
诚信。社工应坦诚地对待案主。
6、
能力。社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三)在操作层面,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本原则:(5点,接个不,保自尊)
1、接纳。接纳≠认同,它是社工对社会大众的统一服务态度,不因案主的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所排斥、歧视或拒绝提供服务。
2、个别化。社工应当尊重案主的个体差异,不应使用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个案方法最强调个别化原则,小组和社区方法则相对关注案主的共性需求。
3、不批判。社工不应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案主,也不应批判案主的言行和价值观,更不能向案主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4、保密。社工应保护案主的隐私,未经案主同意,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案主的个人资料和隐私。
5、自决权和知情同意。案主有权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案主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案主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工应根据法律由他人代行选择和决策权利。
6、尊重。尊重不仅在于对案主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是要认识案主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它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
(四)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6点)
1、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3、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4、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还具有独特的需要。5、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6、社会有责任为个人的自我实现扫除障碍。
(五)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具体体现:(5个方面)
1、社工对案主的看法:(视案主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相信案主自身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案主的声音。)
2、社工对专业实践的看法:(社工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实践的效率和服务的效果。)
3、社工对服务机构的看法:(社工应维护机构的政策、立场、和管理规则,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尽力做到公正地处理个人与机构的关系,尽量避免在外部批评机构。)
4、社工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过程中,社工要注意公正原则,对最不利的贫弱群体的需要给予优先满足。)
5、社工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社工相信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困难,也相信通过人类的不懈奋斗,人类社会会变得更美好。)
(六)建立和发展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时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7点)
1、以人为本,回应案主需要。2、接纳和尊重。3、个别化和不批判。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工要把和谐与发展做为自己的重要价值观。和谐的内容包括:干群关系和谐、群体关系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5、注重案主参与。(自决权)6、道德与责任并重。(社工要帮助案主树立责任意识,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7、个人潜能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社会工作即要通过帮案主解决问题,提高其自信心和能力。更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改革,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一)、价值观与伦理的异同:
价值观
伦理
不同点
价值关注的是人如何看待事物和确定标准,关注对事物好坏、善恶的基本判断。
伦理关注人类行为的正确与否、适当与否。关注在现实中如何实践价值的标准。
相同点
伦理来源于价值并与价值保持一致,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
与:指和。与否:指是与不是。
(二)、专业社工必须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遵守以下准则:(5)
1、履行专业行为的一般规定。2、把案主利益放在第一位。3、不得夸大专业资格和能力。4、严格履行保密原则。5、严格履行专业标准,避免失职行为。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6)即:人社专机
从对人(包括案主、工作同事、专业人员自身)、社会、专业、机构四方面规定。
1、社工对案主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案主的义务,自我决定和知情同意,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实践能力,文化能力)
2、社工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包括尊重,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
3、社工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包括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
4、社工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包括促进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参与解决公共危机事件,参与社会行动等)
5、社工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包括保障专业的完整性,遵循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
6、社工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包括遵循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案主档案管理,案主的转介,行政管理)
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看,它主要强调了三方面的基本原则:一、社工要以案主的利益为重,要优先满足案主的需要。二、坚持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三、坚持专业伦理的权威性,积极推动专业服务的发展,促进专业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决定
(一)、伦理决定是指人们必须在实践中决定哪一种行为是正确的,必须判断实践本身对案主的影响,以符合专业行为的首先要求。伦理困境是指社工在实践中遇到的一种在道德上难以取舍、难以找到满意方案的境地。
社工在实践中首先要清楚如何作一个正确的伦理决定,然后再仔细分析如何解决相应的伦理困境问题。社工在做伦理决定的过程中,两个核心的价值观必须考虑:首先,尊重案主的尊严和独特性;其次,努力促成案主的自我决定。
(二)、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主要是指由个人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专业价值观与机构价值观、机构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产生的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决定困难,它也是价值观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个体与群体、个别与一般、变迁与传统之间冲突的具体体现。
社工面临的主要伦理困境主要有:(5)
1、保密问题。(例子中的处理原则:最小伤害原则)
2、情理法问题。(情:指人情事故、亲情、友情等。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法:法律和法规。例子中的处理原则:改善生活质量原则)
3、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价值中立:指社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强迫案主接受专业价值观和社工个人的价值观,也不赞同案主的个人价值观。价值介入:指社工应在维护案主权益的前提下劝说案主接受专业价值观和社工个人的价值观,以提高服务效率。
4、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例子中的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原则)
5、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
(三)、作一个正确的伦理决定的一般步骤:(7)
1、认识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工个人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
2、识别(辨别、区分)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境况(处境、状况)。
3、认识伦理行动的各个过程以及参与其中的人,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即:益险)
4、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伦理决定的理由。
5、与伦理专家和同事咨询。
6、作出伦理决定并记录决定过程。
7、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
四、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是指通过专业价值观和专业共同体(即:专业协会,如中国社工协会、中国社工教育协会)制定出的伦理守则。来约束社工正确处理实践中的价值观问题。它是有关社工“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一般规定。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由专业共同体制定。
(二)、在制定我国社工的伦理守则时,应该注重的基本原则:(3)
1、现实原则和发展原则相承。
2、本土原则和国际原则并重。
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
1
社工对案主的
态度和行为
①、尊重案主的权益。
②、严守案主的秘密。
③、公平服务大众。
2
处理同事间关系
的规定
①、重视同事的工作。
②、共同执行守则。
3
社工与工作机构
的关系
①、恪守公私分明。
②、信守机构政策。
4
社工对社会工作专业
的责任
①、充实社工的知识和能力。
②、促进专业发展。
③、约束不当行为。
5
社工对全社会
的责任
①、增进公众福利。
②、维护社会正义。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8)
1、以人为本,服务社会。2、协助政府,为民排忧解难。3、依法行政,公正无私。4、坚持个别与普遍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倾听沟通,有效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6、工作中同事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7、坚持政策与管理的理性原则,注重服务中的人情味。8、平衡个人利益满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异。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人类需要和人类行为关系图:
需要
动机
行为
内驱力
需要引起内驱力(指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的增强,从而形成某种被激发的动机状态,最终引发了一组特定的行为。
(二)、人类需要的理伦:(即:阿马莫哭)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实现、尊贵\归、安生)
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极,层次越低的需要,其强度越强,层次越高的需要,其强度越弱,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高级需要才会出现并被要求得到满足。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是人所特有的。①生理需要。(包括:食物、水、排泄、性)②安全需要。(即个人追求安全、舒适、免于恐惧的需要。如员工关心自身是否下岗,以及失业后的社会保障等)③归属与爱的需要。(a是归属的需要即人人都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b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④尊重的需要。(a是内部尊重即自尊,个人希望提高自身能力,能胜任,能独立自主。b是外部尊重是个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2、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当较高级需要的满足受挫时,个体也可能会退而求其次。某种需要在得到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①、生存需要。(即=马斯洛指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安生”)
②、关系需要。(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马斯洛指的尊重和归属与爱的需要=“尊贵\归”)
③、成长需要。(指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马斯洛指的自我实现和尊重的需要=“自尊”)
3、莫瑞的需要理论:
①需要的特点和作用:
a、需要之间相互关联也可能发生冲突,几种需要可能融合在一起,引起同一种行为后果。
b、需要作为力(指内驱力),能够影响个人的知觉、思维、心理和行为。
c、需要作为力推动着活动,它是个性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d、需要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②需要分为两大类:
a、第一需要。(即生理性需要,食物、水、排泄、性)
b、第二需要。(即心因性需要,它是通过童年的经验获得的,个人行为是由个人的内部活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心因性需要包括两小类:一类是与学习任务有关的需要[如:条理、构造、守恒、获得等需要]和影响学生操作水平的一些需要[忧于他人、成就、避免失败等需要],另一类是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需要,包括让人们结合起来的需要[如归属、尊重等需要]及让人们分裂的需要[如排斥、侵犯、防卫、统治等需要]
(三)、人类需要的类型:
1、按起源来划分,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①生理性需要。(如对生活资料的需要、对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②社会性需要.(它是在维持人们社会生产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如人对工作的需要、对知识的需要、实现理想的需要)
2、按需要指向的对象划分,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①物质需要。(即包括生理性需要,又包括社会性需要。)
②精神需要。(如对提高学习的需要、发明创造的需要、贡献能力的需要、独立自尊的需要)
3、分为间接需要和直接需要。
①间接需要。(指较抽象的需要,常以理想、志向等形式表现出来,如由于环境的刺激,产生了当一个科学家的愿望。)
②直接需要。(指随着间接需要的产生而产生出的一系列具体的需要,如学习科技的需要、上大学的需要。)
(四)、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1、人类行为的含义:
人类行为
广义行为
狭义行为
内隐行为
外显+内隐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行为是由刺激(包括:外部和内部刺激)引起的,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反应。即:(S外界刺激·R反应行为)如:强光使人眯眼。帅哥美女经过会多看几眼。饥饿促使人的求食行为。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中介变因”概念。B行为变因=
f(S情境变因·A前提变因)
团体心理学家勒温认为:行为(B)是个体(P)与环境(E)相互作用的结果.即:B=f(P·E)
2、人类行为的类型:
人类行为
本能行为:(即遗传行为。如吮吸、觅食、爬行)
按人类行为起源划分
习得行为:(即学习行为。如工·交即工作、交往)

人类行为
亲社会行为:(即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如
助人、友善、遵守社会规范、公共参与等)
按行为对社会的作用划分
反社会行为:(即一切对社会有消极作用的行为。如

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等)
人类行为
正常行为:(即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按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划分
异常行为:(即偏差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划分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常用标准:(4)
①统计规律标准。(即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视为正常行为。反之为异常行为。如: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上学时都很健康,而案主小明却一到上学时就犯病。)
②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即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视为正常行为。反之为异常行为。如:学龄期的孩子逃学就不符合社会规范,视为异常行为。)
③行为适应性标准。(即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视为正常行为。反之为异常行为。如:有人因为害怕上学而不敢去学校,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有人因为酒瘾或毒瘾而无法正常工作、生活等。)
④个体主观体验。(即以个人的主观体验来判断某种行为的正常与否。)
3、人类行为的特点
(适可指,多发动)
①适应性。(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繁衍。)
②可控性。(人类行为经过学习是可以改变的,人类能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行为。)
③指向性。(人类行为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如听到声音后人的定向反射等。)
④多样性。(人类行为即有外显和内隐行为,又有正常和异常行为等。)
⑤发展性。(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现在行为又将成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⑥动态性。(人类行为处于变化中,这种变化即受人自身如身高、体重等变化的影响,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改变的影响。)4、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3)
①、生物因素。②、心理因素。③、社会因素。
(五)、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的含义:
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土地、资源、气候、动植物、噪音等)人造物质环境:(包括房屋、道路、活动
社会环境:空间和各种服务设施)

纯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社区、文化等子系统)
2、社会环境的特点:(5点,多复杂的层次稳定与否)
①、多样性。
②、复杂性。即各子系统很复杂,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也很复杂。
③、层次性。社会环境有层次性,有的因素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有的比较间接。
④、稳定性。社会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如家庭环境、所在社区的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等。
⑤、变动性。
3、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7)
①、家庭
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通过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内互动引起的。家庭成员关系指家庭成员的关系类型和这些关系的性质。家庭成员的关系类型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即核主联合)等7种。核心家庭指父母亲和未婚子女组织的家庭。主干家庭指父母亲和一对已婚子女组织的家庭。联合家庭指父母亲和多对已婚子女组织的家庭。家庭内互动包括纵向影响和横向影响。纵向影响主要来自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的事件(如出生富贵和出生贫贱)对当今家庭成员行为的影响。横向影响主要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②、朋辈群体
朋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等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
③、学校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社工在开展工作时要对学校系统(即老师、管理者、家庭、学生以及学校所在社区)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④、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个人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以及遇到的下岗失业、人际关系不睦、工作压力大等都和工作单位相联系。
⑤、社区
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本身的社会规范。
⑥、文化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个人行为也受到其认同文化中的行为模式的影响。
⑦、大众传媒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5)
1、个体必须适应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受遗传禀赋的制约。4、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由其是领袖人物或大众的一致性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巨大。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
第三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伦基础:
一、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伦:(人类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生物系统的影响。)
四种遗传异常(饶驰认为)
①单一基因遗传。(即thanx包括Tay-Sachs病、Huntington病、囊\n胞性纤维症、血\x友病)
②多重因素遗传。(即先吸口气兔糖先天性脊柱侧凸、气喘、兔唇、糖尿病)
③染色体错乱。(唐氏综合症)
④环境引起的遗传异常。(酒精、性病、辐射、致癌物质)
二、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伦: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伦: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对意识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经验是弗洛伊德的主要贡献。
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一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当个人受到挫折或焦虑时,他总是倒退到他曾停滞的那个发展阶段,出现幼稚行为,如哭泣、抽烟、酗酒等。即“退行现象”。
1、口唇期(0~1岁)
快感来源
“停滞”在该期
的人的特点
“停滞”在该期的人格类型
口唇初期
(0~8月)
唇舌的
允吸活动
“停滞”在该期的人可能会从事大量的口唇活动。如沉溺于吃、喝、抽烟、接吻等。
口欲综合型人格
口唇晚期
(8~1岁)
牙齿的
撕咬活动
“停滞”在该期的人可能会从事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讽剌、挖苦、仇视等。
口欲施虐型人格
2、肛门期(1~3岁)
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使人格朝着慷慨—吝啬、不拘小节—谨小慎微、整洁—生活秩序混乱两个方向发展。
3、性器期(3~6岁)
这一时期,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其中“恋亲情结”包括“恋母情结”“恋父情结”。如果这一时期认同失败的话,可能会演变为同性恋、或异装癖、异性癖等性心理障碍。
4、潜伏期(6岁~青春期)
这一时期,儿童对性器兴趣消失,兴趣已从自己身体转向对外界环境的探索。
5、生殖期(青春期~成年)
这一时期,个人兴趣是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如果这一时期不能顺利发展,个人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精神病。
(二)、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个发展阶段都面临一次发展任务,经历一次心理—社会危机,或者说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包含着对立的两极,个体只有解决这一冲突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发展出某种特定的品质或“美德”。
埃里克森特别强调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认为这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环节。
发展阶段
主要冲突与发展任务
形成的品质或美德
婴儿期
(0~1岁)
●基本信任还是基本不信任
●发展任务:对周围世界的信任超越不信任
希望
(0希一动)
幼儿期
(1~3岁)
●自主还是羞怯
●发展任务:在羞怯中发展独立性(即自主性)
意志力
(1对意)
儿童早期(3~6岁)
●主动还是内疚
●发展任务:克服内疚,建立自信心
目的
儿童中期(6~12岁)
●勤奋还是自卑
●任务:学习知识、技能、勤奋感超越自卑感
有能力
青少年期(12~20岁)
●同一性还是角色混乱
●发展任务:发展自我同一性
忠贞
成年早期(20~40岁)
●亲密还是孤独
●发展任务:对他人作出承诺,建立亲密关系

成年中期(40~65岁)
●繁殖还是停滞
●发展任务:培养和指导下一代
关怀
成年晚(老年)期
●自我整合还是绝望
●发展任务:回顾一生,坦然面对死亡
智慧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具有他们特定的思考方式,个体主要是运用图式、同化、顺应三种原则来认识世界,图式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环,图式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图式的总和便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当有新事物和刺激出现时,个体先用同化原则把新事物与旧图式发生联系,让新的信息被吸收到旧图式中,同时再用顺应原则把旧图式加以改变,使之与新的环境相适应,并最终形成新图式。如一个8岁儿童把一块橡皮泥由球形压大成盘状。他会认为二者一样大,但如果换成一个5岁儿童,却不能意识到这样做的逻辑结果,他会固执地认为盘状的橡皮泥大。
发展阶段
主要特点
感觉运动期(0~2岁)
儿童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如看见奶瓶,吮吸。
前运算期(2~7岁)
儿童靠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表征是信息在大脑中呈现方式,它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如:两根一样长的木棍移一下1个5岁儿童看见就不一样了。
具体运算期(7~12岁)
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出推论。如:上面说的橡皮泥例子。
形式运算期(12以上)
个体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运演指心理运演,如:“把瓶子中的水倒进杯子中去“对于成年人来说,用不着实际做这个动作,只需在头脑里运用表征去想象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就可预见其效果。这种在头脑里想象的倒水过程,就是一种内化了的心理运演。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发展阶段
阶段特点
前习俗水平
(0~9岁)
惩天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他们服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反之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
天真的享乐主义阶段
根据行为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处于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9~15岁)
好维
好孩子定向阶段
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想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认为好的行为是受人喜欢和赞赏的行为。
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阶段
个体能了解、遵守、并执行社会规范和法规,认为按规则行动的行为是好的。
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15岁后)
会普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认为法规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可以改变的。能较辩证的看待行为的好坏。不用单一规则来衡量个人行为。
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认为人类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高于一切。能以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为标准进行思考。
(五)、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3点)
1、强调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强调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2、即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3、注意到了三种强化因素(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对学习的影响。尤其强调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重要性。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5点、布鲁默简称:布符(不服))
1、人们之间的互动主要由沟通组成,通过语言、手势、和行动,人们实现了互相沟通。
2、心灵、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3、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的行为受自身对情境定义的影响。这对社工界定案主问题和社会工作的实际展开都具有直接的意义。
(二)、常人方法学:(加芬克尔、加常)
常人方法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解决日常问题所运用的方法。常人方法学是研究常人方法的理论。
常人方法学的主要观点:(3即全索反)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权宜性”。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沟通和社会行动具有“索引性”。即事出有因3、在日常实践过程中,人的行动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互为条件,让实践行动具有“反思性”。这对社工系统地理解案主的问题,对于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处理与案主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启发。
四人生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阶段
(年龄)
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社会发展
面临的问题
婴幼
儿期
(0~3)
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学会了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
孩子从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阶段,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能力。
是形成依恋的重要阶段,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0-6个月的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7-2岁的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2-3岁的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生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游戏伙伴阶段、第二阶段:退缩阶段、第三阶段:自我意识的出现阶段、
拒食、吮吸手指、咬指甲、心理自闭等
自我意识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等)、心理特征(如兴趣、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他人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等。)
学龄前期(3~7岁)
脑重接近成人水平
开始掌握本土语言和书面语言,开始形成内部语言,初步掌握语法结构。
自我意识主要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因素构成。建立了性别角色判断的标准,取得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儿童交往的对象包括父母、同伴和老师等
口吃、攻击、视瘾等
学龄期
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动作的熟练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学龄期儿童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儿童交往的对象还是父母、同伴和老师等
学习困难、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多动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青少年期
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已发育成熟,具备了生育能力。
青少年期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情绪发展出现两极性。
青少年期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要度过“危险期”,
如早恋、犯罪、
和适应不良等问题,学业上的失败会导致多重负面影响。
青年期
22岁人的生理发展完全成熟,22至35岁是人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
心智活动的效率达到最高水平,青年人的能力发展包括一般能力发展(即认识和实操能力)和特殊能力发展(即人际关系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
表现在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三个方面的发展。
角色转换与冲突、工作上的歧视问题、婚姻家庭的调适问题
中年期
女性50岁进入更年期,
情感趋于稳定。婚姻更加务实,婚姻中责任已超越情感,事业成败的关键期。
更年期问题、婚姻问题、精神健康问题、就业方面的问题。
老年期
生理功能退化,各种老年疾病开始出现
智力衰退、认知衰退
社会角色和社会参与减少,导致社会地位下降。
退出就业领域产生的无用感,
经济收入减少会产生生活上困难,退出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会使人际关系谈化,各类疾病增加,身体受折磨。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一、理论的定义:它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般水平和较高知识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和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实践理论:做为模式的实践理论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处理某类问题的一套经典的做法。
(一)、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5)
1、解释问题。2、预测。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4、指导服务实践的发展。5、发展新的理论。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1、社会工作理论(大卫·豪)
从理论关注
内容的角度分类
1、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即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人与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理论)
2、社会工作理论。(即是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的理论。)
2、马尔科姆·佩恩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分类:
特点
实证主义
理论
一套通过实验验证后判断知识有效性的规则。它强调实验法的普适性,要求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必须是中立的活科学的。缺点:它关注了人与社会的共同本质,却忽视了其差异性和独特性。特别是在对人的看法上,只强调了人的客观性一面,却忽视了人的主观性一面。
后现代主义
理论
所谓知识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后现代主义对社会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直接引起社工对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二、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1923年发表了《本我与自我》)
促使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盛行的原因:(3)
1、20年代社会工作方法在助人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2、“儿童引导运动”的推动。3、一战后,大量战争受害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提供深入的精神服务。
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心灵的构成:
人的心灵有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构成。意识: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想法和感受。前意识: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潜意识: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个体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潜意识包括趋力、防卫、超我的命令、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
(二)、人格的构成: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概念
行事原则
本我
指最原始的、最真实的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和内驱力。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不理会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本我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或知道。
自我
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感觉和判断。包括意识和前意识。它代表理性。
自我按现实原则行事,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为本我服务。
超我
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而形成的,它代表自我理想、良心、社会规范。
超我按道德原则行事,它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的欲望,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1、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
如: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自我要驾驭本我,即马车夫给马指方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还有社会上我们一般都处于超我状态,表现着自己的最好面,也掩饰着最根本的欲望,我们总在超我中迷失。自我做为仲裁者,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努力调节三者间的相互冲突。只有三个“我”和谐相处,保持平衡,人格才是完善的。
2、当自我承受三者压力过大,冲突无法调和时便产生了焦虑。(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为消除焦虑,自我会启动防卫机制,自我防卫机制有:否认、替代、认同、投射、合理化、反作用、退化、压抑、升华。
认同:有意识地接受另一人的特质。如在儿童时期对父母亲的感受。个人一生中面对握有实权的另一方时。反作用:压抑自己或社会无法接受的冲动并替代以相反的感受。如以爱代替恨。升华:一种正常并且不导致压抑的替代行为方式。如将性冲动转化为可接受的释放方式。
3、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在于提示内在冲突的根源,使个人获得自我了解并能洞察和顿悟。比如我们熟悉的沙盘游戏:就是通过让案主用沙具在沙盘上摆出场景,将人的潜意识以有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化解心理困扰,更好地促进自我成长。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4、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5)
①、个别化原则。②、与案主签订治疗协议。③、为案主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④、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⑤、倾听原则
5、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治疗情境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性对话。其中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即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和诠释。
精神分析理论所强调的个别化原则,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对个人价值的尊重。
三、认知行为理论:(巴金拉史贝)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巴金拉史贝)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如给狗喂食试验,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行为主义者认为,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为(如流唾液等),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即有机体采取某种行为后,就会使环境发生改变,环境改变的状况反过来又会影响有机体,促使有机体调节自己的行为。(如饥饿老鼠试验)
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即有关观察学习的理论就是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为认知行为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支持。
贝克:在认知理论之下,首先提出了认知治疗理论,强调认知因素对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影响。
史华哲:1982年对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进行了总结。
(二)、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
1、所谓认知:包含所有人类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过程。2、人类的思想、感觉、与行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3、要改变人的行为,首先就要改变人的认知,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
(三)、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1、在认知、情绪、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
2、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即习惯性思维,所谓“自动思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的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
3、艾利斯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如果人们有正确的认知,他的情绪和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他的认知是错误的,那他的情绪和行为就是错误的。
4、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前置事件:是指环境中出现在目标行为之前的事件。目标行为:是指不想要的或问题行为。结果:是指在发出行为之后所导致的相关行为。
5、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
(四)、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3个大点)
1、界定对案主问题看法的原则:
①、案主的问题与他的其他行为一样都是学习得来的,所以也是可以经过学习改变的。②、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案主的问题不仅仅是外在行为层面上,更是内在认知的结果。在实务中,不仅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外在行为,而且还要通过调整个人的内在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③、案主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
2、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①、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②、帮助案主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③、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案主形成积极的态度,以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①、改变错误的认知。②、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③、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认知行为学派助人过程中肋人者的角色:(2个)
①、教育者:即社工要做到教会案主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与技巧来检验自己的认知和行为。②、伙伴:即社工要陪伴他一起探讨其思维方式,讨论修正错误认知的策略。并协助他学习正确的行为。
(六)、认知行为学派助人的策略及步骤:(5)
①、确定错误的思维方式和想法,确认它们是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②、要求案主自我监控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③、探索案主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④、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方式。⑤、检验案主新建立的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调整行为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
四、社会支持理论
(一)、社会支持理论发展的背景:(即boss、可卡因)
鲍尔拜首先在精神医学领域提出了依附理论,强调早期关系(特别是与父母的关系)的重要性。斯拜科特提出了网络干预的概念。柯伯和卡塞尔提出了工具性支持和情绪性支持的概念。
社会支持的概念:(林南)
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社会网络只是个人可以直接接触的一些人,包括亲戚、朋友、同事。感知即感觉和知觉,客观事物通过感观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工具性支持:以人际关际为手段以实现某种目标,如找工作、借钱、帮忙照看孩子。包括协助、有形支持与解决问题的行动等。表达性支持:即可以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包括:自尊支持、心理支持、情绪支持、情感支持。(即来自心情)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网络通常能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预防、治疗、恢复。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2、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三)、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3)
1、发展因素2、个人因素:(指个人的人格因素,包括自尊程度、社会性、自主性。高自尊者、社会性高者、自主性低者更容易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反之则不容易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3、环境因素:(在开放的生活环境中,个人更容易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在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则反之。)
(四)、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首先评估案主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2、其次帮助案主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以满足其需求,解决其问题。
五、生态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背景:(贝·郝·平米)
1971年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理论,认为生命有机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系统都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非正式运用始于郝恩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的概念。平克斯和米纳罕以系统的观点介绍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方法,被看作是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正式运用。
(二)、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3)
1、个人生活在系统之中,即“人在环境中”,平米组合将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分为正式系统、如社区。非正式系统、如家庭。社会系统、如学校等。
2、个人的生活状态取决于他能否与其所生活的系统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环境中是否存在所需资源和不利因素,以及能否有效利用环境中的资源。
3、将系统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务,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环境支持的薄弱、社会分配不均、乃至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限制等。因此应从整体系统的层面进行动态干预。
(三)、生态系统理论的背景:(玛·亚、吉·杰)
玛丽·里士满和珍·亚当斯分别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所选取的理论倾向,成为生态系统理论的先导。吉曼和杰特曼提出了“生态模型”,强调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中,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来引导社会工作的实施。
(四)、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3)
1、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他人互动的能力,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与环境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相互调和度。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个人意义是环境赋予的,因此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环境之中。3、个人问题必须放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加以认知和解决。生态系统理论要求社工对案主所有有关系统予以关注。
(五)、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个人所生活的系统可分为三个系统:
1、微观系统。是指个人系统,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子系统。2、中观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3、宏观系统。是指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影响个人的四个重要的宏观系统是: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
六、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包括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做万物的尺度。人的价值包括尊严、才能和自由。人本主义起源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领袖人物。
(一)、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1、相信人的理性,相信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地选择行动。2、人本主义社会工作专业治疗中的基本原则:诚实和真诚、温暖与尊重、接纳、同理或同感。3、人本主义社会工作应该促使人们掌握人人都拥有的“个人权力”以实现其目标。
(二)、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原则:
凯格即凯茨和格拉斯曼认为人本主义理论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表现为:
1、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和能力,强调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尊重。2、强调小组过程中每个人的责任感。3、人们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6、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7、群体成员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个人的差别都要得到尊重。
七、存在主义理论:(萨特)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其含义是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
(一)、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1、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2、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社工必须明确,案主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3、在实践中,社工必须关注案主的主观经验。4、在实践中,社工要致力于将案主的负面因素转化为积极的正面因素。
(二)、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治疗过程:
1、觉醒。即个人意识的觉醒,协助案主的自我意识从幻灭到正视现实。2、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慰案主,痛苦是必然的,痛苦对生命具有指导性。存在主义强调对过去经验的解释对于未来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3、选择的自由。存在主义强调案主在主观上具有选择的自由和改变的能力。
4、对话的必要性。个人的成长就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
5、实行。社工肯定案主的独特性,来促成案主对自己独特性的肯定。
(三)、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认为包括个人痛苦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专业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
八、增能理论:
增能理论的历史:巴巴拉·索罗门1976年出版《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能的概念。增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
(一)、增能理论的基本假设:(5)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环境的排挤和压迫造成的。2、阻碍个人权能发挥的环境障碍是可以改变的。3、个人的权能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4、案主是有能力、有价值的。5、社工与案主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二)、索罗门认为造成个人无力感的根源:(3)
1、受压迫群体的自我负向评价。2、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3、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三)、增能发生的层次:即能力的增强一般发生在三个层次上
1、是个人层次。指个人感觉有能力去解决问题。2、是人际层次。指个人和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3、环境层次。指能够改变那些不利于个人权能发展的制度安排。
(四)、增能取向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5)
1、有意识地选择长期“缺权”的人和社区为案主。2、社工与案主要建构起协同的伙伴关系。3、确认案主是积极的主体。4、重视案主的能力而非缺陷。5、重视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五)、索罗门提出从四个方面帮助案主提高权能:
1、协助案主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2、协助案主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3、协助案主认识到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4、协助案主认识到社工只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伙伴,他们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六)、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在增能社会工作中,社工应避免以权威姿态出现,而是要与案主建立平等协同的伙伴关系,他们视助人过程为分享权能的过程,通过分享,可以让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权能,权能是在人们的积极互动过程中不断生长出来的。
第五章、个案工作(Social
casework)
一、个案工作的基本要素:
1、案主——是生活中遭遇困难的单个个人或家庭。2、工作方法——是一对一的个别化的工作方式。3、服务目标——增进案主与周围环境或他人之间的和谐。
个案工作的基本内涵: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帮助遭遇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促进其正常生活,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
个案工作的本质:
个案工作的本质是协调案主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案主的社会功能。
个案工作的本质
基本内容
社会功能的恢复
包含案主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
包含案主具有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包含案主与社会环境能够相互适应。
社会功能的增强
包含对案主自身拥有能力的关注。
包含案主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
包含案主困境解决能力和问题预防能力的同时提高。
二、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7种,三人行,必有理危家。即李维佳)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霍金)
霍利斯让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成为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汉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汉密尔顿系统地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4)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对案主问题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强调,案主的问题与案主感受到的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三个方面的压力有关,这三个方面的压力相互影响,最终使案主的内部心理出现困扰以及人际交往出现冲突。过去的压力是指案主成长早期感受到的因愿望没有获得满足或情绪冲突没有被解决而产生的压力。现在的压力是指案主感受到的当前社会环境的压力,压力过大会导致成长早期的问题表现出来。问题处理的压力是指案主对外部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控制能力欠佳所导致的压力。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案主,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遗传异常(饶驰认为)
1、直接治疗技巧。(即直接对案主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技巧。)
根据服务提供的方式分类
2、间接治疗技巧。(即通过辅导第三者或改善周围环境间接影响案主的具体技巧。包括案主的父母、亲戚、朋友、同事、邻里、社区管理人员)

直接治疗技巧的分类:
根据社工与案主的沟通状况分类
类型
概念
特点
具体技巧
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社工直接向案主提供必要的服务,而案主只处于被动服从位置的各种技巧。
不关注案主内心感受和想法。
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
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社工通过与案主沟通交流,引导案主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
比较关注案主内心感受和想法。
现实情况反应心理动力反应人格发展反应
支持:是指通过社工的了解、接纳、同感等方式减轻案主的不安,给予案主肯定和认可。直接影响是指社工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促使案主发生改变。探索—描述—宣泄是指社工通过让案主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为案主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的机会,以减轻案主内心的冲突,调整案主不良的行为。现实情况反应是指社工帮助案主对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心理动力反应是指社工帮助案主正确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人格发展反应是指社工帮助案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以往经历,调整自己的人格。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3)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案主。(研究阶段:指从第一次与案主接触到完成与案主问题有关资料的收集。)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案主问题的原因。(诊断阶段:指对案主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案主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a、心理动态诊断:指对案主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估。如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关系。b、缘由诊断:指对案主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c、分类诊断:指对案主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出判断。)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案主。(治疗阶段:指对案主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主要用于五个方面的治疗工作:a、减轻案主的不安。b、减轻案主系统功能的失调。c、增强案主的适应能力。d、开发(挖掘)案主的潜能。e、改善案主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2)
1、认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2、人的行为又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认知
情绪
行为
针对案主的问题需要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同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认知因素:包括三种意识状态的层面。
意识
在最上层,是人们作出理性认识和判断的基础。
自动念头
是人们在实际处境中快速流动的意识状态。
图式
在最深层,是人们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最基本认识。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的治疗方法和技巧:(6)
1、个案概念化。根据案主的心理结构和问题的特性,从案主的具体问题出发,根据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原理设计针对具体问题的服务介入计划。2、合作式的治疗关系。社工与案主是平等的合作治疗关系。3、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即对话式提问。通过采用对话式提问调动案主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揭示案主的无效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4、结构化。通过让案主设计日程安排,帮助案主规划自己的生活安排,提高案主的学习能力。5、心理教育。运用案主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呈现治疗的概念。6、认知重塑。帮助案主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式,建立并增强理性认知的能力。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2)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艾哈迈德)
1955年艾利斯和哈帕正式提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这种趋向在生活中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发展出理性的生活方式。一种是发展出非理性的生活方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受到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2、艾利斯的“ABC”情绪理论框架:
A、代表引发事件。指案主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B、代表案主的信念。指案主对当前所遇到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为,案主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案主信念的影响。
3、非理性信念是指那些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化、普遍化、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绝对化指案主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希望自己的生活完美无缺。如:要求自己所遇到的人都喜欢自己。普遍化指案主把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概括为所用事物的普遍特性。如经历几次失败后,认为自己天生就是笨。、抽象化指案主把具体场景中得出的经验,抽象为一般的准则。如:如果自己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自己。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类型
概念
具体技巧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
对案主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识别的具体方法。
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即反面角色冒识)
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
对案主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辨析的具体方法。
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想象、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
1、反映感受:让案主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以及各种感受,从而识别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2、角色扮演:让案主扮演特定的角色,重新体会当时场境中的情绪和行为,了解情绪和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3、冒险:让案主从事自己所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呈现出来。4、识别:根据非理性信念的绝对化、普遍化、和抽象化等不符合实际的具体特征,了解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1、辩论:让案主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质疑,动摇非理性信念的基础。2、理性功课:帮助案主改变非理性信念的语言模式,如“必须……”“应该……”等,从而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3、放弃自我评价:鼓励案主放弃用外在的标准评价自己,逐渐消除非理性信念的影响。4、想象:让案主想象自己处于困扰的处境中,并通过设法克服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方式学习理性的生活方式。5、自我表露:借助社工表露自己感受的方式,让案主学习理性的生活方式。6、示范:借助社工具体的示范行为,让案主掌握理性的行为方式。7、替代性选择:借助替代性方法的寻找,帮助案主逐渐克服喜欢极端化的非理性信念。8、去灾难化:让案主尽可能设想最坏的结果,直接面对原来担心害怕的事件,从而让案主担心害怕中的非理性信念显现出来。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1、明确辅导要求。2、检查非理性信念。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
(四)、任务中心模式:(任务—地雷)
雷依德和艾拔斯坦1972年合作出版了《任务中心个案工作》一书,具体讲述在有限时间内实现由案主自己选择的明确目标的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就是案主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任务是实现解决问题的手段。解决问题是目标。
1、任务中心模式认为,简要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符合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①、介入时间有限。②、介入目标清晰。③、介入服务简要。④、介入过程精密。⑤、服务效果明显。
2、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案主的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①、案主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②、案主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能。
3、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有效的沟通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和达到五种功能。
两个要素:①、有系统。②、有反应。沟通要达到五种功能:(即:探组和水励方)①、探究。②、组织。③、意识水平的提升。④、鼓励。⑤、方向引导。
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
1、界定问题:(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要具备4个条件)
①、案主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②、案主承认这是一个问题。③、案主愿意处理这个问题。④、案主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有可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2、明确界定案主:(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它的案主必须包括2方面)
①、案主必须是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做出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求助对象。②、案主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3、合理界定任务:(只有把以下3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和可行的。)
①、案主的问题。②、案主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③、案主的意愿。
(五)、危机介入模式:(快船队卡曼—卡普兰和林德曼提出了“危机调适”的概念。)
1、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分为两种:1、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2、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
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发生

危机应对

危机解决

恢复期
2、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6)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3、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5)
①、迅速了解案主的主要问题。②、迅速做出危险性判断。③、有效稳定案主的情绪。④、积极协助案主解决当前问题。⑤、帮助案主增强自主能力。
(六)、人本治疗模式:(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1974年罗杰斯将自己的辅导模式正式命名为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本治疗模式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能,追求不断成长发展的基本趋向。
2、自我概念:即案主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案主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以及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三个部分。人的自我概念是在与周围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人的态度和反应方式的影响形成的。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当他人的价值标准内化为案主的内心要求时,就会使案主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相冲突。当案主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能维持表面上的一致时,案主的内部心理状态叫心理适应不良。当不能维持表面上的一致时,案主的内部心理状态叫心理适应失调。
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有效的辅导方式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案主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人。
罗杰斯把这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征:
①、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事物,具有基本的安全感,是理性的人。②、能够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③、能够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并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④、面临众多的选择,而且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⑤、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社工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人本治疗模式认为,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三项充分必要条件,包括6点。①、表里如一。即社工让自己的意见和态度与自己的真实感受相一致。②、不评价。即社工不能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价案主的感受和行为。③、同感。即感同身受。④、无条件的接纳。⑤、无条件的爱。⑥、保持独立性。即社工要让案主明白,做为独立的个体,要关注自己各种潜能的充分发挥。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七)、家庭治疗模式:(米纽秦总结出了结构派家庭治疗模式。)
结构派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家庭治疗模式的本质特征:把家庭视为社会工作的案主。结构派家庭治疗模式致力于使失去功能的家庭达到结构性的改变,通过改变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1、家庭系统:家庭由不同的成员组成,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组织化的系统。
2、家庭结构:每个家庭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涉及4点:①、次系统。如在家庭系统中象夫妻、亲子等系统。②、系统之间的边界。家庭内次系统之间都具有与周围分割的界限,这些界限就是边界。③、角色和责任分工。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功能正常的家庭中每个成员能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④、权力结构。每个家庭都具有一定的权力动作方式,称为权力结构。
3、病态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会防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有4种基本方式。①、纠缠与疏离。即家庭系统中如果各子系统之间关系过分密切,称为纠缠。过分疏远,称为疏离。②、联合对抗。即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时,有些成员会形成同盟,与其它成员对抗。③、三角缠。即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第三方实现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就把第三方带入两人的互动关系中。④、倒三角。即家庭的权力并不集中在父母手里,而由孩子掌握。就会出现权力结构的倒置现象,称为倒三角。
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形成期→
家庭发展期→
家庭扩展完成期→
家庭收缩期→
家庭解组期
结构派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病技巧:(9)
1、重演。即让家庭成员实际表现相互交往冲突的过程。呈现家庭的基本结构和交往方式。2、集中焦点。即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家庭成员交往方式与问题的关联上。3、感觉震撼。即利用重复、声调的高低让家庭成员明了社工谈话的内容。4、划清界限。即帮助家庭成员分清交往的分界线。5、打破平衡。即打破原来病态家庭结构的平衡。6、互动方式。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7、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即协助案主建立合理的观察生活的视角。8、似是而非。即通过强化问题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使原业似是而非的错误想法显现出来。9、强调优点。即引导家庭成员关注整个家庭或个人的优点。
结构派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1、以家庭为焦点的工作。结构派家庭治疗模式要求社工进入案主的家庭环境中认识案主家庭的基本结构和成员的交往方式。并通过对案主的家庭结构和成员交往方式的改变解决案主的问题。
2、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结构派家庭治疗模式评估的基本框架:①、家庭结构。②、家庭系统的弹性和回应。③、家庭生命周期。④、家庭成员问题与家庭成员交往方式的关系。
3、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结构派家庭治疗模式要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
①、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社工要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引导家庭成员直接面对家庭成员的交往方式。②、改善家庭结构。即改善病态家庭结构。③、改变家庭错误观念。协助案主建立合理的观察生活的视角。
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个案工作的介入过程分接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和追踪八个基本阶段。
(一)、社工在接案过程的工作要求:(4)
1、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2、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案主。3、明确案主的要求。4、初步评估案主的问题和需要。
通常只有两种情况才允许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1、是案主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2、是案主生活在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
(二)、收集资料;
1、收集与案主问题有关的资料;即a、个人资料包括案主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b、环境资料包括案主的家庭、同辈、社区和工作环境等情况。2、对案主的问题进行评估;即包括a、案主的问题。b、案主问题产生的原因。c、案主曾经做过的努力。
(三)、制订服务计划;
服务计划的基本内容有六个方面:1、案主的基本情况。包括案主的姓名、性别、年龄等。2、案主希望解决的问题。3、服务计划的目标。包括总目标和每一阶段的子目标。4、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5、服务开展的期限。包括每一阶段的时间安排和总的时间安排。6、联系方式。包括直接见面和不直接见面的联系方式。
制订一个完备的服务计划社工要做到以下5点:
1、准确分析案主的需要和问题。2、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3、熟悉机构能提供的具体服务。4、清晰认识社工具备的能力。5、了解案主拥有的资源。
(四)签订协议;
签订协议即可以是口头也可以是书面的。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口头协议。协议内容包括:1、服务目标。2、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3、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4、服务的时间、地点、期限和次数。5、服务双方签字。
(五)开展服务;
在服务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社工扮演的角色。(即联系教师倡治歌)
1、联系人。即社工与拥有资源的服务机构联系,使案主能获得合适的服务。
2、教育者。社工教育案主学习处理问题的新知识、新方法。调整原来的行为方式。
3、使能者。即社工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调动案主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案主的潜能,促使案主发生有效改变。
4、倡导者。即社工倡导机构实行必要的改革,为缺乏资源的案主争取更合理的服务,或动员案主一起争取一些合理的资源和服务。
5、治疗者。即社工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消除或减轻案主的困扰。
(六)、结案;
出现五种情况之一就可以结案:
1、社工与案主都认为工作目标已经达到。2、虽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案主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社工与案主的专业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4、案主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其他机构和社工解决。5、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对于3、4、5这三种情况,社工需要提供转介服务。
结案阶段,社工要做好如下工作:
1、预先告知案主,让案主对结案做好准备。2、巩固案主已有的改变和进步。3、帮助案主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为结案之后案主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4、鼓励案主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案主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结案的形式:1、直接告诉案主。2、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3、变化联系方式。
(七)、评估;
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案主的改变状况。2、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3、服务介入工作中人、财、物和其它资源的投入情况等。
评估经常采用的方法:1、案主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2、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3、服务机构评估社工的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八)跟踪;(即跟进)
跟踪阶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1、根据案主的状况案排一些结案后的练习,巩固案主已有的进步,增强案主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2、调动案主的周围资源,增强对案主的持续支持。3、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四、个案工作的技巧:(分为:会谈、建立关系、收集资料、方案策划、评估)
(一)、会谈:指社工与案主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类别
特点
具体技巧
支持性技巧
社工借助身体或口头语言表达对案主的关心。
专注、鼓励、同理心、倾听
引领性技巧
社工主动引导案主探索自己过往经验。
澄清、对焦、摘要
影响性技巧
社工为案主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建议。
提供信息、建议、忠告、自我披露、对质(即面质)
澄清:社工引导案主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如:“您刚才说的意思是……,是吗?”“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
对焦:社工将案主偏离的话题或宽泛的讨论收窄。如:您有很多话题想谈,因时间有限,您这次最想谈的话题是什么?
摘要:社工将案主的长段谈话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如您刚才讲的是不是包含这几个方面的要求。
对质(即面质):社工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案主直接面对自己行为、情感、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状况。如: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有什么打算吗?
(二)、建立关系:是指社工与案主初次接触,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合作关系。
1、感同身受。2、建立有利于案主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3、制造气氛。4、积极主动的态度。
(三)、收集资料:
1、会谈的运用。会谈是直接收集资料的有效方法。2、调查表的运用。3、观察的运用。4、现有资料的运用。
(四)、方案策划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2、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3、服务策略合理。
(五)、评估:指服务介入总结结束阶段的评估。是对整个介入过程进行检查和反思。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
a、对介入活动的效果评估。(它注重服务工作的成效)
b、对所运用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评估。(它注重介入成效的实现方式。)
2、合理运用评估方法:(基线评估、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对案主影响的评估。)
3、案主的积极参与。4、坦诚保密。
六、个案管理是介于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之间的一种整合性服务方法。被称为“综融性社会工作”。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提供的方式,由专业社工评估案主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种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案主的复杂需求。
(一)、个案管理的特点:
1、个案管理以同时遭遇多重问题,并且在取得及使用资源上有困难的个人和家庭为对象。
2、个案管理强调的是“全貌”的工作方法。
a、为案主寻找其所需的服务网络。b、同时协调服务机构之间或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3、个案管理的动作具备了双重的功能。
a、经过协调实现服务提供。b、展示了责信态度的服务提供。强调服务的效率,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提供相关的服务。
(二)、如果将服务的焦点集中在个案管理者与案主的关系方面,个案管理的实施原则有如下几方面。(6)
1、案主参与。即强调案主与个案管理者一起工作,包括需要的评估、包裹式服务的规划与组织都由双方共同作决定。
2、服务评估。评估是个案管理的核心任务,包括案主的需要及其生理状况、社会环境、非正式网络、甚至个人偏好。个案管理的评估分为,需求评估、初始评估、财务评估、社会工作专业评估。(即求始(是)、财专)3、服务协调。个案管理者的角色要求更为注重协调能力。强调个案管理者要协调各方资源为案主提供“全人”的服务。他承担着整合多个服务机构和不同专业服务的工作。
4、资源整合。个案管理者要掌握有助于满足案主需要的各方面资源,并能加以整合运用。
5、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
包裹式服务是指经过需求评估和可利用资源的确认后设计的一整套服务,并且通过各种服务的连接最终促使案主学会独立自主。
专业合作是指个案管理是一种结合不同专业领域的团队工作方式。团队中包括医生、护士、职业治疗师等。
6、评估与监督。其目的是确保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能够达到案主可接受的标准。
(三)、个案管理的工作过程:
1、个案发掘与转介。
案主通常是通过转介和外展的渠道进入服务体系的。
2、评估和选择。
评估即预估,其目的是确认案主的真实需要,确定案主是否需要整合性的服务,以便能有效运用资源满足案主独特的要求。
3、个案管理服务计划与执行。
个案管理者在制订服务计划的阶段有两点要特别注意:a、需要确保有适当的资源以满足案主的需要。b、需要负责管理珍稀的资源。
个案管理服务计划的执行就是提供服务满足案主需要的过程。也是开展专业服务的过程。
4、监督和评估。
在服务过程中,个案管理需要不断地监督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服务。保证服务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5、结案
第六章、小组工作方法(Social
Group
Work)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工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
依据小组目标,分为四种小组工作类型:(即两支成教)
1、支持小组:是把具有同质性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相互支持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大多数支持小组属于自助类的。如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
2、治疗小组:其组员通常都是曾经在生命中有过创伤,并且影响其当前的日常生活。或者在生理、心理方面有不良症状影响一般日常生活。如为毒瘾者提供服务的“美沙酮治疗小组”、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的“星星点灯小组”、针对家暴受害者开展的治疗小组。
3、成长小组:其目标是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组员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如近年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而开展的“体验小组”、青少年的野外拓展训练营。
4、教育小组:是帮助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成员能够改变自己原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方式,来实现改变成员的目标。教育小组被广泛地应用于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
小组工作的特点:(3)
1、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2、强调组员的民主参与。3、注重小组的动力。小组动力源于组员对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
小组工作的功能:(4)
1、塑造组员的平等意识和认同感、归属感。(即认输)小组是一个临时性的社会共同体。
2、提供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境。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4、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二、小组工作的模式:(不同类型的小组往往采用特定的工作模式,即发社治惠模式)
(一)、社会目标模式:
1、理论基础: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缘于系统论、生态系统论、教育理论、和社会学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强调社会系统与个人、群体之间是互动和相互影响的。它关注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主张通过小组工作中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它是最早的小组模式,与社区工作方法相似,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
2、社会目标模式的基本假设:
认为组员在小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目标,可以主动推动小组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员能够获得自我发展、提高参与能力和承担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行动的能力。
3、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4)
①、致力于培养并提高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②、致力于发展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于培养社区领袖,使他们有能力和有意识去带领并推动社会变迁。
④、致力于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二)、治疗模式:
1、治疗模式也称临床模式或康复模式,以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做为小组工作的主要任务,它与个案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治疗模式中的组员一般有较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2、理论基础:
治疗模式缘于精神医学、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尤以行为修正理论、社会化理论、学习理论为重。它关注组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强调通过小组的工作技巧来解决组员的问题。
3、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
认为个人的社会关系与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得到治疗,改变有问题的行为方式。习得适应社会生活的经验。
4、治疗模式的实施原则:
①、设定每一个组员的个别性治疗目标,寻找共同的小组目标。(即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
②、强调为案主工作,而不是与案主一起工作。
③、带领组员建构和发展社会性的治疗关系,帮助组员学习新的行为,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即:建构性原则)④、
(三)、互动模式:(即互惠模式或交互模式)
互动模式关注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希望通过组员、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达到增强组员社会功能的目的。互动模式将小组工作的重点集中于组员间的互动过程。
1、理论基础:
互动模式缘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
2、互动模式的基本假设:
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小组为个人社会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有效场所,小组带领者通过组织组员互动,使组员发掘自身潜能,增加社会交往的信心、知识和技巧,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互动模式的实施原则:(3)
①、互动模式下的小组目标是促使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达到开放,实现良性互动。小组的目标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更在个人、小组、环境等之间的开放和互动。
②、互动模式要求组员在小组中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
③、通过组员间面对面的互动,促使组员寻找所有组员的共同需求,挖掘小组的正向动力,动员组员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组员个人和小组的发展目标。
(四)、发展模式:(即过程模式)
1、理论基础:
发展模式缘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发展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它关注的焦点是组员的社会功能,重视的是组员个人潜力的发掘。
2、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
人有潜力做到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能够意识到他人的价值、评价他人,并与他人形成互动;能够意识到小组的情景,评估小组的情景、并在小组中采取行动。
3、发展模式的实施原则:(2)
①、发展组员的认知,形成小组共识。激发组员的潜能,增强组员的能力。(即使能者原则。)
②、鼓励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积极分享自我发展的经验。(即积极参与原则。)
三、小组工作的过程:
(一)、小组准备期:(即制订计划的阶段)
小组准备期社工的任务:
1、组员的招募和遴选
2、确定小组工作的目标。
小组工作的目标有总目标与具体目标之分。总目标由小组的类型和组员的问题和需求所决定。具体目标包括需求目标、实质目标、过程目标、沟通目标。(即虚实、沟住过往)①、需求目标:是针对每个组员的具体需求而定的目标。它体现个别化原则。②、实质目标:是小组工作能够解决的问题及其具体范围。③、过程目标:是小组工作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是不同阶段任务的具体化。④、沟通目标:是促进组员之间相互理解和接纳,从而实现互动和分享的重要环节。
确定小组工作的目标时,要遵循如下原则:
①、是目标清晰,可以测量和评估。②、是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定。③、是目标要切合每个组员的实际能力。④、是具体目标之间是兼容的,不能相互冲突。⑤、是要尽量使用正面的语言表述目标。
3、制订小组工作计划。
4、申报并协调资源。
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
小组的规模指的是小组的大小,主要与小组的人数有关。一般小组人数定在3—50人之间,5人小组适合讨论,8人小组最容易完成任务。
6、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
即:①、小组活动场地的选择。②、小组活动所需座位的安排。③、准备活动所需的其他设施和辅助材料。如张贴画、奖品等。
(二)、小组初期:
从第一次聚会起,小组工作就进入了小组初期,小组初期是组员之间、社工与组员之间关系建构的阶段,是组员对小组产生认同的阶段,也是小组规范化的阶段。
1、小组初期组员的特点:(即小猫沉默依赖)
①、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②、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③、沉默而被动。④、对社工的依赖。
2、小组初期社工的任务:
①、帮助组员互相认识以消除陌生感。②、帮助组员明确小组目标和对小组的期望。③、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小组契约。
④、制订小组规范。
小组规范是由社工和组员一起建立的适合管理和协调组员行为的准则。
a、秩序性规范: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
b、角色规范:界定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
c、文化规范:用来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
⑤、帮助组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⑥、建立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组员间关系的组成模式就是小组结构。包括5种,即领导沟接权色。
a、领导结构。建立有利于推动小组过程的领导结构。
b、沟通结构。建立能够最大限度鼓励组员进行沟通的理想结构。
c、接纳结构。建立组员之间能够相互接纳和包容的结构。
d、权利结构。建立组员能够自我肯定、有所增权的权利结构。
e、角色结构。建立每个组员都有位置、都适合的角色结构。
3、社工的角色和责任。(即鼓组勇气统领)
小组初期,社工处于小组中的核心地位。
①、鼓励者:社工要鼓励组员主动表达对小组和其它组员的期望。
②、组织者:社工要组织一些能够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
③、领导者:社工处于小组的核心位置。包括制订小组活动的计划等。
(三)、小组中期:
小组中期是组员间形成亲密关系的阶段,也是小组开始出现权力竞争与冲突的阶段。小组冲突:指组员间需要、目标、或价值观念的不协调而导致的冲突。
1、小组中期组员的特点:
①、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互动中防卫的心理与抗拒的行为。③、出现权力竞争与冲突。(注:一些组员因感受不到安全和满足会在小组中期退出。)
2、小组中期社工的任务:
①、帮助组员处理抗拒的行为。
②、帮助组员处理好小组冲突。社工运用的具体措施有:
a、帮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b、增进组员对自我的理解。c、重新调整小组规范。d、帮助组员处理由冲突带来的紧张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e、将问题抛回给组员,让他们自己解决。(即:焦点回归法。)
③、提醒组员保持对小组整体目标的意识,让组员时刻注意小组目标。④、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在这里主要以组员为主导,以社工为引导。鼓励组员担负起重构小组的全部责任。
⑤、小组中期组员尚未达到完全自主,社工要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以更好地实现小组目标。
3、社工的角色和责任。(即:用工辅协调支引)
在小组中期,社工在小组的权力和地位逐渐由中心位置向边缘位置转移,但还是接近中心位置。①、工作者。②、辅导者。③、协助者。④、调解人。⑤、支持者。⑥、引导者。
(四)、小组后期:(即小组的成熟期)
1、小组后期小组及组员的特点:
①、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包括小组的吸引力、归属感等。
②、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小组内部出现次小组。
③、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组员对小组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2、小组后期社工的任务:
①、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②、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③、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实际的行动。④、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
3、社工的角色和责任:(用能源支引)
在小组后期,组员的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能力大大增强,开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社工逐渐退移到边缘位置。
①、资源的提供者。②、能力的促进者。③、支持者。④、引导者。
(五)、小组的结束期:
1、小组结束期小组及组员的特点:
①、离别情绪。②、情绪转移。③、两极行为。
2、小组结束期社工的任务:
①、帮助组员处理好离别情绪。
②、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社工的主要方法有:(即寻求模树跟鼓励)
a、寻求进一步的支持。b、模拟练习。c、树立信心。d、跟进服务。(如转介、跟进聚会、安排探访。)e、鼓励独立。
3、做好小组评估:小组评估的方式:
类型
包括内容
社工自评
1、小组目标是否达到。2、社工在带领小组中的技巧运用以及与组员间的互动过程。
组员自评
1、参与小组的目标是否达到。2、参加小组过程的感受如何;3、小组的效能如何。
督导评估
1、对组员的评估。2、对小组效能的评估。
4、社工的角色和责任:(2导)
小组结束期,社工又回到小组中的核心地位。
①、引导者。②、领导者。
四、小组工作的技巧:
(一)、沟通与互动的技巧:(2大类)
1、与组员沟通的技巧:(7)
①、全神贯注倾听。②、积极给予回应。③、适当帮助梳理。④、适当自我表露。⑤、及时进行小结。⑥、营造安全、轻松的气氛。⑦、对信息进行磋商。
2、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5、示范引导表情、回礼)
①、示范引导。②、鼓励组员相互表达。③、提醒组员相互倾听。④、促进组员相互回馈。⑤、帮助组员相互理解。
(二)、小组讨论的技巧:(2大类)
小组目标与小组活动方案的确定、小组与组员问题的解决都会用到小组讨论的技巧。
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
①、选择合适的讨论主题。②、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③、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其讨论形式有:质询会、座谈会、公开讨论、陪席式讨论。(即制公做陪)④、安排活动的环境。⑤、挑选合适的参与者。⑥、准备好讨论草案。讨论草案包括:讨论的目标、安排哪些讨论素材、讨论场地及设施准备清单、讨论时间的掌握和分配。
2、社工主持小组讨论的技巧:
①、开场的技巧。②、了解的技巧。③、提问的技巧。有五种提问类型:开放式的提问、封闭式的提问、深究回答型的提问。(如社工用“描述”、“告诉”、“解释”等词提问。)、重新定向型的提问、(如刚才小李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他组员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如我们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谁能对此总结一下吗?)
④、鼓励的技巧。⑤、限制的技巧。⑥、沉默的技巧。⑦、中立的技巧。⑧、摘述的技巧。⑨、引导的技巧。社工引导小组讨论时,要避免指定发言、避免轮流发言、避免单刀直入和刨根问底。社工要注意:a、把握小组讨论的程序。b、妥善处理讨论中发生的冲突。⑩、小组讨论结束的技巧。
(三)、小组工作的治疗技巧:
1、直接干预法:指社工作为小组的核心人物以治疗者的角色直接影响组员的行为。一般发生在小组自身缺乏相应的资源和经验,无法协助组员解决面对的问题时,或有个别组员孤立于小组之外的时候。
2、间接干预法:指社工通过对小组过程的干预来间接影响组员的行为,协助解决个人问题的工作技巧。
3、小组的外在力量法:
指社工借助小组以外的力量来影响组员和小组的做法。这些力量包括小组外的活动、与组员有紧密关系的外部人员、组员所属的社会体系和社会环境。在运用外在力量法时,社工扮演着:辩护者、仲裁者、中间人、评议员的多重角色。
(四)、小组活动的设计技巧:
在设计小组活动方案时,社工应掌握和考虑以下几点:
1、要紧扣小组目标。
如在小组初期,为促进组员间的相互熟识,消除紧张情绪,可设计:自我介绍、相互介绍、找朋友、集体唱歌、以及做游戏等活动。在小组中期,可设计角色扮演、角色互换、角色冲突的情景剧。以引导组员学习换位思考,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办法。
2、要考虑组员的特征和能力。3、要考虑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4、要考虑经验分享的环节。
第七章、社区工作方法
一、社区:
1、社区是一个人群,他们一是住在邻近的地区,彼此常有往来。二是具有共同的利益。三是具有共同的服务。四是面临共同的问题。五是产生共同的需要。它的组成要素有五个:人口、地域、设施、互动和社区意识。
2、社区的功能:
①、“生产—消费—流通”的经济功能。指的是社区有一定的经济及商业活动。如商店、餐饮服务点等。②、社会化功能或教育功能。指的是社区能够给成员灌输知识、信息和价值观。③、社会参与功能。指的是社区提供人们表达自己社会需求和兴趣的渠道。如社区居委会、社区合唱队等。④、社会控制功能。通过制定和有效执行规章与公约,确保社区居民遵循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⑤、心理支持功能或感情功能。社区居民的相互支持及互相帮助,可以满足其在感情和物质上的需要。
二、社区工作
(一)、社区工作的含义:
1、克莱默认为,社区工作是通过专业社工运用各种工作方法,帮助一个社区的行动系统,包括个人、小组及机构,在民主价值观的引导下,参与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会问题,改变环境及机构的条件。它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社工与工作对象互相影响下的社会政治过程。二是技术运用过程。
2、甘炳光认为,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它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在参与的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立起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加强他们在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以实现更加公平、公正、民主及和谐的社会。
3、社区工作的基本特征:
一、是专业社工的介入。二、是采用多种方法。三、是多元化的工作对象。四、是集体行动。五、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六、是以民主价值观念为指导思想。
(二)、社区工作的专业特点:
1、分析问题的视角注重结构取向。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3、具有一定的政治性。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三)、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
分类
(罗夫曼)
定义
任务目标
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满足社区需要。如修桥铺路、安置无家可归者等。
过程目标
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包括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现和培育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从而达到增强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
(四)、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1、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即社工相信社区居民有能力解决各种问题,因此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这既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居民的自我成长。
2、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社工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社区居民认识到,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其拥有的权利。
3、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社区工作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社区需要与社区资源互相协调配置。
4、培养互相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社区工作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互相关怀,达到社区照顾的目的。
(四)、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是指社工在推行工作时所需要遵守的规则。
1、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解决社区问题。过程目标着重人的发展,即发展居民之间的互相关怀和合作精神,培养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2、尊重社区自决。即让社区居民自己选择和决定社区的改变方式和行动方案。
3、强调社区参与。强调社区参与基于以下的理由:
①、社工相信只有居民自己才最清楚社区问题和需要。②、基于民主的价值观。③、社区参与可以激发社区居民个人的成长。
4、坚持社区行动过程的理性原则。
理性的社区行动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社工应充分认清所介入社区的具体状况。②、社区居民所采取的一切行动和参与活动都应该是民主和理性的。不应受社区内任何既得利益群体的控制。
三、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罗夫曼1974年提出了地区发展、社会策划、社区照顾三种实施模式。即照顾地区策划。
(一)地区发展模式:
1、概念:地区发展模式是指社工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
2、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
①、认为社区居民应该愿意参与社区事物。②、认为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缺乏沟通和合作。③、认为社区是应当也可以实现和谐,社区本身有潜力和资源解决社区问题。
3、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①、较多关注社区共性问题。共性问题是指对社区中绝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如社区环境污染问题、社区噪音扰民问题。
②、通过建立社区居民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
③、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地区发展模式的任务目标是解决一些特定的社区问题。过程目标是提高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实现自助。
④、特别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地区发展模式希望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学会自决、自助。
4、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策略是指行动的计划和方法。)
①、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它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所采取的策略。
②、团结邻里。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所采取的策略。
③、社区教育。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并培养居民骨干所采取的策略。
④、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主要针对的是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
⑤、社区参与。主要针对社区面对的部分共性问题。如环境和设施问题等。
5、地区发展模式中社工的角色:(即:中国教师)
①、中介者。②、教育者。③、使能者。
6、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4)
①、营造良好的社区气氛。②、切合中国文化传统。③、提高居民的能力。④、推进社区民主。
缺陷:(3点即无法民调)
①、无法解决因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产生的社区问题。②、民主参与可能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益低。③、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
(二)、社会策划模式:
1、概念:社会策划模式是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化的分析,去处理社区问题的过程。
2、社会策划模式的基本假设:
①、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成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志业技术。②、社会策划模式崇尚理性的力量。③、社会策划模式假设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
3、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即注重强指)
①、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在社会策划模式中,任务目标是解决实质性的社会问题。过程目标是收集和分析资料,以及系统分配时间和动员资源。②、注重自上而下的改变。③、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④、指向社区未来变化。
4、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
①、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使命代表了社会服务组织的理想、蓝图、目标、和信念。目标则指社会服务组织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所要满足的社会需要。
②、分析环境和形式。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④、界定和分析问题。
⑤、确定需要。评估需要的方法:
参与性方法
即由案主参与确定需要。
社会指标方法
即用社会认可的指标数字来确定需要。
服务使用情况方法
即通过目前使用服务者的资料反映出需要的情况。
社区调查方法
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需要。
⑥、建立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目标的建立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a、与同事共同讨论确立。b、应以文字表达,且具体可测量。c、有明确的案主。d、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e、有完成目标的限制。f、目标的建立应与社工和社会服务组织的权力、能力、资源、责任相适应。(即权能、自责)
⑦、列出、比较并选择可行性方案。⑧、测试方案。⑨、执行方案。⑩、评估结果。
5、社工在社会策划模式中的角色:(即方专)
①、方案实施者。②、技术专家。包括收集社区资料、进行社区分析和诊断、进行社区调查、资讯提供、组织动作及评估等。
6、社会策划模式的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2)
①、保证服务质量。②、较有效率。
缺陷:(2)
①、忽视对居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居民参与率低。②、案主对所提供的服务的依赖性上升,可能导致被动民众群体的出现。
(三)、社区照顾模式:
1、概念:照顾包括行动照顾、物质支持、心理支持、整体关怀。社区照顾是社工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生活的活动。
2、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4)
①、协助案主正常地融入社区。社区照顾模式中的任务目标是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照顾和支援。协助他们在社区中正常生活。
②、强调社区责任。社区照顾模式以政府、非营利机构、营利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共同担责,为案主提供资源和服务。
③、强调非正规照顾的作用。由政府和福利机构提供的照顾称为正规照顾。由家庭、亲朋、邻居提供的照顾称为非正规照顾。
④、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社区照顾模式的过程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具有关怀性的社区。
3、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3)
①、在社区照顾:
在社区照顾是指将一些案主放在社区内的小型服务机构或住所中,并且获得专业人员的照顾。“在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服务的“非机构化。”
在社区照顾的服务形式:
a、将照顾者迁回他们熟悉的社区中的家庭里生活,并辅以社区支援性服务。如家务助理、社区护士、社区服务中心等。
b、将社区内的大型机构改造为更接近社区的小型机构。如老人庇护所、小型儿童之家等。
c、将远离市区的大型机构迁回社区内,让案主有机会接触社区、方便亲友探访见面。
②、由社区照顾:
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由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发动在社区内的亲友和居民协助提供照顾。
“由社区照顾”的重点是积极协助贫弱群体在社区中重建支持网络。支持网络分为三类:
a、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即在同一社区内动员亲人、邻居、居民组织或志愿者等去关怀社区内有需要的人士。
b、案主自身的互助网络。如糖尿病人互助小组、癌症病人互助小组等
c、社区紧急支援网络。如独居老人电铃呼叫系统、社区综合治安巡逻等。
③、对社区照顾:指出对案主的照顾还需要充足的支援性社区服务辅助才能使社区照顾持续下去。
4、社工在社区照顾模式中的角色:(即治顾教辅倡经)
①、治疗者。②、顾问。③、教育者。④、辅导者。⑤、倡议者。⑥、经济人。
5、社区照顾模式的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3)
①、体现对案主人性化的关怀。②、动员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社区照顾。③、倡导社区层面服务的综合化。
缺陷:(5)
①、资源及权力下放可能引发的政府责任与角色问题。②、社区资源状况可能不符合社区照顾的要求。③、非正规照顾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④、激励机制问题。⑤、社区对有困难人士的排斥和歧视问题。
四、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一)、准备阶段:社工的基本任务是认真分析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需要、及社区资源。
1、分析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社区的地理环境。②、社区内的人口状况。③、社区内的资源。④、社区内的权力结构。⑤、社区的文化特色。
2、社区需要:(英国学者布赖德肖归纳了4种)、
①、规范性需要。如按民政部规定,每个办事处要建一个1000平米的社区服务中心。
②、感觉性需要。当社区中的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种需要不能满足,并把它们说出来时,即是居民的感觉性需要。
③、表达性需要。当居民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要通过行动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性需要。
④、比较性需要。这种与其他个人和社区比较而得出的需要被称为比较性需要。
社工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的看法和需要的方式:(2)
a、访问法。b、社区调查。即通过问卷或访问对社区里的每个家庭进行调查。
3、社区资源分析:
人力资源
包括社区中所有个人的体力、技术、助人意愿以及人际关系等。
物力资源
包括社区中用于社区服务的场地、设备。如学校教室、多媒体教学器材等。
财力资源
是社区服务所需要的经费。有政府支持、社会捐助、服务收费三个来源。
资源归属
概念
特点
正式资源
政府财政资源,或经合法登记注册的非政府组织的资源。
经正式申请程序获得
非正式资源
指那些属于个人的资源。
经私人同意就可以用
安资源所在位置
概念
社区内部资源
指本社区范围内社区组织和辖区单位的人、财、物资源。
社区外部资源
指社区以外的各类组织和人群所拥有的人、财、物资源。
4、准备阶段的工作要求:
①、根据社区分析的情况,确定介入社区的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
②、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介入方法有:
a、利用社区观察、街访、家访等方法,认识社区并建立关系。b、通过提供服务接近社区居民。c、通过向居民介绍社会服务信息和资源获得居民信任。d、联系办事处、居委会、政府有关部门商讨解决社区问题的方案,建立合作关系。
③、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支持体系等。
5、准备阶段工作目标的实现要看以下情况:
①、是否制订了一套有系统地介入社区的计划。②、是否认识和熟悉了较多居民及其家庭。③、居民主动向社工提出社区内共性问题的情况。④、对有关政府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动作情况的了解。
6、准备阶段注意事项:社工在没有充分掌握社区状况和找到合适的工作方向时,不要将工作过分活动化和事件化。
(二)、启动阶段:
1、启动阶段的行动方针:是发动资源、成立社区小组、训练社区居民带头人、巩固社区居民的参与。
2、启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和发现社区居民带头人,并对其进行培训工作,提高其对参与社区事物意义的认识;确定工作目标的优先次序,加强社区中的互助合作气氛。
3、启动阶段的主要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包括4点)
①、是发掘资源和进行社区教育。②、开展互助合作,共同解决社区问题。(如社区大扫除、社区巡逻队。)③、推动成立居民小组。④、是提供服务。(如举办社区运动会、社区文艺表演。)
4、启动阶段工作目标的实现要看以下情况:
①、当社区内组成了不同性质的小组。②、培养了一批社区带头人,并能够协助社区解决一些问题时。
5、启动阶段的注意事项:
①、居民对社工的认同高,对居民带头人的信赖少,居民带头人因此有挫折感。②、各类居民小组成立后,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也会产生竞争,需要社工谨慎处理。
(三)、巩固阶段:
1、巩固阶段的行动方针:是成立或巩固居民组织,让社区工作系统化。
2、巩固阶段社工的任务:是巩固居民组织,让居民支持居委会的工作,社工可能通过培训的方式,帮助居委会建立内部合理的行政动作程序,分享组织居民的经验和技术,协助他们建立稳固的资源支持体系。
3、巩固阶段的主要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即争取互射)
①、是互助合作。用不同的策略服务于居民带头人和普通居民,帮助小组成员建立对小组的归属感,并通过各种互助活动改善社区。
②、是社区教育。社工要采用支持、鼓励、和训练的方式,继续培养居民带头人。③、争取资源。用行动争取更多外部资源,尤其是辖区单位的资源,强化社区功能。
4、巩固阶段工作目标的实现要看以下情况:
①、当居委会得到大部分居民的支持,居委会的工作系统化,并得到辖区有资源单位的支持。②、居民带头人能够健康地新陈代谢。
5、巩固阶段的注意事项:
①、社工要防止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居民带头人身上,忽略了多数普通的社区居民;②、是要不断提醒居民组织,既要提供服务,又要考虑维持居民持续参与社区活动。
(四)、评估阶段:
1、评估的分类:(3)
①、过程评估:是对工作过程的质与量的评估。②、成果评估:主要是考察工作的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③、效益评估:注重服务的成本收益分析。故选择成本较小而收益较高的方案。
2、评估阶段的主要任务:根据社区的变迁重新评估社区需要和问题;社工对专业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决定未来专业工作方向;居委会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重新界定组织的方向。作出未来发展安排。
3、评估阶段的主要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是策划和倡导。社工用科学、客观的标准衡量居委会的独立办事能力,协助其界定未来工作方向.需要时,也可邀请义务的专业人士做顾问,降低社工对决策的影响。
4、评估阶段工作目标的实现要看以下情况:
当社工专业小组和居委会能够用客观方法总结以往的工作,并有系统地计划未来时,评估阶段的工作目标就实现了。
5、评估阶段的注意事项:
①、总结工作不能过分依赖感性或太注重数据统计;②、总结工作要着眼于未来方向,而不是走形式。
五、社区工作的技巧
(一)、社区组织技巧:
1、社区团体和组织的建立阶段:
①、接触和组织居民。
a、招募成员是建立和发展社区团体和组织的重要基础。社工在与招募对象接触时,可从个人利益、问题利益、组织吸引力等方面吸引居民加入社区团体和组织。个人利益:指参加社区团体和组织为个人所带来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身体层面的利益。问题利益:指加入社区团体和组织对解决具体的社区问题有所助益。组织吸引力:指社区团体和组织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来吸引居民参与。
b、社工在接触和组织居民时,应该注意避免以下两点:一是喧宾夺主。二是让居民感觉压力太大。
②、界定社区团体和组织的目标:
社工在帮助居民界定社区团体和组织的目标时,应采用非主导的方式。一方面尽量提供居民自决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参与的居民提供发展的机会。
③、建立社区团体和组织的结构:
建立社区团体和组织结构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居民从中学习独立自主并获得成长。因此要避免居民要处理太多事务以及过程太费时而影响到参与热情。也要避免因过分注重维系核心成员而忽略了接触和发展基层居民的工作。
2、社区团体和组织的维系与发展阶段:
①、工作目标、策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
无论工作目标、策略及组织结构如何调整,社工都应帮助居民在调整中坚持社区团体和组织的核心要素:包括:为参与者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兼顾工作的有效性和参与者的满足感、有效的人际关系。
②、内部沟通模式的建立:
社区团体和组织内部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分类
包含项目
正式的方式
定期召开会议、设立公告栏、设置联络员、建立档案资料、成立工作小组
非正式的方式
定期工作聚餐、庆祝成员的生日或喜事、节日团拜、邀请成员家人聚会。
③、团体成员和骨干的训练:
训练方式:正规的和结构化的方式。包括:训练课程、讲座、角色扮演等。非正规的和非结构化的方式。如通过和团体成员一起家访或开会,社工可以对成员起到示范的作用。
训练的范畴:兼顾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
训练的内容:包括:如何处理社区问题、日常动作的基本管理和沟通知识、一般性活动的程序设计和执行、危机事件的处理。
④、危机及问题成员的处理。
(二)、社区教育技巧:
1、知识和资料的传播:
①、宣传教育的过程:社工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时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宣传目标,然后要对宣传对象进行分析,根据宣传对象的特点设计宣传的形式和内容,并定期对宣传的成效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宣传方案。其中宣传的效果受到政策、法规、设施等社会环境的影响。
②、宣传的手法:(即吸引正负手多重宣传)
a、采用有吸引力的手法宣传。如街头表演、宣传车、邀请名人或明星出席宣传。b、正向宣传和负向宣传。如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c、多媒体宣传。d、重复宣传。e、宣传的信息明确,宣传的目标应具体化的宣传。如“红灯停,绿灯行。”“一看二慢三通过”。
2、动员群众参与社区事务。
①、直接接触的方法:直接接触指社工和志愿者与群众之间的直接接触。a、已知居民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的直接接触:包括信件、家访、电话联络。b、未知居民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的直接接触:包括街头宣传站、逐户拜访、户外喊话、召开群众大会、如集所有社区团体和组织的成员参与。
②、间接接触的方法:间接接触途径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展架、广告、宣传册、海报、横幅等途径将信息传递给群众,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
③、选择动员方法应考虑的因素:
a、参与动员工作的人力。如人力越多,越有条件开展面对面的直接接触。b、动员群众参与的事务是否已经引起居民的广泛关注。c、动员对象的覆盖范围。如动员对象的覆盖范围很广,那么比较适用间接接触的方法。d、动员对象的参与动机。无论居民的参与动机如何,只要人力许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方法是比较合适的。
④、说服群众参与的技巧:
a、如被动员的群众以自己能力不够为由拒绝参与时,社工可以通过强调熟人参与、互相帮助以及成功先例等策略来说服对方。
b、如被动员的群众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参与时,社工可以通过减少参与的代价来说服对方。
c、如被动员的群众以目前参与的人数较少而没有信心拒绝参与时,社工可以用赞赏对方、体谅他人、尽力改变现状、动之以情等策略回应对方。
⑤、社工在动员群众时,要注意以下常见问题:
a、不要言过其实。b、推动群众参与时既不宜用力不足,也不宜用力过猛。c、注意分辨动员对象的真实想法。d、不要与持相反意见的居民争辩。
(三)、发展社区支持网络的技巧:
1、网络分析:
①、网络形态:指的是网络的广度和强度。包括网络的大小、网络成员间联系的方式和次数、不同网络间的关系等要素。网络成员包括个人和机构。通常一个网络很难兼顾广度和强度。
②、网络功能:个人的支持网络的功能大致分为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
2、发展自助小组的技巧:(6个即体联组织正辈励)
社工协助贫弱群体建立自助小组是帮助其发展社区支持网络的重要途径。
①、体验式学习。即让组员在体验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巧,树立新的态度或价值观。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分为结构化体验:指在社工的带领下,在模拟的环境中,由组员重现特定情境中的语言、行为和态度。常见的手法:角色扮演、成长游戏、心理剧等。指引性体验:指由社工指导组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完成某项任务。如指导第一次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等一系列手续。
②、联结。把面临共同问题的贫弱群体联结到一起组成自助小组。
③、组织活动。④、正面强化。⑤、朋辈榜样。⑥、鼓励。
3、发展志愿者的技巧:发掘和组织志愿者参与是发展社区支持网络的重要手段。
①、主动邀请,由近及远。②、建立平等合作关系。③、提供参与、学习和成长的机会。④、明确方向、提供资源、回应需要、多加鼓励。
(四)、行政技巧:
1、策划技巧:
①、策略规划:即策划行动的路径。
策略规划的程序:a、先采取“头脑风暴”方法让规划小组组员提出各种想到的策略。鼓励“搭便车”。b、运用符合性、可接受性、可行性三个指标去评估上一阶段提出的每个策略。删除那些明显不可能的策略。c、就保留下来的策略,通过SWOT分析法逐一分析实践该策略的可能性,选出一个或几个策略。
②方案计划:即规划具体的做法。就策略规划选出的一个或几个策略,进行更具体的方案设计。策略规划的程序:
a、也是首先采取“头脑风暴”法提出九项方案构成要素:(6W+2H+1I)
Why:方案目标、What:服务内容、When:时间、Where:地点、Who:工作人员、Whom:案主、How:工作技术、How
much:财源和预算、If···then:应变方案、
b、运用符合性、可接受性、可行性三个指标逐一讨论每项要素,形成具体的方案计划书。、
2、发展社区关系的技巧:
a、了解各组织的动作。各组织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居民团体等。社工在分析单个组织的运作时,既要了解其正式的运作模式,又要了解其非正式的运作模式。正式的运作模式只起到约束组织行为的作用。真正决定组织行为的是非正式的模式。
b、分析组织间的关系:(分为3个类型)
交换关系
组织间交往后各自受益,且受益程度对等。
权力依赖关系
当组织间的交往为一方带来的利益高于另一方时,受益较多的一方需要用制造压力的方法来增加自己对对方的影响,让对方在某些方面依赖自己,从而不得不交往。如居委会在帮助居民解决具体问题时与当地政府部门间的关系。
授权式关系
组织间的交往是依据政策法规的规定而必须进行的。如提供资助的组织与受资助的服务机构之间的交往。居委会与政府部门间的交往。
3、组织间交往的准则:
a、尽早与各组织交往,为未来可能的合作奠定基础。b、交往时要协助各方了解各自可得的利益,树立利益共享的印象。c、交往各方可以共同签订合作的期望、目标和守则,以强化和规范合作关系。d、要主动维系组织间的交往关系。
4、不同关系的组织在交往时要注意的准则:
交换关系的组织交往
社工所在机构在交往时要注意澄清彼此的期望,在合作目标、工作和责任分担以及利益均分等方面达成共识。避免给机构带来损失。
权力依赖关系的组织交往
社工所在机构在交往时要采取必要的策略维持利诱和压力的水平。
授权式关系的组织交往
要尝试寻找在合作时各自可能获得的利益,以加大交往的动力。
5、社工所在的机构与其他组织接触的技巧:
a、注意组织形象的平衡和统一。b、增加接触的机会,轻松交往。c、求同存异,加强沟通。d、社工所在的机构无论用何种技巧与其他组织交往合作,都应以案主的利益优先为首要原则。
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规划与计划
1、规划是社会服务机构为实现机构的使命、长远目标而作出的重要的战略性的计划,它是一种对未来的分析。
2、规划的特征:
①、由机构最高管理层作出。②、涉及大量资源的分配。③、有长期效应。④、关注机构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3、社会服务规划的意义:
①、规划可以明确机构的发展方向。可以让成员了解机构的发展方向。②、规划能增强成员的凝聚力。③、规划能为成员提供行政控制的标准和手段。
4、计划也叫行动计划,是行政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指为了实现战略规划,分阶段、分职能、分部门对机构的资源进行调配以更有效的实施战略规划。计划由基层管理者制订,时间跨度一般不超过一年,计划的任务具体,有可操作性。
二、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一)、含义: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运用理性的方法,通过清楚了解服务机构的工作理念、政策、资源和发展方向而确立服务目标,并从多个服务方案中选取一个理想方案,然后分配和动员资源,并在推行服务的过程中,结合实际修改服务计划的过程。社会服务方案策划包括评估案主的需要、建立具体的服务目标、选择最有效的行动策略、设计资源的筹集和分配方案,以及向案主提供服务。
(二)、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步骤和方法:
服务的提供分为计划(包括问题的认识分析和目标制订)、执行和评估。因此,社会服务方案策划分为四个阶段:
1、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问题的认识和需要评估是社会服务方案的首要基础。
①、问题的认识方法:a、“问题认识工作表”:即社工要考虑以下问题,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里发生?问题何时发生?谁受这个问题影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程度如何?b、“分支法”:即:首先确定要解决的全面性问题,如老人被家属虐待问题。其次列明形成这个问题的“明确问题”,如虐待老人的家属有情绪问题且缺乏亲友、邻里、和志愿者的支持。社区居家养老等支持性服务不足;最后逐一列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②、需要评估:(服务方案一般只能帮助最里圈被问题影响最大的人群)
全部人口
面临危机的人口
目标对象人口
被问题影响最大的人群
2、目标制订阶段:
①、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总目标是指机构在社会服务方面希望达到的一些总体状态。这种目标比较抽象且难以测量。影响性目标是社会工作干预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保证服务的介入,可将影响性目标细化为服务性目标,再根据服务性目标确定后勤保障目标。
②、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目标优先次序的界定主要考虑的是可拥有和可动员的资源。
3、方案安排阶段:
①、制订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
②、选择理想的可行性方案。社工可以用“可行性方案模型”来筛选理想方案。它有六个筛选标准:(即:可附加两重公效)
a、可行性。即方案是否实际可行、方案计划是否适当、机构是否可以完成这个方案、机构过去完成这类方案的记录。
b、附加结果。即关注方案中所产生的目标之外的意外效果。包括对社会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果。
c、重要性。指这个方案是否是唯一能达到目标及必须推行的程度。
d、公平。指这个方案能否公平地提供给有需要的个人和团体。
e、效率。指方案资源投入和服务产出的比率。
f、效果。指方案实现目标的程度。
③、决定资源的总需求和争取资源。
④、制订行动计划。
必须先将服务方案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具有操作性的“执行目标”。“简单时间线条表”方法可以列明要完成的活动、负责人姓名、活动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4、考虑服务的评估:方案的评估一般采用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三、社会服务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
社工可以从8个方面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
①、行政文书事务管理。②、财务管理。③、人力资源管理。④、志愿者管理。⑤、各项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⑥、各项服务信息的管理。⑦、社会工作研究。⑧、社会服务项目与服务方案的推广。
第二节、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动作
社会服务机构的含义: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工,其他专业的服务人员、辅助工作人员等,为特定的、有需要的案主提供专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3)
1、社会服务机构的是非营利机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助或国际援助。2、社会服务机构一般都建有明确的使命、宗旨、目标,它强调社会使命和责任。3、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专业的福利服务。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一般类型:
1、政府主管社会福利事务的行政机构。
①、是独立的社会福利行政主管机关。如澳大利亚的家庭与社会服务部。②、社会福利与卫生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如美国的健康与人群服务部。③、社会福利与劳工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如德国。④、社会福利与卫生、劳工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如日本、法国。⑤、社会福利与其他公共行政职能混合的行政主管机关。如中国的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从事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的机构。(即非营利组织。)
(二)、我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1、政府。如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群团组织。(即两个工联和老红军)
共青团、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红十字会。
3、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①、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属于全额拨款单位。如儿童福利院、救助站。②、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属于差额拨款单位。如大学、非营利医疗机构、街道层面的社区服务中心等。
③、公益三类事业单位。指社会化程度较高,与市场接轨能力较强,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4、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
①、由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如中华慈善总会、青基会、中国社工协会、中国扶贫基金会。②、纯民间组织。如服务智障的“北京慧灵”、服务自闭症儿童的“北京星星雨教育中心”、服务妇女的“红枫妇女热线”。③、是契约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如上海的自强服务总社、深圳的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等。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2种)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一般结构类型:
1、直线式组织结构。即组织由上而下分为若干等级,各等级中每一个部门地位相等,权责相符。等级间只有垂直和直线的关系(即垂直)。
2、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即等级间只有水平和垂直的关系(即平直)。而参谋作为专家有责任来协助直线部门的管理者。
3、功能职权式组织结构。是将职能部门权力化,在特定的工作范围内,职能部门可以直接对其它管理人员下达命令。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团队结构类型:
1、问题解决型团队。即由来自同一部门的5—12个员工组成,他们定期聚在一起,讨论并解决工作中的某些具体问题。
2、跨专业团队。即由来自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并且要完成一项共同任务。
四、社会服务机构的动作:
(一)、社会服务机构运作的功能性环节:
1、授权。是指上级主管适当地将职权交给下属的过程。主管可授权的内容包括①、授权任务。②、授予权力。③、授予权力限制。
2、协调。是机构中各部门的活动,化为一致性行动的过程。化个别努力为集体合作的行动。包括:①、程序性协调。是在活动设计过程中进行的。②、工作性协调。是在服务进行过程中,领导者具体地联系、协调各方面行动。以使它们互相配合。
3、沟通。包括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与同事协调、向公众交代等。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项目化运作方式:(根据机构的服务内容,需要引入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间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调集到一起的各种系统资源和人员的组合。为了取得特定成果而开展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2、项目的基本特征:
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②、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③、多个行动主体共同协调的活动。
3、项目管理对于社会服务的意义:
①、明确目标使服务活动更趋理性化。②、合理使用资源。③、激发机构人员的能力。
4、社会服务机构的项目实施过程:
包括设定目标
→制订计划
→采取行动
→检讨结果
第三节、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一、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的含义与特征:
1、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的含义:在社会服务机构中,领导是社会服务方案管理的核心。高层主管的任务是执行理事会(董事会)所确定的政策。中层主管一方面确认员工的工作可以帮助机构实现目标。另一方面,妥善配置资源,协助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获得成长,并完成所交付的工作。
2、领导的影响力来源于三个方面:①、个人魅力。②、权力。③、能力。
3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的特征:
①、较少运用职位赋予的合法权利领导下属。②、较多运用指导、诱导方式影响下属。③、注重使用影响他人的技巧和能力。
二、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的领导方式:(发挥纪导沟引权威合作)
1、发挥团队精神。2、维持纪律与督导训练。3、沟通和引导。4、使用领导者的权威。5、获得员工的合作。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激励措施:
1、了解员工的个别差异。2、用目标引导员工,增进其对工作的兴趣。3、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4、协助员工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第四节、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志愿者管理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1、含义: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机构的专业人员、半专业人员和志愿人员的任用、培训与发展、激励和维持的活动。员工是社会服务机构最重要的资产。
2、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①、从员工角度而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能激发员工潜能,有助于增进员工对组织的参与感、归属感,进而达到自我实现。②、从组织角度而言,有助于组织凝聚力的形成和组织创新,使机构能够应对激烈的服务竞争。③、从服务使用者角度而言,有助于更好地满足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二、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任用:是招聘并分配员工到组织设定的职位上去的过程。
2、训练与发展:包括进行员工的训练,协助员工学习新技术,以增进员工的工作能力,协助员工完成职业生涯发展。
3、绩效评估与激励。绩效评估指持续评估个人和团体对组织的贡献,同时与相关人员沟通评估结果。激励指促使员工有意愿地追求组织目标。
4、报酬管理。指决定要支付给员工何种级别的工资、奖金、福利以及提供何种非财物的报酬。
5、员工关系与维持;员工关系指提高管理单位和员工间和谐关系的过程。维持是指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以维持员工对组织的认同。
三、志愿者管理
(一)、志愿者的特点:
1、志愿者不是机构的正式员工,他们有很高的自主性和自发性。
2、志愿者靠自己的热情、兴趣和能力参与服务。3、志愿者希望受到尊重、支持和肯定。
(二)、志愿者需要管理的原因:
1、受政府和社会赞助者的期待压力的影响,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管理,以确保提高机构的效率和效益。
2、社会越来越关注志愿服务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迫使机构加强管理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
3、志愿者在奉献时间、知识和技能时,更重视自我的收获。
4、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与类型越来越多元化。
5、志愿者管理实际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志愿者管理的四项功能有规划、组织、领导、控制。
第五节、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
一、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含义和目标:
1、含义: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是指有关服务输送方案所需要的财物、经费资源的确认和获取,并确保这些资源被有效使用和妥善记录。
2、目标:社会服务机构属于非营利机构。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目标以使命、服务为根本出发点。着重点在稳定及长期发展。
二、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功能:
1、提供经费支持方案执行,通过成本分析、监控预算等环节使方案执行更有效率。2、避免机构的财务危机,保障机构正常运行。3、强化机构的公信力,让捐款人更愿意捐款。4、是通过“投资管理”让基金增值,开辟更多财源。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政府资助
购买服务
是由政府和机构订立购买服务的契约,政府要求机构提供其制定的公共服务。
政府奖励
补助
是政府拨出一笔经费直接协助机构提供服务。政府扮演奖励者的角色。
协议合作
是由政府与机构共同决策并拿出经费给机构提供服务,政府扮演伙伴的角色。
民间捐助
来自个人、企业、基金会的慈善捐款,支持机构开展扶贫、教育、环保等服务。
商业交易
指服务收费、出售商品的收益等。
四、社会服务机构制订财务预算的方法:
1、单项预算法:是机构最基本、最常用的预算方法。它以当年的预算作为规划来年预算的基准,以渐进的方式为基础规划来年的预算。
2、方案预算法。即根据方案的预算,列明各项开支和资源设备等,编成一份预算方案。如向基金会申请资助特定的服务计划。
3、零基预算法。机构每年开始制订下一年度的预算时,以没有钱为出发点,根据机构在来年的实际需要而作出预算。
五、社会服务机构制设立财务控制的机制:
1、会计系统和记录。
机构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表格和程序,清楚记录机构内的收入、支出,并加以统计,制作出每个月的财政收支报告。
2、财务控制。
机构通过定期审核单位内的财政状况实现财务控制。机构每个月都应制作一份最新的财政报告。
3、核数。
机构每年都要进行核数工作,然后将已核实的财政报告提交上级主管部门。民间机构会聘用独立的会计或义务的核数师核定机构每年的财政报告。
六、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
(一)、捐款动机分析
募款是以捐款者为导向的。
1、个人捐款动机:
①、个人需要。即捐款人认为捐款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可以得到别人的肯定。②、外界影响。即捐款者受亲友、同事的影响而捐款。③、利他动机。即捐款者完全以利他为中心,愿意雪中送炭捐款助人。他们认为大家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并且重视宗教理念,认为捐款是一种道德责任。
2、企业捐款动机:(即税法在社会上自我公示)
①、社会联谊。即企业捐款可能被当作一种赢得他人赞赏和承认的理由.捐款者一方面希望自己心中能有良好感受,另一方面也希望捐赠能够成为自己独有的行为/
②、税法策略。即企业捐款是为了合理避税。
③、自我利益。即企业捐款是为了增加长期获利。如支持社区工作可以间接造福当地分公司的员工,使工作环境变得更好。增加员工的满意度。④、公共关系。即企业捐款是为了提高企业形象,表明自己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为社会和民众尽义务的企业。
⑤、市场营销。即企业捐款公益事业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顾客和利益。并让人们对捐款企业产生信任感。
七、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法:
1、项目申请:机构要想从政府、基金会获得经费支持,要写项目申请书。
2、私人恳请与电话劝募:私人恳请是机构领导者、员工、和志愿者与潜在捐款人面对面的会谈,请求捐款的筹款方式。属于较私人的、注重人际关系的筹款方式。电话劝募是招募志愿者在(2—4周)内密集电话拜访,传达筹资信息,并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筹款的方式。
3、特别事件筹资活动:
特别事件包括重大灾害发生、社会危机事件、机构纪念活动等。一般通过召开展览会、演唱会、研讨会、义卖会、记者会等活动筹款。(即展演义记)良好的筹资方法最重要是要为筹款活动注入重要性、紧迫性、相关性内涵。
第六节、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和公共关系管理
一、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
含义:公信力是指社会服务机构获得政府、社会和公众信任的能力。
(一)、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的展现——多元交代(即专业服务要三证)
1、专业交代:即机构要证明其聘用的社工有服务中遵守专业守则并提供了专业水平的服务。
2、服务交代:即机构向案主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而案主满意度的评估不但要反映问题的解决程度,也要证明服务是在机构内部严谨的行政监督、专业督导下提供的。
3、财政交代:即机构向提供服务经费的政府、基金会、捐款人提供财政报告,证明资金使用的适当性。
4、行政交代:即证明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和程序的正常运作。包括向董事会、主管和前线工作人员等作交代。
5、政治交代:即向立法和权力机构、社会媒体交代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情况。
(二)、社会服务机构公信力评估:
社会服务机构评估包括机构本身的评估和服务绩效的评估。公信力评估主要是外部评估,是在政府或外界力量的要求下进行的。必须在如下方面作出评估。
1、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运作。2、具体的服务和活动与组织使命和宗旨保持一致。3、财务与信息的透明化。即机构要定期公开财务报告和服务评估报告。4、规范的治理结构。董事会是社会服务机构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公共关系管理
(一)、公共关系的含义:
公共关系是组织为了更好地生存,努力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和适应的活动。它有助于解决各种公众问题,建立组织与公众间的相互沟通、理解和合作。有助于对公众舆论的不断了解并及时作出反应,有助于让经营管理活动有效地适应各种变化。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是:公众调研、传播、合乎道德的沟通交往。
(二)、公共关系工作的特点:
1、传递信息。2、客观真实。3、依托媒介。
4、内外兼顾。公共关系的对象包括机构内部人群。如会员、员工、志愿者、董事会或委员会成员等。和机构外部人群。如案主、社会大众、传媒等
(三)、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1、公共关系工作可以让公众对机构的工作、服务和活动有正确和深入的认识。2、公共关系工作可以让机构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关系,有助于机构在众多申请争取资助的机构中独树一帜,获得赞助机构或公众的好感。3、公共关系工作可以争取社会各界对机构的使命、新计划的接受。4、公共关系工作可以就政策的制定和立法的修订进行游说工作,让机构在较为有利的环境下开展服务。
(四)、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方法:
1、写新闻稿。2、开记者会。3、接受媒体采访。4、制作机构的刊物。5、公开演讲。6、筹备特别活动。特别活动即展览会、开放日、研讨会、晚会、庆祝会等活动。在筹办特别活动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机构的形象。②、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③、举办活动的时间。④、案主的兴趣和需要。筹备特别活动,要做好如下工作:①、场地的选择和布置。②、嘉宾和主持人的邀请。③、工作人员的配置。④、志愿者的配合。⑤、决定宣传的方式和准备宣传品。
第七节、我国的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一、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群团组织。
(一)、民政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主要职能:
1、优抚安置工作。2、救灾工作。3、城乡社会救助工作。4、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工作。5、特殊困难群体的权益维护和社会保护工作。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职能: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工作。2、城必社会保障工作。3、促进就业工作。4、劳动保护工作。5、企事业单位人员、转业军人、公务员和农民工的福利保障工作。
(三)、卫生部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主要职能:
1、医疗管理和服务工作。2、农村卫生工作。3、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卫生工作。4、疾病预防工作。
共青团、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主要负责监督、推进未成年人、职工、妇女、残疾人、老人、的权益保护和福利。红十字会主要在救灾、紧急援助、社会救助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运作方式:
(一)、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运作的基本方式:
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在结构上采取不同层级政府根据上层分工“对口”设置相应机构的原则,即在中央、省、县(市、区)、乡(镇)各级政府普遍设立社会行政机构。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的行政机构网络。在具体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在同一层次上形成一家为主、多家协同的合作模式。
(二)、我国社会福利行政机构体系运作方式的改革:(即由政治模式向多元主体互动模式转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社会行政运作方式属于自上而下的政治型模式。其特点:运用政治和行政体系,依据层级的权责,自上而下贯彻执行政策。政策过程基本上是单向的,政府是社会政策的主体,困难群体做为政策对象一般是被动地接受福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行政运作方式呈现出多元主体(即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互动的局面。自上而下的政治型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但政策实施进程也受到了下层和政策对象的影响。
因此,我国社会福利行政机构体系运作正在改变自上而下封闭的政策执行过程,正在向开放和多元互动的模式转化。
三、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
1、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是:以全民所有制的计划经济为基础、以城市就业人群为主要对象、兼及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和制度,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社会行政呈现出政府主体、政治主导、非专业化和城乡分割的特点。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
①、强调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②、从政府主导向政府—社会合作的社会福利行政模式发展。
政府—社会合作的社会福利行政模式是指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等方面,各级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其中社会力量包括非营利组织、基层社会组织和民众。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政策的实施要更多运用社会力量,特别是民间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参与。政策的实施讲究科学程序和专业方法。
③、社会福利行政的专业化。
社会福利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政策效果是指政策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社会政策实施效率是指社会福利行政机构如何有效利用社会福利资源开展服务。
第九章、社会工作督导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重要性:(三促一提)
1、促进机构的正常运行。2、促进服务人员的成长。3、促进专业发展。4、提高服务质量。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
三、社会工作的督导对象与督导者:
(一)社会工作的督导对象:即被督导者,有四种。
1、新进入机构的社工。2、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工。3、在机构实习的学生。4、机构的非正式人员,即志愿者。
(二)社会工作的督导者:
督导者一般由机构中资深的社工担任。他们接受过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训练。
四、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4)
管理式督导
训练式督导咨询式督导
师徒式督导

1、师徒式督导:强调学习过程,焦点集中于一般议题。被督导者承担更多责任。
2、训练式督导:强调学习过程,焦点集中于一般议题。督导者承担更多责任。
3、管理式督导:督导者是被督导者的上级或主管,具有“上司与下属”的关系。强调实务工作的完成和服务质量。焦点集中于特殊议题。督导者承担更多责任。
4、咨询式督导: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及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和责任,是纯粹的咨询角色。强调实务工作的完成和服务质量。焦点集中于特殊议题。被督导者承担更多责任。
5、督导关系是指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在互动中所建立的关系。督导关系是机构赋予了督导者以行政权力,让双方关系成为上对下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与内容。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3)
(一)、行政的功能:即要求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与选择、被督导者的引导与安置、工作计划与分配、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等方面担负指导责任。
(二)、教育的功能:即要求督导者对被督导者完成任务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给予指导,协助被督导者实现专业上的发展。
(三)、支持的功能:即要求督导者向被督导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让被督导者感到自我价值感。
行政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
支持的功能
关注点
机构管理的障碍
被督导者知识与技能上的不足
情感上的障碍
强调
效率
称职和胜任力
被督导者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二、行政性督导的内容
行政性督导主要提供“组织的结构性”和“完成工作所需资源的可近性”支持,督导者在机构中是行政科层结构的联结点。
1、社工的招募与选择。2、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
3、工作计划和分配。包括服务个案量的分配,工作完成时间安排与管理,配置人力资源。
4、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5、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监督的任务包括听取工作人员的口头汇报,阅读书面记录和统计报告。
6、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
①、缓冲器角色。督导者必须成为案主与被督导者之间、被督导者与社会服务机构之间、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缓冲器,其任务包括:处理案主的申述;接受那些不满被督导者的决策而要求与更高层级谈话的案主的申请;保护被督导者使其不必处理案主对其错误决策的强烈情绪;保护被督导者使其不必承受行政主管不合理的工作量标准而产生的负担等。
②、倡导者角色。一方面督导者积极代表被督导者的利益,作为行政中间人,帮助机构行政主管清楚地了解被督导者的利益、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另一方面,督导者也积极参与机构政策的规划工作。
③、机构变迁的推动人。督导者一方面积极地影响机构行政主管进行变迁,另一方面也应影响被督导的社工接受这些改变。督导者要对社区中的其他机构具有相当的敏感度。
三、教育性督导的内容:(即5教1提)
1、教导有关“案主群”的知识。2、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3、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4、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
5、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让被督导者能够“自我觉醒”,能自主地思考一些事情。
6、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四、支持性督导的内容
1、社工最常面临的压力来源包括:
①、来自案主的压力。②、来自工作的压力。③、来自服务机构的行政压力。④、来自社会对社会工作认识的压力。
2、支持性督导的工作内容:(即2个协助2个给予)
①、协助被督导者适应服务工作中所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各种情绪。
②、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激发被督导者的工作情绪和士气,并对机构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给予关怀和支持,让被督导者在工作过程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
④、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进而愿意持续投身社会服务工作。
第三节、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与过程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3)
1、有利于机构目标的实现。
社会工作督导的根本目标是为案主提供有效和高质量的服务。
2、情绪支持与持续反思。
一方面,督导者要为被督导者提供情绪支持,这是社会工作督导的独特之处,另一方面,督导者要帮助被督导者提高知识、技巧,协助其持续反思个人价值观和专业价值观。
3、促进自我完善。
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不应仅仅停留在专业关系上,情感投入、人性投入也很重要。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过程:(4)
1、督导前期:督导前期是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建立关系的基础期,督导前期最重要的任务是相互熟悉。
2、开展期:开展期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互相信任和双方认同的督导形式,并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确定。
3、工作期:工作期是督导过程的最重要阶段,督导者要与被督导者分享实践经验与感受、解疑释惑、指导工作、促进其发展、支持被督导者做好服务。
4、终结期:督导应总结督导过程中各阶段所讨论过的事情、被督导者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回顾被督导者的优缺点、帮助被督导者更加清醒地把握自我,加强自我改进。
三、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的技巧:
1、督导的相互契合技巧:
督导的相互契合是督导前期的最重要技巧。相互契合是指督导者在每次督导中都要用一定的时间了解和关心被督导者的处境,相互契合的重点在于寻求问题和面对要处理的问题,而不是用感情谈化困难,甚至拒绝面对困难。
2、订立协议:
这里的协议是指每次督导时所订立的协议。督导前的15分钟总有更重要的议程出现。
3、开展话题的技巧:
督导者可以采取五类技巧鼓励被督导者提出并探讨问题:
①、由浅入深,即由常见事例开始,然后发展到特殊性问题。②、包容。③、专注地聆听。④、提问。⑤、保持沉默。
4、同感与分享感受的技巧。
5、要求被督导者努力工作和分享资料。
6、督导会谈的结束技巧。
第四节、社会工作督导的方法:(3)
一、个别督导
个别督导是最传统的督导方式,由一位督导者对一位被督导者用面对面的方式,定期、定时(每周或每两周一次,每次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举行的讨论。
(一)、个别督导的技巧:
1、在个别督导的会谈过程中,督导者应做到的事项:(即第二提进行补聆)
①、提出建议。②、提出疑问。③、补充。④、进行评价。⑤、聆听。
2、个别督导的技巧:(5)
①、督导者要诚恳地倾听被督导者的诉说。
②、督导者应仔细研究和批阅被督导者的工作记录、服务报告。以发现不足。
③、督导者应采取接纳的态度,接纳被督导者的感受,经常鼓励被督导者对案主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自我评判。培养其创造能力,以促使被督导者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为最终目标。
④、在提出建议和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委婉,以免被督导者出现抗拒心态。⑤、督导者要随时提供示范性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被督导者更直接处理客观情境下的案主需求和问题。
(二)、个别督导的优缺点:
1、个别督导的优点:
①、督导者和被督导者能够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解决案主的某一问题。②、督导有充分的时间与被督导者就服务个案进行充分的讨论。督导过程有较高的隐秘性。③、督导者可以仔细地检查被督导者的工作记录,掌握工作进度。④、督导者可以向被督导者提供充分和有效的服务示范。
2、个别督导的缺点:
①、被督导者仅仅接受一位督导的信息。②、督导者和被督导者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共同谋划的关系。③、被督导者没有机会接触其它督导,因此无法比较同一服务阶段、不同督导的处理策略和技巧。
二、团体督导
团体督导是一个督导者和数位被督导者,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定期、定时(每周、每两周或每个月举行一次,每次一至二小时)举行讨论会议。组员由二三人至七八人组成。
(一)、团体督导的技巧:
1、督导者应熟悉团体成员的姓名、性格,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2、督导者必须能引导团体成员集中注意力和向心力。3、督导者应尽量促使团体成员,能自动自发和自由自在地提出问题、观点和建议。4、督导者应事先早有准备,但讨论事宜可加以修正。5、督导者应敏锐地察觉团体成员的潜在感受,并加以适当的处理和引导。6、督导者应合理应对各类团体成员。(包括:感性成员、理性成员、攻击型和偏激型成员。)7、督导者应在讨论的每个段落作“段落结论”,并在结束时提出清晰和具体的归纳和结论。
(二)、团体督导的优缺点:
1、团体督导的优点:
①、对每一位被督导者的服务个案,都会有大量的信息传递和不同观点的碰撞。②、被督导者可以有机会向其他被督导同事学习如何处理他们的服务个案。③、团体方式可以提供机会进行充分的角色扮演。④、节省时间、经费和专业人力。
2、团体督导的缺点:
①、团体督导的隐秘性较低。②、对每位被督导者的个案服务都有不同的观点,因而也容易产生冲突。③、每位被督导者接受督导的时间不足,无法对细节进行讨论。④、被督导者有较多机会隐藏自己的问题,也可能有意无意地与他人竞争。
三、同事督导
同事督导是指具有相同需求、观点或技术层次的个人和一群社工,通过个别互惠方式或团体讨论方式进行的互动过程。参与互动的成员不一定来自同一机构或同一工作团队。同事督导没有指定的督导者,但每次会议都会推选一位成员轮流主持会议。团体成员都以同等地位参与。
(一)、同事督导的技巧:(包括团体的组成技巧和组织同事督导会议技巧)
1、同事督导团体的组成技巧:(4)
①、注意价值的共同性。团体成员一般都具有共同价值,但观点可以不同。②、团体成员一般不超过7人。③、团体成员要签订明确的契约。④、注意同事督导会议的反馈。每三个月要进行一次全面总结。
2、组织同事督导会议的技巧:(3)
①、设定基本规则。如均衡分配时间给每位成员表达意见。②、每一次会议都要安排一定时间,让所有成员表达他们对团体的希望和需求。③、安排一些非正式的交流时间,让成员在会议正式程序外,有机会进行更加充分的交流。
(二)、同事督导的优缺点:
1、同事督导的优点:
①、在督导过程中,没有权威现象。②、参与者可以在最方便的时间组织和安排督导会议。③、这种督导不需要付费。④、对于非常有经验的社工,选择同事督导方式更容易有收获。
2、同事督导的缺点:
①、每位成员都没有最终的权利和义务。②、参与者会彼此避免与他人的争论和对抗。③、有时参与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术,无法与他人分享。④、团体成员有时也会彼此形成同谋。
第五节、志愿者的督导
(一)、志愿者督导的含义:
志愿者督导是机构中的行政专务人员指导、协调、增强和评估志愿者的工作过程。志愿者督导的最终目标是在遵循机构的政策和行政规范的情况下,向接受志愿者服务的案主,尽可能提供质量最佳的服务。
(二)、志愿者督导工作的目的:
1、协助志愿者认清志愿服务的价值,维持其对志愿服务的兴趣。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知识和技巧。帮助其自我了解和自我成长。
2、协且志愿者了解组织和机构的功能,使其遵守行政程序和相关规定。3、评估志愿者的工作效果,提出改善建议。
(三)、志愿者督导工作的功能:
志愿者督导一般由机构承办志愿服务业务的专职人员担任督导,另一种是由资深志愿者担任督导。
1、行政性功能——培养有效的志愿者。2、教育性功能——培养能干的志愿者。3、支持性功能——了解和关怀志愿者。
(四)、志愿者督导的工作态度:
1、把志愿者当成与机构共同工作的伙伴。2、把志愿者作为机构应提供服务的对象。3、正确认识志愿者的基本心理需求和服务有限性。4、对志愿者不能过于放任,也不能过分苛求。
(五)、志愿者督导的工作内容:
①、根据志愿者的基本需求,协助志愿者建立适当的服务价值和工作态度。②、把握督导和志愿者双方的角色职责和期待,建立彼此信任的督导关系。③、确保志愿者在机构目标和行政程序内提供服务,做好志愿者和机构的沟通工作。④、切实做好工作安排和分配,随时帮助补充
志愿者的服务技术。⑤、及时表扬志愿者优良的工作表现,对不良工作表现要给予建设性的批评。⑥、妥善处理志愿者的冲突问题。冲突分为情绪性冲突和意见性冲突。情绪性冲突:如你为何故意跟我唱反调、你总是和别人不一样。意见性冲突可以让真理越辩越明。
第十章、社会工作研究
第一节、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
社会工作研究是社会工作和社会研究的交叉领域,它即是社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社会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工作研究是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研究者依托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和社会研究伦理,使用社会研究方法和程序,收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协助实现社会工作目标的过程。
二、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特性:
1、研究对象主要是贫弱群体。以贫弱群体的问题和需要为核心对象,是社会工作研究与其它社会研究的重要区别。2、以社会工作视角探讨问题。3、在社会工作伦理指导下进行研究。社会工作伦理和社会研究伦理应该同时融于整个研究过程中。4、目的在于促进实务及提升理论,最终推进案主的整体福利。5、研究者可以是资料的收集者和分析者,也可能是研究成果的应用者。社会工作研究即可以独立于实务过程之外,也可以融于实务之中。
三、社会工作研究的层次划分:
从内容角度分

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是外借理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如冲突理论来自社会学、群体动力论属于心理学。
基础理论研究可以探讨某个外借理论的发展。
本体知识研究
包括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研究
本体知识是社会工作自身的知识,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如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应该如何操作?
本体知识研究可以探索某个本体知识的本土应用和修正
从结构角度分
整体研究
整体研究是指对基础理论和本体知识的某个完整的理论或模式进行探索。
部分研究
部分研究是探索某个理论或模式的一部分。
整合两种分法:社会工作研究可以细分为四种类型:
1、基础理论的整体研究、2、基础理论的部分研究、3、本体知识的整体研究、4、本体知识的部分研究
四、社会工作研究的论理:
社会工作研究必须遵循社会工作伦理和社会研究论理。
(一)、确定研究问题的论理:
1、研究正当性。研究正当性指研究者选择的研究问题是否具有必要性。
2、研究的应用性。即对某问题的研究应该有利于发展社会工作,有助于实现社会工作目标。
3、经费来源。研究者要注意研究经费来源是否合法清白。
(二)、恪守社会工作的论理:
1、恪守工作原则:包括尊重案主自决权、提高案主参与权、从整体视角看待案主、开发其优势)
2、注重社会公正:包括公平分配资源、挑战不公平的政策和实务。
3、注重专业行为:包括保持工作技能、不损人利己。
(三)、遵守社会研究的论理:
1、研究者身份。不故意隐瞒身份或采用欺骗手段获取资料。
2、自愿参与和知情同意。即收集资料时应该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进行。3、价值中立。研究者保持价值中立,不凭个人意志筛选和运用信息。
4、被研究者有权利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5、不伤害参与者。研究时不应给被研究者带来危险和伤害。
6、匿名和保密。即对被研究者的个人资料予以保密,不能随意泄露。
7、研究成果的公开和分享。
五、社会工作研究的功能:
社会工作研究的功能
一、对社会工作本身的促进
改善实务过程。
完善策略模式。
发展专业理论。
协助社工增能。
二、对社会工作所在场境的优化
优化社会环境。
第二节、社会工作方法论与研究范式:
社会工作的研究方法体系
方法论

最高层次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最具体层次
具体技术
一、方法论:
(一)、含义:方法论是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与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它探讨研究的基本原则、逻辑基础、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把握方法论,有利于探讨有关社会与人类行为的知识、社会现象的性质、研究的性质和研究的方法。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1、背景:杜尔凯姆和孔德是其代表人物。(即杜德伟)杜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是公认的经典著作。
2、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与社会工作研究的呼应
1、社会研究对象是纯客观的,他们不依赖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
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和外因,具有自然主义倾向。
2、社会现象是有规律的,且可以被感知、概括和客观计量。
3、社会研究的任务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或规律“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或必须是什么”。
4、自然科学方法适合于社会研究。
5、社会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实证主义将社会现象作为研究起点,重视社会现象的概括归纳,努力寻求现象间的相关关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其假设,从而发现其规律。
6、强调价值中立,研究中不作价值判断,以保持客观性和科学性。
价值中立也是社会工作研究论理的基本要求。
7、强调研究的实践功能,注重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
也很符合社会工作研究的实务导向性。
(三)、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1、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
符合社会工作强调的“当时当地”的内涵。
2、反对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名论。
3、社会研究应该着重分析社会整体与成分的关系。
符合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中”和整体性视角。
4、社会研究方法应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社会现象。
反实证主义偏重于构成主观经验现象的主观因素和内因
5、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和相对的,考察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主要的认识方法。
6、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重视社会现象和社会行动的真正意义等。
符合社会工作中工作双方的伙伴关系。
(四)、建构主义方法论:
1、建构主义方法论起源于鲁克曼和伯杰的《现实的社会建构》一书。
2、建构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1、认为“事实”是多元的,并因历史、地域、情景、个人经验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社会问题要经历一个建构过程,社会现象从浮现到被视为问题是复杂的建构过程,不同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建构。
需要社工注重案主的解读视角。采用同理方法,理解案主及其场境。
3、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通过互为主体的互动而达到一种生成性理解,是不同主体的“视域融合”
强调服务双方秉持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参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4、建构不是任意建构,而是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其中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符合社会工作强调的“当时当地”和“个别化”的内涵。
(五)、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哲学层次的基本观点
对社会工作
的影响
1、强调经验事实先于理论而存在,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
这种整体视角、历史视角、动态取向与社会工作注重过程和系统是相吻合的。
2、以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取代静态分析,认为客观世界的矛盾是动态的。
3、知识发展也是辩证的。
研究方法上的基本观点
1、强调研究过程的经验性与实践性,重视以历史与社会事实说明社会规律
2、认为应该把社会作为整体来研究。测重分析社会及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3、强调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深入的观察与分析,然后将各种资料予以综合,揭示其隐含的本质。
二、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式:
(一)基本概念:
1、定量研究大致与实证主义方法论对应,它是在严格研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手段收集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如在了解就业者月收入的基础上,发现该群体的平均月收入。
2、定性研究与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建构主义方法论等对应,它是通过收集和分析非数字化资料,描述回答者所经历的现实,探索社会关系。如根据社工的工作日志,发现其自我增能的过程。
(二)定量研究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定量研究的特点: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定量研究基本上排除了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研究和理论的关系
基于某些理论先提出假设,然后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
研究策略
事先进行研究设计,再收集资料;它追求研究资料和研究结论的精确性。
资料特性
定量研究主要收集和分析量化的资料、可操作的变量和统计数据。
结果范围
定量研究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导意义。
2、定量研究适用于研究问题已有大量资料、资料收集相对容易、需要探讨变量关系、宏观层面的大规模的调查与预测等场合。
(三)、定性研究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定性研究的特点: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
的关系
设法让研究对象把研究人员视为自己人。
研究和理论的关系
不一定要事先设定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理论假设。
研究策略
研究设计灵活变化,可以根据情况及时修改、完善。
资料特性
主要获取描述性的信息。
结果范围
注重研究对象、有助于发现研究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
2、、定性研究适用于不熟悉的社会系统、无权威和不受控制的场境,同时需要低度的观念概化和学术建构,适用于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
(四)、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联系: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实践中研究者应根据研究问题、资源条件和自身特长等因素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定量研究是宏观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它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采用与自然科学研究相仿的研究逻辑和研究步骤。定量研究的根本目标在于把握事实和获得知识。其中,大部分知识来自认同,称为“赞同性事实”。如根据国际经验,社会工作有利于保障弱势人士的利益。促进社会公正。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并予以认可。小部分知识来自个人的直接经验,称为“经验性事实”。如社工对如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有切身体会。
定量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它由演绎推理过程和归纳推理过程组成。
1、演绎推理过程:(即理论——假设——观察)
即根据某个具体问题寻找某个解释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提出尝试性假设并将其具体化——然后进行观察(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以检验假设。
2、归纳推理过程(即观察——检验——理论)
如果上述检验结果与前述理论不一致,就说明所引用的理论在说明该具体问题时存在不足,需要修订、完善或提出新的理论。然后根据新理论提出新假设,再次进行观察、检验和修改;如此演进,直至理论完全解释所研究的问题。
一、定量研究的基本程序:(即准备调研,而后总结)
(一)、准备阶段:即研究准备。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理论、提出研究假设、进行研究设计。
1、确定研究问题即确定研究课题,应该遵循三个原则:①、必要性。②、创造性。③、可行性。
2、提出研究假设:即提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假设:a
、失业者所得的就业服务越多,其求职行为就越多。b、人们的教育程度越高,他对社会工作的认同程度就越高。
3、进行研究设计:包含确定研究类型、进行研究操作化、制订研究方案。
①、确定研究类型:即研究者决定是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还是定性研究方法,或二者结合。
②、进行研究操作化:分为四步。
第一、确定分析单位。即确定资料的最终载体。如研究者可将社工做为分析单位,了解其需求。也可将机构做为分析单位,了解其效能。
第二、细化研究内容。如研究者可将社工的需要细化为一般需要和专业需要。也可将机构的效能细化为行政效能和专业效能。
第三、理论概念的操作化。即将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测量的指标。如研究者将社工的一般需要细化为薪酬期望、晋升期望,将社工的专业需要细化为专业能力的提升动机、专业成果的创造动机。并列出具体测量指标。
第四、假设的操作化。即把两个变量关系的研究假设转化为若干具体研究假设。如把研究假设:“社工入职的年限越早,其需要越强烈;”转化为“社工入职的年限越早,其薪酬期望越强烈;”、“社工入职的年限越早,其晋升期望越强烈;”、“社工入职的年限越早,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动机越强烈;”、“社工入职的年限越早,其专业成果的创造动机越强烈;”
③、制订研究方案。是研究准备的最后工作。
(二)、调查阶段:即资料收集。即采用具体方法收集资料。
研究者必须亲任或安排专人进行同步督导,以便及时回答调查员在资料收集时碰到的具体问题。所有调查员第一天收集的资料必须在当日指定时段交给督导员,督导员立即审核,发现问题立即指导。
(三)、研究阶段:即资料研究。即对事实进行概括、归纳或检验研究假设。
1、资料整理。
①、进行资料编码。编码就是给答案一个数字代号。如男性编为1,女性编为2。
②、将完成编码的资料输入电脑,并进行逻辑检查和幅度检查。
a、逻辑检查就是比较两个或几个变量的关系,看是否合乎情理.b、幅度检查就是查看编码是否超出设定范围。如在简单汇总后,发现性别编码出现“5”,该被访者的资料必须重新查阅,以改正或剔除错误信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资料分析。即分析变量关系的主要手段。
①、描述单变量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如可以计算众数—即出现最多的指标值、中位数—即最中间的指标值、平均数—指算术平均值、等反映集中趋势的指标。社工的月收入分别为4200元、4500元、4500元。三者的众数是4500元、中位数是4500元、平均数是4400元。还可以计算方差、均方差等反映离中趋势的指标。
②、发现双变量间关联状况。如社工入职年限越早,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动机越强烈。
③、探索多变量间的关系。如居民参与社区工作项目的积极性与其职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④、如果调查研究采用的是随机抽样方法,就可以根据样本的指标值去推论总体的参数值。
(四)、总结阶段:即研究总结。即通过分析、抽象和综合得出研究结论。
总结是定量研究的最后阶段的工作。总之,定量研究的研究过程如何,最终由研究目标、资料性质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
二、定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即准备调研,而后总结)
(一)、准备阶段:即研究准备。包括确定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以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由一个个案到数十个个案不等。
2、定性研究的分析单位视研究题目与研究目标而定,可以是个人、小组、社区、某个项目、重要事件等。
3、定性研究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深入访谈、观察、焦点小组、座谈。(即深入观察焦座)
(二)、调查阶段:即资料收集。
首先、研究者要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络方式进入现场,与研究对象尽快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然后、研究者通过语言、行动参与等方式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发现研究对象、所处场境及其两者互动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并做好记录。最后、研究者要及时完善资料收集工作,围绕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获得尽可能丰富的资料。
(三)、研究阶段:即资料研究。
1、资料整理。研究者要对所得资料按照主题进行特质分析,通过分类、归纳将资料系统化。
2、资料分析。通过引用已有概念、研究者的自我感知、从固有类型中转型、研究者建构等方法作归纳性分析,努力证明有关特质、概念、和架构,发现研究对象的主观理念,定义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设,并力图形成整体性建构。
(四)、总结阶段:即研究总结。
1、定性研究的总结旨在提炼某个概念和理论。针对有关概念和理论、针对研究本身和相关主体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定性研究程序的特性:
①、定性研究的核心特色是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的动态互动。定性研究的灵活性较强、认识深入丰富,有助于发现事物的独特性。
②、定性研究的基本特色是把握当事者视角的事实和知识。
③、定性研究的成败与品质取决于研究者的技巧、训练、洞察力和能力。研究者需要综合分析力、判断力、创造力、洞察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采用旋进思维。
三、报告撰写及成果应用:
(一)、报告撰写的基本原则:
1、撰写研究报告要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呼应。2、标题要与内容呼应。3、注意资料的逻辑性和完整性。4、观点与资料密切配合,使论证有理有据。5、注意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的结合,使论证资料有面有点。相互补充和深化。6、朴实流畅。
(二)研究报告的结构。
社会工作的研究报告可以分为普通报告、学术报告、学位论文三种。这三种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9)
1、标题。标题可以采用单标题或双标题形式。理想的标题应该与研究计划书呼应。
2、引论。好的引论应该让读者通过寥寥数语了解研究的对象、方法、问题、目标和意义。
3、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研究问题必须与题目中的关键词相关。研究目标可从回答研究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两个视角予以说明。
4、文献回顾。5、研究方法。方法就是说明本研究使用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研究者要说明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资料的可信度。6、研究发现。它是总结报告的精华。定量研究需要说明各个变量及其关系的统计值及其推论状况,并对统计结果进行说明和解释。定性研究或者采用分类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主题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说明。或者采用情境型方式,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或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或者结合这两种展示方式。
7、讨论和建议。
8、附录。包括所采用的测量工具、(如问卷、访问等)某些最核心的运算结果。9、参考文献。
如果以实务阶段为对象,社会工作的研究报告分为需求评估报告、项目方案书、项目总结报告这三种特殊的社会工作研究报告。
1、需求评估报告、它与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相似。
2、项目方案书、它比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多出几项。①、工作目标。基于问题描述及其原因分析,是针对原因分析的可控原因而提出的工作期望。②、理论基础。它是实现工作目标应依托的某些理论或模式。③、实务内容。是基于这些理论而设计的本项目可采取的行动。④、经费结构和时间进度是呼应工作任务的细节安排。
3、项目总结报告、它结构中的服务效果部分是呼应工作目标、且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核心追求。
项目总结报告是整个实务工作和实务研究的最终产品,是研究者和社工进行自我反思学习从而提高专业实力的关键载体。
(三)、成果应用。
成果应用是社会工作研究与其它研究的最大不同。研究者要采用口头发表、内部书面发表、公开出版等形式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以使研究成果发挥最大社会效应。最终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积极发展。
第四节、研究方法。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分为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非干扰性研究三大类。
一、问卷调查。(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
问卷调查是依托问卷,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调查方法,以此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状态特征。
问卷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
(一)、问卷组成:
1、标题。标题就是问卷名称,位于问卷首行居中位置。
2、封面信。是研究者致被调查者的短信。旨在说明研究者的身份、研究目的和内容、对象选择方法、保密原则,并署明研究机构。
3、指导语。旨在说明问题细节及回答要求。如“请在合适答案号码上画圈。”“中止访问”
4、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核心。问题有态度、行为、状态三种。。
态度说明对问题的看法
如你对青少年社工服务的满意度如何?
行为代表实际行为状况
如你过去1个月有几次求职经历?
状态涉及人口社会特征、个人经历等
根据答案特征,问卷可采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常采用填空式。封闭式问题采用单选、多选、多项排序、表格等多种形式。
5、编码。就是给问题及答案以数字作为其代码。如用数字“1”代表男性,“2”代表女性。
6、问卷编号。7、被访人联系电话。8、访问员签名。9、访问时间。10、结束感谢语。
(二)、问卷设计。
设计问卷的原则:
1、问卷要有可信度与效力。2、考虑研究目或研究类型。3、以回答者视角为主。4、考虑问卷调查的障碍因素。5、整合研究目的、内容、样本特征和资料处理方法等因素,保证调查的可行性。
研究者完成问卷的步骤:
1、进行探索性工作。2、设计问卷初稿。卡片法和框图法是设计问卷初稿的两种方法。卡片法是将想到的每个相关问题分别写在一张卡片上。再根据逻辑结构对所有问题进行排序。框图法是先设计问卷结构再设计具体问题。3、试用和修改,形成正式问卷。4、定稿和印刷。
设计问题和答案应注意的几个技术要领:
1、开放式问题应注意空间大小,封闭式问题应注意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穷尽性指答案包含所有可能性。如男女就包含了所有的性别类型。互斥性指不同答案并不交叉。如年龄段划分就不应有交叉。2、问题语言应避免“双重含义”和不能带有倾向性。如:你父母支持你当社工吗?就属于“双重含义”的问题。“社会工作服务有益于个人提升自己的权能,你愿意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吗?”这个问题就属于倾向性问题。3、题数适当。被调查者答题应在20-30分种完成。4、问题应按序排列。个人背景一般居首;客观题在前,主观题在后;简单、对方感兴趣、封闭式问题在前,态度、行为、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
(三)、资料收集
在进行访问前,必须确定调查对象、并完成访问员选拔培养、工具准备等相关工作。
1、对象选取。问卷调查常采用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确定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就是依据概率论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五种类型。非随机抽样主要依据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和是否方便等因素来确定调查对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通常采用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
2、访问员选培。访问员参与问卷发放、回收等工作。访问员要有男有女。以中青年为主。访问员确定后,要进行专门培训,具体体现在态度培训、知识培训、技巧培训和模拟等方面。
3、物质准备。如印制问卷、准备答题笔、相机、录音机、礼品等物品。
4、质量控制。访问员收集资料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派督导同步指导,以保证收集资料的质量。
(四)、问卷调查的优缺点:
优点:
1、调查的匿名性有利于获得真实信息。2、收集了较多人的资料可以中和少数极端回答。3、格式基本统一和规范,便于统计处理和分析。4、同一时段访问众多对象可结省资源。
缺点:
1、在大规模研究中调查员素质较难达到和保证。2、问卷调查要求被研究者有一定文化,对地域、职业等有一定要求。3、某些类型的问卷调查(如自填问卷、邮寄问卷中)调查员无法当面指导和记录,填答质量可能难于保证。
二、实验研究。(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
实验研究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基本逻辑,把研究问题置于特定场境中,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策划,使得所研究变量及其关系得以体现。
实验设计是用精密实验了解问题,以验证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一)实验设计包含三对要素:
1、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指实验刺激。因变量指受试者的反应。
2、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是对其施加了影响的小组。因变量是不施加影响的小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可以随机形成也可以通过定额分配矩阵匹配形成。
3、前测和后测。在实验前分别测量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因变量状况称为前测。。在实验后分别测量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因变量状况称为后测。实验组变化与控制组变化之间的差异是实验刺激的效果。
(二)、常用类型:实验设计大致有标准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实地实验等三种类型。
1、标准实验设计、
①、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即先把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测量两组在某指标上的水平。再对实验组进行某种干预,此后对两组再测。实验组变化与控制组变化之间的差异就是干预效果。
如研究者希望了解求职技巧训练对提升参与者就业自信心的影响。
实验组
前测:2.8
后测:4.0
控制组
前测:2.9
后测:3.0
实验组变化-控制组变化=干预效果。即(4.0-2.8)-(3.0-2.9)=1.2-0.1=1.1
②、单后测控制组设计。即认为随机分配过程已消除了实验组的控制组最初的重要差异,从而后测所得的两组间差异反映了自变量影响。
如研究者希望了解求职技巧训练对提升参与者就业自信心的影响。
实验组
前测:不测
后测:4.0
控制组
前测:不测
后测:3.0
实验组后测-控制组后测=干预效果。即4.0-3.0=1.0
③、索罗门四组设计。即用随机方式把对象分四组。两组实验组和两组控制组。对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另一个实验组和另一个控制组只进行后测。进行前测和后测的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干预结果与只进行后测的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干预结果间的差异是最终干预效果。
如研究者希望了解求职技巧训练对提升参与者就业自信心的影响。
实验组
前测:2.9
后测:4.2
控制组
前测:2.8
后测:3.0
实验组
前测:不测
后测:3.8
控制组
前测:不测
后测:2.9
[(4.2-2.9)-(3.0-2.8)]-(3.8-2.9)=1.1-0.9=0.2
2、准实验设计、(它并不完全严格设计实验组和控制组,规范程度稍低。)
①、非对等控制组设计。控制组的对象不是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组随机分配,而是利用一个与实验组表面相似的既存控制组,然后只对实验组施加实验刺激,再测量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因变量水平,如有差异则认为是干预效果。
如研究者希望了解社区网络负面作用讲座对社区青少年脱离网瘾的影响。
实验组(A社区)只对A社区
前测:15%
后测:10%
控制组(B社区)
前测:15%
后测:18%
实验组:15%-10%=5%减少了5个点、控制组:18%-15%=3%增加了3个点
②、简单时间序列设计。只有实验组,首先,在多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即前测,然后进行干预,再在多个时点测量因变量的数值即后测,如果干预前的因变量水平稳定,干预后的因变量水平变化且变化程度持续提高,就可认为干预达成一定效果。
如研究者希望了解教授在第4-7周安排的体验分享对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影响。
1—3周
4—7周
8—12周
实验组
前测:15人参与互动
安排体验分享
后测:20、23、23、24、23人次互动
说明主讲教授在第4-7周安排的体验分享对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③、多组时间序列分析。结合了非对等控制组设计与简单时间序列设计。
3、实地实验、是把实验置于真实场境中,受试者按照事先设计完成某些要求,再分析效果。
如社区工作的课程对社会学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影响。
一位社工让社会学专业中社会参与情况一般的五位同学选读社工工作课程,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共同学习。社工发现一个学期后,这五位同学的社会参与情况比社会学专业的其他同学明显积极。
(三)、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
1、其变量较清楚明白,自变量作用明显。2、规模有限从而节省资源。3、可以有效控制实验场境从而排除影响自变量、因变量及实验过程的因素。4、测量工具较精确,误差较小。
缺点:
1、研究条件不自然从而其实务推进上有困难,太强调精细从而难于复制。2、由于社会工作中实验研究往往以人为对象,因此,研究者在实验组人员的选择、实验刺激的应用等方面都面临伦理难题。3、实验设计不仅具有科学性,同时也需要研究者的艺术性。
三、定性研究技术
(一)、观察法:是利用感觉器官和其他手段收集对象资料的方法。
根据观察者是否融入观察群体,观察分为:
1、参与观察。是观察者真正进入被观察场境,被视为自已人。
2、非参与观察。观察者只做为旁观者。
根据观察控制度,观察分为:
1、结构式观察。对对象选择、范围确定、内容架构和程序安排都事先有明确计划并有标准化要求。2、非结构式观察。对诸多要素都有是临时决定的。
观察准备包括思想、身体、知识和心理准备。观察内容取决于研究设计和研究问题。观察记录有说服被观察者接受当场记录或录音记录和事后记录(注:受访者不同意当场记录)两种。
(二)、访问法:是研究者探访被研究者并通过问答获取资料。
依据双方的接触程度,访问有双方面对面的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如电话访问)。
依据被访者人数,访问有个别访问(如督导对新进入社会工作人员的个别督导。)和集体访问(如督导者对实习学生的团体指导)。
依据是否有访问指引,访问可以分为结构式访问(是按既定访问指引向对象提问,从而获取相关资料)和无结构式访问(即只给访问者一个题目,由访问双方自由交谈,其常用方法是是深度访问、焦点小组)。
1、深度访问:是研究双方间反复的面对面交往,借研究对象视角把握其用自己语言表达的生活、经历和状况。可较深入的获取对象的特定经历和动机的主观资料,体现个别化原则。
2、焦点小组:是一种集体访问,是将许多对象(10人左右)聚在一起同时进行访问。访问过程即是访问双方的互动过程,也是被访问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不批评”是访问者的重要原则。
访问过程特定的工作技术:
1、访问过程控制的技术:①、语言控制。②、表情控制。③、动作控制。
2、访问过程控制的重要守则:耐心、细微、平等、理智、不讨论、中立。(即平理心太细不中)
3、访问员的选培很重要,其素质是访问成败的关键,访问效果完全取决于访问员的个人能力。
定性研究的三种访问形式:
非正式会话式访问
没有预定的主题,问题在访问进行中临时想起,研究者以不同问题从不同受访者处收集资料,一般这种资料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引导式访问
事先预备纲要,在实际访问时依情境决定问题次序,有助系统整理,但一些重要议题可能被排除。
标准化开放式访问
事先规划问题和顺序,受访者按标准化字句与顺序回答,资料易于比较但弹性极小。
访问法的优缺点:(适用于个案研究)
优点:
1、适应面广、弹性大。2、利于发挥双方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变化也可及时回应,因此可获得较深入的资料。
缺点:
1、主观作用强。2、、规模小,不便涉及敏感性问题。
(三)、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对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社区、学校等)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的整体的和深入的研究。个案研究偏重于探讨当前的事件,强调对事件的真相、原因等方面作深入的考察,了解其详细状况和发展过程。
个案研究的目标:寻找原因、提出策略、建构理论、协助发展、提升绩效。
个案研究的特点:
1、调查程序不严格,可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2、手段和资料多元化。手段可以应用访问、观察、纪录等。访问记录、观察记录、个人文稿、官方文献、新闻报道、他人评论等都是其重要载体。
3、是详尽深入。对个人生活史及有关文献都加以考虑,常以历史视角把握资料,并注重调查对象的主观感受。
4、强调应用性研究,注重改变案主的行为模式。
5、收集资料过程中,对文本资料研究者要判断其效力和可信度。对访问和观察资料,要考虑访问和观察中研究双方的互动过程。
个案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认识。2、有利于客观、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问题、需要及其原因机制。3、有利于提出有效和具体的处理办法和解题方案。
缺点:
1、研究花费时间较多。2、因样本少和研究对象缺乏代表性,研究发现不能进行推论。
(四)、非干扰性研究
定义:非干扰性研究是不接触研究对象而把握资料本质的研究技术。非干扰性研究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也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其特性是研究对象不因研究者的参与而有所改变。
非干扰性研究的常用方法:(3)
1、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就是对既有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发现其信息,可以直接实现研究目的,也可以为大型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①、现存统计资料可能存在效度和信度问题。效度即资料是否反映了研究对象的真实信息。信度即资料在不同时间地点是否一致。因此,研究者必须首先对资料进行审核,以保证分析的质量。
②、现存统计资料的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
a、分析单位往往不是个人而是群体甚至国家,如果用群体层次资料反映个人行为模式,就出现层次谬误。b、指标属于不同测量层次,在探索多变量关系时应关注统计技术的前提是否满足,使用恰当指标。
2、比较法有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两种:
①、目的是寻求发现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方的事件的共同特征,力图超出他人发现,根据原始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比较法以现存非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
②、现存非统计资料包括案主的个人资料和个案记录、公共资料、机构资料、政府资料、学术机构报告等。这些资料可归入初级资料和次级资料。a、初级资料指对某些事件的第一手记录。如日记、会议记录、目击证词等;b、次级资料是依赖于初级资料对过去现象的描述如新闻评论。无论初级资料还是次级资料,采用多角度方法是防止错误的有效手段。
③、比较法应遵循的原则:
a、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结合原则。b、比较共同点和差异点。c、注意可比性。d、发现和比较本质的异同。
(五)、行动研究:(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殊方法)
行动研究源于二战时期美国社工柯立尔、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等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它是社会工作研究和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方法。
含义: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参与研究和行动。研究者及其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也是研究对象的组成部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共同构成行动者,将研究发现直接应用于行动,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社会实践的能力。它有“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为行动而研究”等多重含义。
行动研究的特点:
1、目标在于解决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建构。2、研究对象是行动者的实践情境。3、研究者也是实务工作者。4、研究方法兼用量与质方法,但更具有定性研究范式的特性。5、研究过程是研究者与行动者的伙伴式合作。6、研究成果的应用者就是实务工作者和研究者自身。研究成果不作推论。7、研究效果在于促进实务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增强其实践能力,实现其专业成长和全面发展。
行动研究的分类:
1、根据研究测重点,行动研究分为:
①、对行动者的行动进行研究;②、对行动者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③、对行动者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2、根据参与者的反思,行动研究分为:
①、行动中认识;通过观察了解参与者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达的内隐性知识。
②、行动中反思;对特定情境进行反思式交谈,促使参与者思考转换为行动。
③、对行动进行反思;参与者把自己抽离出行动,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
3、根据参与者的成分,行动研究分为:
①、合作模式;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合作,共同参与参与整个研究过程。
②、支持模式;实务工作者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决定行动方案,专家则作为咨询者协助他们形成理论假设,计划具体行动及评价行动结果。
③、独立模式;实务工作者独立研究及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并采取相应行动改造社会现实。
行动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1、将研究和行动进行整合,理论和实践环节联系紧密。2、在研究过程中,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间的伙伴式合作,强调感受和经验的分享,与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较一致。
缺点:
需要自我反省和实际地推进社会工作实践,要求研究者具备较强的能力。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通用,资料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初、中级通用)复习必过资料》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911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