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1+3联调经验(省)

1+3联调经验(省)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5-14 11:09:58 | 移动端:1+3联调经验(省)

1+3联调经验(省) 本文简介:

完善“1+3”联调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力保障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作为一个人流、物流、信息流相对聚集、县情比较复杂的城郊型县区,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利益诉求增多、社会矛盾凸显等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推动全县转型跨

1+3联调经验(省) 本文内容:

完善“1+3”联调机制?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全力保障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
作为一个人流、物流、信息流相对聚集、县情比较复杂的城郊型县区,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利益诉求增多、社会矛盾凸显等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推动全县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来认真对待,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为着力点,积极整合县内资源,强化部门职责任务,探索建立了“1+3”矛盾纠纷联调工作机制(“1”即一把手负责制,“3”即解决问题机制、衔接机制和保障机制),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同志的肯定,并批示要求总结推广。我县被列为全省和全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县以来,把“1+3”联调工作体系全覆盖列为全县17个创新项目之一,继续在机制的完善、推广、应用上下功夫,全县信访稳定形势得到明显好转,一大批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一大批纠纷解决在基层,有力地维护了**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主要做法是:
一、一把手负责是前提,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领导、抓协调、抓化解的工作推进机制
强化党政主要领导“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县领导带头,县乡村三级、县直各部门一把手负总责,积极整合辖区或部门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资源,认真落实“县委书记大接访”、县领导包案、信访稳定周例会等措施,有效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政法委组织协调、政法部门主办、相关单位联动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是实现“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全覆盖、常态化。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县委书记、县长每月两次公开接访,每周四天由县委常委、副县长轮流接访;各乡镇(街道)、法检公等涉法部门和重点单位的主要领导在机关公开接访;农村和基层站所,驻村工作队和包点领导保证随时接访。二是实行党政领导信访稳定周例会制度。每周一召开一次信访稳定例会,县委书记主持,政法部门列席,各常委和分管县长直接汇报,改变了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负责人汇报时走过场、做检讨的旧习惯,强化了包点包案县领导的责任意识,加大了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三是落实县领导包乡镇、包案工作制度。县领导带案下访,到所包乡镇(街道)或分管部门接待来访群众,就近、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纠纷。首次接访的县领导负责牵头协调组织召开听证、专题会议,对案件解决的全过程一包到底。政法系统建立起“四长”联合调处工作制度,法、检、公、司各负其责共同解决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四是构建了“一把手负责”的矛盾纠纷联调工作体系。
县乡村和县直部门一把手负总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调解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矛盾纠纷,有效避免多头信访、越级上访等过激倾向。
二、解决问题是核心,建立了预警、排查、调解、处置、惩诫全方位系统化的矛盾化解机制

贯彻“案结事了、事要解决、息诉罢访”总要求,在法律政策框架范围内,动真感情、拿硬措施,情、理、德、法有机结合,依法、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一是预警机制。启动“信访稳定预警防控体系”,选聘县情报预警信息员270人,实现了村(社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在节假日和重大政治活动期间,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执行重要信息即时报告制度。加强监督规范执法单位执法行为,在案源、案审、案结上完善预警制度,重点抓好“三个结合”(即信访工作与案件质量、诉讼调解、纪检监察工作相结合),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事件的发生。二是排查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党员干部和上访群众结对子、交朋友活动,使民情民意顺畅上达。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坚持每半个月集中排查一次,各村(社区)坚持每周集中排查一次,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对可能引发到市、赴省、进京集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的重点村、重点人、重点事
提前介入,重点排查,做到发现的早、解决的好、稳控的牢。三是调解机制。建立联合调解、综合研判和分流处理、分级化解制度,设立调解工作台账和信息管理平台。对跨乡镇、跨部门的信访问题和疑难复杂信访问题,责任单位主动申请县联调中心,与有关乡镇和部门进行“集体会诊”,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把调解作为处理诉讼案件的优先选择,千方百计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落实救助基金,对法律手段难以解决的,通过救济、补偿等手段实现息诉罢访。今年以来,共发放基金数额60余万元。四是处置机制。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重视初访问题一次性办结率,尽量一次性妥善处理,不留后遗症,把可能用在化解积案的大量精力前移到初信初访的调处解决上。灵活采取主动约访、带案下访等形式,主动介入信访问题,做到了“办公室接访,田间地头解决问题”。对无理缠访的,采取《三级终结制度》进行终结。精心组织案件评查,下大力气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五是惩诫机制。对个别信访案件中当事人不讲政策、缠访闹访的,对坚持滞留、非正常上访并造成重大影响的,充分取证,及时处理,依法依规实施惩诫。六是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按照《信访责任追究办法》、《政法干警错案责任查究制度》和《信访工作督查督办制度》等,对矛盾纠纷联调工作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因处理不及时
或不妥当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有效衔接是关键,建立了多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
通过建立衔接工作流程、效力确认等制度,规范表格填报、文件传阅等流转程序,明确前后环节、调处结果的相互传递,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民间调解、司法调解与仲裁调解之间的有序对接。一是规范了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公安)调解的衔接。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一般由其所在地或纠纷发生地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较大的矛盾纠纷实行派出所和调解组织联合调解,村(社区)或基层单位干部参与调解。二是规范了人民调解与其它行政调解的衔接。明确联调中心受理纠纷、合理分流、限期调处、跟踪回访四步工作流程,对土地流转、交通事故,拆迁征地补偿等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先行归口调解;涉及多个单位的,由联调中心组织调解。一般矛盾纠纷7天调处结案,大的矛盾纠纷15天结案,最长的不超过1个月。三是规范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坚持将调解贯穿于诉讼、审判全过程,规范“诉调衔接”(法院与调委会)、“检调衔接”(检察机关与调委会)工作程序,抓好诉前引导调解、拓展委托调解和协助调解、诉中调解、调后审理执行等环节步骤。四是规范了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建立受理纠纷、部门分类办理、案前调解、诉讼矛盾联调等四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机关、信访部门和法院在联调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调解结果的规范运用和承接。
五是规范了人民调解与信访的衔接。信访部门负责引导上访人员按照合法途径和规定程序表达诉求,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转交所在地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委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双方调解,结果报信访部门。
四、强化保障是基础,建立了联调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
围绕实现“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干事、有经费办事”目标,强化四个保障,确保矛盾纠纷联调工作的有效落实**利推进。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县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县涉法涉诉信访联调中心,10个乡镇(街道)成立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全县188个行政村、24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矛排工作站。二是人员保障。县矛盾纠纷联调中心主任由县委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县长和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和分管信访稳定的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组成;县涉法涉诉信访联调中心主任由县委政法委书记担任,副主任由政法委副书记担任,成员由信访局长、政法各部门分管信访工作的负责人组成;各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联调中心主任由乡镇(街道)党(工)书记担任,副主任由乡镇长(街办主任)、分管副书记担任,设专职副主任一名,成员由综治办、司法所、矛排中心、信访工作人员及法官、干警组成。村(社区)矛排工作站站长由党支部书记担任,成员由党支部、村委会(居委会)成员,以及人民调解员、治保主任、包村干警、信访工作人员组成。
三是资金保障。县财政年拔付联调中心和涉法涉诉信访联调中心工作经费各5万元,各乡(镇、街道)联调中心2万元,各部门为包案下访干部提供财力物力保证。对群众合法合理并需一定数量资金才能解决的利益诉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县财政、县直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及社会各界多方筹集资金共同解决。四是场地保障。投入
50余万元,完成了县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县涉法涉诉信访联调中心和10个乡镇(街道)联调中心的改建工程,每个乡镇办公场所面积都达到75平米以上,统一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施,按标准设立了调解室,实现了远程视频接访和信访案件网上转办交办、答复、查询一条龙服务。村(社区)矛排工作站达到“五有”,即有场地、有牌子、有专人、有机制、有制度,保证了基层矛盾纠纷接待调处工作有效开展。
???
实践表明,“联调”工作“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稳的是执政根基”。“1+3”矛盾纠纷联调工作,坚持预防和化解并重、排查和调处并行,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1+3”联调机制相对于繁杂的司法和行政程序,处理问题灵活快捷,沟通方便,人民内部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并有效
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实现了矛盾纠纷常态化化解。去年摸排调处化解矛盾2192起,成功率97%,全县信访总量继续保持“一增三降”的趋稳态势。
二是促进了经济平稳发展。“1+3”联调机制的运行和推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去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快速增长,
各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县上下转型发展、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加快发展、向好发展的黄金期。
三是进一步夯实了执政根基。“1+3”联调机制把矛盾排查调解的触角延伸到乡村基层,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维稳、综治和信访等力量,形成了综治维稳工作大平台,夯实了执政根基。县公安局由局党委委员包案化解信访积案,18起沉积多年的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在两月内全部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真正形成了“齐抓共管”保稳定的良好格局,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联调中心不仅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场所,而且成为沟通、交心的场所、教育学习政策的场所、党群干群连心的场所,从思想上、感情上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开展联调工作的过程,是体察民情、维护民利、促进民和的有效途径,真正
把社会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推行“1+3”模式,是我县运用创新思维、探索调处机制的一次实践,实现了信访稳定工作由“各自为政”向“齐抓共管”、由“上层调解”向“基层化解”、由“人要稳控”向“事要解决”、由“事后处理”向“源头治理”四个方面的有效转变。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一是一把手亲自抓是关键。一把手亲自抓,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全力以赴抓调处的工作合力。二是防范到位是基础。早发现、早预防、早介入才是防止纠纷激化的根本途径。通过整体预防,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才能避免矛盾激化,防止事态扩大。三是以情以理调处是主要方式。基层矛盾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对利益各方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充分发动利益相关人的亲朋好友、社会关系共同做工作,实现了“息诉罢访、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四是依法调处是保证。有些疑难的矛盾纠纷,通过联调中心调解不妥,最后就需要运用法律手段,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后盾,明辨是非,分清责任,调处民事部分,裁判刑事部分。
“1+3”联调机制是我们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方面所做的一些有益探索,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规范,更加充分地发挥各级调解的作用,推进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的一体化和常态化,为促进我县转型跨越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1、主要做法
2、取得效果
3、体会和启示
4、下一步思路和打算
9
?

1+3联调经验(省) 本文关键词:调经

1+3联调经验(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1+3联调经验(省)》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893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