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CDMA2000基站的建设与维护

CDMA2000基站的建设与维护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4-28 09:56:16 | 移动端:CDMA2000基站的建设与维护

CDMA2000基站的建设与维护 本文简介:

摘???要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基站设备从原来简单的模拟设备升级到现在复杂的数字化设备,但是无论是原来简单的模拟设备还是现在复杂的数字化设备都不是免维护的,都有一定的故障率,为了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就需要我们对基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本设计包含基站的建设与设备维护以及基站通信技术的理论依据本

CDMA2000基站的建设与维护 本文内容:

摘???

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基站设备从原来简单的模拟设备升级到现在复杂的数字化设备,但是无论是原来简单的模拟设备还是现在复杂的数字化设备都不是免维护的,都有一定的故障率,为了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就需要我们对基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
本设计包含基站的建设与设备维护以及基站通信技术的理论依据
本设计从基站建设的要求入手,对机房的配电系统、接地系统、铁塔与机房的位置关系、天线角度位置进行了设计,为机房设备的安装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基站建设进行介绍,到基站通信技术最后到基站维护。
?通过本项工程的设计内容为机房建设提供了依据,为承建方提供了工程造价依据以及施工图纸的设计为设备布放做了重要参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

1?
前言.....................................................
1
2?
基站建设.................................................
1
2.1?
勘察................................................
1
2.2?
电力系统的配置......................................
1
2.3?
机房接地系统........................................
2
2.4?
铁塔和屋舍位置关系...................................
2
2.5?
天线设立位置........................................
2
3
?CDMA2000基站通信技术.....................................
3
3.1?
CDMA技术的演进......................................
3
3.2
?IS-95系统结构.......................................
3
3.2.1?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
3.2.2?
移动台.........................................
3
3.2.3?
基站子系统.....................................
3
3.2.4?
操作子系统.....................................
4
3.3?
CDMA2000技术特点....................................
4
3.3.1
?CDMA2000的主要特点.............................
4
3.3.2?
CDMA2000
1x...................................
4
3.3.3前向链路特点....................................
4
3.4?
CDMA2000
1X
EV-DO...................................
5
3.4.1?
前向链路切换为硬切换............................
5
3.4.2?
反向链路数据速率控制............................
5
3.5.1?
信道估计与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6
3.5.2?
高效的信道编译码技术............................
6
3.5.3?
功率控制技术...................................
7
3.5.4?
同步技术.......................................
8
3.5.5?
前向发射分集技术...............................
8
3.5.6?
宏分集与软切换技术.............................
9
4?
基站维护.................................................
9
4.1?
巡检工作............................................
9
4.2?
故障处理...........................................
10
4.3?
安全管理...........................................
11
4.4?
资料管理...........................................
11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
1?
前言
近年来,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经历了从模拟网到数字网,从频分系统到时分系统和码分系统的发展进程。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使基站数目急剧增加,因此需要大量的基站建设及维护人员。目前,各运营商需要较多的综合维护人员,特别是基站的建设和维护人员,这涉及主设备、天馈系统、室内分布、电源、传输、监控、空调等多方面的知识。我们根据实际应用设计了一下内容。
2?
基站建设
2.1?
勘察
(1)机房面积(不含空调隔间)宜16~40
平方米,室内净空宜不低于3.0
米。分公司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基站设备种类的多少,并考虑建设和日后运营成本决定基站面积。纯覆盖型的基站:面积16~24
平方米。
(2)
机房应避免放置于地下室活潮湿点,同时禁止设置在设备进口过小、同时也只、注意将来设备扩充空间的位置。
(3)
应避开电磁场、电力噪声、腐蚀性气体活易燃物、湿气、灰尘等其他有害环境。
(4)
机房内部不**光直接照射,一免生产不必要的热能增加电力负荷。空调设备采用下吹式恒温湿空调机组。
(5)
对房间的地面进行确认是否铺设地板,有没有防静电的措施对于设备摆放位置是否需要新的铺垫物。
2.2?
电力系统的配置
(1)
主设备的电源供给关系工程实施的顺利进行应注意一下事宜。
(2)
确认公用交流电的入口;
(3)
确认交流配电箱的位置和容量;
(4)
是否需要直流开关电源及具体的方位,这针对电源电缆的长度;
(5)
电源电缆的走线路径确认,室内线缆走线架需要与否;
(6)
电源电缆的长度;
(7)
在安装前需获取公用交流电;
(8)
室内走线架的安装位置以及走线架的长度、高度、宽度,与主设备方位关系,距离主设备的高度落差,从电源到走线架的高度。
2.3?
机房接地系统
(1)
定义:把电路中的某一点活某一金属壳体用导线与大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气通路。目的是让电流易流到大地,因此电阻是越小越好;
(2)
接地系统的作用:保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保护设备系统稳定的运行。
(3)
机房系统接地分类:直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
(4)
基站机房接地的控制点:机房接地分为天线馈线接地、主设备接地和其他设备接地;确认楼顶避雷带和建筑地级组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接地点;确认馈线接地件的数量,安装位置;室外接线排的安装位置;
(5)
各项接地的确认:交流引入电缆、交流配电箱、电源架接地、传输设备和其他设备。
2.4?
铁塔和屋舍位置关系
(1)
根据天线安装的设计图结合站点周围环境和屋舍的高度、无线环境的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需要铁塔;
(2)
如站点已经有铁塔,则考虑能否继续使用;
(3)
根据取得的图纸和勘测得数据来确定机房的位置;
(4)
根据铁塔和机房的具体位置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馈线的走线路径;
(5)
确定塔顶放大器、天线在铁塔上的安装位置。
2.5?
天线设立位置
天线设立位置需确认的问题:
(1)
安装天线的高度;
(2)
安装天线的用途;
(3)
安装天线的铁塔或抱杆等的强度;
(4)
是否有空间对指定方向的天线进行安装;
(5)
是否有天线接续场所;
(6)
需确认在天线的方向无障碍物;
(7)
需确认已安装的天线无干扰问题;
(8)
如果进行天线位置的更改,必须在事前对天线将设立何处,能否解决问题等进行详细调查。
3?
CDMA2000基站通信技术
3.1?
CDMA技术的演进
CDMA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Qualcomm
公司提出的,CDMA技术的演进可以分为窄带CDMA技术宽带CDMA技术。
(1)窄带CDMA技术是CDMAOne,是基于IS-95标准的各种CDMA产品的总称,而IS-95又分为IS-95A和IS-95B。IS-95A它主要支持语音业务。IS-95B是IS-95A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目的是满足更高的比特速率业务的需求。
(2)宽带CDMA技术是CDMA2000,是美国向ITU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中接口标准的建议,是IS-95标准像第三代演进的技术体制方案CDMA2000室内最高数据速率为2Mbit/s,步行环境时为
384kbit/s,车载环境时为144kbit/s以上。CDMA2000包括CDMA2000
1x和和三载波方式3x。
3.2
?IS-95系统结构
3.2.1?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CDMA
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或功能实体组成。其中基站子系统(BSS)在移动台(MS)和网络子系统(NSS)之间提供和管理传输通路,特别是包括了MS与CDMA系统的功能实体之间的无线接口管理。NSS必须管理通信业务,摆正MS与相关的公用通信网或其他MS之间建立通信,也就是说NSS不直接与MS互通,BSS也不直接与公用通信网互通。MS、BSS、NSS、组成CDMA系统的实体部分。操作系统(OSS)则提供运营部门一种手段控制和维护这些实际运行部分。
3.2.2?
移动台
移动台(MS)是公用CDMA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也是用户能够直接接触的整个CDMA系统中唯一设备。
3.2.3?
基站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是由基站收发信号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这两部分的功能实体构成。基站子系统(BSS)是CDMA系统中与无线蜂窝关系最直接的基本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相连,负责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另一方面,基站子系统与网络子系统(NSS)中的移动交换中心(MSC)相连,实现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弧顶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传送系统信号和用户信息等。
3.2.4?
操作子系统
操作子系统(OSS)需完成许多任务,包括移动用户管理、移动设备管理以及网络操作和维护
3.3?
CDMA2000技术特点
3.3.1
?CDMA2000的主要特点
(1)
采用直扩或载波技术;
(2)
实现完全的后向兼容、平滑过渡;
(3)
空中接口标准兼容、载频重合;
(4)
频分双工方式;
(5)
灵活帧长结构;
(6)
可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频谱利用率高;
(7)
技术、标准成熟,商用化最快。
3.3.2?
CDMA2000
1x

1X是CDMA2000的第一阶段,其特点如下:
(1)充分支持多业务多环境操作,可以工作在800MHz/PCS1900MHz等频段;
(2)可以设置专用载频或与IS-95共用载频1.25MHz频带1.2288Mcps;
(3)全面后向兼容IS-95A,相对IS-95话音容量增加一倍;
(4)支持较高速率的数据业务9.6kbps、19.2kbps、38.4kbps、76.8kbps、153.6kbps支持上、下链路不对称业务;
(5)易于向1XEV及3X演进。
3.3.3前向链路特点
(1)
1X前向业务信道类型比IS-95A更为丰富;
(2)
更多的信道类型使高层信令控制更加完善;
(3)
不同业务,不同级别的QOS控制;
(4)
1X采用更精确前向闭环功率控制(双环控制);
(5)
每秒800次的功率控制克服衰落;
(6)
提高前向链路容量及覆盖范围;
(7)
?改进的前向纠错编码(FEC)更大程度克服干扰;
(8)
?QPSK调制提高频谱利用率及Walsh码空间;
(9)
?Walsh码资源加倍使容量加倍成为可能;
(10)
改进的软切换算法最大程度降低信道开销和时延。
3.4?
CDMA2000
1X
EV-DO
CDMA2000
1X
EV-DO标准最早起源于Qualcomm公司的HDR技术,早在1997年的时候Qualcomm就向CDG提出了HDR(高速数据)的概念,此后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实验在2000年3月份以CDMA2000
1X
EV-DO的名称向3GPP2提交了正式的技术方案。
1X
EV的意思是
“Evolution”,也表示标准的发展,DO的意思为Data
Only(后来有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此技术的含义,把Data
Only改为Data
Optimized,表示EV-DO技术是对CDMA2000
1X网络在提供数据业务方面的一个有效的增强手段)。同年10月份3GPP2投票表决把该标准定义为C.S0024,
在美国的TIA/EIA称为IS-856。2001年12月在ITU的会议上,CDMA2000
1X
??
3.4.1?
前向链路切换为硬切换
在某一瞬间,接入的移动终端仅接收一个基站的数据,前向链路使用速率控制而不是在
CDMA2000
1X中使用的功率控制,它不需要软切换。接入的移动终端接收它激活的信道中的最强的载波的数据。它监视激活的信道中的所有载波的信号强度,如果另一个扇区的载波信号强,则请求切换。反向链路的软切换和CDMA2000
1X类似。
3.4.2?
反向链路数据速率控制
?在1X
EV-DO系统中,对反向链路移动终端使用的数据速率没有直接的控制,移动终端传送的分组中携带了数据速率的信息。
基站向移动终端广播反向链路的占用情况比特(RAB)
,以此向移动终端指示反向链路是否满载。如果反向链路满载,RAB就置成“忙”。此时,移动终端将根据基本试验的随机数,降低反向链路传送的数据速率或保持速率不变。如果随机数高于某一特定数据速率的阈值,该数据速率降低,所以,数据速率越高,速率降低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如果RAB没有置成“忙”,移动终端将根据基本试验的随机数,增加反向链路传送的数据速率或保持速率不变。
这种情况下,对于当前数据速率低的用户,其增加数据速率的可能性就大。
3.5
?CDMA
2000关键技术介绍
CDMA2000关键技术包括:信道估计与多径分集接收技术、高效的信道编译码技术、功率控制技术、同步技术、前向发射分集技术、宏分集与软切换技术。
3.5.1?
信道估计与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与其它通信信道相比,移动通信信道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多径衰落和复杂恶劣的电波环境是移动通信信道的特征,这是由运动中进行无线通信这一方式本身所决定的。在典型的城市环境中,一辆快速行驶的车辆上的移动台所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在一秒钟之内的显著衰落可达数十次,衰落深度可达20~30dB。这种衰落现象将严重降低接收信号的质量,影响通信的可靠性。为了有效地克服衰落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采用各种抗衰落技术,包括:分集接收技术、均衡技术和纠错编码技术等。

分集接收技术是指接收机能够同时接收到多个输入信号,这些输入信号荷载相同的信息而且遭受的衰落互不相关。接收机分别解调这些信号,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并,从而大大减小对信道衰落的影响。

在CDMA2000系统中,所传输的信号是宽带信号,其带宽远大于移动信道的相关带宽,因而可以采用具有良好自相关特性的扩频信号,在时间上分辨出较细微的多径分量。对分辨出的多径信号分别进行加权调整,使合成之后的信号得以增强,从而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多径衰落信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应地把最佳接收机称为Bake接收机,它是CDMA2000系统中实现多径分集接收的核心部件。

为了实现相关形式的Bake接收,在CDMA2000系统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均采用了连续的公共导频信道进行信道估计(在IS-95)系统中,上行链路中没有导频信道,这使得基站接收机中的同步和信道估计变得困难,通常采用差分相关或非相关接收方案,使得接收机能够在确定发数据的条件下,估计出衰落信道中时变参数的幅度和相位信息,从而实现相关方式的最大比合并,以获得合并增益。

3.5.2?
高效的信道编译码技术

在CDMA2000系统中,由于传输信道的容量远大于单个用户的信息量,所以特别适于采用高冗余度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均采用了比IS-95
系统中码率更低的卷积编码,同时采用交织技术将突发错误分散成随机错误,两者配合使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对抗移动信道中的多径衰落。

为了适应高速数据业务的要求,在CDMA2000系统中还采用了Turbo编码技术。CDMA2000信道编码Turbo码编码器组成(1)两个分量码编码器(递归系统卷积码);(2)一个交织器;(3)输出符号复用与抽取。
目前Turbo码用于CDMA2000系统的主要困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交织长度的限制,无法用于速率较低、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包括语音)传输;
(2)
基于输出MAP的译码算法所需的计算量和存储量较大,而基于软输出Viterbi的译码算法所需的迭代次数往往难以保证;
(3)
Turbo码在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采用Turbo码的意义:Turbo码它巧妙地将两个简单分量码通过伪随机交织器并行级联来构造具有伪随机特性的长码,并通过在两个软入/软出(SISO)译码器之间进行多次迭代实现了伪随机译码。
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
信道下,码率为12的Turbo码在达到误比特率(BER)≤10?5时,OEN
b仅为约0.7dB
(这种情况下达到信道容量的理想OEN
b值为0dB),远远超过了其他的编码方式。
3.5.3?
功率控制技术

在CDMA2000系统中,一方面,许多移动台公用相同的频段发射和接收信号,近地强信号抑制远地弱信号的可能性很大,称为“远近效应”;另一方面,各用户的扩频码之间存在着非理想的相关特性,通信容量主要受限于同频干扰。在不影响通信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发射信号的功率,通信系统的总容量才能相应地达到最大,CDMA系统的主要优点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功率控制是CDMA2000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

CDMA2000系统中采用的功率控制技术可分为三种类型: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

开环功率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用户接收功率与发射功率之积为常数的原则,先行测量接收功率的大小,并由此确定发射功率的大小。开环功率控制用于确定用户的初始发射功率,或用户接收功率发生突变时的发射功率调节。开环功率控制未考虑到上、下行链路电波功率的不对称性,因而其精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闭环功率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接收功率的测量值与信道值的比较,确定功率控制比特信息,然后通过信道把功率控制比特信息传送到发射端,并据此调节发射功率的大小。

外环功率控制通过对接收误帧率的计算,调整闭环功率控制所需的信道,通常需要采用变步加长方法,以加快信道的调整速度。

在CDMA2000系统中,上行链路采用开环、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相结合的技术,主要解决“远近效应”问题,保证所有信号到达基站时都具有相同的平均功率;下行链路则采用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相结合的技术,主要解决同频干扰问题,可以使处于严重干扰区域的移动台保持较好的通信质量,减小对其它移动台的干扰。

3.5.4?
同步技术

同步技术历来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同步电路如果失效,将严重影响系统的误码性能,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CDMA2000系统采用与IS-95系统相类似的初始同步技术,即通过对导频信道的捕获建立PN码的同步和符号同步,通过对同步信道的接收建立帧同步和扰码同步。

PN码的同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PN码的捕获(粗同步)和PN码的跟踪(细同步)。PN码的捕获是使本地产生的PN码与接收到的PN码之间的定时误差小于一个码片间隔,可以采用基于滑动相关的串行捕获方案或者基于时延估计问题的并行捕获方案。PN码的跟踪将进一步缩小定时误差,使之小于几分之一的码片间隔。典型的PN码跟踪环路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定时误差检测器的延迟锁定环,另一类是抖动环。在通信开始之后,这一定时误差应该进一步被调整并使之趋近于零。另外,由于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时钟频率的不稳定,对
PN码定时的校正工作必须不断进行。

3.5.5?
前向发射分集技术

如果可能的话,通信系统应该综合利用各种分集接收方法(包括时间分集、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等)来抵抗衰落对信号的影响,以保证高质量的通信性能。但是,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例如:在慢衰落信道中,时间分集技术在对时延敏感的应用场合下就不再适用;当时延扩展很小时,频率分集技术也将不再适用。目前,基站可以采用双天线或多天线实现空间分集接收,但这对于移动台是难以实现的,由于移动台的尺寸所限,多天线之间的电磁兼容和多路射频转换等问题将难以解决。基于以上原因,CDMA2000系统采用了前向发射分集技术,以改善在室内单径瑞利衰落环境和慢速移动环境下系统的性能。

在CDMA2000下行链路中,有两条信道专门用于前向发射分集,即:发射分集导频信道和辅助发射分集导频信道。CDMA2000系统中具体采用的发射分集技术有两种:OTD方式(Orthogonal
Transmit
Diversity,正交发射分集)和STS方式(Space
Time
Spread,空时扩展分集)。在OTD方式下,两根天线上发送的信号采用相互正交的Walsh码加以隔离;在STD方式下,两根天线上发送的信号采用不同的空时编码方案,以实现信号的隔离。

3.5.6?
宏分集与软切换技术

在越区软切换的过程中,移动台同时接收来自两个或多个基站发射的相同信息,对其进行分集合并和判决,从而改善移动台处于越区切换时的接收信号质量,并保持越区切换时的数据不丢失,相对于多径分集方式,这种分集称为宏分集。

在CDMA2000系统中,不同基站采用相同的PN码,差别仅在相位上,因此移动台的搜索单元可以采用滑动的方法检测相邻基站的导频信道的接收强度。在宏分集时,搜索单元可以将接收机的三个分支分别分配到两个基站各自的最强径上,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接收质量。
在CDMA2000软切换过程中,移动台需要搜索导频信号并测量其强度,设置切换定时器,测量导频信号中的PN序列偏移,并通过移动台与基站的信息交换完成切换,所以,CDMA系统的软切换是由移动台辅助完成。
实现软切换的前提条件是移动台应能不断地测量原基站与相邻基站的导频信号强度,并把测量结果通知基站。????????????
????????
4?
基站维护
4.1?
巡检工作
每月的基站巡检工作能够及时的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每月的基站巡检工作能够及时的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基站蓄电池、基站空调、基站动力环境监控设备、基站传输设备、基站天
馈线、基站蓄电池、基站空调、基站动力环境监控设备、基站传输设备、基站天告警、运转情况、设备连线情况、环境卫生,以及基站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1)基站主设备,检查各模块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对告警及时的处理,各模块之间的连线是否连接紧固,测量机柜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值内,更换防尘网,对设备进行清理;
(2)
基站交直流配电设备,基站交直流配电系统为整个基站提供电能,如果交直流系统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基站退服。日常巡检时主要测量引入三相交流电压、开关电源三相电流、直流输出电压、电流等;
(3)蓄电池,基站蓄电池主要是在市电中断的情况下在短时期的为基站主设备提供电能。如果蓄电池性能减退时不能为主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在发电不及时的情况下直接导致退服,所以在日常巡检时主要测量蓄电池组的单体电压、馈电母线电流,并做电池容量测试,掌握蓄电池的健康情况;
(4)
空调,基站主设备和蓄电池对环境温度要求都很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直接导致基站退服,而且高温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有致命的影响。所以应对基站空调的维护给予重视。日常巡检时主要测量工作电压、工作电流、排水通畅、无漏水现象以及自起动是否正常等;
(5)监控设备,监控设备负责采集基站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烟感、水浸等信息量,及时的反馈给监控,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6)传输设备,传输设备也是重点检查项目之一,日常巡检检查设备有无告警,如果有告警要对各机房进行确认,并及时的进行处理。、光缆、传输线、光纤、走线整齐、捆绑有序、标签完好、有效、防静电手环可用等;
(7)天线馈线系统,检测天线馈线是否无松动、接地是否良好、标签有无脱落、分集接收和驻波比是否在正常数值范围内,对超出范围值的天馈系统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8)机房安全设施,基站周围无杂草、易燃物、墙体无开裂、门窗无破损、防盗设施完整可用、基站地面无渗漏、塌陷、排水顺畅、洞孔封堵严密,照明、灭火设备可用。对地网设施被损、布线凌乱、接头松动,电源线过载发热、标签脱落的进行整改;
(9)以上的各项测量数据要认真的做好相应的记录,并编辑成数据库,可定期的进行分析,及时侦测故障,做到防范于未然。
4.2?
故障处理
一般的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类:基站硬件故障、基站软件故障、交流引入故障、直流故障、蓄电池故障、空调故障、传输故障、监控设备故障。当基站出现故障退服时:首先考虑电源、传输问题,通过监控查看基站交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有无。交流电压是否正常,直流电压是否过低。
(1)传输断:检查传输障碍时,要做到谨慎、细致、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观察、不要轻易动手。传输问题并不仅仅影响一个基站。看好并确认标签,不要动与本次障碍无关的设备和线路;轻拿轻放,如光纤非常脆弱,不要弯折,开关综合柜时,不要用力撞击,防止振动导致其它线路连接松动,将障碍扩大;
(2)基站告警:确定告警类别及告警代码。根据告警代码分析障碍原因。出发前需要根据告警来准备相应的备件和工具,避免由于没有备件而导致障碍处理超时。分集接收或驻波比告警:对分集接收和驻波比告警的处理方法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分集接收是接收路径上发生的问题,驻波比是发射路径上发生的问题;
(3)
其他告警:有很多故障并非基站硬件故障,而是因为BSC的参数设置不对。如果参数设置错误,发射机也将无法工作,所以,基站维护人员一定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样对故障的判断才能迅速、准确。基站内出现的告警可能会各种各样,掌握了基础知识,处理起来就避免了盲目性。障碍处理的能力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增长的,处理障碍时注意对现场现象的观察,便于日后分析,遇到困难还可以让技术支持得到更详细的数据。处理障碍时必须注意障碍历时,带齐工具和备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基站,用最短的时间、在最小的影响范围内来解决故障。
4.3?
安全管理
以预防为主,对现存的危险和能预知的危险要及时处理,例如(及时的铲除基站周围的杂草,防止火灾。检查交流引入,馈线引入部分防水,避免雨水入户造成设备短路。定期测量基站地阻,检查防雷接地系统,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4.4?
资料管理
当安装工程或扩容工程结束时须对基站设备进行登记,将所记录的数据编辑成基站数据库,为日后故障处理和扩容做准备。
?
总结
基站建设与维护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涉及学科较多,而且日常琐事也较多,所以维护人员不光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和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基站好比人,设备、线路就像器官和血管、神经一样,出了问题就不行,要进行及时修复。现在学习基站建设与维护就相当于着手一门新的手艺,认真对待,认真学习,把它变成自己的一项技术。万丈高楼平地起凡事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
孙立新,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罗凌,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业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3]
?孙宇彤,等.
CDMA空中接口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
?宋艳辉.
移动通信技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杜庆波,等.
3G技术与基站工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6]
?张威.
原理与工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

CDMA2000基站的建设与维护 本文关键词:基站,维护,建设,CDMA2000

CDMA2000基站的建设与维护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DMA2000基站的建设与维护》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851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