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汇编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汇编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4-18 09:48:27 | 移动端: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汇编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汇编 本文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考点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汇编 本文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考点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7.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8.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9.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3.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4.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5.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1.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4.怎样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5.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1.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3.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4.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7.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路实做人。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新的特点: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6.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8.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惜杂居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柴
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4.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样做?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7.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商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8.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3)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9.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3)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5.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6.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怎样实现中国梦?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立足中国的独特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9.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10.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5)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6)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
当今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①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②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③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2、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那些影响?
(1)
积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③经济全球化也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的不断加深。④全球化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会。
(2)
消极影响: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3.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做?
①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3、
如何看待文化差异及不同文化间的碰撞?
①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务,有时会导致误解与冲突。②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③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4、
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
①表现: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②影响: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
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5、
世界多极化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有何意义?
①影响: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②意义: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6、如何面对多样化文化?
①用开发和包容的心态,尊重文化差异,加强平等交流与对话,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②要增强文化自信,学习、宣传并弘扬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既不能盲目崇拜全盘接受,也不能盲目自大,一味排斥。
1、
为实现和平,人类采取了哪些方式,进行了哪些新的探索?
(1)
方式: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2)新的探索:①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②派驻维和部队;③签署和不扩散条约……
2.如何看待世界和平发展态势?
①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③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5、为什么要消除贫困?
①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③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6、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①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②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③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4)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8、
为什么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
背景: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③蔡甸区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2)
意义: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提供了方向。
1、面对世界危机与难题,中国是如何积极有作为的?
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和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
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
3、
中国要对世界作出新贡献需要如何做?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1、
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
①内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外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③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
我国面临哪些新奉献与新挑战?
①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了更多风险。
3、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②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③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④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4、
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什么意义?
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我国正在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
怎样正确认识学习压力?
(1)
产生原因:
①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我们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
(2)
具体表现:(3)正确态度: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
2、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P69~70)
①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②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③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3、怎样在实践中学习?(P70~71)
①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②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③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4走向未来,我们为什么要做好职业准备?(P73~76)
①从事一定的职业,这是社会分工的要求,也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路径。②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引起传统职业的变革和新兴职业的兴起。这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④今天,人们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这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走向未来,我们应怎样做好职业准备?(P74~76)
①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②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③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④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⑤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6、为什么要具有敬业精神?(P77)
①每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国家对职业行为有法律规范要求,社会对职业行为有道德要求。②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③劳动创造价值,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钴研、精求精、不断创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我们应该怎样畅想未来?
①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②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③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④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考点
1.?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3.?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4.?如何正确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a.
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B.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学信息节食?
c.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
d.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2)传递网络正能量:a.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b.我们要在网上传递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5.?社会规则的作用: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6.?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
7.?如何做到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
8.?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9.?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10.讲诚信有什么重要作用?
(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1.?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12.?违法行为主要有哪些类型?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型,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3.?怎样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14.?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16.?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1)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2)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用诉讼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17.?诉讼的特点: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18.?承担责任既要付出代价又往往伴随着回报:(1)代价: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时间,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2)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19.?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20.?社会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
21.?青少年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作哪些贡献?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
,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绚丽的光彩。?
2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3.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国家在立法活动中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国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24、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5.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法定职责必须要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27、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8、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29.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3)人格尊严权包括:?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4)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6)社会经济权利:??
①财产权: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
(7)文化教育权利:??
①受教育权:②文化权利:
(8)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和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30.维护权利的方式: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节;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1.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维护国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纳税
3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其他义务:?
①劳动的义务;?
②受教育的义务;?
③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⑤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33.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力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④权利义务相统一
34。怎样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经济形式?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国家态度分别是什么?
?(1)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3)国家态度: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4.我国集体经济的作用和国家态度是什么??
(1)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2)国家态度: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国家态度分别是什么?
?(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国家态度: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6.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评价?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被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9.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11.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13.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14.如何理解法律之内的自由?
(1)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2)
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
(3)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15.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16.公平的价值或作用是什么??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17.个人应该如何维护公平?
(1)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2)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18.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如何守护正义??
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考点
1.
调节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方法
(1)面对心理烦恼,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2)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3)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4)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5)可以向朋友倾诉,也可以大哭一场。
2.思维的批判性对我们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
意义: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要求: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3.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1)做更好的自己,要欣赏和接纳自己;(2)做更好的自己,要扬长避短;(3)做更好的自己,要主动改正缺点;(4)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4.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
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5.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怎样尽孝?
(1)原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要求: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
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6.生命的特点:
(1)生命是独特的;(2)生命是不可逆的;(3)生命也是短暂的。7.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21教育网

(2)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8.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1)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2)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9.如何认识生命意义?(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

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
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10.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
掌握分寸,注意交往的时间、场合、频率等。
11.如何对待与异性同学的情感?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12.调节情绪的方法:1、改变认知评价
2、注意转移法
3、合理发泄法
4、理智控制法情感的作用
:(1)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2)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3)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关。
13.正确认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③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14.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靠国家的强制力量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5.法律的作用: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16.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汇编 本文关键词:考点,法治,年中,汇编,道德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汇编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汇编》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819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