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途径

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途径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3-22 10:22:00 | 移动端: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途径

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途径 本文关键词:培育,途径,生态,特色,文明

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途径 本文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首次将“美丽”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内在必然要求,是实现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培育是推进中国特色

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途径 本文内容: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首次将“美丽”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内在必然要求,是实现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培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命题,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提供重要的价值引领。从全方位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立体化的生态道德实践体系、绿色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系三个层面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把我们这代人培育为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全面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有效途径

新时代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有效途径研究,学理层面上有助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践层面上有利于构建全方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体系,有利于引导当代人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中坚力量,为努力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构建全方位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从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构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关键,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体系,全面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主流的社会生态道德价值体系,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一)加强家庭生态环境教育

家庭对孩子们的教育成长起到基础性作用,家庭生态环境教育在孩子们生态价值观的养成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家庭生态环境教育是指家长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所进行的理论教育与行为指导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塑造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怀,提升生态道德实践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们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帮助孩子们养成节约、低碳、环保、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对基本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使孩子们所接受的家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家长们通过躬亲示范给孩子们树立践行生态道德行为的良好榜样力量,带领孩子们积极参与世界环境保护日、植树节等系列主题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奖惩机制激励孩子们培育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不断提升孩子们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的实践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奠定重要的思想之基。

(二)强化学校生态环境教育

学校作为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的主阵地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在理论层面,学校要充分利用理论研究的突出优势,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上,学校要把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范畴,对学生们开展阶段化、系统化、层次化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实践活动,定期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督查活动确保生态文明观教育有效而深入地开展。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让学生们感受校园环境之美,积极开展创建绿色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奠定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完善社会生态环境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上升到终身教育的范畴,社会生态环境教育是通过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实现培育全方位的公众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活动。加强社会环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创建国家级、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基地教化引导作用,为社会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积极完善社会环境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环境教育的文化设施体系,加强媒体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形式多样的文化作品引领社会生态环境教育宣传工作。广泛开展社会环境教育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环保新闻发言人、环境教育基地创建负责人、环保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健全社会环境教育组织,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与其他环保民间组织的引领作用,拓宽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渠道,全面提升公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

二、构建立体化的生态道德实践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参与,更需要作为主体人的生态道德素质的自我提升。构建立体化的生态道德实践体系,主要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的增强、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培育、生态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人类作为生命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地球共同家园的生态道德责任与义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须从激发主体人的能动性角度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立体化的生态道德实践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不断增强主体人的生态道德意识,形成强烈的生态文明道德认知,唤起人类内心关心地球和善待生命的良好的生态道德情操,全面提升当代人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视程度与践行力度,更好地履行自身所肩负的呵护人类共同家园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一)增强生态道德意识

生态道德是指人类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人类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上所肩负的道德责任与社会义务。生态道德意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内在约束准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无形力量。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人们应自觉地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培育自律的生态道德人格,在内心深处构筑起生态道德行为的自律准则,使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成为一种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习惯与行为准则,进而不断提升人类生态道德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自律之基。

(二)培育生态道德价值观

生态道德价值观既包括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生态道德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生态伦理思想精髓,又包括自觉树立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培育促进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价值诉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道德价值观。生态道德价值观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所体现的“美丽”维度二者是有机统一体,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中需补齐“美丽”短板,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与引领,重点加强对美丽中国的认知程度与践行力度,培育科学合理的生态道德价值认知体系,全面提升生态道德价值观的践行能力。通过对法律法规、市民公约、乡规民俗的学习与运用逐步培育并融入主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道德价值观体系,以生态情感体验的方式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培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的推进提供重要的道德情感支撑,为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科学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提供积极的价值引领。

(三)践行生态道德实践

生态人格的养成是生态道德实践行为得以开展的逻辑前提,在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生态人格是指生态文明时代关于主体人格的生态维度的内在规定性,是作为生态主体的人在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在生态方面的主体认知、社会尊严、责任权利、自身行为的有机统一体。生态人格的养成为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源泉,需从思想教育、思维方式、实践行为等层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人的思维方式的生态化是健全生态人格的逻辑前提,是全面推进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通过积极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亲近大自然的生态实践活动,推动人的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养成,培育健康完善的生态化人格,实现内在环境美德与外在行为美德的有机统一,为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行为提供内在生成机制与外在约束机制。

三、培育绿色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的深刻社会变革,培育绿色化生活方式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现途径。绿色化生活方式培育的主要包括树立绿色化的生活方式理念、完善绿色生活化方式的政策制度、构建绿色化生活方式的行动体系,加大绿色化生活方式保障体系建设等,使绿色化生活方式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自觉行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和生态文明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实现途径。

(一)开展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宣传活动

大力倡导和培育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体系,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微信微博等现代化传播平台与新兴媒体大力开展推进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的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在网络平台开设关于国家自然资源现状调研、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素养、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生态文明政策法规等系列专题的普及宣传活动。其次,要充分利用好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水日、湿地日等环保节日集中组织开展推进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的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养成科学的生态化思维方式,培育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提升生态文明践行力。最后,大力弘扬与宣传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典型做法与先进案例,引导公众了解和把握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基本常识和社会奖惩机制,激励约束人们积极践行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实践活动。

(二)搭建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培训体系

搭建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培训体系,一方面要依托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积极开展绿色化生产生活教育与推介活动,构建全方位的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培训教育体系,把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教育纳入生态文明德育体系内容的基本范畴,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的普及活动,让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体系的培育真正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是一项涉及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的活动,必须构建以重点人群主体的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培训体系,教育引导青壮年践行健康时尚的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引领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和绿色环保的审美情操,倡导公众人物履行社会责任,身先示范参与社会环保公益事业,搭建以重点人群为主体的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培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

(三)推动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行动体系

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治的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行动体系。一方面,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十进”活动,主要包括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场、进景区等活动,让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行动体系,在政府层面上倡导绿色化领导方式,在企业层面上推广绿色化生产方式,在公众层面上开展绿色化生活方式,全方位构筑起绿色化生活方式的全民行动体系。另一方面,大力构建全民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行动体系,形成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强大合力。营造推动构建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行动体系的良好社会氛围,把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开展活动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的重要考量指标体系之一。建立推动绿色化生活方式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的环保公益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光盘行动、空调26度等绿色化环保公益活动。

(四)营造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氛围

人民群众是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搭建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网络媒体平台,利用政府和新闻媒体平台发布绿色化生产生活等相关信息,为公众提供生活必需的绿色产品信息。积极开展以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为主题的环境文化活动,大力开展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推广实践体验活动,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型政府、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农村等建设与评选活动。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推进实践活动,推广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做起。从拒绝礼品的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餐具等物品的使用买卖,采购低碳环保的日常生活产品,采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多种一棵树绿化环境、少抽一支烟减少污染,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粮食等日常生活中身边的小事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3]“三期叠加”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是实现中国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思想引领和价值支撑,需全社会共同努力、群策群力、齐心协力、携手并进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使我们这代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中坚力量保障,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承担我们这代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出版社,2015:24.

[3]习近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20(1).

作者:林爽 邓福庆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途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育途径》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734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