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路径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3-22 10:20:44 | 移动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路径 本文关键词: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路径 本文简介:【摘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种双边互动关系,并非仅仅单向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在“中”与“马”的双边互动关系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新路径。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时,必须理清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中”与“马”的充分融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路径 本文内容:

【摘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种双边互动关系,并非仅仅单向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在“中”与“马”的双边互动关系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新路径。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时,必须理清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中”与“马”的充分融合。这样,在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同时,也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形成“中”与“马”双边互动、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以“中”化“马”;以“马”化“中”;双边互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相统一。而在“马中化”过程中,学者们很大程度上,只是片面强调以“马”(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中”(中国实际、中国文化),而对于以“中”化“马”这一命题,则鲜有论及。当代中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就必须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为“马”所用。如此不仅可以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融合发展。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上。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是,学者很少再继续深究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其实,二者相结合,是一种双边互动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说,我们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指导,以“马”化“中”,又要注意以中国实际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以“中”化“马”。而这里所说的实际,既包含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之实际,也包含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历史实际,即历史传统与时代实践两个实际,二者构成中国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相互贯通性

著名教授汪信砚认为,在以往研究中,人们要么把中国哲学传统简单地等同于中国哲学的古代传统,要么简单地等同于中国本土哲学传统即中国哲学在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演进中形成的传统。其实他已经注意到了当前研究中对于中国传统研究中存在的误解,主张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古代传统和现代传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二者的现代化。但他没有进一步提出:作为古代与现代相承接的整体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要主动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并积极为马克思主义提供养料,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重要学说。其他许多学者,如房广顺、崔明浩等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虽然有源头、时代背景、发展理路等的不同,但二者在价值判断等许多基本点上有高度契合性。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根基,推动文化创新,尤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性研究。仅以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相通性即可说明此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最大共同点在与二者均注重实践。笔者认为,所谓实践,包含着生产生活、精神活动各个领域的活动,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如果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那么,也可以说,人类除了实践之外,没有其它活动。这并不是说混淆了认识与实践概念。这里所讨论的认识与实践,是着眼于活动过程而讨论的,并不涉及活动的结果,即不从形成某种意识形式的认知、产生某种客观形式的效果方面考虑。毛泽东以“知行”关系解释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对于“实践”或“行”,墨家主张将知识的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种,全面论述了认识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两种途径。清代颜元则把直接经验与“行”联系起来,认为要知道蔬菜的味道,必须“箸取以纳之口”,十分注重“手格其物而后知至”,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兼哲学家。明朝的灭亡,使许多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清谈误国”。于是,他们强烈主张“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王夫之提出:“必以履践为主,不徒讲习讨论可云学也”;“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等等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观点。毛泽东在《实践论》也总结道:“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等等。这些观点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足可以互为滋养、相互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于人类社会考察实践的,而“在传统知行观里,‘知’、‘行’范畴的主要涵义是德性之知和道德践履”,而在近代则转向了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也就是说,近代以来,“行”的范畴从传统的道德修养、自我提升逐步拓展为变革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这种变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深入传播的条件下开始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道:行,就是“根据于一定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他还提出“在实践中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法的统一。改变外界,同时又改变自己”。这就把“实践”作为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突破了传统哲学把“行”看作孤立的人的活动的局限,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其立脚点,揭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真理性。可见,中国传统知行观既有其独特性,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契合。二者具有可相互贯通、相互滋养的条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双边互动关系,注重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包容性,容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为其在中华大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立场方法指导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以马化中”的同时,发挥“以中化马”的作用,使双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以“马”化“中”与以“中”化“马”相辅相成

在以“马”化“中”这一工作上,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众所周知,毛泽东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创造性地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古代成语改造,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高度。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无疑是给古老的“实事求是”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于是完成了将“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改造成为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工作。这一思想路线,提倡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精髓,也使毛泽东成为批判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汇,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可以说,毛泽东不仅是以“马”化“中”的代表,更是以“中”化“马”的杰出代表,他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佼佼者。他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互动交融,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实实际相结合,又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历史实际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又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二者相得益彰,互补互进。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是当代中国文化选择的两条底线,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生命之整体。说到底,毛泽东这一做法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以“马”化“中”与以“中”化“马”的关系问题。所谓以“马”化“中”,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指导,促进中国传统社会发生变化;以“中”化“马”,就是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以5000年中华文明之深厚积淀涵养马克思主义,以中国哲学之特质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以“中”化“马”并不是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不是以中国哲学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仍然遵循:马魂—中体—西用模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同时,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外来文化为他山之石,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马克思主义汲纳中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是它植根于中国土壤,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和拥护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汲纳中国优秀文化,才能在指导中国实际中更好发挥“批判的武器”的功能,才能成为改变中国面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近代中国,探索和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中心问题,规范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是,当前,我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有些领域“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失语”、“失踪”、“失声”、“挨骂”等情况不容忽视。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不能忽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

三、以“中”化“马”,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就要注重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汲纳人类先进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离开中国特点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指导各国人民斗争时应坚持国际化(世界性)和民族化的统一。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与各国、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结合,以使其真理性内容通过民族形式表现出来。他虽没有提出要以中华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这类话语,但正如他将“实事求是”改造成为哲学品质、将“以民为本”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事实所证明的,他已经在实际中做到了以“中”化“马”。他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民族化,是要通过“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它”的过程来完成的,是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和创新来实现的。如何实现?就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中所积累的文化养分,足以涵养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获得不竭滋养、实现创新发展,中国人民也才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就必须自觉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本质规定及着力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实际中、在与中国优秀哲学思想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实现其中国化外在形态的塑造,不断强化其中国特色、中国气质。而要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弥补历史上研究之不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错误认识,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清除障碍。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需要处理好“马中化”与“中化马”的关系。就要采取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哲学观,既注重以“马”化“中”,又不能忽视以“中”化“马”。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始阶段要以“马中化”为重点,那么,当前,面对如何坚定“四个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时代课题,就要以“中化马”为重点,不能仅限于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从文本中寻找现成答案。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深厚的哲学理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优势,可与马克思主义形成互补,涵养马克思主义。前文已强调过,以“中”化“马”,并不是挑战马克思主义权威,更不是复兴传统文化,走历史倒退之路。以“中”化“马”只是强调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处理好中国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两个“老祖宗”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理论界存在的一些尚未研究透、说得清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进一步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不应割断历史。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我们要继承这一份珍贵遗产”。他向全党呼吁要做到理论与历史、现状三者的统一,真正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厚的中华文明蕴含着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归结起来,主要有:自强不息、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天人合一、止于至善等重要精神。儒家强调修齐治平,道家提倡“势”的辩证法,法家倡导依法治国,墨家强调公平正义……诸子百家之学说各有侧重,共同铸就中华深厚文化底蕴。实现以“中”化“马”,就是要通过挖掘前人所创造的那些跨越时空仍历久弥新的思想、以深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建设适合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就是要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用中国哲学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通、相似的优秀成果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把那些为中国哲学所特有而马克思主义缺少或未能展开论述的思想、观点、学说、范畴等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要改变以“中”注“马”之不足。以李达、冯契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者,立足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审视中国传统哲学,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他们的不足在于强调以“中”化“马”,而忽视了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根本来讲,是一种以“中”注“马”的立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转化、发展是坚持文化自信的思想滋养。如果一味以“中”注“马”,可能丧失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压抑或扼杀中华文化积极性。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笔者认为,按照马魂—中体—西用模式,“马魂”、西用二者只有充分被中体吸收消化,才能在当代先进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以“中”化“马”,只有从我国实际出发,汲取历史优秀成果,才能更好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从而从根本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由于反封建斗争的时代需要,许多学者片面强调“破”与“立”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新旧文化之间的继承性,导致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坏。且这一现象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逐步改善。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的学者,否定儒家思想,甚而至于是深恶痛绝、大加鞭挞。另一方面却大力宣传西方学说。既没有看到新旧之间继承性,也忽视了中外文化之间的融合性。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清楚认识自身所具有的特质文化,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妄自菲薄、诋毁自己的文化,便会丧失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从而陷入悲观主义、或者走向全盘西化之路,改旗易帜。“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这种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方式,坚持辩证法观点,既不盲目排外,也不一味吸收。坚持立足自身,面向未来,有利于指导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工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坚定文化自信,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提供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又能为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提供更好指引。综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必须立足中华优秀文化基础,以丰富的中华文化宝藏充实马克思主义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实践来源、营养血液。“马中化”与“中化马”二者相辅相成,以“中”化“马”是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正确途径。以“中”化“马”与以“马”化“中”双边互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充分融合,互补发展,有利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学术体系的构建、完善。

作者: 褚宏观 周文静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路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路径》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733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