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生态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生态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3-20 09:56:18 | 移动端:生态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生态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廊道,产业集群,生态,研究,发展

生态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喀斯特地貌突出、石漠化严重、连片贫困集中的乌江流域,是长江上游核心生态区,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工程的核心区域。该区域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压力巨大,推进沿岸产业生态化发展是必由之路。乌江风情廊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其资源禀赋的竞争优势。文化旅游产业日益成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

生态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喀斯特地貌突出、石漠化严重、连片贫困集中的乌江流域,是长江上游核心生态区,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工程的核心区域。该区域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压力巨大,推进沿岸产业生态化发展是必由之路。乌江风情廊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其资源禀赋的竞争优势。文化旅游产业日益成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支柱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但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仍存在明显短板。基于产业集群视角,提出运用全域旅游理念、推动乌江风情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等建议。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生态廊道;乌江风情廊道

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族文化旅游、民俗旅游领域,近期研究主要聚焦于文化旅游与产业融合[1-3],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4-6],文化旅游与生态扶贫[7-9]等。基于生态廊道的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逐步成为生态保护下区域产业升级研究的热点,成为长江上游地方经济发展突围的热点。乌江流域地跨云、贵、渝、鄂四省的46县市,既是喀斯特地质集中、石漠化严重的欠发达生态脆弱区,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支撑区域。乌江沿途自然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浓郁,人文历史厚重,区域生态使命使其无法通过大规模工业化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产业生态化升级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迫在眉睫。

2016年,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国家风景道”的概念。同年,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25个国家风景道,并正式将乌江风景道(武隆、彭水、酉阳—遵义、贵阳、铜仁)列入重点建设的国家风景道。2018年渝黔政府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共同建设乌江流域国家级旅游风景廊道(重庆—涪陵—沿河—德江—思南—铜仁/贵阳)。乌江风情廊道主体在重庆东南地区、贵州铜仁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明显落后于周边毗邻地区。经济要发展,生态要保护,文化旅游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比较优势产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可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如何提升乌江风情廊道文化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程度,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乌江生态廊道直面的问题

乌江发源于贵州威宁,是长江上游南岸唯一一级支流,流域横跨黔、渝、鄂、滇四省市8.79万平方公里土地,涵盖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三个国家连片贫困区,区域内岩溶地貌典型、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地质地貌奇特、森林植被丰富、峡谷奇观众多、民族风情多彩、生态廊道独具特色,但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压力巨大,问题突出。

首先,乌江水系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乌江水流直接注入三峡水库,乌江水系水质直接影响到三峡水库水质,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和南水北调数亿人口的饮用水安全。近年来,国家和渝黔政府在乌江水系治理中投入巨资,在贵州拆除乌江干流、支流及沿线水域90%以上网箱养鱼,建设沿岸乡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生产垃圾,关停搬迁污染企业,开展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使乌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17年12月,乌江贵州段31个监测断面中27个达到良好,Ⅰ-Ⅲ类水质达到85%,乌江水系水质保持清澈状态,乌江水系总磷浓度由2015年1月至10月的0.13mg/L,下降到2017年1月至10月的0.083mg/L,总磷浓度呈现下降趋势,水体富养化矿物明显降低,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洋水河等支流变成了“清水河”。虽然政府大力整治,但部分地区仍存在Ⅳ类及以上水质,乌江水系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

其次,乌江沿岸经济发展失衡。乌江流域渝东南武陵山地区和贵州铜仁地区属于典型欠发达区域,工业企业密集度偏低,工业化水平不高,但地方经济发展压力对承接东部产能转移仍然很热情,希望通过发展工业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部分市区县在招商方面环境门槛依然偏低,乌江沿岸重度污染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关停转移压力巨大。乌江沿岸部分地区仍存在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湿地水域面积缩小,石漠化趋势进一步加重,山体植被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生活水体污染、小企业粗放式排放导致乌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乌江环境承载力逼近上限。但各市区县经济发展目标各异,生态建设协同不充分,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各自为政,加剧了流域内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再次,乌江保护联动抓手不足。近年来,重庆、贵州两省市不断强化乌江环境保护,不断深化经济产业合作,各级地方政府间交流日益密切。在乌江生态保护方面,两省市均在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思想指导下展开大量细致的工作,但基于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的联动合作相对不足,缺少跨区域、常态化、工作化和考核化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与平台途径,省市间生态保护工作互动顺畅度不够、联动性不强。因而,应当建立渝黔地区乌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联动机制平台,强化跨区域政府工作联动考核机制,找准文化旅游产业联动抓手,为乌江生态廊道建设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和产业经济保障。

二、乌江风情廊道资源禀赋与产业生态化发展定位

乌江风情廊道是乌江流域旅游资源聚集区,具有资源禀赋品级高、质量优、分布广、密度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利用开发条件,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

首先,乌江风情廊道资源禀赋优异。乌江风情廊道是乌江生态廊道的基础,在“国家风景道”政策的支持下,渝黔政府间以旅游产业联动为抓手,构建乌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联动的平台。乌江风情廊道旅游资源富集,人文底蕴十分深厚,地域文化特色极其鲜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乌江流域是国内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比较富集的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4处(武隆仙女山喀斯特地貌、施秉云台山喀斯特地貌、赤水丹霞地貌、贵州梵净山),世界文化遗产1处(遵义播州海龙囤遗址)。国字号品牌资源众多,乌江流域有18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9处国家级名胜风景区、13处国家森林公园。除以上世界级、国家级等高等级的旅游资源禀赋外,大量的历史遗址遗存、众多的古镇、历史文化名村,都可视为可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乌江流域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7大类。“非遗”产品开发方面,利用乌江号子、土家哭嫁歌等“非遗”项目打造的“印象武隆”,利用苗族一系列民俗歌舞、传说故事等打造的蚩尤九黎城的“苗祖·蚩尤”等,成为“非遗”资源开发典型的代表。此外,土家族、苗族、仡佬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在服饰、节庆、医药、建筑等方面也各有特色。以铜仁梵净山、彭水摩围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影响巨大。还有以黔东、湘鄂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遗址,长征遗址,解放大军挺进大西南遗址等为代表的丰富的红色文化。乌江航运的码头文化、黔中郡的流放文化等也各具魅力,这些都可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特色资源。

其次,产业生态化发展定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长江水资源安全直接影响到流域社会生产、经济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等。[10]乌江流域地处长江上游,系长江的重要支流,近年来乌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流域内工业、农业、水产等行业迅速发展,对乌江水质造成很大影响。[11]乌江系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直接从涪陵汇入长江,如果乌江水受到污染,直接进入三峡库区,将影响华东、华中、华北数亿人口的用水安全,严重威胁国家水资源战略安全和生产生活安全。乌江沿岸环境承载力弱,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农业,乌江沿岸经济发展要严守生态红线。乌江风情廊道应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满足当地、周边及外来游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己任,依托乌江风情廊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从根本上改变乌江沿岸以工业和农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和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发展。

再次,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近年来,乌江流域各区县充分认识到依托本土特色山水人文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性,因受区位、交通、人才、资金等发展条件制约,乌江流域文化旅游发展状况明显落后于周边毗邻地区。依托乌江风情廊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可为沿岸地区贫困居民参与产业活动提供更多机会,加快推进沿岸地区城镇化和现代化,而且有利于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助力区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目前,多地区政府以文化旅游作为地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产业,涪陵提出建设“神奇巴国故都、魅力休闲涪陵”,武隆提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酉阳提出“生态强县、绿色富民”,铜仁提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沿河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南提出“加快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乌江风情廊道沿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已经迎来春天。

三、乌江风情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

乌江风情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区域内形成多核联动的发展态势,但受投资强度、开发力度、社会经济水平和跨区域合作等因素影响,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显著。

首先,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今各国产业组织的先进方式,旅游廊道集聚各种旅游产业要素,实现了旅游集散与旅游休闲活动的高效衔接。[12]乌江风情画廊文化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自发孕育、政府有效引导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关联度增高。以铜仁梵净山、武隆仙女山、酉阳桃花源等高品质景点为核心,整合了一大批旅游景点及旅游线路的发展,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业态产品,既竞争又协作,百花齐放,共荣共生。二是市场规模日趋壮大。乌江流域区县旅游发展迅猛,旅游收入增速明显,黔江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增幅巨大,分别达到76%和86.5%,遥居增幅榜第一;铜仁市则分别达到45.1%和49.1%,位居增幅榜第二,总体来看,各区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三是立体交通日趋完善。以重庆枢纽机场为中心,贵阳、毕节、铜仁、遵义、黔江、武隆(在建)等机场基本满足旅游需求。渝湘铁路贯通乌江风情廊道,渝湘铁路复线正在施工,拟规划建设渝湘高铁、涪陵至柳州铁路、昭通至黔江铁路。公路交通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尤其是南川—道真、酉阳—沿河、秀山—松桃等跨省市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武隆—道真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国道、省道、县乡道路交通系统正在优化与完善。乌江航运虽因沿途电站阻断,但重庆乌江画廊、贵州乌江画廊游船旅游基本不受影响。四是政策环境日趋优化。由于渝黔两地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双方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将在10个方面展开合作,明确了共建、协同的任务,提出要打造乌江等一批跨省市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乌江流域国家级旅游风景廊道(重庆—涪陵—沿河—德江—思南—铜仁/贵阳),推进两地无障碍旅游建设和促进两地旅游一体化发展。

其次,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短板明显。近年来,虽然乌江流域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仍有不少短板。其一,产品化文游旅融合程度不高,仍然以观光产品为主,文化旅游融合的程度肤浅、品位不高、数量不多,尤其是一些新开发打造的古镇、名村,普遍缺乏民族文化内涵,体现不出本土特色。乌江流域对非遗展演的开发项目偏少。此外,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极少,绝大多数旅游小商品都是义乌制造,毫无特色可言。其二,产业链条不完整。乌江流域文化资源挖掘深度和综合利用不够,资源分散,没有形成线路,导致文旅融合的产业链条短,资源所有者、产品开发商、产品销售商、旅行社、餐饮、交通等上下游产业条块分割严重,没有形成有机完善的发展链条,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其三,品牌形象不响亮。以乌江打头的旅游品牌不多,精品线路、精华景点少。尤其是没有打好民族文化资源牌,乌江风情廊道的文化旅游品牌在国内没有多大的影响力,被铜仁梵净山、武隆天坑地缝的品牌影响力遮蔽。其四,体制机制不健全。乌江风情廊道主体部分地跨重庆、贵州地区,两地虽然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共同建设乌江流域国家级旅游风景廊道,但一些具体条款的落实落地、项目的联合开发、旅游地线路的整合、品牌形象的塑造,甚至市场监管的法规条文,都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规范。

再次,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整体规划和联合拓展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以水体为轴线的乌江风情廊道规划缺失。乌江风情廊道需要跨省域统一规划,以实现生态廊道保护和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目的。首先。建立大尺度绿色廊道,对于景观连通性、生物多样性保持和恢复意义重大。[13]通过乌江风情廊道统一规划、整体控制、整体布局、区域协作的方式,在跨省域的层面促进乌江生态保护整体协调,在保护乌江生态廊道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产业跨省域协同发展。其次,乌江以青山绿水为底色,结合少数民族风情打造旅游廊道,使乌江优质旅游资源成为旅游开发基础的线性景观带。再次,以乌江画廊、百里乌江画廊为基点,以“4+1”(4个世界自然遗产+1个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树立乌江风情廊道旅游形象,提升大乌江旅游产品的世界吸引力。基于生态保护的乌江风情廊道规划需要尽早启动,从顶层设计层面综合统筹,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及使用方式,提升乌江风情廊道的综合竞争力。

2.应以优质生态产品提升乌江品牌魅力。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国家级生态功能区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对优美环境需求的重任。乌江流域涵盖“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区”“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保养重要区”和“武陵山山地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等多个全国生态功能区,是我国生态功能集中区域。因而,为全国人民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是乌江流域的重要使命。这要求提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山地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打造西南地区生态产品集中区,打造国家生态休闲旅游高地,满足大众旅游对森林休闲、山地康养、水上娱乐等多方面的生活娱乐需求。但在乌江生态产品市场的推广拓展方面,单独企业、单个政府拓展市场方态度积极,企业协同化、集群化拓展市场乏力,区县联合推广不足,单打独斗的情况不利于乌江生态品牌的提升,不利于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优质生态产品形象记忆。

3.通过整合产业链提升乌江休闲旅游品质。旅游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14]在生态功能集中区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生态环境与产业协同发展。但由于乌江流域多数为欠发达区域,自我投资力度较低,产品以观光为主,深度体验和高品质度假产品相对缺乏,需要引进东南沿海等资本集中区的旅游投资,利用东部沿海的资金、管理、服务标准等提升区域餐饮接待、住宿交通、产品服务等硬软件设施。只有形成大格局的产业对接和产业链条合作,才能提升乌江休闲旅游的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环境、美好生活的需求,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商、养、学、闲、情、奇等方面的休闲度假需求,提升乌江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品质,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乌江风情廊道优质生态产品的综合价值。

四、全域旅游理念助推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

在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乌江风情廊道产业转型升级需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以旅游主导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区域产业的生态化升级和集群式发展,实现在全国生态功能区优质生态产品与文化旅游产品的并行发展。

第一,丰富乌江山水人文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需要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作为支撑。乌江风情廊道自然风光旖旎,旅游资源荟萃,民俗文化浓郁,可围绕山水人文开发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新产品。首先,做好水文章。这要求凭借乌江画廊—乌江百里画廊—乌江源百里画廊等打造河流峡谷风光、湖面水岸休闲旅游、水上娱乐产品。其次,打好山地牌。这要求依托喀斯特地形地貌打造喀斯特、丹霞世界遗产旅游,依托武陵山、仙女山、桃花源、梵净山等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造森林康养、休闲度假、生态研学等旅游。第三,讲好历史人文故事。这要求依托遗产遗迹文化资源打造研学文化体验旅游,打造古城文化、墓穴题刻、红色文化、军事遗址遗迹等深度体验研学旅游。第四,专题旅游开发。这要求依托民族风情、古镇名村、田园风光、宗教圣地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民俗体验游、观光研学游、宗教体验游等。

第二,拓展乌江文化旅游产业链。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需要在旅游者进行文化旅游产品消费的过程中,从文化旅游消费着眼,探求由消费交易行为而引发的文化旅游产品链,以及由产品供应、组织、生产或服务商和关联供应商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过程。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是构筑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乌江风情廊道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做到开发旅游与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相得益彰,必须全面利用好地方优势,使文化旅游产业由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让原居民、旅游企业、旅游中间商、旅游产品供应商等共同参与、协同运行、密切配合。同时,形成文化旅游产品高中低端搭配,城、镇、村现代与古朴交相辉映,景区内外都要凸显山水人文自然和谐;把民族文化融入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全过程,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建立产业链,形成产业网。

第三,打造乌江生态民俗旅游廊道。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是资源优化的需要。[15]乌江风情廊道是乌江流域旅游资源最集中、最精华的部分,要实现它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打造以旅游为主导的区域资源配置方式是关键。一是要深入挖掘乌江流域文化资源内涵。这要求以历史、民俗、艺术等文化创新与传承为基础,发展旅游节庆、旅游会展、旅游演艺、动漫影视等品牌文化旅游新业态;积极推动旅游项目的文化创新;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民俗风情、历史人文、土司文化、小镇特色等。二是要推动乌江风情廊道生态化发展。这要求渝黔两地旅游管理部门牵头,尽快联合完成乌江流域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的详细制定,明确生态化发展的方向和策略;联合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特色景点景区;联合策划举办国际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品牌活动,如举办以乌江冠名的国际大型体育、休闲、竞技等旅游活动。三是要建设乌江国家生态公园。这要求按照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实行跨区域管理,确保乌江沿岸生态平衡。

第四,认真落实渝黔协作框架协议。渝黔协作框架协议提出要共同建设乌江流域国家级旅游风景廊道。全面落实渝黔协作框架协议框架内容,将全面带动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首先,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定时定期协调沟通,如联合举办乌江流域全域旅游高峰论坛,组建乌江流域文化旅游发展产业联盟、乌江流域旅游协会、乌江流域旅游发展研究院。其次,探索生态补偿,注重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边协作,注重居民参与。这要求统一市场资源配给,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宣传推介,统一旅游标示,提升乌江风景廊道旅游品牌竞争力;协同布局旅游产品,协调推进区域资源规划开发,建立协同发展项目库。再次,注重跨区域协同,实现乌江流域铜仁、酉阳、黔江、武隆、彭水等主要城市政府及企业的合作。特别是要联合开展一系列民族节庆活动。要加大保护和引导,把现代文化融入到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节庆活动中,让民族节日既有现代成分,又不失民族传统。最后,尽快制定与完善助力文旅融合的法律法规,明确细化奖惩措施,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助力。

最后,完善乌江风情廊道旅游服务体系。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乌江风情廊道建设因区位、交通、人才等发展条件制约,在构建旅游服务体系时应该关注短板。一是完善旅游末端交通。这要求丰富高速公路网络,共建毗邻区县一小时通勤圈;推进乌江沿线干线、边界区域次级通道建设;推动跨界公路对接,打通断头路,优化乡镇公路;协同推进机场航线、航空旅游市场发展合作;构建综合交通接驳体系建设,实现无缝换乘。二是加快乡村振兴建设。这要求改善社区、乡村居住条件和环境;推进厕所革命,建设生态厕所;加大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的建设,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三是提升居民参与旅游服务的能力。这要求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居民参与旅游服务的能力,增强居民参与旅游关联产业的发展机会,进而提升居民参与生态保护程度、意愿和收益。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机遇。这要求实现乌江风情廊道通讯网络信号的全覆盖,为游客使用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资源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打造“网红直播+旅游”等对游客实施个性化和快捷化宣传的文旅融合新产品。此外,应急救护、安全保障、旅游标示、市场监管等服务体系建设等也应完善。

总之,乌江风情廊道跨省域文化旅游建设,是渝黔政府在欠发达民族地区,以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为双重目标的区域发展探索,推动以旅游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资源富集、生态脆弱区积极尝试。乌江流域涵盖的全国生态功能区众多,旅游资源禀赋优异,需积极升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聚集方式,拓展旅游文化产业上下游协作链条,努力提升区域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强化交通、品牌、市场拓展协同作战能力,争取跻身于全国生态民族旅游强区,为全国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度假产品、民族风情体验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参考文献:

[1]侯兵,黄震方,等.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认知分异——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旅游学刊,2013(2).

[2]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4).

[3]杨春宇,邢洋,等.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系统集聚研究——基于全国31省市的PEF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16(4).

[4]马勇,何莲.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共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0(1).

[5]唐柳,俞乔,等.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路径研究[J].经济地理,2012(7).

[6]侯兵,陶然.新形势下民族文化旅游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10).

[7]杨德进,白长虹,牛会聪.民族地区负责任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与实现路径[J].人文地理,2016(4).

[8]覃建雄,张培,陈兴.旅游产业扶贫开发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

[9]黄震方,陆林,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2015(8).

[10]夏军,朱一中.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J].自然资源学报,2002(5).

[11]黄大勇.乌江水资源安全与旅游产业的战略互动[J].南通大学学报,2017(6).

[12]鄢方卫,杨效忠,吕陈玲.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廊道的发展特征及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17(11).

[13]穆少杰,周可新,等.构建大尺度绿色廊道,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14(2).

[14]舒小林,高应蓓,等.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3).

[15]厉新建,马蕾,陈丽嘉.全域旅游发展:逻辑与重点[J].旅游学刊,2016(9).

作者:黄大勇 谢正发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生态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态廊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721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