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卫生经济学重点笔记

卫生经济学重点笔记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2-12 12:09:41 | 移动端:卫生经济学重点笔记

卫生经济学重点笔记 本文简介:

卫生经济学重点笔记壹、卫生经济学概论一、卫生费用的不断上涨(规模↑,趋势↑首要问题)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先进技术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水平和对健康要求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卫生费用不断上涨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二、从卫生总费用的筹资结构来看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在卫

卫生经济学重点笔记 本文内容:

卫生经济学重点笔记
壹、
卫生经济学概论
一、卫生费用的不断上涨(规模↑,趋势↑
首要问题)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先进技术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水平和对健康要求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卫生费用不断上涨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二、从卫生总费用的筹资结构来看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社会卫生支出和政府卫生支出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
卫生经济学:其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这是卫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卫生服务消费者的选择(多因素影响人们选择卫生服务)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需要,人们总是将健康作为第一位需要。
人们是否选择利用卫生服务来维护和增进健康,为什么选择利用卫生服务以及选择何种类型和数量的卫生服务,涉及到各种因素。
四、卫生服务与健康:第一,
卫生服务是卫生产业的产出即在卫生方面的各类投入(人力、物质或货币投入)所提供的各种服务
第二,卫生服务(最终产品:健康)是维护和增进健康的投入,而不是一种最终产出,即提供各种卫生服务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投入的结果是健康状况的改变。
五、卫生服务提供者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救死扶伤是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救死扶伤的天使?养家糊口(利益、角色冲突)
患者于医生的信息不对称
1、如果不考虑经济利益,医疗服务的成本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得到补偿?基金
2、如果考虑经济利益,当与救死扶伤的职责发生冲突时应该采取何种行为?不计代价
六、卫生服务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在卫生方面的投入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卫生领域经济面临的宏观卫生经济问题
横向与纵向比较
一方面,卫生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增进了劳动生产力,因而卫生服务的提供,将会为社会创造很大的价值,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过高的医疗费用使政府、社会或个人难以接受,社会各方不得不为获得卫生服务而支付越来越多的费用,有限的资源,不得不用于更多的卫生服务,从而影响到资源在其他领域的投入和因此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的价值。
七、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卫生服务市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包括市场

卫生资源的筹资(政府、个人、社会),分配,使用(大题)

卫生经济学评价

医疗保障制度☆

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

药品经济学(药品销售模式)☆贰、卫生服务需求
一、
卫生服务的需求与需要
1、
需求的概念: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
需求形成的必要条件:消费者的购买愿望与支付能力
2、
卫生服务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
3、
市场需求:表示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4、
卫生服务需要(个人判断、专家判定):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健康所应获得卫生服务量。
(通常是由医学专业人员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获得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区别与联系:(见下图)
二、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1.消费者信息缺乏
:高专业性,高技术性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医生拥有主动地位,他们作为患者的代理人为病人选择服务,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医生为他们所选择和提供服务。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卫生服务的利用在消费者之外取得了正效益,(许多卫生服务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个体差异,因而卫生服务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即很难预测具体的患病时间、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和需要卫生服务的类型与数量,
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由于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需要通过消费信用(如医疗社会保险、商业医保)来解决医疗费用的支付问题。(政府、社会、保险组织和个人共同支付的)。
三、需求分析
消费者对卫生服务存在质量偏好
理性人对卫生服务都有对高质量偏好
(一)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1.
一般的经济学因素
(卫生服务是正常物品)
卫生服务需求受到卫生服务的价格(负相关)、需求者的收入(正相关)、货币储蓄(当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时,货币储蓄对卫生服务需求影响较大)、相关物品(服务)的价格、消费偏好及对物品(服务)未来供应情况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认为的高质量与真正的高质量往往不相一致的原因: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卫生服务的不确定性,卫生服务效果具有不可对比性,卫生服务效果滞后性等,使消费者往往很难对其真实质量进行正确判断。
2.健康状况
(关键因素,影响健康的因素就影响卫生服务需求):不论是医患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需求,由于并不是所有健康状况不良者都对自身的健康损害有所认识,也不是认识到自身健康状况不良者都去利用卫生服务,因而健康不是卫生服务需求发生的充分条件。
3.供给状况
:供给状况将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4.医疗保健制度
:免费医疗、部分免费医疗与完全自费医疗(后面看不清了。。。)
5.时间
:用于卫生服务的时间,包括到卫生机构路途上的时间、在卫生机构内的等候时间(等候挂号、等候就诊、等候交费、等候检查和等候取药等)以及就诊时间。(时间影响价格也影响机会成本)
6.供给者的双重身份:医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病人选择卫生服务的代理人,同时又是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所以医生的决策成为决定卫生服务选择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
假如医生是多提供卫生服务或提供某种类型卫生服务的受益者,他们就会出于自身的利益多提供服务或多倾向于提供某种服务,甚至提供不必要的服务。在经济学中称为诱导需求或需求的创造。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负号的意思: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
大多数卫生服务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其弹性系数一般在-0.2~0.7之间,不同的卫生服务,其需求弹性有所不同。
其他不变,随着价格变化,价格↑,需求↓(反向关系),供给↑(正向)
需求供给定理一般分析正常物品。
叁、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供给:指商品或服务(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卫生服务)的数量。
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一)即时性
:在卫生服务消费过程中,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是同时发生的,这就决定了卫生服务既不能提前生产,也不能够储存,只能在需求者消费卫生服务的同时提供服务。
(二)不确定性
:
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提供服务应因人而异、因时而易。所以,卫生服务不能够像一般商品那样进行规范化的批量生产,也难以通过抽样检查产品的质量。
(三)专业性和技术性:卫生领域存在着一定的进入障碍。(专业技术和政府政策,同时也导致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四)垄断性:卫生服务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是导致其具有垄断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无误性与高质量性
(六)供给者的主导性
:在卫生服务利用的选择上,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需求者的代理人,处于主导地位,
(七)效益外在性
:治疗、医疗垃圾
(八)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服务供给的短缺性:各国都存在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短缺的现象。(也有许多卫生服务产品是私人产品)
卫生服务供给分析
影响因素: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直接影响经济,间接影响人口数、人口结构、居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生活条件等
②卫生服务价格
:对于一般商品或服务来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供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供给定理)
③卫生服务的成本:利润=收益-成本(边际分析)
价格不变,成本↓导致利润↑导致供给量↑
卫生服务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正相关)和技术进步
④卫生服务需求水平
供求相互影响,所以供求分析难度增加
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过度需求:无论是消费者主动还是提供者的诱导需求都是不合理需求
⑤卫生资源(卫生资源不是卫生服务提供量产生的充分条件。)
卫生机构(组织制度)、卫生人员设备
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节约型
增加投入数量(粗放型)
卫生经济的特殊分析往往涉及到诱导需求
卫生资源的控制非常重要,诱导需求
高投入数量与卫生服务质量不一定有高的卫生提供能力,有能力也不一定带来高提供量
在诸多的卫生资源中,医生是影响卫生服务提供量的关键因素
⑥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医疗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⑦医疗保障制度不同支付方式会影响医院。
肆、卫生服务价格
一、价格的形成及其作用
均衡价格:指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状态下的均衡,即当提供者愿意提供的数量恰好等于需求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时,供给量与需求量的交汇点就是市场均衡点。
卫生服务市场是混合市场,非完全竞争市场
一般情况下,卫生服务的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双方决定的,但主要还是与供求相关关系
二、医疗服务价格影响因素:
(一)生产或提供成本与价格
(二)需求水平
三)需求价格弹性与价格
(四)市场性质与价格
(五)医疗保险与价格
(六)信息与价格
(七)诱导需求与价格
三、卫生服务价格管制:
1.
管制价格的主要形式:最高限价,最低限价,绝对控制
2.
政府管制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商品短缺

较高的管理成本

寻租行为的产生
四、医疗服务价格
1.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2.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变化:(三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57年,政府规定卫生事业是福利性事业,政府提供免费的预防保健服务,简历职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资金来自政府和企业,向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医疗实行免税政策。(低层次)
1956:暂行收费标准,差额预算不住,药品的批零差价收入(以药养医)

第二阶段:1958-1980年,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的福利性,以达到全民实现免费医疗或低价医疗的目的,自1959年三次降低医疗服务价格。
③1980年至今
卫生资源短缺,“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在一定价格下,需求大于供给,1983年实行“双轨制”(过渡阶段)不同病人实行不同收费标准
1985年.新项目,高新技术不含工费成本进行定价
1992年.收费并轨,医院定等级,等级不同,收费标准不同
伍、卫生服务市场
一、卫生服务市场的主体:消费者(患者)医院(卖方)、政府、第三方(保险)
二、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场机制包括:
卫生服务供求价格机制、卫生服务竞争机制、卫生服务风险机制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一)价格信号的灵敏性
:只有价格能够随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及时地发生相应的变化,市场本身才能实现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调节。而卫生服务市场的价格相当程度上是有政府管制的。
(二)完备的市场主体
(三)经济主体具有充分的经营决策权
(四)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五)供求双方处于基本平衡和平等地位
三、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市场机制对某些领域的调节作用很微弱
:1.
信息不对称2.
效益外在性;3.
公共产品;
(二)垄断
(三)市场机制的调节与社会经济利益不一致
(四)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五)市场调节的消极性
(六)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收入上的差别
四、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调整产品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时间,弹性越低,所需时间越长,由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导致市场政策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五、经济人行动的动机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有三种可能
(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利己行为)
1.在增进自我利益的同时实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2.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我利益;
3.损人利己
六、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政府的基本职能:指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政权职能。
政府基本职能的具体内容及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1.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2.建立和健全法律体系;3.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通过以下职能来实现:
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再分配职能;3.宏观经济调控职能;4.经济监管职能
陆、药品经济学
药品市场的构成及其特点
由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品提供三个环节构成
供给方、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医师、药师、需求方
药品需求分析:影响因素:一般经济学因素、医生(处方药经医生之手)、医疗保险、
药品供给分析
药品价格分析、价格管理: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
(一)
药品
分类:(1)按形态分类
(2)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3)按综合法分类
(4)按是否为处方药分类
药品的特殊性:药品有治疗属性,其效果具有复杂性,潜在影响的特点
药品经济学的发展使药物的评价由“安全性、高效性”向“安全性、高效性(药品对预防治疗的高效,而非经济学的高效)、经济性”而转变;
药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药品市场研究:供、需、多利益方参与
药品费用研究:研发、生产、流通
药品经济学评价
药品合理使用
药品经济政策研究
柒、药品价格问题
尽管医保目录药品只占全部药品的20%,但其销售总额却占全部药品销售额的80%
(医保目录外的药品由企业自主定价)
医院零售价格:
1、研发成本2、生产成本3、销售费用4、药企利润5、批发商按比率加价6、医生其他相关人员会扣7、医疗机构回扣8、医疗机构的经销加价
药品零售价格:1、研发成本/2、生产成本/3、销售费用/4、药企利润/5、批发商按比率加价/6、药店经营成本/7、药店利润:10%—50%不等
医疗体制扭曲加上政府管制适当小时药品价格虚高的根本原因。
中国医药流通模式:

过度医疗:患者(第三方付费),医院(诱导需求)
1991~2013
人均医疗费用平均增长率为17.49%,预计2015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年度增长率为17.33%~18.24%
公立医院改革后,药品实行零差年销售,减少的收入80%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府补偿不低于10%
政府投入是净收入,医疗收入是毛收入,医院要挣一元钱的净收入,要从患者手里收入4~5元(部分医保费用)的医疗费用
某医院人员470万,政府拨款170万,其余费用医院自己挣?
2000~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年平均增幅33.2%,而支出的年均增幅34.39%
预计2017年将出现当期收入不够支出的现象,2024年将出现累计结余亏空735亿元。
捌、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健康保险》
1.
基本假设: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
2.
风险:不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特性:不确定性,灾难性,客观性,可预测性
分类:按性质分: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按原因分:财产,责任,信用,人身,自然,社会,经济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
损失(大、严重、有形、无形)
3.
人们对风险的态度
(1)
回避风险(风险规避)(绝大多数人)
(2)
喜好风险
(3)
中性
4.
风险管理
(1)
含义:指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识别、测量与处理的活动
(2)
步骤:识别、测量、处理(风险预防、风险自担、风险分散与转移)
(3)
风险管理的基本形式:保险
5.
保险
(1)
定义:保险双方签订合同,被保险人依法缴纳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意外损失进行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或措施
(2)
含义:①对意外损失进行补偿

②共济互助,分散风险,共担风险

③是一种契约行为
(3)
功能:经济保障,再分配,融资,社会功能(安定)
6.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1)
社会保险:①强制性,普遍性;②考虑劳动者的基本收入;③实现劳动者的生存权利;④政府出面筹划经营;⑤非营利性;⑥接受公民监督;⑦社会效益优先;⑧国家立法推行;
(2)
商业保险:①自愿参加;②个人投保多寡与获取多寡呈正相关;③与个人生存权利无关;④私人经营;⑤赢利性;⑥不受公民监督;⑦经济效益优先;⑧遵守国家有关法规;
7.
医疗保险:为分担疾病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设立的,即它是补偿医疗费用的保险。
分类: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
8.异同:
社会医疗保险
商业医疗保险
指导思想
社会共济,团结互助
个人责任,发现分散
承办部门
政府及事业性机构
商业保险公司
经营方式
非盈利
盈利
参保人
强制性,全部
个人自由参加
承包范围
以基本医疗为主
部分医疗服务项目
保险费来源
国家,
单位,
个人
个人或单位
保险费标准
同一,或按工资比例
因人因险种而异
支付办法
按疾病需要,一般不定额
按保费多少,定额,封顶
9.医疗保险模式
(1)国家型医疗保险模式(国家经济高度发达、福利型):英国、瑞典、丹麦(效率低、工资低、政府财政压力大)
(2)集资型医疗保险模式:
①社会医疗保险
a.社会统筹型医疗保险
日本,德国,韩国
b.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型医疗保险②.社区医疗保险:
CMS
&
Health
Card
③.医疗保险储蓄制:
新加坡
(3)私营性医疗保险:美国。如蓝十字,蓝盾
10.国家型医疗保险模式特点:
①保险基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
②医疗保健具有高福利性,覆盖本国全部公民
③医疗机构属国家所有,
工资制
④向公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医疗服务
⑤高度的计划性,市场调节作用弱
问题:

免费
“Need

Demand”

1.效率低,士气低落------排长队
2.政府财政压力大
11.社会统筹型医疗保险模式(德国、日本、韩国)
特点:①强制实施;②多方共同筹资(雇主与雇员),政府给予补贴;③保险基金集中管理,用于社会共济互助;④.共付(Co-payment,
Co-insurance);⑤一般没有积累
问题:1.
选择性参保;
2.
人为压低工资总额,降低缴费基数;
3.
当年平衡,没有纵向积累;
4.
过度消费或超前消费等;
12.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代表性:中国
(1)三个亚类型:个人帐户用完后,在自付段以上的,随着医疗费用递增,试点:
a.自付比例递减,
镇江,九江.

b.高自付比例,深圳.

c.超支自理,珠海,海南.
(2)特点:1.立法强制实施;
2.国家单位个人合理分担;
3.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4.对需方的制约机制较强;
5.有个人纵向积累.
(3)问题:1.加强对供方的制约,否则会诱导病人将个人帐户全部用完;
2.个人帐户资金保值增值问题.
13.社区医疗保险
代表:
中国的合作医疗,
泰国健康卡
特点:
1.共同筹集保险基金
2.自愿参加(??要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3.以家庭为单位
4.保障程度比社会医疗保险低
5.有健全的转诊制度
6.防治结合
问题:
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14.医疗保险储蓄制:新加坡
特点:
1.强制性;
2.
共同筹资;
3.
纵向积累;4.费用约束机制较强;5.
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问题:
强调效率,忽视公平,大病患者的负担较重.
15.私营性医疗保险:美国
特点:
1.政府不参与,供求关系由市场调节;2.医疗保险不是独家经营;3.人群自愿参保和自由选择保险组织;4.以个人交纳保费为主;5.以盈利为目的
问题:
社会公平性差(17%,
17%)
16.医疗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疾病发生概率;疾病损失程度;保险价格(附加费);消费者避险心态;消费者收入
其他:健康状况,
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种族等.
玖、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一、概念
1.卫生资源: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药品、医疗器械、医务人员等)的总和。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硬件资源:资本、人力(医务人员)
软件资源:卫生信息、卫生技术;卫生管理(管理制度技术等),卫生服务能力等;
二、卫生资源的配置
1.
卫生资源的配置是指卫生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卫生资源可根据时序分为存量和增量两部分。
存量是指以前所拥有的卫生资源总量,(再分配)主要通过政府
增量是指即将拥有的卫生资源补充量,(初次分配)主要通过市场
2.
卫生资源的配置是指根据一定原则,通过一定方式,对各类卫生资源的增量进行分配和组合,对卫生资源的存量进行重组和转移
再分配的方式:重组、转移
三、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1.
效率和公平
效率:指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获得最大的卫生产出(即符合人们需要的、有利于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的卫生服务)。
公平:指无论居民的收入水平高低和支付能力大小,居民对卫生服务应该有相同的可及性,卫生服务的分配不应取决于地位的高低和收入的多少,而应该取决于其健康状况的需要,即所谓的卫生服务的按需分配和按能力支付。
2.
满足有效性和经济性(即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有效性:指卫生机构所提供的卫生服务确实能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使患者得到良好的医疗照顾。
经济性:指卫生机构在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同时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具体表现为医疗费用较低、卫生资源利用效果好。
3.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指构成卫生资源的各种要素在某区域内适应居民对不同层次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所达到的资源组合形式,使卫生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同时满足该地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总量合理(供需相等)、结构合理(城乡、区域、院内)
四、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
1.卫生资源配置应考虑的内容:
①卫生资源配置总量:主要指人员、床位、机构、设备等数量和质量;
②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2.
卫生资金配置评价指标:
①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②人均卫生费用
③卫生机构之间的费用比例(百分比的变化趋势更重要)(百分比的趋势变化显示了卫生费用重视程度的变化)
④门诊和住院费用比例
⑤农村卫生费用和城市卫生费用之间比例
⑥医疗、预防、妇幼保健费用比例
3.卫生资源配置的横向结构
①不同类别的卫生资源配置:如人员、床位比例;
②卫生资源的地区结构:如城乡
③卫生资源的专业结构:如医疗和预防
④卫生人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职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
拾、医疗服务成本分析与核算
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与分析
1.
医院面临的外部环境
(1)社会需求发生重大变化:需求的多样化
(2)寿命延长→要求生活质量提高
(3)生理治疗→生理治疗+心理治疗
(4)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的矛盾
2.医院成本过高的可能影响因素:
a药品、物资等资源流失
b水电气、试剂等实用无度
c人力资源工作效率低下
d药品、试剂等过期浪费
e诊疗信息不共享,大量重复劳动
f资金占用分散,调度困难收益低下
3.成本管理的任务: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4.医疗服务成本:是医疗单位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消耗的全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其价值以货币额的形式表示。
标准医疗服务成本一般是指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规模基础上确定的医疗服务成本。
检查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成本核算,保证成本的真实、准确、有效和可比
5.医疗服务成本的构成:
劳务费:包括职工工资,补助工资和职工福利费。
公务费:包括办公、书报、邮电、旅差、宣传学习及公杂费。
卫生业务费:指维持医院正常业务所消耗的费用。包括水、电、煤和一般设备维修等。
卫生材料费:包括化学试剂、消毒用品等。
低值易耗品:各种易耗品的破损消耗费。
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基金提成:包括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
医疗服务成本的分类:按成本与服务量的关系分类;按成本的计入方法分类;按成本的计入范围分类;按成本的可控性分类;
十一:
直接疾病经济负担
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包括:1.在卫生保障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卫生资源):住院,药品,康复机构投入,就诊。
2.在非卫生保障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社会服务(保险)、研究费用,退休金,交通费用。
间接疾病经济负担
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的家庭、社会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提供;
包括:1.因疾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所损失的工作时间。
2.由于疾病、伤残致个人工作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
3.病人的陪护人员损失的工作时间。
4疾病和伤残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过度医疗:患者(第三方付费),医院(诱导需求)
1991~2013
人均医疗费用平均增长率为17.49%,预计2015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年度增长率为17.33%~18.24%
公立医院改革后,药品实行零差年销售,减少的收入80%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府补偿不低于10%
政府投入是净收入,医疗收入是毛收入,医院要挣一元钱的净收入,要从患者手里收入4~5元(部分医保费用)的医疗费用
某医院人员470万,政府拨款170万,其余费用医院自己挣?
2000~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年平均增幅33.2%,而支出的年均增幅34.39%
预计2017年将出现当期收入不够支出的现象,2024年将出现累计结余亏空735亿元。
本文档由论文格式(http://www.csmayi.cn/)用户上传

卫生经济学重点笔记 本文关键词:经济学,重点,卫生,笔记

卫生经济学重点笔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卫生经济学重点笔记》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573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