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工 程 总 说 明 书

工 程 总 说 明 书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2-07 12:18:55 | 移动端:工 程 总 说 明 书

工 程 总 说 明 书 本文简介:

工程总说明书一、概述(一)任务依据指导老师所提供的平面地形图、纵断面高程、横断面数据等工程资料。(二)设计标准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2m计算行车速度:80km/h极限最小半径:250m一般最小半径:400m停车视距:110m最大纵坡:6%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3000m;一般最小半径450

工 程 总 说 明 书 本文内容:







一、
概述
(一)任务依据
指导老师所提供的平面地形图、纵断面高程、横断面数据等工程资料。
(二)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路基宽度:12m
计算行车速度:80km/h
极限最小半径:250m
一般最小半径:400m
停车视距:110m
最大纵坡:6%
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3000m;一般最小半径4500m
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2000m;一般最小半径
3000m
最小竖曲线长度:70m
路面设计标准荷载:BZZ—100
荷载等级:公路-II级
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50
人群荷载:3kN/m2
(三)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
沿海二级公路设计任务段位于滨海城市,为双向2车道;起止里程桩号为K54+900~K58+200,全长3.3km,以起终点为控制点。
二、
总体设计
(一)
选线原则
1、在多方案论证比较的基础上选最优方案。
2、路线设计与路线布设应该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快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最小、造价最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该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宜轻易采用低限指标,也不应该片面追求高指标。
3、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注意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经济林园等。
4、
选线时应对工程式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基对道路工程的影响程度。
5、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修路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与污染等问题。
(二)设计依据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沿线地理地质,水文气候等情况。
(三)路线总体设计方案
本设计路段为平原区,眼线无不良工程地质,
表1
路线方案表

评价指标
单位
方案
路线长度
m
3300
平曲线数量

3
竖曲线数量

5
纵断面
最大纵坡
个数

1
坡度

1.518%
坡长
m
119
最小纵坡
个数

1
坡度

0.365%
坡长
m
442
构造物
桥涵数量

1
土石方工程数量

m3
66805

m3
6481

m3
73286
最大填挖方高度

m
3.06

m
1.20

图1

路线总体设计方案平面布置图
全线挖方6
481m3,
填方66805
m3,路面
28908m3

总预算1168.22万元,平均每公里224.66万元。
三、路线
(一)总体设计的设计原则、依据
1、设计原则
设计中充分考虑路线符合技术标准,行车舒适,线性美观,工程量小等条件。
2、设计依据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沿线地理地质,水文气候,村庄,农作物等情况。
(二)设计情况
1、平面线性设计
本项目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处理好本公路与地理条件的关系,使路线与既有景观协调一致;处理好路线线位与地方城镇的关系,使二级公路的修建能更方便的为当地地方经济服务,减小拆迁的干扰。
全线以直线为主,顺应地形条件,满足规划项目的布局情况;灵活地掌握线形指标,使之既要大于标准的低限值又不能苛求高指标;相邻曲线技术指标讲求连续均衡,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舒适。
本路段路线长度3.3km,共设3个交点,平曲线半径分布在400~1000之间。均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都设有缓和曲线,最小缓和曲线长度100米。全线平曲线最小半径400米,共1处,最大半径1000米,共1处。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319.376米。平曲线长度1789.288m,直线长度1510.712m,平曲线占路线总长:54.22%。
2、纵断面主要技术指标
本路段纵断面线形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纵断面设计中,本着保护自然环境的设计理念,尽量使路线顺应自然地形的起伏;尽量控制路基填土高度,以减小拆迁占地;变坡点位置及标高、坡率和坡长、在满足平纵组合的情况下优化组合,竖曲线半径尽量采用较大值。
本路段最大纵坡1.518%,最小纵坡0.365%,最小坡长为119米。5处竖曲线中:3个为凸形,最小半径8000米,最大半径65000m,大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一般最小值4500米;2个为凹形,最小半径35000,最大半径55000m,大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一般最小值3000米。竖曲线长度2054.593m,竖曲线占路线总长62.26%。
四、路基、路面及排水工程
(一)沿线地质、地层情况
沿均为低液限粘土,地下水位:前1.5公地下水深1.5米,其余里程地下水深2.2米。
冻土深1.52米。
(二)一般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原则
设计中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就近取材、便利施工、技术先进可行
、经济合理原则。
2、路基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D30—2004)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沿线排水及防护的调查。
3、路基横断面布设及加宽超高方式
(1)路基标准横断面
采用整体式路基,双向双车道,路基宽度12m。其中:行车道3.75m×2,硬路肩0.75×2,土路肩1.5m×2。
(2)路基设计标高及路拱横坡
路基设计高为路基边缘标高。行车道设1.5%横坡,硬路肩设1.5%,土路肩设2.5%横坡。
(3)路基超高及加宽
本项目路段主线超高按路线规范之规定设计,超高绕行车道边缘旋转。本项目路段满足规范不设加宽要求,不设加宽,本路段属于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值为6%。
4、路基填土高度、挖方深度、路堤(或路堑)最大、最小高度
图2公路纵断图
本路段路堤最大高度3.06m,路堑最大深度1.20m
5、取土、弃土方案
本项目路线填挖比较频繁,土石方工程量较大,一般尽量保持填挖方平衡,局部困难路段采取了合理的弃方。为减少弃土和取土对环境和耕地的破坏,本次设计全线所用路基填料以纵向调用和借方配合,合理设置取土场和弃土场。对不能利用的废方本着少占良田,尽量减少破坏植被,诱发新的地质病害,不影响路基稳定,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
为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在本项目的取、弃土场的选择及设计中,严格执行了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164号《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通知精神,所设取土场采取集中开采,实施复耕还田;弃土场采取集中堆弃,周围设置护坡防护,并作好排水设施,弃渣完成后要对渣场进行绿化,绿化树种尽量采用当地适生树种,渣场的截排水沟要及时疏导防止堵塞,最终达到不占或少占耕地,使项目周边自然环境的扰动减小到最低的目的。
全段在K55+600、K56+850左侧100m处设取土场。
6、路面设计原则、设计依据、交通量及交通,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要求等。
(1)路面设计原则
设计中遵循标准新、技术可行、价格低选材合理、施工方便、利于养护的设计原则。
(2)路面设计依据
①《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JTJ034—200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②建设方要求以及结合沿线筑路材料调查而进行设计。
(3)路面设计情况
根据路面设计依据确定全路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组合见表2
表2

路面结构组合表
结构层
材料

度(cm)
面层
沥青混凝土
13
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
40
底基层
石灰土
20
垫层
低液限黏土
15
②路面施工须在路工稳定、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铺筑,路基应有一定的路拱和平整度,应严格按《公
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和“路面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一般设计图、路面结构方案图附后。
7、路基填筑
(1)、填方路基

一般填方路基设计
填方边坡坡率采用1:1.5;填方大于0.4m是设边沟,边沟深度与底宽均分别为0.6m、0.8m。

半填半挖路基设计
为了减少半填半挖路基的纵向、横向不均匀沉降,挖方路基部分在路槽下超挖
80
cm后回填土方,路基纵向超挖处理渐变长度为10
m。填方路基部分,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地表开挖反向台阶,台阶宽度2.0m。同时为保证路基稳定,在纵向填挖交界处设置了10米的过渡段,土质过渡段要求采用级配较好的砂类土、砾类土、碎石填筑,石质路段过渡段可采用填石路基。在填挖交界处,必要时设置横向渗沟。

陡坡路堤设计
陡坡路堤设计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等进行综合考虑。当地面陡于1:5时,对基底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2m,阶面设向内倾斜
4%的横坡,并对路堤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合地形和填土高度,因地制宜设置了路肩挡土墙等支挡防护工程。
(2)、挖方路基

一般路堑设计
挖方路基的边坡设计是根据地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路堑边坡高度与路线的关系,土石方填挖平衡,挖方边坡坡率及形式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挖方路基边坡按以下原则设计:
A.边坡设一级
B.边坡坡率:
挖方路基边坡坡率视开挖高度、地质情况决定,因本路线所在地区地质为低液限粘土,路段最大挖深为4.76米,挖方边坡坡率采用
1:1.0。
沿途部分路段在干枯鱼塘上填筑,鱼塘内的淤泥一般厚约0.5米,路堤填筑前应清除淤泥,换填砂。填方基底为耕地或松散土质段,填筑前应进行压实处理,当松散土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再回填压实。地表有树根草皮或腐植土应予以清除,地面横坡大于1:5时,应挖成向内倾2—4%的台阶后再填筑,施工时严禁挖成向外倾的倒坡。根据沿线的土壤地质情况,并参照附近公路的边坡和陡峭地带的自然边坡,施工时可根据开挖后的实际地质情况作适当调整。
填方路基应分层填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路基压实度表填挖性质
位置
压实度(%)
零填机挖方
路床顶面以下0-80cm
≥96
填方
路床顶面以下0-80cm
≥96
填方
路床顶面以下80-150cm
≥94
填方
路床顶面以下>150cm
≥93
挖方地段的路床为岩石时,可直接利用作为路床,并应整平,碾压密实。
8、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依据及设计情况
(1)设计原则
鉴于路线所经区域土地资源珍贵、排灌体系较为完善,在路基综合排水系统的设计上,从保证路基稳定、减少水土流失以及尽量减少对沿线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了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及环境的特殊要求,对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进行了系统设计,通过设置路侧排水沟以及线外涵洞等连通排水沟,避免污水直接排入农田而造成对当地水利资源的污染和危害。通过设置各种桥涵等构造物,确保沿线的排水、灌溉体系的正常运作。设计的总体原则为:
①公路修建后,尽量做到不干扰、不改变农田原有的排灌系统,以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②全线填方路基均考虑了排水沟设计,通过桥涵构造物与沿线排洪沟渠衔接,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③路基排水沟与沿线通道、灌渠交叉产生干扰时,采取改移沟渠、设置线外涵洞等工程措施,尽量做到不干扰、不破坏原有的排灌体系,同时避免路面污水直接排入农田。
(2)设计依据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3)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主要靠路基外的边沟
,通过边沟与附近河溪沟通,使路基水能顺畅地通过边沟排入溪湖。
填方路段和挖方路段均采用梯形边沟。
(4)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采用自由漫流式排水,填方路段土路肩用粘土培填夯实,路面水通过土路肩漫流至路堤边沟,挖方路段土路肩顶面同样采用粘土墩填夯实,路面水通过公路肩漫流至路堑边沟。
五、桥梁、涵洞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6、《公路桥涵标准图—钢筋砼盖板涵》JT/GQB
003—2003
7、《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二)桥涵设计标准的采用情况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三)沿线桥梁、涵洞的分布情况
全线设盖板涵1道,盖板涵尺寸为2m
x
1.5m。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涵洞一览表
桩号
型式
跨径(m)
K69+740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2×1.5
(四)主要材料
1、
盖板:C40混凝土,R235、HRB335钢筋。
2、
帽石:C25混凝土。
3、
台身:C20混凝土。
4、
台基:C20混凝土。
5、
涵底铺砌及涵进出口构造物:
M10浆砌片石。6、
洞口翼墙:C20混凝土。
(五)盖板涵设计要点:
1、
为提高盖板强度在盖板跨中加厚。部分等厚盖板为区分上下面及填塞水泥砂浆,预制时在板端顶部设置5x5cm的倒角。
2、
预制盖板宽度为99cm,其余根据需要预制。
3、
盖板底层设受力主筋,钢筋沿板长和板宽方向均匀布置。
4、
涵洞净跨径L0≥1.5m,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5、
盖板涵洞基础按分离式设计,不设支撑梁。
6、
当涵洞地基容许应力较低时,必须采取可靠措施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符合设计要求。
(六)盖板涵施工要点1、
预制盖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才能进行脱模、移动和堆放。预制盖板堆放时应在板块端部采用两点搁置,不得将顶底面倒置。
2、
盖板安装后,必须清扫冲洗,充分湿溶后再在板与台背间、板与板之间的缝内用小石子填塞顶紧并填塞M10砂浆。进行涵身外层防水层施工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3、
台帽或涵台顶面,应铺设厚度不小于1cm的油毛毡垫层。
4、
涵洞外层防水措施可在涵洞与填土接触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约1.5mm。涂后不再另抹砂浆。
5、
盖板的吊装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考虑。
6、
涵台支撑梁的施工应与涵台基础同时进行,石砌支撑梁必须与涵台基础砌石丁顺相间、相互咬码。
7、
涵台台身的沉降缝一般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涵台断面(包括基础),缝宽2cm,沉降缝的设置应与板方向平行。
8、
沉降缝的防水措施在基础顶面以下,填嵌涂沥青木板或沥青砂,也可以用粘土填
入捣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15cm。在基础顶面以上,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约5cm,内侧以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15cm,中间空隙填以粘土。9、
凡在地基上土质变化较大、基础埋置深度不一或地基容许承载力发生较大变化以
及路基填挖交界处均应设置沉降缝。凡是采用填石抬高地基上设置涵洞,都应设置沉降缝。
10、洞底和洞口铺砌采用两层,上层采用浆砌片石,下层采用砂砾垫层铺设。
11、冬季进行混凝土或砌体施工时,应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相应要求注意防冻。
12、
涵台台后的填土应在盖板安装完毕后,砌体砂浆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并应严格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路基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压实。对涵台较高,不易达到碾压效果的涵洞,可采用在该范围内填筑碎石或砂性材料,并注意两边对称进行。
六、设计预算
1.编制依据
(1)《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
(2)《吉林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
(3)初步设计文件及计算的工程量。
2.采用定额
(1)《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
(2)《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
(3)吉林省颁布的补充概算、预算定额。
3.工程预算总金额
本预算项目全长3.3公里,概算总金额为:1030.61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312.31万元。
4.其他未尽事宜,详见本概算各计算表
本文档由论文格式(http://www.csmayi.cn/)用户上传

工 程 总 说 明 书 本文关键词:

工 程 总 说 明 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工 程 总 说 明 书》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5520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