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建材加盟,建材加盟费查询,国内权威的建材加盟费查询网!
当前位置:建材加盟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两棵柿子树阅读答案

两棵柿子树阅读答案

来源:建材加盟网 | 时间:2017-05-24 05:48:26 | 移动端:两棵柿子树阅读答案

篇一:玄武区2014语文二模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

语 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 (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陶潜《饮酒 其五》)

(2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苏轼《水调歌头》)

(李煜《相见欢》) (龚自珍《己亥杂诗》)

(8)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9)高适的“▲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情调堪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媲美。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脚踝(huái) .

à)风云

B.干涸(hé) .

C.嗔(chēn)视 .

疾 D.狩(shǒu)猎 .瓦砾(lì)胆怯(qiè) ..吹毛求疵(cì)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狼藉颠沛 义愤填應 千山万壑

B.烦躁杀戮 粗制滥造 不容质疑

C.迁徒荒谬 长途跋涉 相形见拙

D.亵渎旁骛 冥思遐想 怒不可遏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酬和(hè)栖(qī)息 深恶(wù)痛...剽(biāo)悍 匀称(chèng) 风雪载(zài)...缄(jiǎn )默 诘(jié)难 ..叱咤(ch.

— 1 —

A.“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诗抒发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之情。

B.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曾经在南京浦口火车站台拍摄离别场景。

C.初中将结束了,你是选择在国内高中读书?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呢?

D.《目送》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龙应台写尽了幽微。

2014年4月,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书香金陵 阅读南京”的读书系列活动。

初中生小玄参加了此次活动。

5.在“名著〃名片”专题文献展中,小玄在图书借阅室翻阅了《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

《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名著,下列相关内容不符合名著原意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B.武松景阳冈打虎体现了“勇”,醉打蒋门神体现了“义”,斗杀西门庆体现了“恨”。

C.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身材高矮划分阵营。

D.音乐巨人贝多芬隐忍自己的痛苦,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6.在“书中韵,画中情——2014名家书画展”中,小玄在一幅颜

体书法作品前(见右图)驻足。他认为这幅作品中“天”字书写

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这得益于“天”的两横在收笔时

都用了▲笔(选“按”或“提”),撇捺运用▲(选

“侧锋”或“中锋”)出笔,用笔劲利。(2分)

另外,请你用正楷字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简体字)。(2分

)

7.在阅读中,“新留守现象”这个词语引起了小玄关注。书展结束后,

他回家收集了一些资料,汇总如下: 材料一:由于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太大,城市里的一些家长不得不忙于打拼,没有时间

陪伴孩子,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失父母的精神关爱,这种现象称为新留守现象。

材料二:2013年5

月,是长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月,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其

中一项问卷内容是“你有心里话,最愿意跟谁说”。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排名第一的是网友,

第二是朋友,第三是老师,第四才是家长。

材料三:长沙“秋实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专家丹妮认为:“在成长的关键

时段,孩子如没有得到好的陪伴,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这也是孩子到青春期出现成长问题

的主要原因。”

(1)阅读材料二,说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这一部分城市里的父母与子女相处中存在

什么问题?(2分)

— 2 —

(2)请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为了减少“新留守现象”的消极影响,家长与社会分别

可以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各说一点即可)(2分)

家长:▲

社会:▲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

①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②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注释】①张舍人,李白朋友,唐朝人。②张翰,西晋文学家,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

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莼鲈:两种美味的食物),因辞官归。”

8.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和“▲”(各填两字)

代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和诗人的不舍。“ ▲ ”一句,更有“此

一别,相见是何年”的况味。(3分)

9.诗评家认为李白的送别诗有雄健豪迈之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充

分表达)”的情调。试以本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三子能言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

闻其儿声,问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过,

何以至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事。”.

入内,食顷,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三子皆.

②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各与食之。既而皆

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

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有删改)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证。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母 还 不 见 子 悲 鸣 而 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年且弱冠 ( ▲ )(2)主人异其言( ▲ ) ..

(3)出语客曰 ( ▲ )(4)言讫( ▲ ) ..

1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13.张铭与黄浩一起阅读了这个故事,黄浩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古

— 3 — ①

人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张铭则想起老师曾经告诉他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的态度阅读古典名著,沉思片刻,他对故事的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试模拟张铭的

口吻,对黄浩表达他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18题。(16分)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

睛不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

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

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

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

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

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

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

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

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

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

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

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

如雕塑一般。

“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 4 —

14.请从少尉的角度概括本文的情节。(不超过20字)(2分)

15.文中的少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至少三个。(3分)

16.文中几次提到“黄色山峦”,有何用意?(3分)

17.品味语言。(4分)

(1)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为什么“欣喜而自豪”?)(2分)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如何理解

这句话中的“孤独”一词?)(2分)

18.说一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1分)

谈友谊

梁实秋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

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等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

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

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

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

古之所谓“刎颈交”,非常人所能企及。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

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

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

①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

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

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

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

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是

那么严格,也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

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

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

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

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

者。

— 5 —

篇二:2017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

一 、 积累应用 (10 分)

1. 按要求填空。(5 分)

(1)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窗

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妻子(或友人)的 思念。

(4)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要求选择。(5 分)

(1)下列诗句中,哪两项蕴含的哲理最相近( )()(3 分)

A.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B.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D.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好友在一次重大考试中受挫,你想要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2 分)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C.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二 、 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3 3- -8 8 题 。(16 分)

(1)目前国内网络微电影由于生存形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纪实微电影、剧情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和实验微电影。无论是哪种类型,网络微电影这一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影像小品文”,是除网络外无法通过其他媒体或以其他方式体验的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是艺术发展尤其是影像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中国古典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孕育的成果。从表面上,看网络微电影与中国古典艺术相距甚远,两者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网络微电影既然被称之为艺术,就包含在艺术体系之中,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有必要接受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艺术因素,并将之内化于自身的创作美学。

(3)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艺术发展中,绝句因其简洁的篇幅、巧妙的审美思维、高效的情感表达,一直深受诗人们的宠爱。凡诗人者,无不工绝句,这一现象甚至有些像当今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网络微电影。绝句的创作秉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特点,于方寸间见意象、以有限中表无限,一般结尾意味无穷却又能合情合理。绝句以四句为体,正应了叙事的“起承转合”,于时空转换中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如柳宗元在《江雪》中所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面两句“千山”“万径”描述环境,类似于影视视听语言中的“大全景”的运用。于第三句镜头推进。由“孤舟”的全景至“蓑笠翁”的中景人物描写,最后聚焦到特写——“独钓”这一具体动作上,最后一句“独钓寒江雪”表达出钓鱼翁的孤寂,虽无声却意味深长。由此可以看出,绝句通常在构思上将互相冲突、互相对立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将事物的远近、大小、情思的刚柔、虚实相互融合,体现的是一种“阴阳相成”的创作美学。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 ? 贝尔曾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反观网络微电影所呈现的以视觉消费为主的创作目的,着实难以实现具有思辨目的的深度审美。除此之外,绝句因其体裁特点与微电影的创作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成为微电影创作的选题资源。

(4)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有一种主张笔墨凝练、形象赋予意趣、创作随性率真的即兴绘画形式——小品画。小品画通常突出神情,其艺术效果强调形简而神生、笔简而意赅。

_________,小品画造型特点通常不会囿于写实,对形象的处理多用变形、抽象的艺术加工手段,以实现高度概括的目的。网络微电影其叙事强调概括,其视听强调凝练,________往往忽视概括和凝练以外神情意趣的追求。_________小品画对神情意趣的追求,这一独特的绘画形式才能走入千家万户。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闲情逸致也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普遍审美心理。

(5)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微电影的创作应考虑用户的接受习惯,应注重视听语言的高度

概括、画面信息的有效。微电影《一维》采用剪辑动画的形式,巧妙地融合了中国水墨画的神韵以及皮影艺术的元素,以古喻今地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但从《一维》中也可以看出,以凝练的形式表达深奥的内容似乎是失败的。对微电影来说,由于观众的接收习惯,不适合通过繁杂的信息量来探讨宏大的主题,叙事元素也应同形式一样化繁为简。

(6)中国传统文化外援下的中国传统审美内涵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特征决定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标准与纬度。学者何乃英在其著作《东方文学概论》中提到东方古典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即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趣味中的意境和神韵。正如王国维 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3.第(5)段的“叙事元素”,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4.第(4)段空格处依次选择的词语是()(2 分)

A.因为 B.然而 C.因此 D.虽然

5.第(3)段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是( )(3 分)

A.叙事的“起承转合”。

B.既有审美功能,又启人思考。

C.能将对立和冲突熔于方寸之间。

D.有蒙太奇的镜头的多角度切换。

6.第(5)段中举微电影《一维》为例,对其目的分析明确的一项是()(3 分)

A.说明微电影不适合用繁杂的信息探讨宏大的主题。

B.说明微电影可以巧妙地融合中国其它艺术的元素。

C.说明微电影可以以古喻今地探讨人性的善恶。

D.说明微电影的形式一定要简洁,为观众们所接受

7.上文的题目最合适的选项是( )(3 分)

A.论中国古典艺术与网络微电影的关系

B.网络微电影包含的中国古典艺术元素

C.论网络微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D.中国古典艺术对网络微电影创作美学的启示

8.有人认为第(6)段与全文关联不大,你如何理解?(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9 9- -2 12 题。(15 分)

福山路 3 号:沈从文先生故居

(1)我上午就要离开青岛,我必须去一趟。于是早晨 6 点多钟出门,打车来到小鱼山,寻找沈从文故居。

(2)洁净的沥青路面,坡地延伸,两旁欧式的老建筑,随处长着自由的花草树木,仿佛置身在欧洲小城。那些早起的人们,匆匆地催促孩子上学去。卖早点的摊子,也摆在了门口。我见一个年轻女人走过,便上前问她:“请问沈从文故居在哪?她默想一会,用手指了指,不确定地说,恐怕在上面吧,你再问问别人。

(3)又往前走,见到一个老人。我对他说,请问沈从文故居在哪?老人似乎耳背了,他说,什么丸?我大声对他耳朵说,沈从文!老人沉默了一会,他很想帮助我,可终于无奈地摇了摇头。

(4)我心下决定:再也不去问人,我一定能自己找到。在走过几条路——鱼山路、恒山路和芝罘路——之后,我终于见到福山路。我大步向上走去,拐过几个路口,终于见到了那个门牌:福山路 3 号;对,还有那一块黑底金字铭牌:沈从文故居。

(5)一座斑驳的铁门半掩着,半边有青藤披纷下来。迎门一堵石墙,同样被青藤所覆。无人,院子里静静的。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悄声说:沈先生,我来看您了!一踅身,进门横折一溜石阶,屑步拾阶而上。

(6)这是一座花园,树木扶苏,可是并不热闹,似乎还有那么一点冷清。一棵大的紫薇开满了缎子一样粉红的碎花。一幢两层的老楼掩映在这些树木花草之中。几棵椿树,几棵常青树,两棵柿子树,结着青咯哒的小柿子。前院还有一处种了玉米,枝叶全枯,仍挺立着。走到后院,一棵枫树倚着高坡。南瓜藤铺张着,爬得到处都是,开着大大的黄花,结着大4大的南瓜。登楼的石阶是弧形的,那石阶的扶手上,也摆了几盆花:一盆蟹爪莲,几盆雏菊。还有几盆苦瓜低垂着,有的已经腐烂,仍垂在那里。还有 一盆竟是辣椒,上头结了许多朝天椒!

(7)这是一座花园么?是一座破败的废园?它还是一畦菜园?它仿佛很有点人间烟火味,又似乎有那么一点典雅浪漫,可是显然很久没有人收拾过它了,有那么一点荒凉。这是沈从文故宅当年的模样么?

(8)小院静寂着,没有一个人,为什么呢?可是我又多想没有一个人啊!千万不要有人进来,我可不是小偷!不信,我背一段《边城》给你听。你住在这里,你难道不知道翠翠么?

(9)让我坐下来,同沈先生说说话:沈先生,我读过无数遍《湘西》和《湘行散记》。有

一本“开明文库”的《湘行散记》小册子,我一直随身带着,还在扉面上记了“河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那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大爷”还好么?我可是去过永顺、保靖、泸溪和凤凰……沅河的水和吊脚楼……翠翠是您在崂山北九水见到的那个姑娘么?

(10)我自语了半天,没有听到一点声音。是我慧根不到么?侧耳去听,恍惚在那紫藤丛中,沈先生的圆圆脸庞一闪,眯眯笑着。沈先生!我差点叫出声来!可那脸庞只一闪,便不见了。

(11)我又默坐了一会,站起身来,悄悄走上台阶门口,屋里有说话声音!还有倒水声!我赶紧后退了几步。好了,沈先生,我走了——这里是有人给您看房子的。我放心了。

(12)我走出了门,又回过头来,看了看那半掩着的斑驳的铁门。我凑近去读那铭牌上的字: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1931 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在青期间完成了《从文自传》、《三个女性》、《月下小景》和《三三》等文学名著。

(13)我走了几步,又蓦地一回头,目光正好落在掩映在青藤下的蓝色门牌上:福山路 3 号。

9.文章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了寻找故居的过程,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0.请对第(6)段的描写进行赏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9)段写作者“自言自语 ‘同沈先生说说话’”,请说明这些话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12)(13)段,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对此进行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3-15 题。(8 分)

题扬州禅智寺①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篇三:两棵柿子树

前几日下乡,看到路边像小红灯笼一样的柿子挂满了枝头,煞是好看,我便想起了柿子树的故事。从我记事起,就知晓家里的自留地里就有两棵树,一棵是柿子树,另一棵也是柿子树。经常听祖母说,这两棵柿子树是她亲手种下的,我不由得对祖母更敬佩起来,现在回想起来,这两棵普普通通的柿子树,却在心目中留下了昨日耀眼的风景,留下了我的童年欢乐、少年梦想,也演绎出了多彩的故事。

追忆过往,我的眼前浮现着一片绿色的风光,这两棵柿子树如同恩爱的情侣一般,恰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相伴相生,历经几十年风霜雪雨,傲然挺立在村边的肥沃大地上,十分引人注目,粗壮的那棵柿子树直径大约有60厘米,枝干向上,直指蓝天,就像高大壮阔的男子汉,昂首挺胸为另一半遮雨挡风,呵护着她的生命。瘦小的那棵就如同小巧玲珑的美女子,始终依偎在美男的身旁,窃窃私语,似对美男述说着甜蜜情话和春夏秋冬的故事。树下静听,你会听到这些甜蜜情话,不妨把它整理成篇,便是柿子树的春夏秋冬,如同人生的四季。

春天的柿子树嫩芽初上,生机勃勃。春风吹拂,阳光普照,细雨滋润,两棵柿子树枝头上都吐出了嫩芽,风景尽在树梢上,过了些时日,嫩芽便舒展成叶,从柿子树树梢上看出了浓浓的春的气息,彰显出生机盎然之感,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

夏天的柿子树花满枝头,果实累累。大概到了四、五月份的时候,柿子树上就长出了小小的白花骨朵,迎着热情的夏天竞相开放,挂满枝头,漂亮极了,谢了花,就坐下了厚厚的果实,给人以果实累累之感。

秋天的柿子树果实红橙,叶子翠绿。大概到了八、九月份的时候,柿子便开始由绿变黄,由黄变红,叶子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给人以姹紫嫣红,尽享丰收喜悦之感。

冬天的柿子树枝干遒劲,顶风而立。这时的柿子树已大功告成,如释重负,正在享受着冬天的静谧,休养生息,酝酿着明年的打算,给人以养精蓄锐,乘势而上之感。

在柿子树的春夏秋冬中,当属秋天最为热闹,那是撩人心动的丰收景象,每年都如约而至,到了收柿子的这一天,父母便和叔婶商量好,我们全家和叔叔全家齐上阵,还要再找两个帮忙的,都围上了这两棵柿子树,有㧟着篓子爬到树上用手摘的,一般都是年轻人,身子轻的,有时还要站到细细的枝干上,在树下看着都惊人;有的拿着带钩子和网兜的钩杆,站在树下或踩着凳子,一边端详着柿子,一边用钩杆勾着,柿子便顺利地掉进了网兜里;还有的带着床单或篷布,一般四个人在树下撑起四个角,凭着展开,和树上的人配合好,树上的人要摘够不到的柿子时,便用力摇动着树枝,柿子便啪啪地往下落,树下的人就忙朝着落柿子的方位撑起床单或帐篷,接应着掉落的柿子,这样,柿子便完好无损地收入床单中。有时,树上的人一吆喝:到这边摇了,快准备接好了,树下的人就就互相督促着说:快、快,接好了,便嘻嘻哈哈地跑过去,跑过来,一一把柿子接住了,这样在树的不同角度变换着许多次,街坊邻里也看热闹似的凑上前,顺便帮帮忙,柿子树上下大呼小叫声,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响彻在靠近村庄的田野上,荡漾在中秋的天空里......

记得当年收获了柿子,母亲就挑选出熟了的柿子,吩咐我提着小篓子或小圆斗,装满红彤彤的柿子,给街坊邻里每家每户送去,让更多的人分享收获柿子的喜悦,我家收获的总是一句句感激声。上了年纪的祖母,看着一堆红彤彤、黄洋洋的柿子打心里高兴,就找出了缸子洗刷干净,一个一个地挑拣着还生硬的柿子,擦去尘土,冲洗干净,放进缸里,待装满了缸子,就加上温水,再用塑料布把缸口封好,搬到火炕的东南角上,再用被子盖好,祖母看起来动作很娴熟,很有经验。她总是说,自己放置的柿子一点都不涩,我们也都像鸡啄米似的点头称是。

大约过了十天、半月,缸里的柿子就闷熟了,这个时候,祖母就让我掀开被子,她便解开绳子,掀起塑料布,缸里瞬间冲出一股清香味,祖母总会欣喜地从缸里捞起一个好看的柿子递给我:尝尝,怎么样?看着闷熟了的柿子,我早已垂涎欲滴,但我还是要等着一起吃。等到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柿子时,我看到全家人都洋溢着欢乐,祖母的欢乐里似乎还有些许成就感。

柿子树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到了鸟多的时候,我就跟大人们学着在树上挂上鸟笼子,放上一只很会叫的鸟,听着悦耳的鸟叫声,周围的鸟就会飞来,只要一踏上笼子上觅食,就会被设的机关翻进笼子里,那时,远远地看着这样的情景,感到很有情趣,很惬意。柿子树还可乘凉,树大遮阴,每到夏季的中午,我愿拿着凉席到柿子树下乘凉,丝丝凉风吹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柿子树的干枝、叶子落下来,还可当柴烧,添补了我们的生活。

我家的两棵柿子树给我家带来了几多幸福,几多欢乐,这里面有果实的收获,有收获的欢乐,有人与树的感情,天长日久,柿子树在我心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遗憾的是,后来,柿子树被收归村里统一管理,再后来,留在我记忆深处的那两棵柿子树不见了,两棵柿子树的命运相同,既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幸运,也遭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厄运。


两棵柿子树阅读答案》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893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