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建材加盟,建材加盟费查询,国内权威的建材加盟费查询网!
当前位置:建材加盟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叶蜂科

叶蜂科

来源:建材加盟网 | 时间:2017-05-05 05:56:15 | 移动端:叶蜂科

篇一:麦叶蜂

麦叶蜂

麦叶蜂成虫和幼虫

属于膜翅目锯蜂科,危害小麦和大麦叶片。在北方麦区,一年发生一代。 有小麦叶蜂、黄麦叶蜂和大麦叶蜂等三种。发生在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区。

三种麦叶蜂幼虫为害小麦及大麦时,把叶片吃成缺口,严重时将全部叶尖吃掉。

小麦叶蜂:成虫:雌体长8—9.8毫米,黑色而微有蓝光,前胸背板、中胸前盾板和翅基片锈红色,后胸背面两侧备有一白斑。雄体长8—8.8毫米,体色与雌同。卵:近肾形,长约1.8毫米,淡黄色。幼虫:体圆筒形,共五龄。上唇不对称,左边比右边稍大,胸、腹部各节均有绢纹,末龄幼虫体色灰绿,背面暗蓝,腹部2—8节各有腹足 l对,第10节有臀足l对,最末一节背面有一对暗色斑。蛹:体色从淡黄到棕黑。 黄麦叶蜂:成虫:黄色。幼虫:浅绿色。

大麦叶蜂:与小麦叶蜂成虫很相似,仅中胸前盾板为黑色,后缘赤褐色,盾板两叶全是赤褐色。麦叶蜂幼虫与粘虫常易混淆。主要区别是:麦叶蜂各体节都有皱纹,胸背向前拱,有腹足7、8对;粘虫各体节无皱纹,胸背不向前拱,有腹足4对。 生活习性 小麦叶蜂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士中越冬,3月中、下旬或稍早时成虫羽化,交配后用锯状产卵器沿叶背面主脉锯一裂缝,边锯边产卵,卵粒可连成一串。卵期约10天。4月上旬到5月初幼虫发生为害,幼虫有假死性。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人士作土茧越夏,到10月间化蛹越冬。

麦叶蜂幼虫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在种麦前深耕时,可把土中休眠的幼虫翻出,使其不能正常化蛹,以致死亡,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进行稻麦倒茬,可消灭危害。

②药剂防治:每亩用2.5%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每亩20毫升加水30千克做地上部均匀喷雾,或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早、晚进行喷洒。

③人工捕打:利用麦叶蜂幼虫的假死习性,傍晚时进行捕打。 麦叶蜂

【分 布】田麦叶蜂(Dolerus tritici)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东北、甘肃、安徽、江苏等省。

【为害特点】以幼虫为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食成缺刻,重者可将麦叶全部吃光(图1-134至图1-135)。

【形态特征】成虫体大部黑色略带蓝光,前胸背板、中胸前盾片、翅基片锈红色,翅膜质透明略带黄色,头壳具网状刻纹。小盾片黑色近三角形,有细稀刻点。触角线状9节(图1-136)。卵肾脏形,表面光滑,浅黄色。幼虫共5龄,末龄幼虫体圆筒状,胸部稍粗,腹末稍细,各节具横皱纹(图1-137)。蛹淡黄到棕黑色。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20cm左右处结茧越冬。翌年3~4月成虫羽化,交尾后用产卵器沿叶背主脉处锯一裂缝,边锯边产卵,卵粒成串,卵期10天左右,4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入幼虫为害期,4月中旬是幼虫为害最盛期。幼虫老熟后入土做土茧越夏,10月化蛹越冬。成虫喜在9~15时活动,飞翔力不强,夜晚或阴天隐蔽在小麦、大麦根际处,成虫寿命2~7天。幼虫共5龄,1—2龄幼虫日夜在麦叶上取食,3龄后畏强光,3龄后白天隐蔽在麦株下部或土块下,夜晚出来为害。进入4龄后,食量剧增,幼虫有假死性,遇振动即落地。喜湿冷,忌干热。冬季气温高,土壤水分充足,翌春湿度大温度低,3月雨小,有利于该虫发生,砂质土壤麦田比黏性土

壤麦田受害重。

【防治方法】老熟幼虫在土中时间长,将尚未化蛹的休眠幼虫翻到地面,破坏其化蛹越冬场所,杀死幼虫。如能采取水旱轮作,可得到彻底根治。掌握幼龄幼虫期做好防治,可有效的控制为害。

在小麦孕穗期,幼虫1至3龄幼虫期(图1-138),可以使用下列杀

虫剂:

80%敌敌畏乳油50ml/亩;

50%辛硫磷乳油50ml/亩;

40%氧乐果乳油30~40ml/亩;

5%氯氰菊酯乳油37ml/亩;

1.8%阿维菌素乳油15ml/亩;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10ml/亩;

也可用2.5%敌百虫粉剂或4.5%甲敌粉剂1.5—2.5kg/亩喷粉,或对细干土20—25kg顺麦垄撒施。宜选择在傍晚或上午10时前,可提高防治效果。

近日,田间调查发现,麦叶蜂在我市局部麦田发生较重,一般发生地块每平方米有虫10头至20头,严重地块达50头。

麦叶蜂又称小黏虫,属于膜翅目叶蜂科昆虫,是一种间歇性害虫,它以幼虫取食麦叶,将叶片从叶边缘向内吃成缺刻或断尖,也可将麦叶叶尖吃光,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可使小麦减产10%至15%。

一、形态特征

麦叶蜂老熟幼虫体长17.7毫米至18.8毫米,圆柱形。头深褐色,胸腹部为绿色,背面带暗蓝色,尾足1对。

麦叶蜂幼虫与黏虫等常见害虫易于区别:麦叶蜂各体节都有皱纹,胸背向前拱,有腹足7对至8对;黏虫各体节无皱纹,胸背不向前拱,有腹足4对。

二、发生规律

麦叶蜂在我市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3天至7天,卵期约10天。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幼虫发生危害,一般4月中旬进入危害盛期。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作茧休眠,9月、10月蜕皮化蛹越冬。

三、药剂防治

防治适期:应掌握在3龄幼虫前,早、晚进行喷洒。

防治指标:当每平方米幼虫数量为30头至40头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每亩可用48%毒死蜱乳油30毫升至40毫升、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毫升、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毫升,加水30公斤至50公斤均匀喷雾;也可用0.9%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等2000倍液至3000倍液均匀喷雾,每亩喷药量30公斤至45公斤。

(市植保植检站王朝阳支艳英)

篇二:叶蜂类害虫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叶蜂类害虫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叶蜂类害虫又名黄腹虫,属膜翅目、昆虫纲、叶蜂总科,分布很广,包括三节叶蜂科、简复叶蜂科、锤角叶蜂科、锯节叶蜂科等种类,世界已知的有4000多种,我国已知300多种。我国主要有油茶叶蜂、厚朴叶蜂、白蜡叶蜂、樟叶蜂、梨樱叶蜂、杨黑点叶蜂、榆红胸三节叶蜂、落叶松红腹叶蜂、小麦叶蜂等。

1.通常形态特征

⑴卵:黄绿色,半透明,椭圆形,长1.5~2,0毫米。

⑵幼虫:初龄时黄绿色;老龄时黄色,半透明。体长18- 20毫米;胸足3对,腹足7对,腹足较一般幼虫多两对,这是叶蜂类害虫的一个特征。 ⑶蛹:幼虫在土内泥茧中化蛹,泥茧长约10毫米,宽约 6毫米。茧的颜色随泥土颜色而变化。

2.寄主: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榆树、樟树、梨树、李树、樱桃、栎类、桦木、厚朴、油茶、白蜡树、山胡桃、落叶松等树木及月季、玫瑰、蔷薇等花木。

3.被害状:叶蜂以幼虫群集于植株上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只留下叶的主脉及枝干,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花木失去观赏价值。

4.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4代,以卵或幼虫在茧内越冬(有的在土内越冬)。不同种类,其发生规律各异。如:樟叶蜂一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茧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发生为害,3月底老熟入土结茧化蛹;4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大量出现,4月底入土;第三代幼虫5月中旬出现,6月上旬前后入土;第四代幼虫6月下旬开始为害,由于发生期不整齐,幼虫期可延迟至7月底8月初,老熟后入土结茧化蛹越冬。成虫交尾后即可产卵,每次产卵一粒于嫩叶内。卵经3~5天孵化,幼虫常聚集在一起取食。幼虫共4龄,经15~30天老熟幼虫入土结茧,2~3天后化蛹。

5.综合防治方法:

⑴营林措施:营造针阔叶混交林,并合理密植,加强抚育管理,促使提早郁闭成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虫能力。已经郁闭的林分禁止放牧,并在抚育时适当伐除部分衰弱木,但尽量避免过度修枝和间伐。有条件的地方在秋末冬初可进行翻土,以消灭越冬预蛹。

⑵人工除治:一是根据幼虫喜群居的习性,于4、5、6月间幼虫为害期,组织人力直接捕杀,或用竹竿击落幼虫(3龄前有效);二是在老熟幼虫结茧化蛹期摘除茧蛹集中烧毁(樟叶蜂等在土内结茧越冬的可人工挖掘越冬茧蛹),或于冬闲时摘除有卵块的树叶,均可收到一定效果。

⑶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寄生天敌与食虫鸟类,抑制害虫发生。如松黄叶蜂幼虫期有蚂蚁、山雀等捕食性天敌,蛹期有鼠类、寄生蝇、姬蜂、小茧蜂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

⑷药剂防治:叶蜂幼虫3龄前抵抗力弱,并有群集性的特点,为防治最佳适期,及时喷施10%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森得保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植物杀虫剂800-1000倍液,或25%阿维菌素·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一般施药24小时后开始中毒死亡,使用前务必将瓶下部沉淀摇起,混匀后再使用,本剂对蚕有毒,养蚕区不宜使用),杀虫效果较好。也可喷洒坠落地面的老熟幼虫及羽化的成虫。

篇三:昆虫中常见的科

直翅目

1.蝗科(Acrididae)(P.240)

(1) 前胸背板马鞍状。

(2) 跗节式:3-3-3。

(3) 腹部第一节两侧有一对鼓膜听器。

(4) 雄虫以后足腿节摩擦前翅而发音。

(5) 体粗壮

2.螽斯科Tettigoniidae(P.239)

(1) 产卵器刀状、剑状。

(2) 跗节式:

4-4-4。

(3) 翅发达,体多为绿色

3.蟋蟀科Gryllidae (P.240)

(1) 产卵器细长,矛状。

(2) 跗节式:3-3-3。

(3) 体粗短,色暗。

4.蝼蛄科Gryllotalpidae (P.240)

(1) 前足开掘式,后足不能跳跃。

(2) 跗节式:3-3-3。

(3) 前翅短,发音器不发达;听器在前足胫节上,形如裂缝,不发达。

(4) 产卵器不发达。

同翅目

1.蝉科Cicadidae (P.255)

(1)前足腿节膨大,下缘具有齿或齿;

(2)复眼大,单眼3个,呈倒三角形排列;

(3)雄虫腹部第一节腹面有发音器。

2.叶蝉科Cicadellidae (P.255)

(1)后足胫节有1-2列短刺,具有跳跃能力

(2)单眼2个;

(3)前翅革质,后翅膜质;

(4)触角位于两复眼间;

3.飞虱科Delphacidae (P.255)

(1)后足胫节末端有1个能动的大距

(2)体小形,善跳跃;

有些种类有长距离迁飞的习性,

多数种类有多型现象,长翅型和短翅型。

双翅目

1.大蚊科Tipulidae P.285

★中胸背板有一“V” 形横沟;

★翅上常有斑纹,有9~12条纵脉伸达翅缘;

★体小至大形,身体和足细长,脆弱;

如危害水稻的稻大蚊

2.蚊科Culicidae P.286

★喙细长,向前伸;

★ 身体和 翅缘、翅脉上被有鳞

片;

★雌虫触角为丝状,雄虫环毛状;

★ 翅狭长,顶角圆,有缘毛;

★复眼大,无单眼;

3.食虫虻科(又称为盗虻科)Asilidae

★ 复眼发达突出,左右不接触;

★ 头顶在复眼之间向下凹陷;

★ 足细长有力多刺,爪间突刚毛状或缺;

★ 触角鞭节端部 1~3节形成端刺;

★ 体多毛鬃

4.食蚜蝇科Syrphidae P.288

★ 在R脉与M脉之间常有一条两端游离的伪脉

★ 外缘有和翅边缘平行的横脉,使R脉和M脉的缘室成为闭室 ★ 体中到大形,色彩鲜艳,外形似蜜蜂,复眼发达

如黑带食蚜蝇

鞘翅目

1.步甲科Carabidae

★头前口式,比前胸窄;

★触角间距大于上唇宽度;

★鞘翅表面具有纵沟,或刻点行;

★后翅常退化,不能飞行, 而仅能在地面行走;

★可见腹板6节。

2.叶甲科Chrysomelidae

★触角短于体长;

★复眼圆形,不环绕触角;

★跗节隐5节,

★腹部可见5节。身体的外形或长或圆。

幼虫主要是伪蠋式

3.瓢甲科CoccinelIidae

★跗节隐4节。

★触角棒状,11节。

★身体半球形或卵圆形。常具鲜艳的色斑。

★头小,一部分装在前胸内。

幼虫直长,有深或鲜明的颜色,行动活泼,身体上有很多刺毛的突起或分枝的毛状棘

4.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跗节为5—5—4 ;

★前胸背板大,比鞘翅狭或一样阔,鞘翅盖住整个腹部; ★头狭,紧嵌在前胸上;

网目拟步甲、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黄粉甲等。

幼虫伪金针虫。

5.天牛科Cerambycidea

★触角常超过体长,至少超过体长的一半;

★复眼肾形,环绕触角基部;

★跗节隐5节;

幼虫体长,圆柱形而扁。头部和前胸背板较骨化、颜色较深,无 腹足,胸足小。

半翅目

1.蝽科Pentatomidae (P.259)

★触角5节(少数4节),喙4节

★小盾片发达,三角形或舌状,至少超过前翅爪片的长度, ★有单眼,膜片有多数纵脉,多从一基横脉上分出。

全世界已知4100多种,我国已知360多种

2.缘蝽科Coreidae

★前翅膜片上有8条以上纵脉,出自基部一横脉。

★小盾片不超过爪片的长度,

★后足腿节常粗大。

★触角4节,喙4节

3.花蝽科Anthocoridae (P.259)

★前翅有楔片,膜片上有1-3条纵脉或无翅脉;

★常有单眼;

★触角4节,喙3-4节,


叶蜂科》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367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