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建材加盟,建材加盟费查询,国内权威的建材加盟费查询网!
当前位置:建材加盟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寺院居士管理制度

寺院居士管理制度

来源:建材加盟网 | 时间:2017-05-04 05:44:25 | 移动端:寺院居士管理制度

篇一:中国佛教的仪规制度

中国佛教的仪规制度

中国佛教的仪规制度源远流长,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传承中华文明贡献了力量。曾经有位士大夫感叹世上礼乐崩坏,当他参加佛寺的一个法会,看到了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时,无限佩服地说:“三代礼乐尽在释教。”意思是说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被佛门继承下来了。中国佛教仪规制度建立者是东晋时期的道安法师,他结合印度佛教和中国的人文风俗特点,制定了《僧尼规范》,从三方面对僧人的日常生活做了具体的规定:一、僧人行香、定座、讲经的仪规(讲经仪);二、僧人每天六时行道、饮食、唱导的仪规(即课诵斋粥

仪);三、僧人在戒律方面布萨、诵戒、差使和悔过的仪规(即道场忏法仪)。后来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根据禅宗寺院的特点,又制定了《百丈清规》。这套清规在元代经过朝廷主持重修颁敕,成为所有寺院共同遵守的仪规制度,一直流传到现在。不过各个寺院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在每个寺院都能看到的《共住规约》等。一般地说,中国佛教是戒律和清规制度并行的,而实际日常生活中清规制度应用的时候比较多。佛门仪规有很多如受戒仪规、放生仪规、念诵仪规及各种法会仪规。当然,我们在这里着重介绍的是汉传佛教,南传和藏传佛教不作为重点。

下面从僧人的称谓和衣食住行说起。

一、姓名

僧人割亲弃爱,离俗出家,姓名也和在家时不同,有自己的特点:

姓氏,在中国古代,“姓”和“氏”本来不是一回事,到汉代二者混同在一起,统称为“姓”或“姓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你贵姓?”的“姓”了。世俗之人姓氏各个不同,有百家姓、千家姓之说,而汉传佛教的出家人却只有一个共同的姓,即“释”。 其实在佛教刚传来中国的时候,僧人并非姓“释”,还是以俗姓为姓,如严佛调、朱士行。后来,中国人拜从天竺和西域来华的高僧出家为僧,就以师姓为姓了,如支道林、竺法潜、康法畅、帛法祖等。僧人姓“释’是道安法师提倡的。道安法师看到僧人都是依师为姓,姓氏各不相同,认为释迦牟尼是我们僧人共同的根本大师,大家应该以释迦牟尼佛的姓氏为姓,于是就提倡以“释”为姓,即释迦牟尼佛的“释迦”的简称。古代印度和中国不同,有独特的种姓制度,该制度规定把人分成四种:一、婆罗门,从事祭祀活动,掌握神权;二、刹帝利是王公贵族,掌握世俗权利;三、吠舍是从事商品交易活动的商人;四、首陀罗是贱民,从事所有繁重的体力劳动侍奉前三种人。佛陀的种姓是刹帝利,因为佛陀累劫修行,根据不同时候的应化因缘,他还有五种别姓:一、瞿昙,又译作瞿答摩、瞿昙弥、乔答摩、乔达摩。佛陀没有出家前的名字就叫做“乔答摩·悉达多”,这是佛陀的根本姓名;二是甘蔗:三是日种;四是舍夷;五是释迦,释迦应该是佛陀的族姓,他成佛以后,家族的人以他为荣,称他为“释迦牟尼佛”,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陀的出家弟子也称沙门释子,所以道安法师提倡僧人姓“释”,逐渐为后人遵从,直到现在,海内外的华人僧侣都是以“释”为姓的。

法名,出家僧人的法名由剃度师父所赐,在家居士的法名由证授皈依师父所赐。《广弘明集》二十八曰:“菩萨戒弟子法名慧炬。”《观经灵芝疏》载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为王子时弃国出家,法名法藏,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唐高僧传·僧迁传》载:“等观即梁明帝之法名也”,梁明帝皈依佛教后的法名是等观。中国佛教出家僧侣的法名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规律的,后来应该是模仿世俗的谱牒传统,佛教天台、华严、律宗、禅宗形成了自己的“宗派源流诀”,即法名都是两个字,第一个字是按照“歌诀”上起的,同一个师父的弟子第一个字都相同,第二个字各自不同,以示同而有别。世俗有“家谱”,佛门有“宗谱’。最典型的是禅宗,五家法脉都有各自的“宗派源流诀”。出家人相见,互问法名和宗派,往往就知道彼此的辈分了。清朝末年以来宗派分布情况有“临半边,曹一角,毗卢派没地方找”之说,

指的是天下寺院临济宗独盛,曹洞宗次之,毗卢派再次之,而沩仰、云门和法眼则久已失传。近代虚云禅师一肩担五家法脉,后三家方得延续,传灯无尽,功德无量,实为古今禅林之盛事。临济宗自义玄禅师在临济寺开宗立派以来流传最广,祖师辈出,流派也很多,许多知名的大师都制定自己的“宗派源流诀”,现在临济宗流传最多的是这样的四十八字诀:

智慧清净,道德圆明。

真如性海,寂照普通。

心源广续,本觉昌隆。

能仁圣果,常演宽宏。

唯传法印,证悟会融。

坚持戒定,永继祖宗。

太虚法师法名唯心,在临济门下出家,师父士达,法名弘量(弘和宏在禅宗法派歌诀中往往通用)。太虚是字,大师以表字行世。其剃度弟子大慈法名传心、大觉法名传佛,这种起名方法是依照“唯传法印”这句歌诀1。又如南华禅寺已故方丈唯因法师,他的弟子是“传”字辈,再传弟子是“法”字辈,第四代就应该是“印”字辈。曹洞宗虽没有临济宗势大,但也流传甚广,历史上云居道膺、万松行秀对曹洞宗的弘传都居功至伟,云居山、少林寺都是曹洞宗有名的祖庭。圆瑛法师也是以表字行世,他在曹洞门下出家,法名今悟2。是依曹洞法派偈子:“慧元道大兴,法界一鼎新。通天并彻地,耀古复腾今”。今悟之今,即第二十字。今字下又续二十字“今日禅宗振,宏开洞上传。正中妙挟旨,虚融照独圆”。圆瑛法师剃度弟子即按“日”起法名,再传弟子是“禅”字,依此类推,代代相传。另外,嗣法时法主和尚要按法派给嗣法者起一个法名,密教真宗受戒时要给受戒者起一个“戒名”。僧人起名多用“慈,悲、禅、定、玄、妙、空、常、智、慧、无、觉、悟、性、相、道、德、宗、法、中、圆”等字眼,所以,一望可知。

出家僧侣的姓名是:释十法名:在家居士姓氏不变,姓名(一般只在佛门内相称)是:俗姓+法名。

二、称谓

佛教徒包括出家信徒和在家信徒,他们有一些不同于社会上普通人的独特称呼,这里介绍一下。

沙门,梵语音译,又译作桑门,最初是印度对婆罗门之外那些舍弃恩爱离家修道出家人的一种称呼,汉语的意思是勤息,即勤修善晶,息灭诸恶,也有勤修善法趣向涅的意思。古印度婆罗门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后来出现了向婆罗门教特权提出挑战的思想潮流,称为沙门思潮。佛教也是沙门思潮的一种,佛弟子也称沙门释子。在中国则专指佛教出家人为沙门,《瑜伽师地论》说有四种沙门:一是胜道沙门,这种沙门与佛相等,佛陀也被人们尊称为大沙门;二是说道沙门,即演说佛教正法的沙门;三是活道沙门,依佛门为生,修行善法;四是污道 沙门,指那些在佛门修不善法、行邪道的僧人。

比丘,梵语音译,也有译为宓刍,意思是乞士,除馑男,是出家后受具足戒的年满二十岁男性出家人的通称,不过中国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在受具足戒的时候年龄都不满二十岁。比丘含有三义,即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十方诸佛乞求佛法,以资长养法身慧命。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的众生皆为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有四种比丘:一是毕竟道比丘,即阿罗汉,佛陀也被尊称为大阿罗汉;二施示道比丘,指三果罗汉;三是受道比丘,指初果罗汉;四是污道比丘,指那些破戒比丘。现在指佛教出家后受具足戒的男众,比丘尼,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又译作宓刍尼。梵语尼者,显女性

之声也。因之比丘为男僧,比丘尼为女僧。《慧琳音义》二曰:“宓刍尼义说同上,出家女之总名,尼例声明即女声也。”以阿难恳请初度佛之姨母大爱道为僧,是为比丘尼之始,西晋洛阳竹林寺净检是中国比丘尼之始。比丘尼的出现较比丘晚些,但也有很多同比丘一样证得罗汉果。除受持的具足戒外,佛陀根据女性的特点和僧团的情况,又为她们制定了对比丘尊敬的“八敬法”。

沙弥,旧译息慈、息恶、行慈、求寂,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即为比丘勤加策励的对象,要与比丘住在一起。指那些刚进入佛门剃度后还没有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受持沙弥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酒、不著香花鬟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不非时食、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按年龄划分沙弥有三类: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只能驱逐乌鸟。十四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的地位。二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谓在此年龄内,本来应居比丘位,但以缘未及,故尚称沙弥的名字。这是古代的说法了,现在一般十八岁成年以后才能允许出家为沙弥。

沙弥尼,女性之沙弥也,意思为勤策女,是比丘尼勤加策励的对象,要与比丘尼住在一起。也受持沙弥十戒,地位与沙弥相当。

式叉摩那尼,也作式叉摩那、式叉、式叉摩尼,旧译学法女,新译正学女。是出家女众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在出家众中位置处在比丘尼之下沙弥尼之上。沙弥尼想受具足戒者,应该在两年之间修学和接受观察,为受比丘尼戒作准备,也看她们是否有孕在身,这就是式叉摩那。在这两年之间,除了严持沙弥十戒之外,还要遵守六法:不与染污心男子身相触,不能盗窃四钱以下乃至一草一木,不能故意杀生害命:小妄语也不能犯;不能非时食,不能饮酒。如果这些都合格了,两年以后就可以受具足戒了。

以上就是佛教的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也可称为出家男女二众。

优婆塞,旧称伊蒲塞,也音译为邬波索迦、优波娑迦、优婆娑柯、邬波塞迦、邬波素迦等。译曰清信士、近事男或善宿男等,亲近奉事佛法僧三宝的意思。总称受持三皈五戒的男子为优婆塞。《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邬波索迦,亦云优婆娑柯,受三归住五戒者。优婆,此云受。娑柯,此云男。”《希麟音义》五日:“邬波塞迦,旧云优婆塞,新云邬波索迦。邬波,此云近。迦,此云事。索,即男声也。即近事男也。谓亲近承事三宝者故云。”《涅经》八日:“归依于佛者,真名优婆塞。”

优婆夷,旧称优波夷,优婆斯。也音译为邬婆斯迦,邬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私柯。译曰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事三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女子。《净名疏》曰:“优婆夷,此云清净女。”《玄应音义》二十一日:“邬波斯迦,或言优波赐迦,此云近善女。”《慧琳音义》十三日:“邬波斯迦,唐言近善女,或言近事女。”《华严疏》六十二曰:“亲近比丘尼而承事故(在俗之信女也)。”

以上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合称佛教七众弟子,也称出家在家男女四众弟子。

另外,对出家人的称呼还有:

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思是和合众,四人以上为众。广义上包括在家男女居士二众和出家五众,现在一般指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和沙弥尼。出家人都是来自不同家庭,必须遵循和合的原则,即僧伽的本意。本意包括两重意思:一理合,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檠解脱为目的,二事合,有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义和同

悦、利和同均。与僧人称呼相关者有僧徒、僧侣、僧众、僧衲、僧家、贫僧。可见僧已成

为佛教出家人统称,虽然原则上四名以上出家人方可称为僧,现在个别的僧人也称为僧。

有时为了与女性出家人相区别,俗称比丘为僧或大僧,称比丘尼为尼或二僧。

行者,行者有二意:一、《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今详。若此方行者也。”指的是那些想出家,但还没剃度,在寺院中修行的人,二、在佛经中多呼修行佛法的人为行者,行是所修二种行:者即五蕴假者是能修行之人。凡十六岁以上修行佛法的人,就可以呼其为行者。意思是男子长到八岁牙齿就换齐了,到十

六岁的时候,身体和精神都比较健全了,因为他愿意信奉佛法,忍辱精进,修习清净梵行就是一个行者了。行者在东晋的时候已经有了,如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座下就有一位辟蛇行者。

不过,行者作为出家人一个阶段的名称,得到广泛应用,还是在宋代以后。宋代把出家(童行)和得度(沙弥)区分开来,俗人想要出家为僧,在允许进寺以后,必须先成为童行。寺内还专门辟有童行堂(或行堂),童行要接受成为一个沙弥所必要的诵经和践行诸法仪式的训练,

同时还要做寺内的杂役,分别被叫做方丈行者、客堂行者、堂司行者、监作行者等3。在经过考验合格以后,才能剃度为沙弥。行者这种称呼,像式叉摩那尼一样,已经不为所见了。现在出家为僧,一般人寺以后,有个“发心”阶段,发心阶段如果合格,那么就可以剃度为僧了,但是,发心的人与行者不同的是他不算作出家人,而行者是出家人。

《水浒传》中有行者武松、《西游记》中有行者孙悟空,此二人都被认为是出家人。他们的相同点是出家过程都不很“正规”:武松在十字坡得到一份度牒,为躲避朝廷追捕,就作出家行者打扮,冒名顶替成为一个“行者”,他没有正式的出家仪式,也没有师父,算是“自度”和“私度”吧:孙悟空和武松不同的是他有师父,而且先后两位,他的形象是人非人、

兽非兽、僧非僧、俗非俗,他为了学长生不老之术,拜须菩提长老为师,悟空这个名字就是长老给他起的。但是,须菩提是个仙道色彩十分浓厚、僧道不明的人物,悟空的师父、师兄弟们也都是道教神仙打扮。悟空后来蒙观音度化又拜唐僧为师,才算皈依佛门。悟空无论在须菩提门下,还是在唐僧门下都没有剃度,这正是“行者”的特征。人们往往把行者和头陀

混淆,头陀是已经受具足戒的比丘,行者多指已经出家但还没有剃度的人。

师父,这是一般人对僧人比较尊敬的称呼,在中国传统上讲,师是模范的意思,师父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含义。在佛教讲,师父有亲教师和依止师两层含义,亲教师指为自己的出家剃度或证授皈依的出家僧人,依止师是指我们在参学佛法的过程中遇到的我们依之常住、依之修学佛法的出家僧人。师父视弟子如子想,弟子视师父当父想。现在,一些人见

到僧人称“师父”,但从语气上听起来,其中含义往往是“师傅”的意思。

居士,居家学佛之士,包括在家学佛男女二众,即优婆塞和优婆夷。在印度指大富长者,广有财货在家学道之人,一般除了国王、大臣和婆罗门,其他在家的人都称居士。在佛教中最著名的佛教居士就数维摩诘了。他虽然是在家居士,但他富甲四方,又深解般若,人不二法

门,具大智慧,菩萨罗汉都要向他致敬,他的言行记录在《维摩诘所说经》中,作为一个居士说法被称为“经”,其意义和中国禅宗六祖慧能所说被尊为《坛经》同样重要。在中国,居士的称呼由来已久,适用于儒释道三家。商周之时,据《韩非子》载“太公(姜太公子牙)封于齐,东海上有居士狂裔华士昆弟二人,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而食之,掘而饮之云云”,有隐士的意思。南北朝时期,据《南史》记载:“阮孝绪屏居一室,家人莫得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到洽筑室岩阿,幽居积岁,时人号曰居士:虞寄居闽中,

知刺史

陈宝应有异志,恐祸及,乃着居士服,居东山寺。”《魏书》曰:“卢景裕不仕,贞素自得,人号居士”。居士有指有出尘之志的高尚之士。北宋时期欧阳修是反对佛教以儒家正统自居的,他也自称“六一居士”,苏轼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号“东坡居士”,佛教含义多些。后来,居士就成了在家学佛之人的专用称呼了,清朝雍正皇帝就自号圆明居士。佛教史上著名的居士很多,如近代佛教居士杨仁山、欧阳竟无、吕激,对佛教的弘传和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形成了一些居士团体,如、各地的居士林,也有人提出了“居士佛教”的概念,认为

现代社会应该大力提倡“居士佛教”。佛教是团结的教育,分裂教团是不应该的。 清代彭际清编撰了一部《居士传》,五十六卷,收集从后汉到清康熙间在家奉佛的人士(限于男性)三百一十二人的传记,编成列传体裁的专传或合传五十五篇,乃是记载历代居士事迹比较完备的一部书。

法师,指精通佛教教义,又能如法修行,并善于为他人演说教法的僧尼。比如精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三藏法师。就广义讲,佛在世时,许多外道论师都在宣讲他们的教义,也被称为法师。佛的“十号”中有天人师一号,也就是说,佛是为天人等说法的大法师。佛教经论中,对于法师的资格有其特定的含义,其运用也非常广泛。如《法华经·法师晶》说:受持、读、

诵、解说、书写共五种法师。法师又是菩萨的异名,如《瑜伽师地论》和《大乘庄严经论》说:法师(说法者)即菩萨十六种异名之一。《华严经疏》卷四十三中对法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认为法师应该具备十德:一、善知法义,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之句义差别也。

二、能广宣说,菩萨能以智慧广为众生立说如来微妙之法也。三、处众无畏,菩萨处大众会,善说法要,随他问难悉能酬。答而无所畏也。四、无断辩才,菩萨辩才无碍说一切法,经无量

劫而相续不断也。五、巧方便说,菩萨随顺善巧方便机宜,说大说小,一切法门使他通解也。六、法随法行,菩萨说法使一切众生如说修行,随顺无违,修诸胜行也。七、威仪具足,菩萨于行住坐卧之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也。八、勇猛精进,菩萨发勇猛心精进修习一切善法,化导众生,而无有退转也。九、身心无倦,菩萨斋肃身心修诸胜行,常起慈心,摄化众生,无有懈怠也。十、成就忍力,菩萨修习一切诸忍辱行,成就无生法忍之力也。现在对出家人普遍尊称为法师。

另外,佛教中称那些读诵、吟讽、咏叹经典的法师为经师;称那些造论、注疏经典来弘扬佛法的法师为论师,称善解毗尼、懂得开、遮、持、犯的法师为律师。戒律仪规,本为佛教各宗所必须修持,但佛教在传人中土以前的印度,小乘各部戒律繁多,而且分歧各异,要抉择修习,非专家不可。到了唐代道宣遂开创律宗,从而培养专门传授戒法的律师。

禅师,一般指专门修习禅定的法师为禅师。《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云:“天子问文殊曰:何等比丘得名禅师?文殊曰:於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名禅师I乃至无有少法可取,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后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不取,谓一切法悉无,众生如是不取,得名禅师,无少取非取不取,於一切法悉无所得,故无忆念,若不忆念,彼则不修,若不修者,彼则不证,故名禅师。”禅师也是尊称,陈宣帝大建元年,尊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后来成为对禅宗出家人的尊称,如唐代赐禅宗神秀上座以大通禅师的谥号;赐六祖慧能大师以大鉴禅师的谥号。天台宗九祖都被尊称为“大禅师”。后来多指有成就的禅宗出家人,许多人在住世弘法的时候就被尊称为禅师,不待圆寂以后了。每天在禅堂坐禅行道的普通僧人则被称为“禅合子”。善知识,指能教众生远离恶行修习善法的人。不专指出家人,在家有德行的居士也可以称为善知识。《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参访的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就有不少在家居士。佛书上用“善知识”称善友、道友、良师。《法华文句》曰:

篇二:居士戒律与礼仪

居士戒律与礼仪

释清净 编辑

山东佛教在线印经处 印赠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已与中国文化融然一体。

而我们却对佛教一无所知,

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和偏见。

你想知道佛教怎样看待世界和人生吗?

你想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吗?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吗?

你想获得人生真实的快乐和幸福吗?

你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却不能不了解佛教!

好,就让我们一起

——走近佛教,认识人生!

如果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利益,那么读完后请将此书送到佛经流通点,或者推荐给您的亲人、朋友、有缘者,让他们同沾法益。宁传阅至破,勿束之高阁。

1

目 录

第一章 戒律的精神

(一)认识戒律

(二)修行的第一步

(三)戒律的原则

第二章 三皈五戒

(一)三皈依

(二)五戒

(三)受戒的次第

第三章 八关斋戒

(一)八关斋戒的内容

(二)受持的功德利益

(三)受八关斋戒法

第四章 居士入寺礼仪

(一)拜佛、诵经

(二)谒师、称呼、请益

(三)大殿、法堂、斋堂

(四)挂单、着装、起居

第五章 寺院常住居士礼仪

(一)心仪:内强素养

(二)身仪:外树形象

2

第一章 戒律的精神

一部分信众对受三皈五戒存在顾虑,怕受戒后行为受到约束,给日常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明了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恶,成就道业”。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沙漠里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后来东找西寻,终於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著,并不下去喝水。别人看也很奇怪,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大家听了,都笑他,结果他因一口水也不喝而被渴死在沙漠里。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质,虽渴望修行,但当看到戒律很严格,就开始犹豫了:“毕竟随心所欲惯了,能受得了这些约束吗?有必要非得受这些约束吗?”因一时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弃一条也不受,仍旧流转生死,沉溺六道。岂不知在戒律上,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就是做不到全部受持,哪怕受持其中一条,也将会成为最终成就的因缘。

(一)认识戒律

3

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于守法的公民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但要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不建章立制,因为社会中的害群之马,并非绝对没有。同时守法与犯法的善恶界线,也仅在于一念的相差,为了警策大家,不要闯过这十字路口的红灯,所以要有法律;为了保护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佛教中受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对于信众来说,也同样是保护伞,而不是枷锁。受戒可以获得戒体,能有效的保护与显发我们的法身慧命。戒律对戒子来说,是行为准绳,而不是高压线,戒律是为了使我们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一个没有受戒的人,他做事会肆无忌惮,造了恶业而毫不知觉,认为理所当然。而一个受了三皈五戒的人,他做事便会有了一个准绳,当他业障现前经历一些恶业时,心中的无作戒体会产生作用,造恶会自然中止,即使恶业已经形成,他也会时时惭愧,这一念惭愧便是忏悔,他所造的恶业也会因此消减,再通过有效的补救措施,仍可获得清净。即使犯了戒罪下堕三途,机缘到时也仍将成佛,而不受戒的人即使不犯戒,也只能在六道中轮转沉浮。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懂法的人和一个法盲触犯了法律,法官会按照两人所犯罪行进行依罪同等量刑,绝不会认为某人懂法而重判,某人是法盲而予以无罪释放,因此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觉得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而在佛教中,学戒和受戒便是普法教育,而法官便是因果律。有的居士误认为佛菩萨是法官,感觉佛菩萨要求太严,有些不近人情。其实因果报应是自然法则,佛陀只不过是向世人揭示了这个真理,并为了保护我们才制定了相关戒律,以告诫我们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这便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4

篇三:禅寺众筹项目说明书

第一部分 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括

宝林禅寺始建于南北朝时代,距今约1500年,占地约800亩,是燕赵地区最早的佛教道场之一。现存汉代古井、明代大雄宝殿等许多历史文物。本次建设,设计总建筑面积60000平米,包括大雄宝殿、观音殿、万佛楼、天王殿、六合楼等建筑,需投资3亿元。 佛教寺院功德堂或报恩堂祈福莲位是佛教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是供僧、尼、居士供养长生牌位或供奉往生龙骨之地,是佛教使历史上千载难逢、千金难求的佛门净土,外观金碧辉煌、殊胜庄严,具有永久使用权,不收管理费。拥有寺院祈福莲位就等于省去了购买高价墓地的费用,免去了定期叫管理费和公墓使用期到后先人无处安身之苦。

宝林禅寺本着以佛教慈悲的胸怀,真挚诚心的天下善事奉献绵薄之力,学习台湾香港等地寺院品牌化、多元化、商业化运作的经验,在现有的自主性经济来源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多方面拓展经济来源,开创自主品牌,让宝林禅寺不仅仅是一个寺庙,一个“注册商标”,不仅仅是推销产品,推销服务,更多的是成为佛教文化的推广者。以”弘扬佛法,服务社会,造福众生,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切实满足信众需求,积极推进社会发展。

宝林禅寺众筹项目的所得的收益,除部分用于作为寺院的基本建设及僧侣的日常开支外,其余将用于放生,供养,印经,捐助等慈善事业,以报答师恩、佛恩、父母恩。

1.1项目名称:修建宝林禅寺众筹项目

1.2项目目前现状:

目前,宝林禅寺已经从建设期进入了管理期,寺院的资金来源如仅限于香火、功德箱、门票、法事,及社会各界的捐赠、布施等远远不足寺院的发展需求。修缮寺院、培养僧才、捐赠社会公益活动等需要的资金。佛教的生存离不开众生的捐助的资金。在过去,寺院可以进行天地租赁、开设典当行等取得更多的资金来源,现在,我们通过需要通过的品牌众筹模式,将其多元化的统一管理,才能使寺院的经济上宽裕起来,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发展佛教事业。

1.3项目主要特点:在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欲望和机巧,而太少见到神圣与智慧,宝林禅寺在今后项目拓展中将大力宣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佛教原则,采取统一化的管理理念,以广大的佛弟子为人脉资源,利用现有的条件,为弘扬佛法,宣传寺院,传承文化,创造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施与授共赢的目的。

1.4 研究工作依据:消费者对市场的需要,信佛人群对佛教经济的需要,佛弟子对正统佛教文化的需要。

二、可行性结论研究

2.1市场分析预测:

佛弟子方面:国内佛教徒日益增多,宝林禅寺可以通过一系列完整的企业形象、产品的宣传推广,树立广大受众的正信思想,从而能更新系统、完整的加深

他们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对佛教产品的喜爱与认同。同时通过佛弟子与宝林禅寺的各项经济,非经济类行为的互动,更加坚定了他们正信正觉的思想,让他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国体会到加持的力量,体会到亲力亲为的快乐。

非佛弟子方面:宝林禅寺属于消费型二线宜居城市,低收入水平者占决大多数,佛教实体的优质与廉价及慈悲为怀的理念,将在日益高涨的经济大潮中独树一帜,成为大众信任的品牌。从而在佛教教徒的发展和扩大上形成良性循环,使更多的人皈依我佛,让佛法如甘露,遍洒八方。

2.2项目分析:

A.服饰:僧服、居士服装、念珠、手串、挂件等设计开发、改良、制作、推广销售。

B.旅游:按佛教道场或路线、传承、派别等,推出各种档次的“佛教文化游”线路。宝林禅寺不定期举行禅、茶、琴、诗、绘等主题活动。


寺院居士管理制度》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33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