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影视文化传播问题与创新路径

影视文化传播问题与创新路径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12-25 00:13:02 | 移动端:影视文化传播问题与创新路径

影视文化传播问题与创新路径 本文关键词:文化传播,路径,创新,影视

影视文化传播问题与创新路径 本文简介:[摘要]提高影视文化杨传播力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提升文化自信视域下,必须要梳理我国影视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理清当前我国影视文化传播存在的“看不懂”“讲不清”“达不到”“吃不透”等问题,坚持从打造文化强国的视角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影视文化传播规律的创新路径,以期推动中国影视

影视文化传播问题与创新路径 本文内容:

[摘要]提高影视文化杨传播力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提升文化自信视域下,必须要梳理我国影视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理清当前我国影视文化传播存在的“看不懂”“讲不清”“达不到”“吃不透”等问题,坚持从打造文化强国的视角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影视文化传播规律的创新路径,以期推动中国影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现覆盖面更大、受众更广的传播。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国影视文化;传播;问题;路径

影视文化传播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影视文化软实力最为核心的指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中国影视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建设所构建的开放性时空场域下,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国影视“走出去”,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将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加注砝码。然而,在当前我国影视文化传播中,存在着“看不懂”“讲不清”“达不到”和“吃不透”等突出问题,消解了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张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见,中国影视文化建设与传播必须着力于提升文化自信,通过文化创新有效转化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输出文化产品,不断提高影视文化传播的“全局性”“针对性”“接近性”和“有效性”,方能真正提升我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的广度和深度,书写新时代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新向度。

一、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相关的技术工具和电影播放平台极其少,导致中国影视传播在内容、渠道上都相当有限,仅有《渔光曲》《假凤虚凰》等影片在国外上映,从整体上看,影视传播的效果微不足道。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影视文化发展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宽,并在东南亚等地区受到热捧,在欧美文化市场也逐渐打开“缺口”,彰显着影视文化传播力。概而言之,新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以“宣传”为主导的“宣传品”阶段(1949-1978年)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冷战背景以及我国“政治挂帅”主导思想的影响,我国影视文化发展突出表现为为政治服务、为意识形态服务的特征。此时的中国影视发展和传播,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宣传品”的形式出现,即将中国革命成功经验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传播,在影视文化传播中,商业价值被淡化,政治价值得到凸显。1952年,我国便提出“立足北京、面对世界”的影视文化传播方针,影片制作主要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题材,在传播上多以寄送为主,本着“宣传效应第一”的原则以及团结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需要,我国影视文化宣传主要以亚、非、拉及东欧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为主,覆盖面较窄,同时,由于经济、技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影视制作的水平整体偏低。

(二)以“交流”为主导的“作品”阶段(1980-2000年)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激活,全社会活力开始慢慢彰显,中国影视文化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虽然商业价值仍然处于低级阶段,但是,影视文化精品却层出不穷,在国际性电影节上屡获大奖,包括《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黄河绝恋》等一系列优秀影视文化作品在国际上获赞无数。在影视文化传播维度,此时的影视文化传播表现出以“作品”进行国际“交流”的特征,从传播力角度来看,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已有极大的提升。通过借助卫星技术,我国已经实现影视文化作品的对外宣传,相继开通了央视国际、黄河电视台等对外影视频道,通过电视信号海外发射直接传播中国好声音,不断提升我国影视文化的关注度。同时,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产业化、市场化路径也初露端倪,表现出我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主动姿态。(三)以“流通”为主导的“产品”阶段(2000年至今)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影视开始以“产业化”的方式与国际接轨,影视制作题材广泛、新颖,由于影视发展进入“产业化”“市场化”模式,我国影视文化作品开始打入国际高端市场,对外输出的意识表现强烈。此时,包括《英雄》(2002)、《卧虎藏龙》(2004)、《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让子弹飞》(2010)、《战狼2》(2017)、《流浪地球》(2019)等电影在欧美市场创下了票房佳绩。同时,包括《甄嬛传》(2011)、《楚乔传》(2017)等电视作品在海外得到热捧。我国影视通过在国际电影节上的亮相,不断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官方影响文化传播机构外,阿里影视、万达影视、博纳影业、华谊兄弟等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影视文化传播注入了强大动力。综合这一阶段的影视文化传播,我国在国际主流文化产业市场竞争中获得相当份额,影视文化传播在渠道建设、覆盖面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二、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问题透视

随着我国影视文化传播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支撑下,无论是对内传播抑或是对外传播,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从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受众面、覆盖率、市场规模等来看,存在着不平衡、不均等的态势。从对外传播的情况来看,与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不太相称,相比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差距明显。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影视文化传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看不懂”的问题。由于跨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影视文化传播时,必须要结合传播地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进行跨文化转化,具体表现为字幕翻译、配音译制、文化符号表达等层面的内容。然而,在审视我国影视文化传播时发现,中国语言和文化符号转化的效果不佳,导致外国观众纷纷表示“看不懂”。比如:《泰囧》这部影片在国内获票房冠军,超过12亿票房,却在北美市场遭遇“滑铁卢”,票房仅为6万美元,很大的原因在于外国人看不懂“中国式幽默”,难以达到情感的共鸣。相关数据显示,50%的外国观众认为中国影视的逻辑混乱,编制和翻译水平水平较低。可见,中国影视要“走出去”必须要解决好“看不懂”问题。其次,“讲不清”的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影视发展,必须要建构在如何清晰表达、准确描述国家形象的维度上,真实、准确、生动地反映国家的实际面貌。然而,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地位,一些电影在描述国家形象时仍然着重于“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前的刻画,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盛况极不相符,导致影视作品表达上“讲不清”。无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影视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体现,必须要注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象描绘和表达,让外国观众认清一个真实的中国。再次,“达不到”的问题。所谓的“达不到”主要是影视文化传播渠道方面的问题,即表现为受众的覆盖面不足问题。从当前我国影视文化传播的覆盖面来看,所覆盖的地区、国家的范围较窄,在空间、区域、范围的到达与覆盖能力较弱。相比于美国,差距极其明显。据统计,2016年全球电影票房累计381亿美元,其中美国好莱坞收入289亿,占比76%。好莱坞如此高的票房,与其电影的叙事、角色符号表达和受众定位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好莱坞市场营销模式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版权出售(分账)制、差异化营销、完善的营销链等方式,使好莱坞电影的覆盖面不断拓宽,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最后,“吃不透”的问题。满足目的地观众的文化需求是影视文化传播的关键,要求在电影制作时深入了解、吃透目标国家、区域观众的观赏习惯和实际需求。然而,我国影视制作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即过分注重对国内观众的文化需求,而不去思考其他国家观众的文化需求,这是造成我国影视文化传播力较弱的重要推因。无疑,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如此高的票房,与其“吃透”观众是分不开的,通过对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的嵌入,把人类的梦想和追求进行融合,同时,通过科学技术和制作精良的后期加工,让人充满了新奇和兴趣。可见,正是中国影视文化对目标人群“吃不透”,导致在传播过程中偶然性、不确定性增强。

三、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中国影视文化传播是文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华文化的影视表达和国家形象塑造。对此,必须要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坚持问题导向,探寻提升我国影视文化传播力的创新路径。

(一)坚持全局思维,讲好中国故事

坚持从整体性、系统性角度出发来想问题、办事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中国影视文化传播必须要着眼于“文化强国”建设全局,配合“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来进行综合而全面的推进。对此,必须要进行系统性谋划,要针对外国观众“看不懂”的问题,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使中国影视话语体系与外国观众思维逻辑有效对接,创新中国影视文化表达方式,使其既具有中华文化烙印,又能为外国观众喜闻乐见。同时,要深入整合影视文化资源,集中力量在一些影视文化基础较深的地区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影视作品更接地气,并体现未来发展方向。此外,还需要进行世界级影视文化交流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上海电影节”“百花电影节”等平台的国际影响力,进而为影视文化传播厚实平台基础。

(二)坚持表达创新,传播中国声音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当前,在我国影视文化传播中,“失语”的现象较为普遍,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讲不清”的问题,对此,必须要注重影视文化传播的接近性表达问题,要根据目的地受众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话语习俗等,进行与其相贴近的表达。这就要集中解决文化上的接近性问题。必须看到,中西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中国影视文化作品在亚洲文化圈内接受度较高,与亚洲特有的儒家文化滋养不无关系,然而,要想被欧美、非洲等国家所接受,必须要下苦功夫才行,要求我们必须主动挖掘目的国观众的话语逻辑、文化传播、表达习惯、宗教信仰等元素,在影视作品制作中进行充分的融入,凸显影视表达创新,方能规避文化冲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之所以能在非洲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是规避了文化冲突,进行话语表达创新的结果。

(三)坚持有效传播,展现中国形象

影视文化传播工作是文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有效传播的思维,即实现传播效果与传播预期的高度一致性。对此,要做好影视译制工作,大力挖掘影视译制人才,让观众“听得到”“听得懂”。同时,各级党委要把握好影视文化传播的方向和维度,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确定好影视文化传播的内容,兼顾好“如何说”“说什么”的问题,解决“吃不透”的问题。还要积极实施影视文化传播策略,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将中国影视作品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解决好“达不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史睿.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影视现状分析[J].青年记者,2018(20):70-71.

[3]王丹.影视文化传播与新时代文化自信培育探究[J].品牌研究,2018(6):148-149.

作者:杨冬梅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戏剧影视学院

影视文化传播问题与创新路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影视文化传播问题与创新路径》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283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