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12-25 00:12:00 | 移动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本文关键词: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力量,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障。因此,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事关高校和谐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和国家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力量,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障。因此,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事关高校和谐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成败,应予以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强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方法高超”的高素质思政工作队伍。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关系到高校能否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能否较好发挥人才培养能力更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

****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未来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自我意识较强,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然而,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国家政治制度的认识相对肤浅。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各类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勇担重任、趋利避害,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先进思想文化,将教育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高校应把全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教育引领作用当作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进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人才培养任务[2]。

(二)促进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高校不安定、不和谐事件出现,错误思想观

念渗透与思想道德领域失范现象无不挑战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近几年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被列为新生入学后的重点关注事务。解决此类繁杂多变、威胁校园安全稳定的问题,必须依靠全体思政工作者深入细致的排查与教育,必须保证这支队伍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高度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的意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种好责任田”,筑牢安全防线,为高校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增进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关键力量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在2018年5月2日的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3]。也就是说,高校教育发展如何,首先要看学生是否树立了良好的德行。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学生德行培养上负有重要使命,发挥着关键作用。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充满曲折的过程,有时可能出现反复。在这个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的价值引领、教育指导和心理辅导,这就需要将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思想认识、理论学习、方法选择、能力提升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同时,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管理、培训和考核方面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这些突出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不利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和教育群众。在高校,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更容易被集体煽动和利用的群体,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入校就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思政工作者无法兼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或者无法平衡学生日常管理和学生价值引领两个方面的关系,对大学生缺乏长期性的宣传引导和价值观培育。其根源在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高校思政工作的认识不足,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没有高度重视,忽视德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第一工作来抓,这种认识上的缺失又根源于某些思政工作者自身政治素养缺乏、理想信念缺失。

(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有待提升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立德”的最终目的是“树人”。由于思政工作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不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一些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恰当的工作方法。造成以上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指导。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缺乏真正了解该门学科理论方法的专业人才,难以发挥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思政工作队伍的学习意识不强,频现各种“本领恐慌”问题。三是思政工作队伍掌握新媒体能力薄弱。****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这就是说思政工作者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抖音、公众号上线,是一次大胆尝试和有效突破。然而目前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缺乏创新精神,加之缺少技术支撑,高校思政工作还未形成一个新媒体长效应用机制,限制和弱化了思政工作的灵活性和吸引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凝聚力不强,难以形成协同效应

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逐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逐步壮大,但是在队伍扩大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步凸显,思政工作队伍的数量增长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提升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忽视了队伍整体性协同建设,导致队伍凝聚力不足。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庞杂,其成员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专业基础、工作内容,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选择取向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方式,整体配合存在阻碍,难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二是高校缺少对思政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塑造。高校没有在队伍中建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效协同机制,未以一种辩证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成员之间的协同作用。此外,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队伍中的不同力量不断在变化,高校未能及时调整。

(四)高校缺乏针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有效激励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数量很少,其中大部分人员都身兼数职,承受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想要做好思政工作,无疑具有挑战性。如何权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思政工作者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4]这就是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思政工作者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教学与科研上,无暇顾及思想教育。另外,思政工作者需要一定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因此,忽视对思政工作者的精神鼓舞和外部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出现“不愿干”现象的客观因素。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无论从素质提升还是整体协作或是外部激励上都有弱点和难点。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深入调研,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可行性的方案。

(一)加强思想教育和综合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基本理念,从思想和能力上将这支队伍打造得更加坚强有力。首先,高校应对思政工作者认真阐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思想引领,强化政治认同。这种思想教育不是盲目空洞的理论灌输,需要“以史为鉴,以古论今”,向大家讲述无产阶级革命纲领和理论指南,讲好革命时期思想建党历程,讲述苏联解体教训,阐述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根本遵循,用一个个富含教育意义的史实帮助队伍成员树牢精神之基,坚定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其次,高校应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综合培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培训,提升广大高校思政工作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政工作者应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注重理论学习。首先,思政工作者应加强理论武装,从思想源头入手,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要能够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校在培训方面要提高质量效果,建立督促机制,如分阶段、分模块、分小组学习,注重学习成果和交流讨论,并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高校应设立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年度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全国范围内培训与交流活动,与各地方院校加强沟通,借鉴经验,优势互补。最后,高校应着力提升思政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升整体队伍的新媒体素质。思政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思政工作者遵循学生成长客观规律,针对不同情景,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既要精准施策,又要独具特色。在全媒体时代下,思政工作者更要顺应大势,把握主流,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应用新媒体教育技术,深入了解学生喜爱的信息接收方式,将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例如,各院系(部)开设学习公众号,思政教师、辅导员打造微博个人平台,定期在网上发布学习内容,交流帖子,做好疑难解答等。要通过各部门、各思政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将思政工作队伍的新媒体平台逐步建设起来,连接起来,为更多师生服务。

(二)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的大思政格局,强化队伍协同合作

****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高校思政队伍建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就是各级党委党组。各级党委是保卫高校这条“生命线”的领导部门,承担着主体责任,发挥着队伍统筹协调的重要作用。高校党委应从整体和大局出发,立足基本问题,统一谋划,加强指导,强化队伍协同效应的作用。一是结合各高校具体情况,对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例如,宣传部、组织部、团学部门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职能部门,应配齐专业人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辅导员队伍,要根据流动情况及时补充,并促进辅导员在不同院系间的合理流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大师资投入,鼓励具有高职称的教授长期入驻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二是建立一套科学长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协同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高校可专门设立思想政治工作监督协调委员会,发挥加强各部门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各级党委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都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合作与交流。对于工作中的困难和阻碍,要及时汇总到核心部门,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讨论决策。

(三)完善队伍管理机制,激发思政工作新动能

高校应根据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外部激励,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展注入新动能。第一,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由于思政工作队伍结构复杂,人数众多,较难进行整体统一管理,高校可以根据各部门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进行职能划分。对于思政工作核心部门和思政工作骨干力量,要建立严格管理制度,根据党和国家要求制定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对于非核心部门和人员,要善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思政工作的协同功能,发挥各领域优势,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改进考评制度,建立追责机制。一套科学高效的考评制度应该定位准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重点考察思政工作者政治素养、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思想政治工作实效,采用覆盖面广、公平公正、易于操作的方式,如综合考试、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对于学习态度恶劣、履职能力不强的思政工作人员,要及时追责、严肃处理。第二,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对优秀的思政工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政策优待,强化其对思政工作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使其自发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这份责任。例如,高校设立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奖项,定期对高校优秀思政工作者进行表彰和物质奖励;设立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全力支持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对于表现优异、成果突出的思政工作者,要及时发掘,大胆提拔任用,推荐其到核心部门锻炼,并列入思想政治工作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多种优厚政策支持思政工作队伍的专业发展,提升思政工作者的积极性、满意度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分析》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2828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