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语文学科文言文对译教学研究

语文学科文言文对译教学研究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12-09 13:47:44 | 移动端:语文学科文言文对译教学研究

语文学科文言文对译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研究,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文言文对译教学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程改革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创新文言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言文对译教学是当前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成功典范之一,具有科学的

语文学科文言文对译教学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程改革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创新文言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言文对译教学是当前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成功典范之一,具有科学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价值。它倡导的“导—读—译—练—用—结”的“六字诀”课堂教学模式,对指导当前文言文教学改革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言文;对译教学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程改革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创新文言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开展文言文对译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程改革增加了大量的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这些优秀文化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财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过程。教育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1]朱自清先生也强调:“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2]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文言文对译教学是传统文言文教学的突破与创新。对于“文言文对译教学”的内涵,容理诚老师解释为:“对译,从字面上理解:对,是两者相对,彼此相向;对译,即两种语言相对、相向翻译。”[3]文言文对译教学立足于文言与白话两种语言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文言与白话两种语言对比与转换,即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由“古”及“今”;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由“今”推“古”。整个过程侧重于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在当前核心素养语境下,开展文言文对译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其一,凸显了语文课程性质与语文教育的要义。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文言文对译教学注重语文实践,其精髓就在于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讲究的是学以致用,化知为能。其二,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教学。语文课标对初中、高中的文言文教学有明确要求,强调文言文重点知识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在学习实践中举一反三。而文言文对译教学致力于文言知识的积累、感悟与学以致用,它是对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守正出新。

二、文言文对译教学的科学性

文言文对译教学具有科学性,可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契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恩斯特·冯·格拉赛斯费尔德(ErnstVonGlasersfeld)认为:“学习不是一种刺激—反应现象,它需要自我调节,以及通过反思和抽象建立概念结构。”[4]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文言文对译教学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学过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示学习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性写作,不断促进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其二,符合学习迁移规律。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特征始终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新旧两个学习之间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发生迁移。在文言文对译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积累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句式结构、表达方法,建立关于文言文学习的认知结构。当开展文白对译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会对新学习材料发生作用,并且两者之间共同因素越多,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其三,体现“信达雅”翻译特点。严复先生认为,所谓“信”,要求意义不能背离本文,强调忠实原文;“达”,就是不拘泥于原文,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意思;“雅”,是尔雅,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意指为有文采。文言文词汇具有语言精练、意蕴丰富等特点,是作者用词造句独具匠心之举。文言文对译教学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文言与白话的差异性,指导学生尝试用文言文词汇和句式来翻译白话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含蓄性和审美性等。

三、文言文对译教学的实践路径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文言文对译教学探索出“六字诀”教学模式,包括六个教学环节:第一个步骤是“导”。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第二个步骤是“读”。叶圣陶先生指出,古人学习文言文“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5]。在文言文对译教学中,教师特别注意朗读技巧的运用,从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方面给学生作示范,促进学生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思想意蕴的感悟理解。第三个步骤是“译”。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文原文翻译成白话文。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地逐词逐句翻译,一些浅易的文言词句可以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要善于抓住语文课标的一些重点文言字词、句子、句式,采用口头测试或口头抢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新的文言知识与特殊句式,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奠定良好的文言文“认知结构”。第四个步骤是“练”。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文言文的译文(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这个环节是“对译”教学的基础性练习,也是为“用”的环节有效开展所进行的热身准备。教师一般采用口头测验,让学生快速将白话文翻译还原成课文中的文言语句,发展学生初步的白话向文言的语言转换能力,培养运用文言进行表情达意的习惯。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对重点词汇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应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学生理解并真正掌握这些典型的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以便学生在“用”的环节能够做到轻车熟路、事半功倍。第五个步骤是“用”。教师要紧扣课文重点字词和句式,创设一段(一篇)白话文短文,让学生翻译成文言文,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这个环节是文言文对译教学的核心环节,前面四个环节都是为“用”的环节做铺垫和准备。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体验了文言和白话之间的语言思维差异和表达方法技巧,教师运用学习图式原理,通过提供白话文语言材料,让学生趁热打铁,借助原有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新语言材料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学习,促进学生新旧文言文学习“图式”之间的加工整合,形成举一反三的文言文学习迁移能力。第六个步骤是“结”。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这个环节可以由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字词、重要句式进行归纳整理,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回顾学习过程,谈反思,谈收获,深化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文言文对译教学的现实价值

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文言文对译教学具有鲜明的现实价值。第一,打破了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模式,解放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文言文教学“串讲法”一统天下,其结果使得“教学活动成了一件最索然无味,但为了应考又不得不忍受的苦事”[6]。针对这种弊端,文言文对译教学大胆地变革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即变“主宰”为“主导”,变“灌输”为“点拨”,变“照本宣科”为“资源创生”。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解放,教学活动不再是索然无味的苦差事,而是变得富有创造意义和充满乐趣。第二,实践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文言文对译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经验、能力差异等。在整个“六字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指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体现出对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认同与尊重。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课堂变得活泼灵动、充满生机、富有意义,学生的学**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现。第三,加强了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传统文言文教学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被人为割裂,教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对此,文言文对译教学独辟蹊径,注重从文言文的立意、素材、结构、语言等方面,找到经典文言文与学生写作方面的连接点,并提供与之相类似的现代文范文,让学生开展由现代文向文言文的写作活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等语言形式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文言文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将会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红兵.以教师的文化自觉成就“有文化”的课堂[J].中小学管理,2012(9):10-13.

[2]XX教育科学研究所.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61.

[3]容理诚.对译,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伯牙绝弦》教学实录[J].师道,2014(2):30-31.

[4]斯特弗莱斯利P,盖尔杰里.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徐斌艳,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5]XX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06.

[6]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25.

作者:乐晓华 曾毅

语文学科文言文对译教学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语文学科文言文对译教学研究》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259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