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初一生物“植物体的组成”的小组合作教学

初一生物“植物体的组成”的小组合作教学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12-05 13:41:36 | 移动端:初一生物“植物体的组成”的小组合作教学

初一生物“植物体的组成”的小组合作教学 本文关键词:植物体,小组,生物,合作,教学

初一生物“植物体的组成”的小组合作教学 本文简介:初一生物论文第三篇:初一生物“植物体的组成”的小组合作教学  以“观察蚕豆叶横切模型”“探究小麦根尖组织”为例,通过明暗两条主线,围绕“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组成植物体各种组

初一生物“植物体的组成”的小组合作教学 本文内容:

初一生物论文第三篇:初一生物“植物体的组成”的小组合作教学

  以“观察蚕豆叶横切模型”“探究小麦根尖组织”为例, 通过明暗两条主线, 围绕“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设计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组成植物体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并以小组合作为载体, 带领学生探究, 完成知识的构建。

  1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思路

  “植物体的组成”是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章第一节内容。《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2011版) 》要求学生在本节中会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本节主要是探究植物体的组成层次, 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组织等重要概念后, 对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进一步学习。教学从宏观入手, 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入手, 逐步过渡到微观领域, 逐层揭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节涉及到器官和个体两个重要概念。这些概念对于学生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进而构建植物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成植物体的各个层次有共同的规律:组织、器官的结构都与其功能相适应, 植物体的每一层次都是由低一层次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同一层次的结构相互协调, 共同完成更高一层次的功能。本节内容暗藏明暗两条主线:明线是植物体各层次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暗线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具体教学思路见图1。

  有关植物体的知识, 学生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就已有所涉及, 对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这六大器官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具体的概念缺乏科学的理解, 在本节课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组织是由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形成的, 这为其学习植物体器官的构成提供了基础。

  本节课教师拟从学生元认知的角度,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做。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完整植物体的观察, 描述组成植物体的器官;通过对叶片模型、小麦根尖临时装片的观察, 分析组成植物体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图1 教学思路   下载原图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一定的观察植物体整体结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植物体组成的学习, 体验自然、关爱生命;通过观察和实验, 逐步形成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蚕豆叶横切模型, 分析叶片的结构和功能;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难点:“探究小麦根尖的组织”实验。

  4 课前准备

  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所培养的小麦根尖;制作好的小麦根尖临时装片。

  5 教学过程

  5.1 回顾温习:观察金桔树

  教师展示实物——金桔树, 请学生观察并回答:金桔树是由哪些器官构成的?学生通过观察, 一般能说出金桔树有根、茎、叶、花、果实这些器官, 但他们很难发现金桔树还有其他器官——种子。因此, 教师追问:还有一个器官是什么, 在哪里?这样启发学生将金桔的果实剖开, 学生自然地认识了种子这一器官。之后, 请学生归纳出结论1:金桔树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大器官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金桔树的观察, 学生直观地认识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时, 教师不是直接告诉答案, 而是引导学生将金桔果实剖开后观察种子。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的能力。

  学生认识了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后, 教师追问:

  (1) 每一种器官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2) 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中, 哪些是营养器官?哪些是生殖器官?

  这时, 学生不仅能够根据学过的知识, 准确地说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的功能。并且学生的回答条理清晰, 能够按照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生长顺序进行。教师对回答准确、条理清晰的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2: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中, 根、茎、叶与植物的营养有关, 称之为营养器官;而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繁殖有关, 称之为植物的生殖器官。

  设计意图:从器官的功能上, 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营养器官, 哪些是生殖器官, 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

  5.2 辨别蚕豆叶片组织

  师: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那么, 器官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什么是器官呢?我们以叶为例, 进一步探究植物体器官的组成。

  学生分组领取材料 (蚕豆叶横切模型、各种组织的标签纸) 后, 观察蚕豆叶横切模型。在学生观察前, 教师提出观察的要求: (1) 对照教科书, 尝试辨别蚕豆叶的各个组织。 (2) 将各个组织的标签纸贴在蚕豆叶模型的相应位置。 (3) 每组派代表带上自己小组的模型, 上台交流展示。

  教师巡视各组完成情况, 适时指导、答疑。学生观察后, 小组代表带上贴好标签纸的蚕豆叶横切模型上台展示。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对比, 各组会发现, 每组标签纸粘贴的位置不完全相同。激发小组间再次进行激烈的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辨别后能得出正确的结论3:蚕豆叶片是由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四大组织构成的, 叶片中没有分生组织。这时, 教师要求小组长将粘贴错误的标签纸撕掉, 或者重新找准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蚕豆叶横切模型, 初步认识叶片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同时为探究根尖组织的实验做知识铺垫。小组之间相互纠错, 可以加深学生对叶片四大组织的认识。

  5.3 探究小麦根尖的组织

  师:通过观察, 你们会发现器官——叶是由四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的, 那么植物体的其他器官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呢?

  这时, 教师播放“生物兴趣小组学生制作小麦根尖临时装片”的视频。学生观察视频后, 再次分组观察小麦根尖的临时装片, 探究其中有哪些组织。在实验的过程中, 请学生完成表1。

  表1 小麦根尖临时装片实验报告单    下载原表

  通过实验, 学生能够在显微镜下找到根尖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还能明显地观察到各个区细胞的特点, 并且结合教科书, 填写组织的功能。学生完成实验后, 小组代表将表1粘贴到黑板相应的位置, 进行展示。师生共同检查完成的情况, 小组之间交流纠错。最终,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4:根尖是由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五大组织构成的。

  设计意图:在观察叶片横切模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观察实物———小麦根尖临时装片,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 让学生填写表1,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5.4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师:同学们观察非常认真仔细, 记录也很全面。其实除了所观察的根和叶, 植物体的其他四种器官也是由各种组织构成的。结合今天的探索, 我们知道: (1) 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了器官; (2) 每一个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你现在能尝试给器官下定义吗?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及教师的引导, 能够总结结论5: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这时, 教师追问: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知道植物体是由器官构成的, 器官是由组织构成的, 那组织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通过分化会形成组织, 所以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讲很简单, 他们会很快地说出组织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时,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虽然已经显现, 但是, 学生脑海里还比较凌乱。因此,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整理:细胞是如何构成植物体的?学生思考整理后得出结论6: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叶片模型, 探究小麦根尖的组织, 学生对器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时, 教师再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器官的概念, 学生理解会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整理知识, 说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5.5 归纳拓展

  学生简要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教师总结:我们通过观察、自己动手实验, 探究了器官叶和根的结构, 体验到了探究的成就和乐趣。课后, 请同学们继续探究其他器官中含有的组织, 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得很好。

  6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 这堂课最大的突破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去感知, 自己去发现, 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导入环节。导入环节中, 笔者利用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学习到的有关植物体的知识做铺垫, 从生活实际出发, 通过对植物———金桔树的观察、交流,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要注重教学难点的突破。在课前, 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 用蚕豆叶片进行徒手切片, 并将其制成临时切片, 在显微镜很难辨认构成叶片的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的位置。而将培养的小麦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显微镜下的小麦根尖不仅能看到根尖的保护区、分生区、生长区、成熟区, 还能清晰地辨认出根尖各个区细胞的大致形态、结构特点。因此, 笔者将教材中以观察根尖结构模式图和观察新鲜叶片作器官代表介绍其组织构成这一教学难点作了如下调整:先观察蚕豆叶横切模型, 在此基础上再观察小麦根尖的临时装片。这样不仅能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难点, 并且在观察模型后再让学生动手实验, 化繁为简, 循序渐进,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要注重课堂资源的生成。例如在探究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时, 结合自己所带的金桔树, 学生能直观发现的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此景此刻, 师生都在期待:学生们期待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 教师期待学生能发现最后一个器官。借助这种期待, 笔者因势利导, 将金桔的果实剖开, 学生自然地认识了种子这一器官。在探究蚕豆叶的组织构成时, 学生采用分组探究的方式很快找到了保护组织和营养组织, 对输导组织的认识却出现了困难。笔者迅速展示课前制作的精美的叶脉标本, 对输导组织的认识迎刃而解。课堂中的这两支插曲, 让笔者感觉到有效利用并处理好课堂中的生成,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点击查看>>初一生物论文(精选8篇)其他文章

初一生物“植物体的组成”的小组合作教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一生物“植物体的组成”的小组合作教学》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254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