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药物化学教学人文教学模式分析

药物化学教学人文教学模式分析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11-26 13:18:32 | 移动端:药物化学教学人文教学模式分析

药物化学教学人文教学模式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学模式,药物,人文,化学,教学

药物化学教学人文教学模式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人文教育应该贯穿和渗透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多年的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药物化学教学无时不刻不渗透着人文教育,在讲授药物研发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塑造良好的人格,在药物的开发及合理使用中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强化道德法制意识。因此,打造药物化学教学中的人文

药物化学教学人文教学模式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人文教育应该贯穿和渗透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多年的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药物化学教学无时不刻不渗透着人文教育,在讲授药物研发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塑造良好的人格,在药物的开发及合理使用中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强化道德法制意识。因此,打造药物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药物化学知识,成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高素质的医药工作者。

关键词:药物化学;思政教育;人文渗透

《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纵观国内药物化学的教育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思政教育,重专业而轻人文,从而使得学生的培养缺乏全面性和综合性,缺乏创新性和责任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国家大力推行“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我们积极顺应时代的变革,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在专业教育基础上,融入学生思政教育和育人元素,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树立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爱国情怀为核心,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实现药学工作者中国梦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和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1药物化学人文教育的势在必行

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多种化学学科和生命科学学科基础上,设计、合成和研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物的一门学科,是连接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并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药物化学的知识跨度大、知识面涵盖广、与其他学科(如有机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等)联系紧密,要想较好地掌握是有一定困难的。同时,学生们对药物发展史及其他人文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背结构,背构效关系,甚至连药物合成都在背,无一例外都在应付考试,考完就忘,也不理解其中的知识,根本无法领会药物化学在药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无法从各个药物的合成路线中学习前辈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无法从药物的设计理念中得到启发,激发弘扬民族药业的责任感,无法从构效关系去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甚至,有少数人因为掌握了一些药物合成技巧而走上了“制毒”的不归路。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重专业,轻人文”,教授内容繁多、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我们的学生大多为“90后”甚至是“00后”,孩子从小倍受呵护,受不得半点委屈,一般都存在自我成才成长愿望强、集体合作意识弱、自我中心意识强、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比较弱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引导和教育[2]。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探索药物化学教育的人文模式,我们试着将药物化学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有机的结合,这不是把人文教育生硬地加到药物化学课中,而是把人文与药物化学融合在一起,浸润在药物化学的知识中,使药物化学课程更富有生机、更丰满[3],真正实现药物化学教学中专业性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得可塑性强的大学生队伍得到正确培养和引导。

2药物化学人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2.1药物研发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格塑造

通过药物研发过程的介绍,让学生在学习药物研发思路同时,深刻体会到我国药学前辈是如何为国奉献,为世界医药发展贡献,促使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比如在讲降糖药胰岛素时讲述我国科学家如何极其困难的环境下攻克科学难题,成功人工合成胰岛素。20世纪50年代,人工合成蛋白质还是一座从未有人攀登上的科学高峰,那时候的中国更是没有任何蛋白质合成方面的经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国科学家愣是在5年内为了祖国攻下这个科学高峰。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中国成为了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也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最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今提到青蒿素,大家都只知道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却不知道青蒿素的发现,凝聚了全国数百名药物专家的心血。以至于当沉寂了20多年的青蒿素被再次提起,这批已花甲之年的老专家们仍会哽咽难言,感奋不已。一个青蒿素,数百名专家呕心沥血的付出,诺贝尔的获得,抗美援越战局的大逆转……每一个典型药物的发现,无不体现了药物学家对真理的强烈追求,为科学献身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通过鲜活动人物故事,震撼学生的心灵,塑造他们的人格。同时,让学生明白要成才,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有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学好本领,更好地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2.2药物的开发及合理使用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作用往往存在两面性,是辩证对立的统一体,用得对就是药,用得不对就是毒。如“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最先在德国上市,作为镇静剂和止痛剂,主要用于治疗妊娠恶心、呕吐,因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且少,而迅速在全球广泛使用。但是在短短的几年里,全球发生了以往极其罕见的上万例海豹肢畸形儿,调查研究发现,导致这些畸形儿的罪魁祸首就是当时风靡全球的沙利度胺[4]。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悲剧?这就是当时人们对药物认识缺乏对立统一的认识。沙利度胺化学名为酞胺哌啶酮(α-(N-phthalimido)glutarimide),是谷氨酸的一种衍生物。这个化合物存在着R(+)和S(-)两种对映异构体,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药理作用。其R-构型有镇静止痛效果,而S-构型则具有致畸性。当时用于临床的沙利度胺没有将两者拆分,以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形式制备成药。结果妊娠早期服用对胎儿产生了致畸作用。再比如,很多药物就是从毒药发展而来,氮芥是第一个用于癌症化疗的药物,从此人类开启了癌症化疗药物的研究。但是氮芥其实是从芥子气而来,芥子气曾经是二战的毒气,但是改造之后可以用于抗肿瘤。毒气进行微微的改造也可以造福人类。通过一个个案例引导学生学会用哲学角度挖掘事物的潜在联系,养成踏实严谨、崇高科学、思维紧密等优秀品质。

3药物合成及药物使用过程中的道德法制教育

药物合成是药物化学的基础,也是整个药学研究的基础,但是药物合成一旦走了歪路就有可能触犯法律,甚至祸害人类。比如,冰毒,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化学名是甲基苯丙胺,又称为去氧麻黄素,是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得到的。以麻黄素为原料只需简单的还原即可得到,这对经过药物合成训练的同学来说是及其容易实现的。就算是现在对原料麻黄素进行严格控制后,要想进行麻黄素的全合成也不难。因此,我们在进行药物合成的授课中必须将道德法规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他们的知识是要用来服务社会及回报祖国的而不能有任何的违背道德法规。药物使用过程中,用得适当它可以治病救人,滥用则有可能中毒或是祸害人类社会。比如在麻醉性镇痛药的学习中,典型药物吗啡,其结构比较复杂,作用靶点是阿片受体,有着很强的镇痛作用,但是反复使用会机体会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不法分子就利用成瘾性强让吗啡在黑市中成为“毒品”,危害个人、家庭和乃至整个社会。作为药学生要牢记《药品管理法》,同时也告诫学生,不能为了牟求暴利做出违法犯罪行为,应将社会道德法制永远放在首位,绝不做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人民生命健康之事。再比如在学习抗生素这一章,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到各种不同类型抗生素的结构特点、构效关系、作用机制及临床使用等,更要让学生明白从1928年发现青霉素至今,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为人类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将数以万计的患者从死神手中救了回来。但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使得耐药菌株迅猛发展,出现了对绝大多数药物都耐受的“超级细菌”。用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告诉学生如果不想回到没有抗生素、无药可用的年代,就要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开始,合理使用抗生素,杜绝抗生素的滥用。如今的大学生正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外在的影响和诱导多不计数,其中非正面、不健康的内容很多,需要他们提高判断力、增强是非感,需要我们通过科学且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2]。

4药物创新中的责任感教育

药学生是中国新药创新的核心力,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责任感的教育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对每一类药物的学习中都可以结合目前使用的药物,最新研发药物情况,告诉学生目前我国的新药研究整体上仍以“me-too”药为主,创新水平极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极少,我们引以为豪的青篙素、篙甲醚等为世界医药界认同的药物都已经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了。我国目前的新药研究无论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在品种开发上都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比如在讲抗肿瘤药物时罗列出近两年上市抗肿瘤药物,Midostaurin(Rydapt),Avelumab(Bavencio),Durvalumab(Imfinzi)无一例外不是欧美或者日本推出的。当然,我们也要让学生看到前途和希望,在讲抗艾滋病药时就可以引用2018年上市的“艾博卫泰”,这是我国耗时15年研发成功的第一个用于艾滋病的原创新药,也是在全球率先上市的长效抗艾滋病新药。让学生清醒认识到中国药物研发的未来在他们身上,我们听了太多拥有“洋名”的新药,我们急需像“艾博卫泰”这样的新药去证明中国的实力。

5BPL实验教学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在药物化学实验中所开设的五个合成实验全部用PBL教学[5],而这五个合成实验所合成的药物全部都是理论课本中非常重点的典型药物。我们的教学环节包括:任务安排及分组→方案书写→阐述与讨论→实验操作→书写实验报告并上交。具体过程是:①我们在学期之初公布实验进度表,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3~4名同学为小组单位进行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并设计出小组的实验方案及汇报的PPT;②学生在对文献资料及合成路线充分理解,对试剂各种性状包括价格、获取途径、毒性大小、理化性质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实际的仪器设备等设计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并做成汇报用的PPT,于实验前一周通过邮件发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审阅后返回给学生修改;③学生实验课开始,在指导老师控制下学生随机抽取PPT汇报组别;学生进行PPT汇报并接受同学们的提问;同学们自由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整个PPT汇报及讨论时间大概是60~90分钟。④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及讨论的结果开始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及实验记录。⑤实验结束后学生离开实验室,并把实验结果、产率和实验结论、讨论完成后上交实验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上交的实验方案、汇报及讨论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及报告书写等进行综合评分。实验成绩占期评成绩的35%,期考中的合成题也绝大部分出自他们实验操作过的合成反应。这样的教学过程改革不仅培养了团队精神,也使得理论和实验完美融合,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积极性,也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使得基础实验和科研实验之间有足够过渡,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语

经过两个学期的践行和改革,在药物化学专业知识教育基础上,融入学生思政教育和育人元素,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爱国情怀为核心,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和实验操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让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好,又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实现药学工作者中国梦的热情,学生反馈良好,对教师的课堂评价优秀率均在95%以上。中国的医药事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高素质建设者,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在注重智力开展、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素质培养和全人教育。伴随着知识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在大学文科教学中增添一些自然科学内容,在理科教学中引入一些人文知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2]。而药物化学教学中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等,都蕴含着大量的、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素材,把这些内容恰当地渗透于教学之中便可以起到良好的教书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玉春,王鹏,李延团.在药物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药学教育,2010,26(5):46-47.

[2]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机制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28):51-52.

[3]张俊秀,杨解人.药理学人文教学模式的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7):974-975.

[4]陈金月.反应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新进展//2002年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学术年会[C].2002:397-399.

[5]谢集照,徐佳佳,赵农.提高药学专业药物合成技能的实验教学探索[J].广州化工,2014(19):156-157.

作者:徐佳佳 黄增琼 李清 陈铁寓 吴峥 魏红玉 赵农 李相德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

药物化学教学人文教学模式分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药物化学教学人文教学模式分析》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248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