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建材加盟,建材加盟费查询,国内权威的建材加盟费查询网!
当前位置:建材加盟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建材加盟网 | 时间:2017-05-03 06:01:25 | 移动端: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出师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四)成语归纳

1.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三. 字词解释 (一). 重点词语

1.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2.秋: 时 3.殊遇:优待.厚遇。 4.光:发扬光大 5.恢弘: 发扬扩大.6.引喻: 称引譬喻7.义: 适宜.恰当 8.臧否: 善恶

9.陟:奖10.昭:表明,彰显 11.理:治 12.简拔:选拔 13.遗:给予 14.咨:询问15.裨:弥补 16.性行淑均: 淑: 善 均: 平17.驱驰:奔走效劳 18.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19.攘除:排除,铲除 20.损:除去 21.益:兴办.增加22.慢:怠慢.疏忽 23. 彰:表明.显扬 24.咎: 过失25.诹: 询问26.效: 实现 27.诚: 确实 (二)通假字 1. 简 通拣: 挑选

2.阙 通缺: 欠缺.不足.缺点 (三) 古今异义词

1. 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 品质低劣.下流 2. 痛恨: 古义: 痛心遗憾;今义: 十分憎恨 3. 感激: 古义: 感动今义: 激动感谢 4. 开张: 古义: 扩大今义: 指商店开始营业

2.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5.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6.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7.感激涕零: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泪

8.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9.三顾茅庐:用来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10.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11.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

12.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13.裨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四. 条件句

1.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2. 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 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4. 形成有利主观条件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5.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1) 开张圣听 (广开言路)(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严明赏罚)

(3)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6. 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

1

7.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造成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也

8. 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第二段):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本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强调依法办事的语句(如何具体执行,”赏罚分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1. 第二段中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12.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本段的中心句)“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亲贤臣,远小人 14.作者提出”亲贤远佞”建议的原因是:(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5.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6.(1)写作者生活恬淡,无意于功名利禄的语句(表明作者的志趣,抱负,品格高远,生性超凡脱俗.不求功名,默默为蜀汉效力) (2)作者自述心志,表明自己志趣淡薄,无意于功名的名句

(3)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现了作者恬静寡欲,但又志趣过人,由此可联想到<<出师表>>中的一句话

(4)与”人到无求品自高”一句,表达了一种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意境相同的句子

(5)表明作者“静以修身”“淡泊明志”的过人志趣的句子: 苟全性命

2

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7.概述”三顾茅庐”的故事即”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8.成语”三顾茅庐”出自于<<出师表>>中的原句(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其中第一句在本文中的原句是):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9.作者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愿为先帝奔走效劳的句子: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0.(1)写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语句(临危受命,写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

(2)诸葛亮深情回忆追随刘备创业时期处境艰难的句子(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

(3)刘备被曹操战败,诸葛亮临危请命,出使东吴,以图联吴抗曹大计,在本文中自述为

(4)本文形容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句子(赞美那些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的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1.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2.受命以来的心情是(北伐的思想基础):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3.受命以来的行动是: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24.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出师前的有利物质基础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5.诸葛亮提到“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写出师表的战略目标,自己的职分的句子)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6.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贯穿全文的句子(诸葛亮一切行动的情感基础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7.作者对汉室刘氏父子衷心,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为:报先帝,忠陛下 2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希望是: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五 、问答题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 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为什么?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 主旨是:亲贤远佞

这样才能让后主认识到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使命。(只有以广开言路为基础,用赏罚分明的手段,方可达到亲贤远佞的目的。) 3.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希望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成实兴复汉室的大业

4.本篇开篇有何特点?(为什么先分析不利的客观条件,再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呢?)

本文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予以人警醒,在分析不利的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使后主意识到形势的危急,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

5.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表现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对他的极度信任,说明了创业维艰,表达了自己“报

3

先帝,忠陛下”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 6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自叙本志和出身的?

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刘氏父子的效忠之情 7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全篇议论作铺垫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其中“报先帝”一语呼应上文哪两件事?

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

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说明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10如何理解第六段是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作铺垫?

作者自叙本志,为了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深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 11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体会:今天,我们仍要坚持以德服人。生活中对于小的缺点或恶劣的坏事要防微杜渐,因为小错不改,慢慢会变成一种恶习,而不断的积累善行,却可以铸造成优秀的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

1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这条建议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刘禅是一个怎样的人?

亲贤臣,远小人。刘禅亲小人远贤臣,宠信宦官,昏庸无能,不辨忠奸。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自臣以当世之事”点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有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

14、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15.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亲近贤人,才能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也只有疏远小人,才能避免他们的不良影响。“孟母择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亲贤远佞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 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的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 “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文 章来

4

篇二: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

一、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此皆良实 若有作奸犯科优劣得所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愿陛下亲之信之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深入不毛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临表涕零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必能裨补阙漏晓畅军事臣本布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猥自枉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二、解释多义词。

1、道 中道崩殂:2、遗以光先帝遗德:

咨诹善道: 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

3、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无若无兴德之言:

每与臣论此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

之:

5、为 俱为一体:6、行然后施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性行淑均:

众议举宠为督: 必能使行阵和睦:

三、解释古今异义词。 ..

1、诚宜开张圣听古:今: ..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 今: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 今: ..

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 今:

四、 翻译句子。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臣不胜受恩感激。

五、填空。

1、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 ②

③ 表达了作者“ ”的深厚感情。

2、文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 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

名的两句话是: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

是: 。

3、能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

有: 。

六、阅读理解。

(一)第1段

1、作者提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2、作者提出有利的主观条件的目的又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先分析当前形势?

4、作者在这段向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5、这段中包含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后果又是什么?

(二)第2段

1、这段作者提出了什么建议?具体做法是什么?

(三)第3-5段

1、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

1)

2)

3)

目的是

2、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并引先帝故事,意在说明什么?

3、作者在这段向后主又提出了什么建议?三条建议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四)第6段

1、这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表明作者

3、这段回顾了两件事,即: 和。作者回

顾这两件事的用意是

1)

2)

3)

4、这段中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成语:。意思: 。

5、这段中的千古名句是: 。

(五)第7段

1、出师之前作者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工作: (安定了后方,做好战备。)

目的:。

2、“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指什么?

3、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出师的决心的?

1)以出师为己任。;

2)定下军令状。

(六)第8段

1、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对贤臣: 。

对后主: 。

2、诸葛亮写本文表达了对后主刘禅怎样的希望和感情?

3、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4、

5、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出师表》练习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

崩殂cú侍卫shì陟罚zhì臧否zàng pǐ 郭攸之yōu 费祎yī ......

以遗陛下wai 裨补bì 阙漏quē 性行xíng 淑均shū 行阵háng .......

倾颓qīng tuí 苟全gǒu 猥自枉屈wěi 夙夜忧叹sù 庶竭shù ji? ........

驽钝nǔ dùn 斟酌zhēn zhuó以彰其咎zhāng jiù咨诹zōu遗诏zhào

二、解释加点的词。 ...

益州疲弊 人力物力缺乏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时 ....

此皆良实 善良诚实的人若有作奸犯科 奸邪的事;科条法令 ......

优劣得所 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的原因;衰败,覆没 ....

愿陛下亲之信之 亲近;信任 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

后值倾覆 兵败 深入不毛 不长庄稼的地方,指荒凉的地方 .......

庶竭驽钝 竭尽;喻平庸的才能 攘除奸凶 铲除;奸邪凶恶的人 ....

临表涕零 落下眼泪恢弘志士之气 扩大,发扬 ........

不宜妄自菲薄 随意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

陟罚臧否 奖惩功过,好坏 必能裨补阙漏 补救;缺点;疏漏的地方 ....

晓畅军事 通晓 臣本布衣 平民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因此;给予 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 怠慢、疏忽 ......

以彰其咎 表明;过失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询问;正言

三、解释多义词。

1、道 中道崩殂:道路 2、遗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咨诹善道:办法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3、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判 4、无 若无兴德之言:没有

每与臣论此事:议论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不论

5、为 俱为一体:是6、行 然后施行:实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行 性行淑均:行为

众议举宠为督: 做,担任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

四、解释古今异义词。 ..

1、诚宜开张圣听古:扩大今: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痛心遗憾今:十分憎恨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品质、言行)恶劣、下流 ..

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感动,激励今:感谢

五、 翻译句子。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臣不胜受恩感激。

六、填空。

1、表,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课文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3、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广开言路②严明赏罚③亲贤远佞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4、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可概括的六个字:报先帝、忠陛下。

5、文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亲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苟全性命??于诸侯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危难之间

6、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7、文中的成语有: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计日可待、斟酌损益、亲贤远佞、引喻失义等。

8、能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等。

七、阅读理解。

(一)第1段

1、作者提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目的是使刘禅认识到决定存亡的危急形势,希望刘禅思危。

2、作者提出有利的主观条件的目的又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侍卫之臣??欲报之于陛下也”。目的是使刘禅认识到客观形势固然堪忧,但希望犹存。

3、作者为什么要先分析当前形势?

使刘禅认识到形势危急但希望犹存,进而启发他采取有利于兴复汉室的政策,为提出建议做准备。

4、作者在这段向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篇三:出师表练习及答案

2、出师表(诸葛亮)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危急存亡之秋

(4) 悉以咨之 (5)将军宜枉驾顾之(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由是先主遂诣亮 (8) 此人可就见(9)至于斟酌损益

(10)临表涕零 (11) 遂许先帝以驱驰 (12) 猥自枉屈

(13) 以咨善道 (14) 以彰其咎 (15) 此臣所以报先帝

(16)以光先帝遗德 (17)引喻失义 (1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9)开张圣听 (20)引喻失义 (21)中道崩殂:

(22)天下三分(23)危急存亡之秋 (24)殊遇

(25)臣本布衣 (26)深入不毛 (27)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8)可计日而待也(29)恐托付不效(30)躬耕于南阳

(31)至于斟酌损益(32)由是感激 (33)疲弊

(34)开张 (35)恢弘(36)陟罚臧否

(37)刑赏 (38)平明(39)志虑忠纯

(40)裨补阙漏 (41)性行淑均 (42)裨补阙漏

(43)倾颓 (44)痛恨(46)贞良死节

(二)句子翻译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将军宜枉驾顾之。

(7)遂许先帝以驱驰。

(8)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0)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15)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16)后值倾覆:

(17)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8)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1)每与臣论此事

(22)(愿陛下亲之信之

(2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三)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徒以有先生也 杀之以应陈涉 B.优劣得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

C.悉以咨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D.可计日而待也 举大计

2.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

A.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皆刑其长吏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D. 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

E. 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

3.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悉以咨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B今南方已定是亦不可以已乎

C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问君何能尔

D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亲贤臣,远小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

6、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夙夜忧叹(早晚) B.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C.以告先帝之灵(劝告)D.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9.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0.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亨误的一项是( )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11、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选出与“故五月渡泸”中“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

1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A 亲贤臣,远小人亲戚畔之 B未尝??于桓灵也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必以信愿?亲之信之D此悉??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4、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15、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无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D.以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7、下面四组句子中画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

A 、帝感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诚宜开张圣听

C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弛然而卧

18、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_ E ____和___ A __

A.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皆刑其长吏

C. 此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D.此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E.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伤先帝之明盖 亦以精力白致者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 D.临表涕零

24、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 以讨贼兴复之效B、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C、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中有足乐者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以弱为强者

25.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这里是“时”的意思)B.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

C.臣本布衣,躬(弯着腰)耕南阳 D.谘(询问)臣以当世之事

26.选出加点词词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恢弘志士之气 醉翁之意不在酒 B.欲报之于陛下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帝不以臣卑鄙 属于作文一以记之 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同予者何人

27、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B、临表涕零(涕:鼻涕)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那时以来)D、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2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D、何陋之有策之不以其道

29.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徒以有先生也 杀之以应陈涉B.优劣得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

C.悉以咨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可计日而待也举大计

30、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亲贤臣,远小人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愿陛下亲之信之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2.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3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悉以咨之 辍耕之垄上B.试用于昔日 叹息痛恨于桓、灵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 D.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人不知而不愠

3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 )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 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

39.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0.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41、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

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

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

42、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先帝“临终寄臣以大事“交代了作者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先帝的夙愿。

B、“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C、受命以来“作者分两步行动,首先平定南方,然后北伐中原,从而完成了先帝的托付。

D、本段以记叙为主,陈述作者的心愿,表达了鞠躬尽瘁之情。

43、对第一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反面说,再从正面说。

D.本段的主旨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4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是说,刘备“兴复汉室”的大业还未完成就去世了。

B.“先帝??之秋也”是说,“兴复汉室”有很多不利条件。

C.“侍卫之臣??陛下也”是说,“兴复汉室”也有很多有利条件。

D.“以光先帝遗德”是说,诸葛亮告诫刘禅不能期望只用“先帝”的遗训来鼓舞士气就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45、下面是对这一二两段文字的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蜀汉目前形势很好,是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

B 作者认为朝廷内外目前存在一种强烈的报国热情。

C 作者建议皇宫中,朝廷中处理事情的标准应有所区别。

D作者希望陛下广泛听取意见,亲自做出对臣下的赏罚。

46.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文中“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臣”指诸葛亮。

B.第①段文字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C.第①段文字中“不宜妄自菲薄”的意思是“不应狂妄自大,鄙薄别人”。

D.第②段文字中最后一句概叙了作者跟随先帝艰苦创业的历史,感情极为深沉。

4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48、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四)问答题

1、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叶知秋( )

②盖追先帝之殊遇 ( )殊途同归( )

2.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3.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4.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

5..结合选文((7、8段)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6.请从文中(8段)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7.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9. (1)选文第7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2)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11. 1、2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________和________。

12.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外”指_____;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_____ 和_____。

13.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①;②。 (用原文回答)

14.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15.文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23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