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苗族服装款式结构、着装方式及设计启示

苗族服装款式结构、着装方式及设计启示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11-05 13:16:28 | 移动端:苗族服装款式结构、着装方式及设计启示

苗族服装款式结构、着装方式及设计启示 本文关键词:苗族,着装,款式,启示,结构

苗族服装款式结构、着装方式及设计启示 本文简介:摘要: 苗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种族庞大,支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苗族支系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上。本文主要分析苗族部分地区的典型服装结构特点以及特殊的着装方式,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结合当下的服装流行趋势为现在服装设计提供设计启发。  关键词: 苗族;结构;着装方式;  一、前

苗族服装款式结构、着装方式及设计启示 本文内容:

  摘    要: 苗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种族庞大,支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苗族支系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上。本文主要分析苗族部分地区的典型服装结构特点以及特殊的着装方式,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结合当下的服装流行趋势为现在服装设计提供设计启发。

  关键词: 苗族; 结构; 着装方式;

  一、前言

  根据史册记载,苗族的主要支系有红苗、花苗、青苗、白苗、黑苗等。红苗分布在湘西黔东地区,因为妇女喜穿着红布绣花裙而得名;花苗分布在黔中黔西北一带,因将蜡画绘在衣服上,袖口饰以织锦,故而得名;青苗分布在镇宁州,因服饰皆为青色而得名;白苗分布较广,黔中、黔南以及云南广西等地均有,因喜欢白色的服装而得名;黑苗是指黔东南一带穿着黑色服饰的苗族群体。苗族的服饰极为丰富,虽都属苗族,但不同地区款式差异显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时尚潮流的推动,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的基本需求,还需要赋予服装新的思想与设计理念,注重服装所带有的文化底蕴和设计内涵。伴随着人们着装品位的提升以及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去挖掘更多的民族元素,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将其与现代服装设计元素结合。苗族的服饰不仅色彩鲜艳,款式丰富,而且结构特殊穿着方式复杂,具有很深的研究意义。

  二、苗族部分地区服装款式结构分析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很多服装都可以在民族服饰中找到设计灵感及源头,除了参考刺绣纹样及色彩搭配外,还可以从服装结构、着装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例如属于麻塘革家的贯首服与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在外形上就十分相似,还有苗族比较着名的百鸟衣与流行于唐朝的百鸟裙,苗族典型的百褶裙与流行于清代的马面裙,苗族的飘带裙与清代戏服的飘带裙。这些典型的苗族服装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积累历史的沉淀从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台江施洞苗族女装

  施洞苗族妇女们上衣为交领右衽,下着百褶中长裙,腰部有围腰片。银饰高约30cm的银冠,还带银梳、银簪、银项圈、银压领、银腰带等。施洞族的银衣在苗语中称作雄衣,据历史记载是战争年代由战服演变而来的,因此它保留了战服的许多痕迹,上衣的银片就犹如银铠甲,后背、前摆、两肩、袖口处也均有银饰装饰。

  施洞苗族女装为平面结构,袖子没有袖山,上衣也无省道,下装更是没有能体现臀腰差的省道,有的只是上衣的交领和开衩以及下裙的围腰的运用,从而让服装穿着更饱满更立体。上衣为交领右衽,展开后为平面结构,两侧有开衩,前有银饰作为装饰。前后片长短不一,前长约85cm,后长约70cm,袖子为连身袖50cm。下身着百褶中长裙,裙长约为70cm,裙宽100cm,缝褶而成百褶裙,百褶裙外系围腰,围腰为平面长方形结构,绣有精美的苗族刺绣图案,围腰长约65cm,宽约50cm,无后片。
 


 

  (二)空申短裙苗

  空申短裙苗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因为这里的女人们穿着裙长不及五寸的短裙而得名,短裙除了长度短外,系在腰上层数多达五层,展开后裙形似芭蕉叶,没有刺绣图案,穿着时裙角上翘,十分精美。在节日期间穿着的短裙层数可达十层之多。

  妇女们上身穿黑色无领斜襟短衫,袖口有湖蓝色折袖,头戴人字形的尖顶帽,并用一根彩带固定在头部。颈部戴银项链作为装饰,一般有3~5根。下穿黑色百褶裙,百褶裙以数纱缝制为主,因此褶密而实。在百褶裙外有一片围腰布,围腰布上用银线绣有各类花鸟虫鱼的图案,绑腿上也用彩色线绣着花、鸟、虫、兽以及各式各样图案花纹。盛大节日时妇女们会佩戴各类银项圈、银耳环、银手环等配饰,十分壮观。

  据说,很早的时候,面料还没有出现,劳作的妇女们为了遮风挡雨,就把树皮取下折成尖尖的帽子戴在头上,用芭蕉叶围在腰间。后来有了面料,裙子的外形及褶皱就沿用了芭蕉叶的形式,并且不会绣上任何的图案。又因为劳作的妇女们要长期跋山涉水,下田劳作,因此裙子才逐渐演变成只有20cm长的超短裙。加以绑腿的作用,既能防止在劳作的过程中被蚊虫叮咬,又便于行动。

  空申短裙苗女装属于平面结构型,上衣造型较为简单,黑色无领斜襟短衫,衣长约62cm,侧有开衩,袖子连身袖约42cm,因当地妇女经常下地劳作,袖子短而宽大,袖口约40cm。下身为百褶裙,百褶裙虽结构简单,但制作复杂,分为腰头和裙身,整个造型呈伞状,增加了百褶裙内部的活动量,充分满足了行动的需要。百褶裙的制作通过数纱线的方式一次一次地捏褶并且小针脚缝起,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但是褶裥规则、整齐、细密,在移动行走的过程中,细密的自然褶具有流动美,而静止的百褶裙富有厚重感和雕塑感。围腰上有精美的刺绣,长约70cm,腰宽约30cm,无后片。绑腿上也有精美刺绣,为腿套穿着式,黑色布长约45cm,织锦花布约25cm。

  (三)麻塘革家女装

  马塘革家妇女服饰多为蜡染面料制成。姑娘们盛装时戴红缨帽,上着对襟、无扣、后背开衩的蜡染短衣,腰部系有围腰,凸显女性的形体特点。袖口和后摆配以黄色红色的刺绣。下着中长款蜡染百褶裙,百褶裙上绣有红色黄色几何图案,百褶裙外系两三条长短不齐的小围裙,红色刺绣长围裙在里面,蜡染短围裙在外面,腿上裹黑红花绑腿。蜡染衣外套贯首衣,俗称铠甲,由胸片、背片及两片肩片连接而成,胸片短背片长。

  革家人自称是后羿的后代,他们崇拜大自然和太阳。这些信仰在女子服饰上均有体现,相传革家的祖先多为武将,因此服饰流传至今也具有武士将服的风采,头部所戴红缨帽下的银饰代表弓,银簪代表箭,帽子下的蜡染头巾后端翘起象征箭头,胸片和背片代表了作战武士的铠甲,全身上下都有武士的气势。

  革家服饰上衣为蜡染工艺制作而成的蜡花衣,两侧有开衩,衣片前短后长。前长约50cm,后长约65cm。袖子为连身折袖,上有刺绣图案,袖长约50cm,蜡染衣外套贯首衣,由胸片、背片及两片肩片连接而成,胸片长约70cm,宽约30cm,背片长约85cm,宽约30cm,肩片长约25cm,宽约15cm。贯首衣外有围腰布两片,里片上端为弧形,下端为方形,长约50cm,宽约50cm,上端与贯首衣固定。两侧腰带系于腰间。外片还有一块围裙片长约20cm,宽约50cm,通过绑腰系于腰间。下身着中款百褶裙,裙长约50cm,裙宽约85cm。百褶裙外有围裙片,绣有精美的刺绣图案,两侧系于腰间。绑腿为布片包裹,里布裹在小腿上,花布缠到膝盖以下系带,黑色或蓝色里布为35cm,红色花布为30cm。

  三、苗族服装着装方式分析

  (一)上衣

  上衣分为圆领型、交领型和直领型。圆领型上衣(空申苗族)为斜襟,两襟系扣;交领型上衣(施洞苗族)两襟相交,上衣外再围腰带,形成交叉样式;直领对襟结构(革家)两襟保持腰部系腰带。苗族地区女子上衣虽无省道,但通过腰带的运用,自然就形成了以人体为中心的立体化结构。袖子多为连身袖,为方便劳作,袖长不会太长,袖口多宽,因此袖子也便于日常行为活动。

  (二)百褶裙

  百褶裙有短、中、长三种,因裙长的不同裙腰宽也会发生变化。一般的百褶裙多为小腿以上长度,裙长的层数不会太多。层数多的裙长就会很短。百褶裙多为数纱抽褶方式制成,因此裙子上半部分紧密,下半部分自然打开形成褶皱。腰头多为单独缝制,凸显女性的形体美。为展现良好的造型,腰头甚至会加长,使腰腹部紧密贴合。

  (三)围腰

  一般苗族地区的围腰无后片,部分地区围腰还带有后片的平面结构,同时会有前短后长、前长后短之分。围腰的存在使女性的腰部显得纤细,同时围腰上精美的蕴含历史文化的刺绣图案更是显露在外,为整体服装增添色彩和文化内涵。

  (四)绑腿

  施洞地区女装无绑腿;革家地区绑腿为布片包裹式,里布为黑色或蓝色,套在腿上,外面再用花织布缠绕,绑带系紧;空申地区为腿套穿着式,直接套在腿上,里长,外短。绑腿首先是为了劳作时防止腿部受伤,其次绑腿上的织花刺绣图案也是整体服装的一个点睛之笔。

  苗族女装上装虽无省道,但是却通过与省道相同的原理来展现了女性的形体美。如侧面开衩的直领上衣,穿着时下摆向反方向移动,这样就达到了腰部立体造型的效果,原理就是以开衩点为原点将省道转移到前中。而交领的上装,通过领子的造型以及侧开衩加围腰的穿着方式,很好地展现了腰部、胸部以及领子的特点。再如层层叠叠的百褶裙,收紧腰部,凸显臀部,臀后有自然垂落的彩色飘带,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钟形造型。

  四、苗族服装结构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启发

  苗族服饰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地区苗族服装款式及着装方式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苗族文化历史、种群生活方式。在潮流变幻如此之快的今天,我们要将少数民族的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在民族与时尚的碰撞交融中,把握苗族服饰结构的特殊之处,将其进行以人为本的打破重组,变成更加有利于现代人穿着的服饰。虽然苗族服饰多为平面结构,但通过不同的着装方式,在人体之上层层叠加,就产生了立体的形态,例如腰带、围腰的运用,进而就自然形成了省,从而形成了立体化的着装效果。再如领型的改变、袖子与衣身的连接方式的变化、开衩部位的设计、腰带的运用、百褶裙的重新演绎都可以为当今的时尚界提供更多可借鉴因素。在时尚潮流的推动下,苗族服装结构的设计点将成为时代的沉淀物一代一代流传下去,并将在新的流行元素的融合下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鸟丸知子.一针一线贵州苗族服饰手工艺[M].蒋玉秋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3] 于婧.苗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4]黄秀福.红苗黑苗[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5] 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苗族服装款式结构、着装方式及设计启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苗族服装款式结构、着装方式及设计启示》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207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