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对策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对策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10-11 13:16:02 | 移动端: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对策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对策 本文关键词:日语,对策,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对策 本文简介:【摘要】本文从《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揭示了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阐明了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中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日语教学;问卷分析;对策研究一、引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对策 本文内容:

【摘要】本文从《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揭示了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阐明了高校日语专业教学中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日语教学;问卷分析;对策研究

一、引言

处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在这样的时代下,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达到了极大的发展,文化也逐渐趋于融合。但是当人们同非本国文化者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依然会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这样便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困难,甚至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建立在个人的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进行有效和恰当的沟通能力”(deardorff,2004,P.194)占有极重要的作用。自从Hymes提出交际能力观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交际能力,尤其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笔者认为,交际能力至少应包括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以及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能力。但是,跨文化交际和普通交际就差一个字,那就是“跨”字,换言之交际双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背景不同就容易造成交际障碍,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尤为重要。国家教育部外指委日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4-2016年间,制定《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中,多次提出并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培养规格中的能力要求中指出:“日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在课程结构和实践环节中提出:“专业方向课程可包括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流、日本研究等类别”、“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了解对象国的社会文化,扩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上述国标中指出的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主要是指,通过日语学习,从而认识到各国文化的不同,提高对异文化的认识,并能够充分理解异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以开放积极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现象;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策略解决跨文化交流任务中的各种困难。做到在真正意义上帮助中日两国人士进行有效且顺利的跨文化沟通。总之,国标的最大特点就是跨文化交际交流能力的凸显,能力-素质-知识的结合。那么,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了何种水平、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有效地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呢。对此笔者在本校,对13级、14级和15级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今后的高等院校的日语专业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二、研究方法

笔者在2017年初,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本校的13级、14级和15级日语专业学生共175人进行了《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设计12道选择题和2道问答题,参加人数合计175人,共发放问卷175份,收回有效答卷170份,回收率为97.1%,问卷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问卷调查背景。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2014-2016年间国家教育部外指委日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新国标,日语学习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中逐渐完善。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单纯传授外语语言知识,此次学习与教学方式的新历史变革还将其扩展到跨文化领域。在学习语言本身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此语言背后的国家文化。由此可见,日语教学人才的培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在培养日语教学人才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需要将这种培养应用在本科院校,形成更为细致、系统化的培养模式。基于各方面的迫切需要,笔者在注重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本校日语专业13级、14级和15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表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2.问卷调查目的。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以文化为途径的外语翻译理论被大量引入我国翻译学界,极大程度的支持了我国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从而促进了我国当前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交际环境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各项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频繁程度。在以上跨文化传播的良好背景下,在外语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日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不能忽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将这两种培养结合并融合在一起。使培养出的外语人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素质。此外,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家对对外文化传播人才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笔者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研究,探究出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层次的、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改变对外传播的现状,提高对外文化传播的效果,建设真正的“文化强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上,要有新思路和创新型培养策略,从而加快优秀翻译人才的培养进程。3.问卷调查分析。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共发放175份,收回有效答卷170份,回收率为97.1%,问卷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确保调查结果客观可信。笔者根据《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数据统计与分析,具体如下。(1)被调查对象对自己日语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估。在日语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估方面,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听力水平比较低,口语表达能力基本可以达到日常的简单交流水平,但不够流畅,词汇选择也有障碍。但是阅读水平比较高,除去比较生僻的一些词汇,已经可以掌握比较高级的语法和大多数的基本词汇。而相对的书面表达上的词汇掌握比较丰富且灵活,语法水平相对较高。在回答“日语口译能力方面”时,大多数学生回答“口译时主要用中文思维,口译水平比较差”。总之,在口译能力上,由于没有比较完备的语言环境且实践方面比较缺乏,因而外语思维比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2)被调查对象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估。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我评估方面,由于学生在知识获取方面一般仅仅限于书籍阅读或网络了解,基本没有亲身体会或与日本人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在回答“对非语言交际了解程度”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知识很少”。另外,在回答“初次接到日本人的电话,您的态度”时,大多数学生回答“心理压力很大,怕无法沟通”。还有,在回答“影响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积极主动交往的心理因素”时,大多数学生回答“怕犯错误”或“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外国文化知识的相关认识的了解比较浅显,对专业以外的知识需求不高,了解程度低,并且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日语语言和外语交际能力还不够自信。(3)被调查对象认为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途径。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途径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语言文化环境比较缺乏,仅仅依靠课堂阅读获取知识远远不够,缺乏身临其境的体会。在回答“您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时,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传统教学模式”;在回答“您认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回答“出国深造”或者“课堂教学”。总之,从以上回答可以看出,外语学习对语言文化环境的需求比较高,因此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提高其外语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4)被调查对象认为口译课程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对于“您认为口译课程对提高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哪些帮助及其意义”的回答,虽然为数不多,但有部分学生指出,口译这门课程便于了解日本文化,从而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了解与日本人交流时的注意事项;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口译这门课程不仅对于提升个人素养,文献、媒体、新闻的阅读与理解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还可以拓宽视野,缓解与外国人交流时紧张的心理状态。作为外语人,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就是熟练掌握该语言并且能够正确的运用到实际的交流中去,因此高级口译这门课程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口头翻译能力,为学生们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加深了大家对该国文化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口译工作对译员的反应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译员必须涉猎各个领域,包括对金融、政治、文化、自然等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因此可以通过该门课程,学习到外语背后的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日语学习与工作都非常有帮助。综合以上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口译在各领域之间的国际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连接各国交流的口译的学习也就不容忽视。近年来,对于口译的研究和教学也得到了蓬勃地发展。且在专门研究口译的同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认知学等各学科。从多学科介入角度来研究口译越来越流行。正如马林诺夫斯基(1923)提出的语言“只有置于一定的情景语境下才可被理解”,口译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也需要通过特定的语境才能完成。一名合格的口译工作者既要具备较强的口译能力,又要具备超强的认知能力。

四、提高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

基于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对此次调查研究进行简单总结并对今后高等院校的日语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跨文化意识。加强跨文化意识,是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的最基本的模式。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学生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学习,能够在进一步熟悉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异国家文化并学会接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对充分理解异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也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对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单单靠语言方面的传授与灌输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因材施教。在学完应有的语言知识基础上,将授课范围进一步跨达到文化的学习方面。并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对日语文化的兴趣。在兴趣辅助下,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培养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及素质起到推动作用。2.加强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加强语言实践应用能力,是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的重要模式。参加商务翻译、旅游接待、外贸业务观摩等,作为课堂教学延伸和扩展,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在参与中学习,自我复合其知识结构。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流载体。只有通过语言,人与人之间才能够正确传达彼此意图,顺利地进行交流。加强日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首先要脱离传统教学模式,变换教学模式,探求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运用日语语言。其次,形式灵活多样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最后,培养学生多观察、多记录,养成从身边学日语、用日语的习惯。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实际日语应用能力,教师不能只拘泥于教授外语本身,还需要灵活的方法和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各个方面入手,结合学生自身的外语水平,将跨文化交际的培养也考虑进去。培养出真正会“说日语”的外语人才。3.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也是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的重要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将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设置结合起来,以必修和选修的模式进行双向发展,最终培养出有更为深刻的跨文化双语能力的人才。围绕日语专业发展的核心——紧密围绕服务辽宁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校日语专业以“技能、知识、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实践、实训、实务”训练为特色,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良好的人文素养,完善语言训练与人文知识课程体系;围绕日本企业所需的文化知识、商务知识、科技知识等建立“行业嵌入式课程体系”,构建校企联合双师教学模式,通过研习、实践、实习等环节进一步完善行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日语基本功扎实、行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创新型、应用型日语人才。我校日语专业在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方面的具体改革创新举措有如下几点。1)依托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创新日语人才;2)科学设计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3)全面梳理课程之间关系,优化课程结构;4)深入开展重点课程建设与品牌专业打造工程;5)积极建设学生专业实践和教育实习平台等。4.创建跨文化交流平台。创建跨文化交流平台作为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的最基本的模式之一,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创建日语角,制定主题文化节,开展寒暑假文化交流活动,善用网络平台等,都可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基础上,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目的。通过这些跨文化交流平台的创建,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扩大了广大日语专业学生国际交流的接触面。对于增添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也有更进一步的帮助。在致力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文化知识的熏陶的基础上,以各种平台为媒介,以日语为交际语言,使学生们能够自主地学习异文化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积极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程度,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跨文化交流人才。小结:营造跨文化的语言文化环境,培养外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打破长期受本民族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和民族习惯带来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在多元文化的国际交流中,将外语融入其对应文化中,使交流顺利进行。从笔者的关于《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中可看出,日语专业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折射出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充分说明了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提高高等学校日语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但高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必须形成一个统一战线,高度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这样才能收到可喜实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陆留弟.关于高级口译人才培养的思考[J].国外外语教学,2003(1):58-61.

[4]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李红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对策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对策》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163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