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康复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康复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10-07 11:52:21 | 移动端:康复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康复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本文关键词:发展历程,康复,教育体系,医学

康复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本文简介:建国以来,中国康复医学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4],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在职人员的康复医学普及、康复治疗技术的技能培训到不同学历教育(中专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多层次发展。当前,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已经度过了发展的初期探索阶段,进入到发展和成熟阶段,多元化康复医学教育体系正在形成,并正在融入

康复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本文内容:

建国以来,中国康复医学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4],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在职人员的康复医学普及、康复治疗技术的技能培训到不同学历教育(中专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多层次发展。当前,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已经度过了发展的初期探索阶段,进入到发展和成熟阶段,多元化康复医学教育体系正在形成,并正在融入到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潮流中。

1康复医学教育从无到有

1.1开设康复医学课程,开创康复医学教育先河

现代康复医学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当时,国人对康复医学尚无一个清晰、完整概念,更谈不上康复医学教育了。医疗模式仍处于“救命治病”的生物学模式,医学教育也局限于临床医学。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样打破了医学教育的格局,国际上“功能导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理念,拓展了国内老一辈医学教育家的视角。为了尽快缩短与国际医疗服务体系之间的巨大差距,普及现代康复医学知识,1984年,当时的卫生部发文要求在全国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康复医学”课程[2],初期作为选修课或必选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在临床医学本科生中学习国际上康复医学知识,并推广康复医学。此举被认为是国内康复医学教育的标志和里程碑!与此同时,有志于推广康复医学的临床学者们,在各地开始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香港,以及境外康复医学专家,在国内举办不同类型的康复医学或康复治疗技术的培训班,从而开启了临床康复技能培训[3]。培训班的对象主要来自于一些与康复相关专业的临床科室,其中也包括了中医科、理疗科、体疗科(运动医学科)等。这种成人在职培训极大地缓解了当时国内临床上对康复人才的急迫需求。

1.2启动“十年千人”计划,全面开展岗位能力培训

在中国康复医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初期,国际组织对中国专业人员的培训鼎力相助。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当时的国家卫生部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香港复康会(TheHongKongSocietyforRehabilitation,HKSR)的帮助下,启动了康复医学紧缺人才培训的“十年千人计划”,即在当时的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连续举办了为期1年的“实用康复医师证书培训班(AppliedCertificationofRehabilitationDoctors)”。培训班每年招收50人左右[3],此培训班先后举办了7期(1989年—1996年)。1992年开始,卫生部又与WHO、HKSR合作,在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举办了为期1年的“实用康复治疗培训班(AppliedCertificationofRehabilitationTherapy)”[3],培训对象主要是康复治疗技术人员,以培训操作型的康复治疗人员为主,虽然此学习班只举办了两期,但因邀请的授课老师绝大多数是来自康复医学发达国家的治疗师,以介绍操作性技术为主,因此,很受临床专业人员的欢迎。此外,各地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与康复相关的科室,也借助于高等学校的优势,积极与不同的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了各类短期培训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紧缺局面,也推动了国家教育部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设康复治疗学历教育的进程。

1.3WHO在中国设立合作中心,推动国内康复医学教育多元化发展

为了推动中国现代康复的发展,WHO在中国建立了两个康复合作中心。一个是1987年在广州的原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院)建立的WHO康复合作中心,由卓大宏教授任中心主任,2015年由黄东锋教授接任中心主任;另一个是1990年在武汉的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建立的WHO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由南登崑教授任中心主任,2006年起,由黄晓琳教授接任中心主任。这两个培训中心始终立足于国内及国际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培训、社区康复服务模式探索,翻译和讲授WHO重要文件,并为WHO搜集康复医学相关信息和提供专家建议。

2康复治疗师学历教育展露头角

1983年以来,我国康复治疗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经历了短期培养到正规学历教育[3—5],现正向着专业化、国际化及多元化教育迈进。

2.1职业教育开创了康复治疗人才学历教育的先河

3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了我国康复治疗师培养的重要途径。1989年,我国在职业院校建立了康复技术专业,2000年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增加了康复技术专业(代码0812),2001年卫生部组织制订了中职康复技术专业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编写出版了卫生部规划教材,对促进我国中职康复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6]。2004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在医学技术类设置康复治疗技术(代码030405)及呼吸治疗技术(代码030409)。2015年,除原来的呼吸治疗技术(代码620409)外,康复治疗类单列并增加到三个专业,分别为康复治疗技术(代码620501,含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方向)、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代码620502,含言语康复、听力康复方向)、中医康复技术(代码620503)。职业教育从3年制中专教育开始到5年制的大专教育。截止2006年,开设康复技术专业的中专院校77所,大专院校64所,平均每校年招生人数在40—52人[7]。到2018年底,全国开设康复治疗技术的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已达278所,每年毕业生近2万人。而中等职业院校由于学校升格及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办学院校开始逐年减少。

2.2康复治疗师本科学历教育稳步提升

2000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高校开设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8],2001年南京医科大学首开先河,首都医科大学紧随其后于2002年招生,2003年原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院)停招了已开办3年的康复治疗技术大专,申请了4年制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2006年,卫生部启动了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工作,总主编为中山大学的燕铁斌教授,系列教材从2008年第1版(14本)至今已编撰出版了3版(19本),为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材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2000—2011年间教育部备案/批准开设康复治疗学(代码100307W)的本科院校共52所。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新增医学技术类2个康复相关专业:康复治疗学(代码101005),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代码101008T),学制4年,均为理学学士学位。从此,康复治疗本科学历教育开始了快速发展,仅2012年就新增23所办学院校。2013年—2018年,新增81所,截止2018年,开设康复治疗学的本科院校已达156所,开设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的本科院校达8所。2012年以来,一些与康复治疗相关的专业也应运而生。截止2018年,在体育类下开办运动康复(代码040206T)的本科专业院校达73所,在教育类下开办教育康复学(代码040110TK)的院校达9所,在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下开设假肢矫形工程(代码082602T)的院校达10所。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及时应对了大健康产业及康复医疗服务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2.3康复治疗师学历教育向国际化发展

2002年首都医科大学在首届学生入学后使用了2+2培养模式,即将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分流为物理治疗专业及作业治疗专业2个办学方向[9],2007年,该校的作业治疗课程获得了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FederationofOccupationalTherapists,WFOT)最低教育标准认证。昆明医科大学紧随其后,在2005年招生并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设计了与国际接轨的2+2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培养模式,并在2010年和2011年获得了WFOT和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orldConfederationforPhysicalThera-py,WCPT)最低教育标准的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物理治疗及作业治疗课程均获认证的大学[10]。2012年后,四川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也分别获得了上述两个联盟的认证。截止2018年,中国已有5所院校获得了物理治疗及作业治疗本科专业的国际认证[11—12]。2011年3月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国际化专家委员会在昆明成立,南京医科大学励建安教授牵头,敖丽娟、王于领、林国徽、王红星教授等十余位专家参考国际教育标准编写了《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教学指南》,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推动了我国康复治疗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同时,2016年教育部批准在医学技术类设置康复物理治疗(代码101009T)和康复作业治疗(代码101010T)2个特设专业。首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获批以上2个专业,随后昆明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4所院校也获批设置康复物理治疗及康复作业治疗专业;上海健康医学院及滨州医学院也先后获批设置康复物理治疗专业。这些新专业的设置展示了中国康复治疗师教育开始向国际化迈进。

3研究生教育

3.1康复医学研究生培养

1981年11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位列其中,曲绵域教授首开招收硕士生先河;随后,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范振华教授、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周士枋教授、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赵翱教授等也开始招收运动医学硕士生,毕业后进入到了康复医学领域服务[12],开启了康复医学早期高学历层次人才培养工作。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调整学科专业时将本学科的学位名称定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医学学位。最早招生的一批老教授包括中国医科大学朱霖青、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登崑、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卓大宏教授等[13]。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已有60所院校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45所院校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研究生。

3.2康复治疗学研究生培养

2004—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设置物理治疗硕士(MasterofPhysiotherapist,MPT)课程,2年制,共举办了3届,毕业生成为中国大陆物理治疗师的骨干[14]。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香港赛马会及香港理工大学的帮助下,四川大学建立了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2012年起招收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义肢矫形硕士(各两届)和博士,硕士颁发香港理工大学证书,博士则颁发2所学校的毕业证书。2016年10月17日北京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签署协议,开展为期8年的研究生教育合作项目,南加州大学将为北京大学培养作业治疗专业博士研究生师资4名,联合培养作业治疗专业博士研究生15名[15]。2017年,经过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多年的努力,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医学技术类研究生学位点。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5所学校获得康复治疗学博士点授权;天津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赣南医学院、滨州医学院、郑州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湖北医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23所学校获得康复治疗学硕士点授权。由此,中国康复治疗师的高学历教育终于在国家层面上拉开了帷幕。

4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

4.1康复医师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

2003年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成立,首届会长王茂斌教授受“卫生部毕业后教育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委托,牵头起草了《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专科医师培养考核手册》和《专科医师培养登记手册》等规范化培训的文件。2006年由卫生部组织专家对国内第一次申请“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培养基地”试点的近五十个单位进行了评定工作。最后由卫生部认定17家单位合格,6家单位基本合格。2009年2月,由王茂斌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范划教材(供专科医师培训使用)《康复医学》。2016年,由励建安及黄晓琳教授主编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康复医学》,以及由励建安教授担任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卫生部规划教材《康复医学》,均先后出版。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七部委出台《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国康复医师分会受命对原《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标准》和《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进行修订和补充,次年正式颁布。从此拉开了国内康复医学专科医生3年制规范化培训的序幕。同时,在卫健委及教育部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生规范化培养有效衔接,规培证、执医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专科医师证四证合一的时代真正到来。

4.2康复治疗师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

国内治疗师的岗位培训源自于山东省和江苏省,2006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始探讨康复治疗师毕业后的规培,2009年昆明医科大学在附属第二医院建立了2年制的物理治疗师及作业治疗师的规范化培训,2009年,卫生部印发了七个专业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的通知(卫办科教发[2009]105号),2014年,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委托中国康复医学会专家制定了《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试行)》[16],并在全国各省市推广培训。2017年9月,北京市卫健委正式建立了1年制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制度[17]。

5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为康复医学教育发展默默奉献

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几代康复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追求。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历任主任委员卓大宏教授、励建安教授、敖丽娟教授及陈健尔教授的带领下逐渐壮大,现有145位全国委员,9个专业学组,从学历教育到毕业后教育,聚集了康复医生及康复治疗相关专业教育的各类院校及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我国康复医学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教育的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默默奉献着。树立了“康复相关专业学生技能竞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创新创业竞赛”等三个竞赛品牌,建立了“康复教育国际化专家委员会”,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国际化进程。完成了800人的WCPT认证中国自身主导的物理治疗网上学习,有500余人通过考试获得了证书。协助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完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标准》的编制,以及协助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完成了《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标准》和《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的编制等重要工作。为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小结

国内康复医学教育几乎与现代康复医学引入国内同时起步,最初20年(1984—2004)发展缓慢,属于探索阶段;2004年后,随着康复治疗进入国家正规学历教育,康复医学教育也进入了发展阶段(2004—2019);特别是近五年来,康复医学教育更是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提速发展时期;未来15年(2020—2035),我国康复医学教育,特别是康复治疗教育体系将会进入一个成熟阶段,一大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学、康复护理学)将会脱颖而出!康复医学的专科化建设、康复治疗的亚专业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康复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相信中国的康复医学教育体系一定会融入到国际发展的潮流中,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发展!

作者:燕铁斌 敖丽娟

康复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康复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153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