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农户调查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农户调查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9-30 13:54:02 | 移动端:农户调查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农户调查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户,退耕还林,调查,政策,研究

农户调查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对吕梁市、临汾市的200户农户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进行了关于山西省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情况的入户问卷调查,得出山西省退耕还林政策执行目标初步实现等结论,并提出一些补偿措施、补助标准等方向的政策制定、实施建议。关键词:退耕还林;退耕农户;补偿措施;政策退耕还林工程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

农户调查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对吕梁市、临汾市的200户农户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进行了关于山西省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情况的入户问卷调查,得出山西省退耕还林政策执行目标初步实现等结论,并提出一些补偿措施、补助标准等方向的政策制定、实施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退耕农户;补偿措施;政策

退耕还林工程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从1998年开始,退耕还林政策先后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试点示范阶段、全面启动建设阶段、成果巩固和完善阶段。2014年起全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至2019年,新政策实施期过半。退耕还林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1]。山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振兴山区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农户作为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主体和直接受益人,对于政策实施的执行和评价直接影响政策措施的后续改进和完善[2]。课题组以山西省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为研究内容,选取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地区———吕梁市、临汾市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样本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1调查方法

在临汾市、吕梁市共选取7个退耕县,涉及国家级贫困县4个,分别是临县、永和、吉县、大宁;省级贫困县1个浮山县;非贫困县2个,分别是翼城县和尧都区。共选取26个村,抽取退耕还林样本农户200户,其中涉及贫困县样本农户146户,占总样本的73%;非贫困县样本农户54户,占总样本的27%。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共计形成样本数为200个的样本总体。

2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有7个部分、50个问题。7个部分分别为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农户参加退耕还林的情况;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情况;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情况;退耕还林政策成效以及对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退耕还林的发展趋势和巩固情况调查;退耕后农户对于政策的认识以及意见和建议。

3基于调查结果的退耕还林政策评价

3.1改善生态的政策目标初步实现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工程实施区的林草植被面积增大,涵养水源能力增强,随着山西省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退耕户表示自己的生活环境与之前相比有明显好转。认为山变绿的农户占到总体的97.88%;认为风沙减少的农户占总体的91.76%;认为野生动物增多的农户占到总体的83.87%;认为降水增加的农户占到总体的71.35%;认为河水变清的农户占到总体的72.09%。同时工程的实施示范效应也使广大干部群众保护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普遍增强,利于林草地的后续管护工作。3.2退耕还林任务配置较合理退耕面积在0.33hm2(5亩)以下的退耕农户占67.72%,退耕地与农户住家的距离在2.5km以下的占93.23%,42.62%农户的退耕地在1~2块,39.34%农户的退耕地在3~5块。多数退耕地是适于农户经营,方便管理的。90.50%的退耕地是25°以上坡耕地,1.12%的退耕地是沙化耕地,基本都是生产力较低的边际耕地,将这些退耕地纳入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需要,也改变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3.3退耕还林补助兑现政策执行较好退耕户都基本了解退耕还林政策,大部分农户都享受到原退耕补助和延长期补助,同时享有这2种补助方式的农户占样本农户总数的46.43%,享受最新一轮补助的样本农户占到了20.41%,同时90.32%的样本农户得到了足额退耕补助。3.4退耕还林成果较稳固95.58%的样本农户表示管护过自家的退耕地,92.6%的样本农户的林木成活率在70%以上,影响退耕林木成活率的主要原因既有管理和苗木质量问题,也有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因素。总体来说退耕还林成果基本稳固。3.5退耕还林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户经济条件从整体来看,退耕补助占农户家庭收入的7.77%,53.4%的受调查退耕户表示退耕还林补贴比农业直补更划算。同时随着退耕还林建设的发展,广大农民从传统农业的广种薄收生产经营方式中解放出来,转向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务输出,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样本农户总人口770人,总劳动力356人,外出务工人数156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43.8%,43.91%的农户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与退耕前相比,样本农户的户均耕地面积从0.96hm2(14.63亩)减少到0.37hm2(5.46亩),由于耕地面积减少,一部分农民可以在耕地上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土地产出率,实现了人力、财力、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3]。3.6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有空间25%的样本农户表示应该增加退耕造林的面积,8.3%的样本农户表示他们家有弃耕抛荒的土地;26%的样本农户认为所在村还有可以退耕的陡坡耕地;72%的样本农户表示愿意继续退耕,所以如果后续继续推进退耕还林仍有发展空间。3.7巩固退耕还林还有一些压力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种粮的补助越来越高,退耕补助随着延长期补助的陆续实施开始减少。调查结果显示,53.4%的受调查退耕户表示退耕还林是划算的,认为农业直补划算的受调查者比例为27.75%。半数以上农户认为他们缺少技术,影响了退耕地管护。同时,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部分被调查农户还存在一些毁林复耕现象,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扩大宣传,以巩固现有退耕还林的成果。

4政策建议

在调查中,退耕农户和村干部对于退耕还林政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结合调查结果,对山西省退耕还林政策提出以下建议。4.1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第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中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限定在8∶2左右,导致很多县在树种选择上比较局限。在对翼城县隆化乡隆化村的调查中,部分退耕户表示,退耕还林种植山桃和刺槐在当地长势一般。建议可以适当转换树种,提高退耕地产出效益,增加退耕户管护积极性和增加收入。在兼顾生态的同时,可以发展林草间作、果草间作模式,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退耕户收入[4]。4.2坚持统筹兼顾和差别补偿的原则对于生态区位比较重要的生态林,林农维护乏力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允许政府购买或进行生态补偿。山西省第一轮退耕还林完成面积46.27万hm2,其中生态林达42.63万hm2,占退耕地还林总面积的92.10%[5]。从2015年开始,退耕地还生态林农户的第二轮补助陆续到期,大部分生态林基本没有任何直接经济收益,目前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建议适当加强对生态林退耕农户的补助年限,以保证新旧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4.3适度提高退耕还林补助标准退耕还林区大部分是基础条件差、生态恶劣的贫困山区,国家在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初期,退耕地每年给予2400元/hm2补助,当时农民种地需要纳税,退耕农户退出一些条件较差的坡耕地、低产田,比较经济效益相对较高,退耕农户对所领到的补助比较满意。2006年起农民种地不需要缴纳各种费税,2008年以后还能获得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等一系列补助。退耕农户比较效益大幅降低,如果补助到期结束,一些农户可能无力维护[6]。建议在第二轮补助期满后,建立一定的经济激励机制,让退耕农户可以发展后续产业,保障农户收入。4.4加强林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受区位条件、信息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不足等的限制,依靠退耕农户自学林业管护技术较难。调查中发现,部分村退耕户的林地曾发生过病虫害,影响了退耕户林产品收入。建议在退耕地的管护、病虫害的防治以及退耕地的施肥方面给予一定培训指导,提高农户林业专业技术,调动退耕户的经营积极性。4.5分区域制定退耕政策全国现行实施的政策中区域差较小,在补助期限和其他投入方面区别不大。但是不同地区生态基础、气候、降雨量及地形地貌土壤等方面差异很大。比如种苗造林补助一律750元/hm2。吕梁山、太行山等地是十年九旱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也不均匀,种苗成活率低,种苗数量、补植次数以及人工等方面投入高。建议对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酌情加大苗木补助,使该地区可以选择生态效果更好的树种。4.6加大后续产业的扶持力度新一轮退耕政策实施后部分边际土地退出,造成人均可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增大。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帮助农户增加所剩耕地的生产效率。同时,组建造林专业队伍,吸收农户、贫困户加入荒山造林任务中,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或是帮助退耕还林农户发展养殖业和林果业,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张国明,袁卫国,汪飞跃.退耕还林工程与“三农”问题:以四川省为例[J].绿色中国,2005(06):20-22.

[2]张炜,薛建宏,张兴.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农村经济,2019(06):130-136.

[3]张洪明.退耕还林助推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J].四川林勘设计,2018(04):10-13.

[4]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03):457-464.

[5]郑峰.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山西林业,2019(01):4-5.

[6]刘强.山西退耕还林成效及后续政策研究[J].山西林业,2016(05):6-7.

作者:李惠 任红燕 秦作霞 张彦钰 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农户调查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户调查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149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