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关于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 加快港口发展的思考

关于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 加快港口发展的思考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9-16 10:54:28 | 移动端:关于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 加快港口发展的思考

关于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 加快港口发展的思考 本文简介:

关于“以港强市”战略的实践和思考我市地处全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接合部,北依幅员广阔的苏北平原,南与经济发达的苏南一江相隔,拥有24.2公里优质长江岸线,具备发展港口经济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沿江开发战略,通过区划调整、资源整合、基础配套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沿江经济和临港

关于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 加快港口发展的思考 本文内容:

关于“以港强市”战略的实践和思考
我市地处全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接合部,北依幅员广阔的苏北平原,南与经济发达的苏南一江相隔,拥有24.2公里优质长江岸线,具备发展港口经济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沿江开发战略,通过区划调整、资源整合、基础配套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沿江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市沿江地区已成为推动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优势在沿江,潜力在沿江,希望在沿江”,“以港立市,以港兴市,以港强市”,不仅为沿江省、市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奇迹”所证明,也已成为“调结构、转方式”新形势下全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近期,我们围绕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加快**港口发展,先后赴靖江、如皋、江都、大丰等地考察学习,并结合我市实际,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
一、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战略是大势所趋
“以港强市”,顾名思义就是以港口的发展促进和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我市作为沿江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是“长三角”经济圈中沟通南北、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在全省沿江、沿海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加快港口建设,提升**港区综合竞争力,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实现“领先苏中,再创辉煌”的奋斗目标。
1、**港区发展为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沿江一体化开发”和“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化工、船舶、物流等临港产业的同时,不断加快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和集疏运通道建设,**港区吞吐能力和综合实力逐年提升。一是港口建设初具规模。现有建成投运码头11座、泊位1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7座、泊位8个;对外开放码头5座、泊位6个;外贸货物监管场所13处。2011年还有4座码头和5处库区正在申报对外开放。2010年,**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750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20万吨,同比增加83%,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12.5亿美元。2011年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目前,港区在建、拟建生产性码头近20座,港池项目3个,总投资30亿元以上。二是港口对重大项目的集聚作用凸显。得益于港口码头建设和港口经济发展,新浦化学、联成化学、振华油脂等骨干企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沙桐化学、裕廊化工、新扬子鑫福造船、港湾石化、阿尔贝尔、展新实业、盛泰日化等重大项目陆续落户。三是港口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沿江地区软硬环境日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沿江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沿江大道等区域干线公路即将建成,沿江一体化发展更为便利。2011年初我市长江岸线水域实现全面对外开放,9月,我市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建设**天星洲和经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园区相关基础设施,为促进港口开发开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应当说,港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打造大产业、实现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提供了良好机遇。2010年5月,《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获国务院同意。8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2011年2月,国务院以国发〔2011〕2号文件的形式,发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内河水运业发展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十二五”长江方案》,明确到2015年,将长江航道打造成为“黄金水道”。11月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提出“十二五”期以“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为着力点,加快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升水运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水运安全绿色发展,为2020年总体实现水路交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兴内河,就是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内河水运运量大、能耗小、污染轻、占地少、成本低、投资省的比较优势,把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作为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航道建设和专业化、规模化内河港区建设,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内河水运发展水平。优港口,就是要以调整优化为主题,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资源利用效率,拓展服务功能,增强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枢纽作用,加快推进“两型”港口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服务高效、保障有力、安全环保、管理先进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在内河港口建设方面,要求加快内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建设,建成一批集装箱、汽车滚装、大宗散货等专业化泊位,增强港口对临港工业和腹地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市加快推进“以港强市”步伐提供了良好机遇。
3、周边港口竞相发展态势使我市实施“以港强市”变得更为紧迫。当前,伴随着我国内外贸运输事业的发展,国内港口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省沿江、沿海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江、沿海城市纷纷掀起新一轮港口开发建设热潮。目前,我省颇具规模的沿江港口10余个,对外开放的万吨级以上泊位200余个。从周边城市港口发展态势看,靖江、扬中、海门、如皋、江都等地港口建设势头强劲,高港正在全力打造核心港区,靖江更是提出冲刺亿吨大港的目标。应当说,各地都把港口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港口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手段,竞争发展和竞争的压力巨大,我市如不迎头赶上,奋起直追,极有可能错失发展时机,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二、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战略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港口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与周边港口发展的实绩相比,我市港口发展与所处的区位不相适应,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岸线资源开发较为粗放。我市24.2公里的长江岸线,宜港深水岸线仅有8公里(不包括天星洲),可成片开发的深水岸线资源相对较少。经过多年开发,目前仅剩过船作业区有2公里深水岸线和天星洲外侧约6公里深水岸线可成片建设港口公用码头。如何科学高效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成为加快港口建设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市港口开发的模式还较为粗放,长江岸线利用率较低,缺乏港口规划的有效指导,沿江码头布置散乱,临江企业挤占了绝大部分沿江岸线和土地资源,港口开发所必须的岸线和公共仓储用地极其缺乏,尚未形成规划化、集约化港区。深水浅用、多占少用、乱占乱用等现象还较突出,比如如泰运河上下游通用码头、化工码头交叉布置,如泰运河至新段港近2公里岸线只建有千吨级生产性泊位,新段港至洋思港段岸线腹地被小化工企业占用,洋思港下游部分小型船厂占用深水岸线,沿江滩涂大量被养殖企业非法圈占等,都浪费了稀缺的深水岸线资源。
2、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不高。虽然近年来**港区货物吞吐量发展迅猛,但与周边港区相比,总量仍然不高。2010年,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750万吨,只占泰州港9970万吨的7.5%,今年前三季度完成货物吞吐量720万吨,但与靖江港区5600万吨、高港港区3400万吨相比,明显不是同一量级。究其原因,一是临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现有企业对水运需求不足;二是码头通过能力不足,全港区投入运营的生产性泊位仅有11个,设计通过能力仅530万吨,远低于实际吞吐规模。
3、港区辐射能力有待加强。港区现有码头均为临港企业投资兴建,以企业自用为主,唯一专门提供公用服务的过船港务公司码头,其性质仍为货主码头。2010年全港区输送的货物中,约70%是为码头业主企业自己服务,约95%是为经济开发区内企业服务。缺乏提供公共运输服务的公用码头,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港区对腹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4、口岸建设相对滞后。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我市的口岸工作起步较早,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防等四家查验机构均已进驻,查验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但与周边港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硬件设施陈旧、工作经费缺乏、人员编制不足等方面。
三、我市加快实施“以港强市”战略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与思考,我们认为,加快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我市沿江区位优势,以天星洲开发为核心,以沿江港口群建设为基础,着力打造港口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现代化港口,推进港区园区联动,努力把**港区建设成为引领**对外开放的龙头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引擎。综合考察学习情况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确立“以港强市”战略。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以港强市”战略实施意见,作为“以港兴市”战略的延续和提升。把“以港强市”确立为我市经济建设长期的发展方略,进一步突出港口在区域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把港口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对内凝聚人、财、物,对外吸引投资,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我市港口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挥“一港带全局”的“放大效应”,借势沿江地区产业集聚特点,加强港口资源整合和功能调整,加大工业港和物流港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实现港园联动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2、加强岸线资源管理。港口岸线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港口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布局,走规划先行之路。建议进一步完善修编全市《沿江一体化开发总体规划》和《**港区总体规划》,加快天星洲及临港产业发展区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全力推进沿江港口岸线的深度开发利用。加大沿江岸线整治、整合力度,加快实施天星洲综合整治工程,推动东夹江整体开发建设,积极推进沿江小化工厂和小船厂整合搬迁工作。据初步测算,通过整治、整合,我市可新增沿江岸线近20公里(天星洲周边18公里,东夹江近2公里),沿江岸线总长达44公里,其中,沿长江主航道有10公里深水岸线可开发利用,夹江有15公里左右的二级岸线可开发利用,这些岸线将成为我市沿江经济腾飞的重要资源。
3、建立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物流基地。建议围绕“港口依存性、先进性、集群性”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形成集聚机制,加快构筑物流网络配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专业物流市场,打造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区域性港口物流商贸集聚区。以苏中化工物流园区为基地,推进东夹江港池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沿江化工物流业,采用“物流+产业”、“物流+贸易”和“保税物流”三大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港口物流企业和临港服务企业,将过船作业区打造为与精细化工园区相匹配,集产业、市场、信息为一体的专业化工物流基地。以油脂加工、仓储为基础产业,加大开发区南片2公里岸线整合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万吨级以上通用泊位,努力打造以食用油为主的粮油物流基地。以船舶制造业为基础产业,加快推进宏锦物流、六圩港内港池等重点项目建设,将七圩作业区打造为金属材料加工物流基地。
4、着力加大天星洲开发力度。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确定的“固滩、切滩、疏浚、增高”的整治方案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加快推进天星洲综合整治工程,将近7.5平方公里的天星洲体分两部分开发,一是利用切滩、疏浚产生的弃土将天星洲洲头约6公里长的滩面垫高,形成5.5平方公里的港口作业和仓储物流区,沿长江主航道可形成6公里长的深水岸线,可规划建设25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二是将夹江疏浚到-8米,形成5000吨级的双向航道,夹江两岸也可形成10公里左右的二级岸线,可规划建设50-80个5000吨级以下泊位;三是将洲尾2平方公里的洲体作为生态旅游区进行保护,待条件符合后再进行旅游开发。同时,在天星洲后侧沿江腹地规划建设居住规模10-15万人的临港新城(虹桥新城)和2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发展区。2011年9月28日,我市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签订了框架投资协议,共同投资建设天星洲,我们希望通过与中交集团等战略投资者的共同合作,借助央企强大的资金、技术、施工和管理平台,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将天星洲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港口物流基地、沿江生态旅游区、宜居亲水城市副中心和临港产业集聚区。
5、加大公共泊位建设力度。优先规划建设高标准、大吨位公用码头,促进港口为广大腹地经济发展服务,提高码头、岸线的利用率。同时在夹江较深水域段规划建设集散码头集中区,引导夹江内现有码头业主规范经营。建议市政府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督促自有码头的企业优化规划、加大投入、提高生产能力,对岸线、泊位使用能力超出企业本身要求的,鼓励其通过对外合作,进一步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岸线资源效益。
6、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查验机构办公用房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口岸联检中心。大力推进口岸远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着力提升查验机构相关设备、设施技术水平。加快口岸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口岸、港口一站式网上办事、查询、服务功能。健全和完善口岸综合服务系统,逐步形成集商贸物流、信息咨询、口岸通关、航运代理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港口服务系统。

关于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 加快港口发展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港口,强市,加快,思考,战略

关于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 加快港口发展的思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 加快港口发展的思考》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121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