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新时代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路径

新时代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路径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9-16 10:53:16 | 移动端:新时代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路径

新时代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路径 本文关键词:新时代,历史文化,路径,融合,发展

新时代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路径 本文简介:摘要:闽台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两地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肩负起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使命,为闽台两地传统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我们要从“文化创意研发端”“产品生产推广端”“消费售后保护端”三个环节入手,深入整合挖掘闽台历史文化传统,创造更多满足闽

新时代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路径 本文内容:

摘要:闽台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两地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肩负起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使命,为闽台两地传统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我们要从“文化创意研发端”“产品生产推广端”“消费售后保护端”三个环节入手,深入整合挖掘闽台历史文化传统,创造更多满足闽台两地人民精神需求的文创精品。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产业;闽台历史文化分类

闽台历史文化同根同源、同质同缘,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同时又在闽台海峡两岸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历史条件的作用下,经过世代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为两岸人民所乐于接受而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涵盖了经济、政治、道德、建筑、音乐、民俗、信仰等各个方面。二十世纪中叶之后,虽然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闽台两地交流处于隔绝或非正常交流状态,但却割不断从历史上一直传承下来的传统和文化。福建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对台文化交流的特殊优势,积极推动两岸的历史文化“血溶于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闽台传统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结合时代特色与技术,挖掘其本质与内涵,对其呈现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等进行创新,让闽台历史文化在新的媒介、平台和载体中得以进一步融合和发展。

一、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再定义及新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分化出以某种资源为中心的不同类型、不同作用,具有创造经济价值功能的集合体,即产业。一个部门围绕着某种特定的资源进行开发、提炼、制作、加工,并为相关的领域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个部门也就演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和经济结合,逐渐形成了从文化资源开发、提炼到制作、销售产品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文化产业。对于“文化产业”这一新生事物来说,学界对其定义尚无定论。“文化产业”一词最早是由德国法兰克福社会学派的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所提出的,用以代替“大众文化”的概念。[1]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因人们理解的角度、研究的方法、个人立场的不同产生了差异,各国对此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在美国,文化产业常常用于“娱乐产业”和“版权产业”的范畴,根据“北美产业分类编码”,美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涵盖了以盈利性行业为主的51类“信息产业”和以非盈利性为主的71类“艺术娱乐休闲产业”[2];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文化产业主要被看作是一种创意产业,在西班牙称为“文化消闲产业”,在中国、韩国等国家则称文化产业。还有一些国家和学者则称“文化工业”或者“内容产业”。[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作出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该定义更多立足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文化产业的主要经济活动进行归纳。中国国家统计局2004年对“文化产业”的提出了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4]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日渐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①文化产业在中国方兴未艾,但文化的重要性已经从党和国家层面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在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在“四个自信”的基础上阐述了党和国家在文化自信建构方面取得重要成绩:“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文化日益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之一,成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团结全党全国人民思想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5],要不断推进文化自信建构的路径创新。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之一,必须自觉承担起建构中国文化自信的主要任务。所以,中国文化产业具有文化产业的一般特征,其是以文化作为内核,依托生产、商品交换等的一种经济活动,同时更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凝固在劳动产品中,并通过经济活动实现文化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的产业,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为此,中国文化产业虽然是以经济活动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一种商品生产交易活动,但它又区别于普通的商品生产,它还必须承担着向大众传播文化、创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塑造人民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功能,它应该在以市场为指导的资源配置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的公益性效益,具有传播的大众性,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性,最终实现在全社会中形成引领性、意识性等重要文化影响。

二、闽台区域文化产业形成的可能性分析

闽、台两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迅速,都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末的预热阶段,开始对文化产业的学理、政策研究,并主动走出去学习欧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先进做法;2000年到十八大前是发展初创阶段,文化产业正式作为福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和发展,2009年福建省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提高资金额度,至2012年专项资金达1亿元;党的十八大后则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至2016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190.28亿元,占福建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全省文化产业园区近90家,2017年文化出口年度总额近30亿元。台湾文化产业的正式提出和发展始于1995年台湾文建会举办的“文化·产业研讨会”,随后便进入快速发展模式,大致经历了“地方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三个阶段[6],致力于将台湾地区打造成为亚太文创产业汇流中心。文化产业愈已成为闽台两地的支柱产业。闽台两地都十分重视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台湾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是开启于20世纪90年代的台湾地方文化的风潮,地方文化发展议题得到政策关注和扶持。由于地方文化产业具有的独特性,很容易开发出具有创意的文化产品,而且更容易贴近人们的生活现实,反映人们的风俗习惯,很快以地方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在台湾得以蓬勃发展。台湾产业文化形成了以闽南文化、妈祖(海洋)文化、民俗(民间信仰)文化、传统戏曲文化、族群(客家、原住民)文化、移民文化、茶文化等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②而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海洋(丝)文化、妈祖文化、侨乡文化、民俗(民间信仰)文化、族群(客家、畲族等)文化、闽南文化、朱子文化、移民文化、茶文化等都为福建地方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丰富资源。通过以上例举,我们清晰看出闽台地方文化之间具有极大的同质性,台湾很多地方历史文化发源于福建地方历史文化。中国大陆、特别是福建是台湾历史文化的祖地已毋庸置疑,更为重要的是闽台历史文化发展今天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许许多多都是割不断的情感和现实的联系。③闽台历史文化交流的深厚基础。福建和台湾仅一水之隔,文化和习俗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多年来,闽台之间已经建立了较为常态稳定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进海峡两岸之间长期化、深度化的历史文化交流。比如建立了以“海峡两岸”为主题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文化学术研讨会、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闽南文化节、妈祖文化节④等。各种闽台之间的民间历史文化交流更是数不胜数,主要集中在宗亲文化、宗教与民间信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文学等,据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入闽台胞达313万人次,平均每天0.85万人次。闽台历史文化的同质性,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论从官方组织,还是到民间交流都已较为常态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化融合的局面。

三、文化产业推动闽台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一)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诚如上文所述,发展文化产业能够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让“旧时王谢庭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发展,又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这便为文化产业推动闽台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向往。闽台一衣带水,同源同宗,福建人民在精神上更有盼望祖国统一、闽台两岸亲人相亲的美好精神向往。闽台两地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发展,共同挖掘闽台两岸的历史文化传统,推动闽台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唤醒两地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从而满足闽台人民对亲情、祖地文化、“一个中国”的精神向往和追求。这是发展闽台区域历史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

(二)具体实施路径

具体可以从“文化创意研发端”“产品生产推广端”“消费售后保护端”三个环节,深入整合挖掘闽台历史文化传统,积极开发具有闽台区域文化背景和创意的文创产品,满足闽台两地人民的实用和精神需求。1.文化创意研发端文化端要系统整合挖掘闽台区域地方文化。闽台之间具有“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五者紧密相连,互为整体。闽台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人的移民史,“从我国大陆出发的两支南亚蒙古人种,在经过不同路线和长期迂回迁移之后,最后仍然在台湾汇合”,[7]而具有详细史实记载的福建对台湾的大移民大开发始于明代⑤。此后,福建与台湾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移民不仅带去了技术、增进了商品贸易,更带去了文化、风俗习惯和信仰。这些具有福建地方气质的文化、风俗、信仰等在台湾落地生根,虽地域差异,却已经深深地打着福建祖地文化特色的烙印而挥之不去。地缘相近决定了血缘相亲,血缘的紧密相连又是文缘、商缘、法缘相承、相连、相循的天然保障。对于闽台区域文化的研究不能简单对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而应该将之放置于“五缘”这样一个整体中进行考察。⑥我们应该组织国际、国内和闽台两地相关的专家学者对闽台区域文化进行系统地、整体地研究,并且通过各种政策吸收台湾学者、青年学子参与闽台区域文化研究,从而为闽台区域文化产业提供丰富、详实而又经得起考证、推敲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意端充分挖掘闽台区域文化特色。闽台区域文化产业应该充分地将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在与生活环境彼此依存关系上,建立扎根于闽台区域土壤、地方经验的产业,与地方产业做生态性的有机整合,强调保存传统和地方魅力,发掘闽台的创意与特色,开发地方性、传统性、创意性、手工性的文化资源。具体可以通过行政部门积极培育人才,提供资金、技术支持,设置闽台区域文化融合创意园区和文化展演设施;加大闽台文化产业企业合作,注重闽台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合作;闽台大专院校可以合作规划开设相关课程或进行创意开发、创作实验,培养、培训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各种人才等。2.产品生产推广端生产端不断创新文创产品的形式。当前,文创产品的形式主要有出版物、文物复制品、文化创意产品等几种形式。出版物是文化传承最为原始的一种推广形式,一般包括考古资料、书籍专刊和学术资料。⑦文物复制品以馆藏精品、展品、历史建筑仿品为主。⑧文化创意产品是相对于馆藏精品、展品、历史建筑仿品而产生的,一般以日用品和装饰品为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美观性、创新性。闽台区域文化产业产品的生产要充分利用闽台现有的文化产业条件,加大产品形式的创新:一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开发互联网+文创产品,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使用为创新文创产品形式提供广阔的空间,能够进一步加快文创产品的传播,消除了原本在物理空间传播的障碍。为此闽台之间可以搭建更多的文创产品的网络平台,为互联网+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客观的条件保障。二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真实还原再现一些历史文化场景,创造更符合历史语境的文创产品,从而让消费者在心理上对传统文化在现实中产生精神共鸣。三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市场调查,掌握消费者的需要的真实数据进而确定文创产品的类型、产品的工艺以及产品的价格,设计出符合大众需要的产品,真正让产品走入人们的心中。四利用“工业4.0”技术,缩短产品设计研发到生产产出过程,为产品模块化、系列化开发与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这将有助于将文创产品设计成完整的一个系列或主题,让文创产品能更完整的阐释闽台区域蕴藏的历史文化背景。推广端不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闽台区域文创产品的推广,其意义不仅在于简单的商品销售,更在于通过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用中国的话语体系向全世界的中国人、华人华侨、闽台两岸的人民传播闽台悠久的历史文化魅力,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闽台文创产品的开发要主动融入闽台文化中蕴含的闽台人的精神。“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爱拼会赢”不仅是福建的精神,同样也是台湾的精神,建立在亲缘关系基础上的闽台两岸人民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太多相通和相同的东西。而我们要向世界传递的福建的精神可以是福建,更是台湾的,更可以是全世界的,让世界了解闽台精神,从而让更多人的知道我们的精神并不逊于西方所推广和传递的普世价值。3.消费售后保护端树立用户体验第一的理念。文创产品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用户体验将决定其产品销售的成绩。注重利用大数据横向分析产品的主要消费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能力以及喜好、最受欢迎的产品以及最不受欢迎的产品,纵向分析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喜好的变化以及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变化,等等。在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设计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适时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产品的更新。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一般来说,文创产品具有较强的原创性、知识性。闽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强对文创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一方面两地的法律部门要加大合作,消除两地由于法律差异带来的壁垒,避免因为两地文创产品在研发和销售的过程产生法律纠纷;另外一方面,涉及两地共同开发的文创产品要能够在各自的法律体系中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让他们“放之四海”皆能受到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文创产品的开发需要消耗的资源较少。但由于文化产业一般依托于历史文化遗迹,过度开发或者使用不当都极易导致历史文化遗迹的破坏和损耗。一方面,两地行政部门通过必要的政策法规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遵从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才能可持续发展。另外一方面,文创产品的销售不能简单地迎合部分消费群体或者商家谋取更多的利润而进行低俗化、拙劣化生产。闽台两地可以成立闽台文化产业协会,制定相应的会规会制,加大对两地文化产业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必要的时候及时将情况通报给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总之,闽台区域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闽台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是闽台两地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发展闽台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改变了以往对于传统文化创新乏力的弊病,在保留闽台传统历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元素,从而让这一传统精神家园在闽台两地人民心中进一步焕发活力,进而主动构建闽台两地交流的中国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周至杰 单位:福州大学

新时代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路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新时代历史文化融合与发展路径》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1209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