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清瘟败毒治疗小儿病毒感染研究

清瘟败毒治疗小儿病毒感染研究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9-06 13:49:34 | 移动端:清瘟败毒治疗小儿病毒感染研究

清瘟败毒治疗小儿病毒感染研究 本文关键词:败毒,小儿,病毒感染,治疗,研究

清瘟败毒治疗小儿病毒感染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EB病毒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在其治疗上,西医尚无特效方法;中医常将其归属于“温病”范畴,临床上以清瘟败毒饮治疗该病之气营两燔证效果显著.列举验案一则加以说明。关键词:小儿EB病毒感染;气营两燔证;清瘟败毒饮EB病毒(EpsteinGBarrvirus,EBV)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

清瘟败毒治疗小儿病毒感染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EB病毒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在其治疗上,西医尚无特效方法;中医常将其归属于“温病”范畴,临床上以清瘟败毒饮治疗该病之气营两燔证效果显著.列举验案一则加以说明。

关键词:小儿EB病毒感染;气营两燔证;清瘟败毒饮

EB病毒(EpsteinGBarrvirus,EBV)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IV型,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EBV是双链DNA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和性传播,EB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约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V抗体阳性,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3~5岁血清EBV感染率为80.7%~100%,10岁儿童的阳性率为100%,EBV原发感染后,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尤其是6岁以下幼儿大多表现为隐性或轻型发病,但在儿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约50%的原发性EBV感染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除原发性EBV感染可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EBV还引起慢性活动性EBV感染和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等非肿瘤性重症EBV相关疾病[1G3].目前,对于EBV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但中医临床发现,中药清瘟败毒饮对于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之气营两燔证效果显著。

1清瘟败毒饮方证分析

清瘟败毒饮出自«疫疹一得»,称其能治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原方包含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中剂二两至四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小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钱至五钱,小剂二钱至四钱)、乌犀角(大剂六钱至八钱,中剂三钱至四钱,小剂二钱至四钱)、真川连(大剂六钱至四钱,中剂二钱至四钱,小剂一钱至一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温病”疫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烦躁谵妄,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六脉沉细而数,即用大剂;沉而数者,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如斑一出,即用大青叶,量加升麻四、五分引毒外透.清瘟败毒饮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效,主治温病气血两燔证[4];方中重用石膏加知母、甘草,效法白虎汤,意在清气分热而保津;黄连、黄芩、栀子共用,效法黄连解毒汤,意在通泻三焦火热;犀角、生地黄、赤芍、丹皮共用,即犀角地黄汤,意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加连翘、竹叶以助清气分热;玄参以助清热凉血;桔梗则载药上行.诸药合用共奏气血两清、清瘟败毒之效。

2EB病毒感染病证分析

EB病毒属于“温病”范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一部分患儿初次感染EB病毒,随即发病,发病具有温毒病邪致病的特点:火热之性,攻窜流走,蕴结壅滞.«温病条辨»曰:“温毒,咽肿喉痛,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临床上患儿发病一般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的特点,如咽痛、咽红、面赤等;温毒病邪在体内具有上下攻窜之性,温毒攻肺,则肺失清肃,肺气壅滞;攻心,则清窍闭阻;攻扰肌肤、血络,则血不走常道,出现胸闷、气喘、斑疹、烦躁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温毒病邪喜结于脉络,使血脉瘀阻,毒瘀互结,上攻发为淋巴结肿大、咽部肿痛;下攻阴器,则睾丸肿痛.一部分患儿初次感染EB病毒,未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其发病具有伏邪致病的特点,«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伏邪是指感而不随即发病、伏藏于体内的病邪,«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待患儿机体免疫力下降,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开始出现,伏邪致病,病发即显现出一派里热证候,若无外感之邪引发,一般无表证,多表现为身热、烦躁、口渴、心烦、舌红或绛等临床表现.温邪灼伤津液,伤津耗气最终引起正气虚弱、脏腑组织损害的表现.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极端丰富,而小儿喜食辛辣厚味之品,易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从内生,加之外感湿邪,故在温热病邪发病过程中易夹湿邪,形成湿热病邪,湿性黏滞,故此病常迁延时日,缠绵难愈。

3验案举隅

王某某,男,7岁,因“咽痛10天,发热3天”于2018年10月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CRP:WBC:15.82×109/L,N%:28.7%,N:4.54×109/L,L%:64.9%,L:10.26×109/L,CRP<0.05mg/L;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异淋:12%;EB病毒抗体检测:EB病毒壳抗原IgM抗体(+);EB病毒DNA检测(定量):3.59×104copies/mL.刻下:发热,咽痛,口渴,咳嗽,痰多难咯,无鼻塞,无涕,纳差,眠不安,大便干,2日1行,小便黄.舌绛,苔黄腻,脉数,左侧颈部淋巴结2~3个花生米大小肿大,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咽充血,扁桃体Ⅱ°肿大,表面可见灰白色膜状分泌物,心腹(-).诊断为:EB病毒感染(气营两燔证).«小儿药证直诀»曰:“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结合以上生理特点,小儿易为外邪所袭,发病容易而且传变迅速.EB病毒从口鼻而入,侵于肺卫,传入气营,化毒化火,肺胃热盛,火盛伤津,则高热、口渴、便干;热毒炽盛,炼液成痰,痰热阻络成瘀,痰热瘀互结流注,则淋巴结肿大;热毒痰火上攻咽喉,则咽痛溃烂;温毒攻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多;患儿舌质绛红、苔黄腻、脉数,俱为气营两燔之象,热毒痰瘀互结发为本病.故中药治以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整方如下:石膏30g,焦栀子9g,生地黄12g,皂角刺9g,黄芩9g,知母9g,赤芍12g,玄参12g,连翘9g,牡丹皮12g,大青叶9g,马勃9g,生大黄3g.方中重用石膏,其性大寒,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之要药,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栀子味苦性寒清降,苦寒直折,能泻三焦火邪,清热泻火利湿;黄芩苦寒,长于泻肺火,清大肠之热,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去实热,退虚热;栀子、黄芩、知母相配,助石膏共清气营之热,兼生津、祛湿;生地、赤芍、牡丹皮、玄参共用,起清热凉血散瘀之效;知母、生地、玄参三味还有养阴之功.«温病条辨»云:“盖热病未有不耗阴者,其耗之未尽则生,尽则阳无留恋,必脱而死也.”故养阴之法须贯穿治疗此病之全程.«温热论»曰:“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用连翘使入营分之邪有出路,助以清气分之热,加之大黄,一则通便,二则使病邪从下而出,给邪以出路,加之大青叶、马勃解毒利咽,皂角刺消肿化痰托毒,全方以清气营之热为主,加以养阴生津、凉血散瘀、解毒利咽.患儿服上方药3剂后,复诊于我院门诊,热退,咽痛减,大便通,家长拒绝为患儿再次抽血检查,故石膏改为21g,去大黄,加麦冬9g养阴,继服2剂后,病愈。

4结语

EB病毒感染属于中医“温病”范畴,主要病机为热毒痰瘀互结,可采用气营两清、清瘟败毒,同时随证加减,兼顾养阴生津等治则予以治疗.本验案证实清瘟败毒饮加减对EB病毒感染之气营两燔证的治疗是有效的,可推广用于以后的临床,为广大患儿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童EB病毒感染协作组.EB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8(1):2G8。

[2]刘亚丽,闫静,关晓蕾,等.基于733例择期手术患儿的EB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7(6):450G453。

[3]谢正德.EB病毒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8):580G582。

[4]余霖.疫疹一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5G18.

作者:苏婕 刁娟娟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清瘟败毒治疗小儿病毒感染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清瘟败毒治疗小儿病毒感染研究》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108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