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

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9-06 13:49:23 | 移动端: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

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就业,教育

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 本文简介:摘要:对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教育中加强法律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的必然要求。加强青年学生法制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就业维权,可以切实保障青年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从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表现出发,对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教育中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青年学生就

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 本文内容:

摘要:对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教育中加强法律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的必然要求。加强青年学生法制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就业维权,可以切实保障青年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从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表现出发,对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教育中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青年学生就业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作出分析,最后提出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教育中法律意识培养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青年学生;就业教育;法律教育

高等教育扩招和社会竞争的加剧,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大量盲目择业的情况,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就业指导部门一直将“就业率”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目标。在这些就业考核指标的“指挥棒”影响下,高校就业指导课在设计上多以就业理论和就业技能为主,通常忽视了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培养,这与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校教育基本职能是相背离的。因此,更加注重青年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高等院校就业教育中必不或缺和急需加强的部分,对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

一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表现

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多和社会人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高校青年学生的毕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环境十分严峻,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

(一)平等就业意识的缺失平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就业平等是平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饱和的情况下,高校青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在就业招聘中用人企业往往会对学生提出各种附加的应聘和用工条件,从而弱化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忽视青年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就业应聘中,受歧视的青年学生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主要集中在院校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和单身与否等,在用人企业的这些苛刻要求下,大多数高校青年学生都是选择沉默接受或逃避,并不能从就业平等的视角下对用人单位提出质疑。

(二)合同精神的缺失当前高校的就业业绩考核体系主要看重的是青年学生的就业协议签订成功率,因此就业教育和教学指导都将就业协议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劳动合同的签订讲解相对较少。高校青年学生在签订了就业协议后,往往只注重入职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忽略了劳动合同的签订。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青年学生之间应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并且在规定限期内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但是在长期就业协议优先的影响下,高校青年学生理所当然认为签订了就业协议就是签订了劳动合同,从法律知识上混淆了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本质区别。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协议只是一种就业意向性协议,而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和青年学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时候,就业协议很难用以维权。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不完整,直接导致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只关心薪资待遇,对条款中的违约金、义务条款和附加约定等一概忽略,一旦后期出现纠纷,青年学生在维权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正当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依法有效的维护。

(三)诚信意识的缺失在很多高校青年学生的意识中,不守契约只是一种“言而无信”的非道德行为,不会产生法律后果。不少高校毕业生为了应付学校就业部门的统计,随便找一个单位在就业协议上盖章上交,往往在后期找到合适工作想反悔原先的就业协议约定时,会被就业单位的违约金为难。作为高校人才,青年学生在就业协议签订上应该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浪费招聘单位的计划名额,选择单位一定要深思熟虑,一经签订的就业协议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违约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高等院校青年学生就业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民生大计的重要问题。切实维护高校青年学生的就业权益,就需要青年学生学法、懂法、知法、守法,切实维护个人基本权益,这也是高校青年学生法制学习的基本要求。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青年学生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心理健康和就业期望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些影响可能会贯穿在青年学生的择业就业和生成长活的过程中。如上文所述,青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经验缺乏和综合素质相对欠缺等问题常常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心理容易产生求职自卑感,这就需要依靠青年学生的法制素养能力进行解决。法治社会建设需要青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关系,冷静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掌握相关的就业法规,保护个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因此在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的顺利就业,成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法制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教育中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随着高校青年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竞争越发激烈,各高校对青年学生的就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多高校专门设置了青年学生就业指导小组。但在学生走出校门应聘过程中,相当部分的毕业生因法律意识的薄弱和法律知识的欠缺导致劳动纠纷的情况屡见不鲜。从就业教育方面来看,因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在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对学生的法律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高校教师在学生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就业的法制意识培养不够,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法律教育基本上处于初始阶段。当今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教育的课程较少,只有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合同法、劳动法的内容屈指可数。在教学内容局限下,学生很难培养起足够的就业法律意识。很多高校增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很少将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作为重点讲解,学生缺少就业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在应聘过程中忽略对劳动合同的理解与认知。盲目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纠纷频发。部分学生甚至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根本没有诉诸法律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基本为零。由此可见,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处于严重缺位状态。

(二)法制教育的课堂形式单一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因材施教,整合多种教学方法。近年来,各高校虽然增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大家结合所学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但是,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时间短,基本处于探索和积累阶段,内容上主要侧重于诚信和签约,涉及就业法律教育的内容捉襟见肘。部分高校对法律教育稍有重视,但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只重视课堂传授法律知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认识不足,缺乏有关就业法律方面的案例分析,针对性不强,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大多高校不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生不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高校青年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不到位,充分显现出高校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形式单一。

(三)法制教育队伍建设薄弱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法制教育由于其专业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对教育队伍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我国多数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现状是:专业背景各异,基本没有法律专业出身,或者接受过专业的体系化的法律知识培训,自身法律意识和修养不够,特别是缺少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权益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见解,在学生提出有关就业权益方面的法律疑问时往往很难及时解答,使学生求学无门。此外,有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法律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在自身法律知识极度欠缺的情况下,并没有积极学习的意识,很难引导高校青年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有效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高校管理层应重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育水平,也可以通过聘请劳动法方面的法律专家定期为教师队伍进行专业法律法规培训、咨询答疑等团体辅导活动,夯实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对学生提出就业方面的法律疑问能及时领会并给予指导方案,帮助学生理性分析问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在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教育上,亟待培养素质高、专业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四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教育中法律意识培养的创新途径

高校青年学生法制教育是就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就业部门、思想政治部门和辅导员协作下对青年学生进行就业法制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针对当前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进行研讨,进行创新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一)重视青年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教育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充分重视法制教育在就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提升对青年学生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贯穿在日常的教学管理管理工作中。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要重视青年学生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律意识培养对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动向青年学生宣传就业法规和就业政策,号召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学习,保证青年学生就业的合法性和就业权。加强青年学生法制教育课程建设和审视法制教育的必要性,重新审视法制教育的学科作用,高校要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学科发展计划中,并且制定相关的学科制度保证学生法制教育的顺利实施。高校就业指导课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法律基本知识,更要对学生的就业疑惑和就业权利等内容进行答疑解惑,培养学生就业法律权益意识,提升青年学生的法律学习欲望,从而促使青年学生全面提升法制素养,保障求职就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树立青年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二)改革青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模式高校要推进学生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丰富高校青年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体系,改变当前法制教育课堂的模式,激发青年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提升法律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法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高校就业法制教师要系统地给青年学生讲解《劳动法》和《合同法》等理论知识,夯实青年学生的法律常识,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维护自己的平等就业权和知情权等。在法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教学法,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加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小组任务合作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自我学习,培养青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思维能力,形成学生个人的法律批判精神,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意愿,提升法律课堂教学效果和培育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所需,从而提高法律教育的时效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组建高素质的法制教师队伍高素质和高水准的教师队伍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师绝大部分成员都是学校的行政人员、党委书记和辅导员组成的,就业指导课教育内容都是各成篇章,缺乏紧密的衔接。法律教育只是就业课程教育中的一个主题单元,因此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并没有很高的要求,绝大部分授课教师也都非法律科班出身,教学内容也大多是浅尝辄止。高等院校要想真正提高就业指导中学生法律教育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对法制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需要对法律教师进行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和教学方法指导,全面提升法律教师综合素质。

高等院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青年学生毕业过程中就业法律政策和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一方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法制知识,对青年学生进行准确的就业法律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和毕业生之间亲密的师生关系,增强法制教育工作的针对性。高校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内部的协调作用,发挥法学院教师在学生就业法律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用深厚的法律修养和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为青年学生就业法制教育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培养青年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对不同学院专业的学生实行差异化的法制教育,从而提升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解决就业法律问题的能力。高校要重视双师型法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知名公司律师、检察院检察官和法院法官担任客座教师,为青年学生开设法制教育专题讲座,通过社会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提高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针对性,培养青年学生的综合法律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高等院校青年学生就业法制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对提升学生的就业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青年学生的就业法制意识,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指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郭训武.大学生就业创业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杨春,王敏瑞.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素质培养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1):133-135.

[4]王玉红,高云峰,苏亚拉.依法治国形势下高校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途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122-124.

[5]韩迎春,陈志惠,张品秀,等.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与提升[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25-28.

[6]葛琳.大学生劳动权的法律界定及保护——基于大学生兼职的视角[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4(03):54-56.

[7]吕中国,朱文胜.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风险及其防范与救济---以高校就业法律指导的完善为视角[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98-102.

作者:张宗胜 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校学生就业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108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