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大湾区规划下珠三角如何发展对外贸易

大湾区规划下珠三角如何发展对外贸易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8-02 11:07:52 | 移动端:大湾区规划下珠三角如何发展对外贸易

大湾区规划下珠三角如何发展对外贸易 本文关键词:对外贸易,规划,发展,大湾区

大湾区规划下珠三角如何发展对外贸易 本文简介:摘要:2019年2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公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提上日程。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其七成GDP由珠三角地区提供,大湾区的建立有助于珠三角打开对外贸易的国际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珠三角如何借力港澳地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扩大对外

大湾区规划下珠三角如何发展对外贸易 本文内容:

  摘要:2019年2月, 中共中央与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公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提上日程。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 其七成GDP由珠三角地区提供, 大湾区的建立有助于珠三角打开对外贸易的国际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 珠三角如何借力港澳地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 完成产业结构升级成为重要问题。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珠三角; 对外贸易; 产业转型;

  1 前 言

  2016年3月, 《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明确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2017年3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 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发挥港澳独特优势, 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同年7月,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2019年2月18日, 中共中央与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发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指导思想与战略定位, 此举标志着中国将深化珠三角与港澳的合作, 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贸易, 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适逢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进展, 谈判预期向好, 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需求日益迫切。广东省作为外贸第一大省, 近年来外贸形势转差, 订单指数与出口额均发生较大幅度下滑, 前景堪忧。2018年度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一, 其中珠三角地区占九成, 在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下, 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事务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获得红利并完成产业结构改革成为重点, 此举将不仅为珠三角地区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也将有利于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融入全球市场体系。

  2 珠三角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2.1 “一带一路”对外贸易的战略需求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 为保护自身利益, 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去全球化的对外贸易战略, 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退潮现象无疑为中国这个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威胁。而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正当其时。如今尽管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减缓, 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逐年落实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带一路”货物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迅速上升。珠三角作为外贸大省广东的核心城市群, 需要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将对外贸易放在发展重点, 进而推动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2.2 深化港澳与内地的合作联系

  自1997年香港回归及1999年澳门回归以来, 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密切。一方面, 近年来受内地市场对外开放政策影响, 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而上海、北京上升趋势大, 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产生不小的冲击。根据2018年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行榜中, 香港排名仍居第三, 得分涨幅较小, 而上海以大涨势超越东京, 成为第五名, 北京也以较大涨幅居第十名;另一方面, 以博彩业、旅游业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澳门也同样面临着经济疲软的态势。随着地缘红利渐渐消失, 产业结构单一的缺点日益暴露, 香港澳门需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 升级自身产业机构。同时, 珠三角地区也应借力粤港澳大湾区, 加强与香港澳门的对外贸易合作, 深化双方的合作联系。

  2.3 长三角外贸发展势头猛进

  外贸依存度是研究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标准, 而近年来长三角外贸依存度上升幅度较大, 占比日益上涨, 而珠三角外贸依存度渐渐下降。自2000—2011年, 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增长了17%~47.42%, 而珠三角降低了足足7%~64.55%。而长三角在有利于提高地方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参照数据FDI指数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状况) 方面甚至远超珠三角以至是后者的两倍, 且增长速度较快。以上事实说明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是近年的发展重点。

  2.4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珠三角需要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加快融入国际经济市场的过程中, 珠三角地区的刘易斯拐点提前来临, 原有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伴随而来的是逐渐升高的劳动力成本与投资成本, 大量外商改变投资方向退而选择印度、越南等综合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再加上外商升级原先的投资战略, 由过去单一的加工制造产业发展为对国内市场的竞争。与处于南北交界、拥有较强经济市场辐射力的长三角不同, 珠三角远离内陆, 周围城市的经济市场不成熟, 难以形成覆盖面较广的辐射网络, 无法满足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外资企业的需求。此情景下, 珠三角地区急切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对外贸易合作的机遇正满足这一需求。

  2.5 解决珠三角地区产能过剩

  在经济飞速发展, 经济市场扩大的过程中, 特别是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 这导致了企业为迎合其需要, 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优化资源配置、人员架构、物流运输的组合结构。企业加大生产进入市场竞争的同时带来了由供需不均衡而引发的产能过剩。一方面, 这将导致企业效益大幅下降, 产销量下滑, 成本升高, 进而降低企业投资预期;另一方面, 多产业产能过剩将导致物价总水平下降, 引发通货紧缩, 加大政府调控的难度。解决产能过剩的最好办法是“以增消剩”, 扩大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解决过剩产能。而在需求相对稳定的珠三角地区, 借助进出口外贸拓宽市场需求是现阶段较为明智的方法。

  3 大湾区规划下珠三角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

  3.1 经济份额大, 市场规模成熟

  改革开放40年来, 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发生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从186亿元增加到9.73万亿元, 年均增长12.5%, 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而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5.9亿美元增加到超1万亿美元, 占全国的1/4左右。2018年, 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超9万亿元, 同比上年增长6.8%, 这也是第一经济大省广东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 广东全省旨在高标准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在自贸区机制创新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广东自贸区深化改革方案获国家批准, 获批40项改革自主权, 外资负面清单缩减至45条。广东深入“一带一路”建设, 沿线各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投资分别增长7.3%、64.2%。

  珠三角经济总量占整个广东省的八成以上。而在2018年的前三季度, 珠三角九市经济总量占整个广东省的八成以上, 其中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均GDP突破了10万元。珠三角本身优越的经济环境和外资公司孕育环境是发展对外贸易的良好基础。

  3.2 地域优势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珠三角吸引港澳台商投资合作的能力较强。另外, 其海岸线长, 靠近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特点使珠三角企业在物流方面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同时, 从人才方面考虑, 香港地区拥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 在大湾区合作下可为珠三角带来创新人才, 完成高素质技术人员的迭代升级。对于企业而言, 珠三角企业可与港澳地区深化合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完成基础科研、产品研发、原型设计、零件配套、系统升级的一系列操作并扩大产业规模。三方取长补短, 有助于珠三角地区扩宽对外贸易的道路。

  3.3 政策优势

  2014年, 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 (广东) 自由贸易试验区, 涵盖广州南沙新区片区, 深圳前海蛇口片区, 珠海横琴新区片区, 并于2015年4月正式挂牌, 成为世界自由贸易区联合会的荣誉会员。中国 (广东) 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第十六条提到, 自贸试验区将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并实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从而建立国际商品交易和配置平台。此外, 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粤港澳深度合作机制, 依托香港连接全球金融网络与澳门连通葡语国家市场的优势, 进一步打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 有助于辐射珠三角地带加快对外贸易进程。

  4 珠三角发展对外贸易现有的问题

  4.1 制度差异

  粤港澳大湾区内存在两种社会制度, 三种货币, 三个关税区, 如何在“一个中国, 两种社会制度”的大框架下提高合作效率, 让资金、人才、商品在湾区内高效流动成了重要问题, 含差异性的深化合作有利于三方优势互补, 同时由两地行政权力等级结构差异发展形成的法律体系、经济结构、市场规范、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也将为国家改革战略带来挑战。尽管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订《香港与内地关于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的安排》 (即CEPA) , 2004年与澳门签署补充协议, 并于2018年12月与港签署了CEPA框架下的升级部分《货物贸易协定》, 但港商在珠三角投资、创办企业时更倾向于遵守要求相对宽松、符合港资投资习惯的WTO协定。产业难对接、人员与资本难流动将难以满足大湾区三地融合发展的需求, 大大影响珠三角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对外贸易的发展进程。如何在不影响基本制度的同时缩小三地贸易制度差异, 减小三地贸易差异带来的纠纷与歧义, 打造健康公平公开的贸易平台应是当下着力解决的问题。

  4.2 本土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品水平低

  目前珠三角外贸行业仍处于承接外来订单、加工出口的低利润、低技术状态, 对外出口的产品仍属于技术含量偏低的服饰、零配件、灯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缺乏自主研发设计、产品创新的能力, 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产业链低端, 受外资公司、金融市场影响波动大。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劳动力成本渐渐提高, 国外投资公司将加工场地转移到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国家或地区。再加上珠三角各地外贸产业相似, 可替代性强, 易产生产能过剩的不利现象。

  4.3 内部差异

  珠三角内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均衡, 差异性大。2018年珠三角九市GDP占广东省总量近八成, 其中广州、深圳两市占全省GDP近一半, 是剩余七市GDP总额的1.4倍。广州、深圳经济发展过快, 远超于其余城市的现象将导致人才与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均, 进一步扩大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外, 珠三角内部各城市还面临着产业同质化严重、特色产业发展不明显的问题。产业布局相似, 结构单一, 导致除广州、深圳外, 剩余七市城市定位不明显, 缺乏核心竞争力, 同时区位协作能力有限, 在大湾区建设中将无法在区域内形成相连通的产业链, 进而难以形成良好的进出口贸易形式, 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5 珠三角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制度统筹规划, 提高港澳国家认同感

  良好的政策是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 粤港澳三地政府积极响应并调整各地方政府政策。除政策保障外, 政府应下设研究院或研究机构研究中央政策精神, 并结合地方实情, 在法律体系、经济制度、贸易政策等方面达成共识, 进一步建立合作管理体系, 提高协同治理水平。另外, 政府应注重三地居民的生活习性、文化信仰的差异, 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 不仅打造经济共同体, 也应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活圈。

  5.2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进高校创新人才

  由于珠三角现行产业结构单一, 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因此政府应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规划纲要》中指出, 大湾区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因此珠三角各区域应加快部门协调, 淘汰过剩产能的企业, 用高技术含量企业生产链替代耗能大回报率低的产业链, 借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另外, 珠三角对外贸易发展与建设离不开高校人才, 政府应建立广东高校与港澳高校人才合作平台, 完善人才引进计划, 吸纳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高校国际贸易人才与创新技术人才, 从而推动国际贸易中心与国际创新中心的建设。

  5.3 对照国际需求, 完善CEPA合作体系

  为了外资企业顺利落地, 政府应依照本国实情, 对照国际贸易需求, 在负面清单的筛选机制下对照国际行业标准, 对接国际贸易标准, 并在投资贸易局势稳定后降低投资门槛, 鼓励外资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亦可借鉴CPTPP为代表的多变自由贸易协定的操作经验, 以完善CEPA合作体系, 从而满足贸易市场需求。另外, 还需深入完善CEPA的条例条款对市场的监管制度, 实现资本入市公平化透明化, 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邵瑜, 吴露露.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对比分析[J].经营与管理, 2014 (5) :88-90.
  [2]韩永辉, 张帆.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分析[J].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8, 264 (6) :53-58.
  [3]黎江韵.“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挑战[J].特区经济, 2018 (10) .
  [4]桑百川, 王拾.珠三角利用外资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理念[J].特区经济, 2006 (2) :14-16.

大湾区规划下珠三角如何发展对外贸易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湾区规划下珠三角如何发展对外贸易》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0492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