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建材加盟,建材加盟费查询,国内权威的建材加盟费查询网!
当前位置:建材加盟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临县秧歌歌词

临县秧歌歌词

来源:建材加盟网 | 时间:2017-04-28 06:14:22 | 移动端:临县秧歌歌词

篇一:临县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

临县丧葬礼仪(下)

第三部分守孝礼制

按照封建礼教,父母病故之后必须守制三年,就是遵循封建礼制在三年内按规定时间祭奠,

其孝子也有许多清规戒律,现略述如下:

① 复三在埋葬的第三天凌晨,先由孝子到墓前垒墓门,安饭桌(饭床),烧纸化钱,摆放

祭品。上午,先由配偶到坟里认亲,后孝男孝女穿着孝衣也去祭奠,并焚烧串院(纸制住宅

院落)以及纸币、钱箱等。

这天中午还要酬谢亲友,就是丧事办完后,丧主家要备办酒席,请事宴上劳累过的人。同时

宴请死者生前看望过的好友,还有路祭过的人。

② 做斋七(俗称过七)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的兴盛,丧葬礼仪中还普遍增加了做“斋

七”的追荐仪式。即人死后每逢一个七日哭祭一次,有的还请僧人和道士诵经、共经过七次

(即七七四十九天)追荐。据说是为了超度亡灵,摆脱苦难。“斋七”礼仪还要求备办不同

的祭食。比如有的地方是“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馅饼,“四七”火烧(干饼类),

“五七”扁豆馅水饺,“六七”“尽七”无定食。

③ 过百日(俗称过百)做“斋七”以后,又有百日的追祭仪式,再到墓前穿白行奠,并

将“斋七单”焚烧,谓火化大吉。另外,百日内,还有禁忌,即孝子禁理发、夫妻不同房,

禁与宾友赴宴不参与歌舞看戏,不参拜寺庙等。此类守制之俗,今已不再遵守。

④ 过周年居丧的基础是孝与亲情,即孝子们在其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节制其生活

的许多方面,以表示对亡人的哀悼、思念居丧,有的地方叫服丧,有的地方叫守孝,一般是

守制三年。

其实,从去世以后一直到三年守制期间,按古礼还有“虞祭”“卒哭”“入祠堂”的仪注。丧

后一周年(亦称小祥),二周年(亦称大祥),三周年(亦称谭礼、除服、脱服)孝子、执拂

亲友都要到坟前祭奠,特别是对“斩衰”一服的孝子,更有严格的要求。居丧期间,不喝酒,

不吃肉,不与妻妾同房,不听丝弦音乐,不穿皮鞋华服,不能外出做官应酬等。据说服丧期

间出来做官,不仅官做不成,还要受到别人的耻笑,舆论的谴责。违礼者会自觉不安、内疚、

自责。此外,守制三年期间,春联不用红纸。第一个春节用黄纸,第二个春节用绿或兰纸,

第三个春节用粉红色纸。三周年脱服,就是在过三周年那天,孝男到坟前脱去孝服,换上艳

装。有的地方孝女在二周年就脱服。另外,届时不能到坟前者,或有特殊喜事需要提前脱者,

即到开花树下脱去孝服。从此,丧葬礼仪全部结束。

第四部分礼歌与祭文范例

(一)礼生职责礼生俗称先生,是主持祭奠的司仪。礼生应为四人。

通赞:礼仪的总指挥。“通”就是通领、启导的意思。礼仪是由通赞发端。例如每祭奠开始,

通赞就吼:“执事者各执其事,护丧者就位,丧主就位”,接着吼捺杖、盥洗、上香、献爵、

供馔、供茶,每项祭礼活动,都由通赞开启。

引赞:主要引内引外。通赞吼什么礼,引赞就吼什么礼。例如通赞吼:“祭主就位”,引赞就

吼“就位”。通赞吼“行献礼献爵”,引赞即吼“诣爵尊所,施爵者奉爵”,一直按次序吼完

礼歌。

文赞:主要负有读祭文的责任。

哑赞:除了同引赞一起引孝子赴里返外,还在祭礼过程中吼礼,但只吼三句:“迎神”“辞神”

“礼毕”,俗称礼毕先生。办丧事一般请四位礼生,现在大都是请两位。

(二)传统礼歌

民间丧葬一般请四位礼生,即:通赞、引赞、文赞、哑赞,以下简称:通、引、文、哑。

① 灵前礼歌(家奠礼仪)

通:执事者,各执其事。

引:各执其事。

通:护丧者就位,丧主就位。

引:就位。

通:序立、捺杖、盥洗。

引: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诣香案前。

通:上香(奏乐),复位。

哑:迎神。

通:起杖,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行献礼,献爵。

引:诣爵樽所,司爵者奉爵,诣灵柩前,跪。

统:皆跪。

引:献爵,再献爵,三献爵,俯伏。

统:皆俯伏。

引:兴,平身。

统:皆兴,皆平身。

引:复位。

统:丧主跪,以下皆跪,读哀章。兴,平身,盥洗,供馔(供馔时供几馔皆可,但供单不供

双)

引: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在调换孝子供馔时,引赞应多喊一声“诣盥洗 所,执水沐

浴净巾”,如不换孝子,则不必再重复)诣供馔所,司馔者奉馔,诣灵柩前,跪。

通:皆跪。

引:献馔,俯伏。

统: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

通:皆平身。

引:复位。

通:丧主以下皆跪,合门以乐侑食(响工打戏,先生暂歇。)乐止,启门撤馔。供茶。

引:诣供茶所,司茶者奉茶,诣灵柩前,献茶,跪。

统:皆跪。

行: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平身。

统:皆兴,皆平身。

引:复位。

通:丧主以下皆跪,焚文举哀(奏乐,孝子哭)哀止,俯伏(四拜礼)平身。

哑:礼毕,持杖,举哀入帏(或入堂)。(如娘舅家祭奠完之后,应喊“礼毕谢客”孝子向娘

舅家磕一头)

② 神前礼歌

通:祭主(承祀生)就位。

引:就位。

通:上香(奏乐)复位,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行献礼,献爵,跪,读祝文,

叩首,再叩首,六叩首,兴,平身,跪,焚文参献(奏乐)叩首,再叩首,九叩首,兴,平

身。

哑:礼毕,除坛(鸣炮)

注:1、祭菩萨,祭塔喝礼皆同,但塔(溪海大士)与菩萨皆为善佛,不供酒,要供清 茶。

2、祭风伯、雨师神,在灵前拜礼后,要脱孝衣,更换素服。

③ 人前礼歌

通:在榜者请升。

引:已升。

通:丧主就位。

引:就位。

通:捺杖,诣上位前,左酙盅(奏乐)右酙盅(奏乐)左安箸(筷子),右安箸(奏乐),请

饮馔(奏乐),复位。丧主跪,以下皆跪。

哑:宣榜。

④ 请主礼歌(招魂)

1、招魂起程时礼歌:

通:丧主就位,更衣,披青帕(奏乐)

引:青帕披(奏乐)

通:束朱绳(奏乐)

引:朱绳束(奏乐)

通:请主登程,诣坟墓前。

2、坟前招魂礼歌:

通:祭主就位。

引:就位。

通:祭主跪,上香。

引:诣坟墓前上香。

通:行献礼,献爵,再献爵,三献爵,读请主文。焚文化吉。供馔,俯伏,再俯伏,三俯伏,

四俯伏。兴,平身。解红绳。

引:红绳解。

通:起青帕。

引:青帕起。

通:披红绫。

通:束红绳。

引:红绳束。

通:抱主登程,诣灵柩前。

3、回到丧院安主礼歌:

通:抱主就位,起朱绳(奏乐)。

引:就位。

通:撤坛位尘。解红绳。

引:红绳解(奏乐)。

通:起红绫(奏乐)。

引:红绫起(奏乐)。

通:披青帕。

通:束红绳。

引:红绳束。

通:安主,复位,盥洗。

引: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诣香案前。

通:上香(奏乐),复位,鞠躬,拜(凡四拜礼)平身。行献礼。。(捧两盅酒,到主前和柩前)。

引:诣爵尊所,司爵者奉爵,诣灵位前(去两个孝子,一个跪主前,一个跪柩前)献爵,跪。 通:皆跪,读告文(安主文)。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复位。

通:丧主跪,以下皆跪,读安主文。

供馔。

引:诣供馔所,司馔者奉馔,诣灵位前,献馔,跪。

通:皆跪,以乐侑食(奏乐)乐止撤馔。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复位。

通:供茶。

引:诣供茶所,司茶者奉茶,诣柩位前,献茶,跪。

通:皆跪。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复位。

通:丧主以下皆跪,焚文化钱(奏乐)俯伏,兴(凡四拜礼)平身。

哑:礼毕安主,持杖入堂(入帏)。

⑤ 亲奠、客奠礼歌

通:祭主就位。

引:就位。

通:上香。

引:诣香案前,上香。

通:鞠躬,拜,兴(凡二拜礼)行献礼。

引:诣爵尊所,司爵者进爵,诣灵柩前,跪,献爵,再南爵,三献爵,读祭文。俯伏,兴,平身。

通:鞠躬,拜,兴(凡二拜礼)兴,平身,焚文化钱。

⑥ 谢后土礼歌。

通:执事者,各执其事。

通:谢土官(现为土工)就位。

引:就位(告者立北向,执事二人其后)

通:鞠躬,拜,兴(凡四拜礼,告者与执事者皆拜)上香。

引:诣香案前,上香,斟酒(执事者一人执酒西向,一人执盏东向,跪告者,注酒于盏,反注取盏)

通:斟酒。

引:献酒(倾酒于地)读祝文。跪,叩首,再叩首,三啊首。(行三跪九叩首礼),兴,平身,复位。

哑:礼毕。

(三)祭文范例

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紧接着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祭文内容要简短,语言要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沉痛之情。过去的祭文,多以韵文,现在尽量通俗易懂,有的先有一段导语,后编唱词,用民歌调演唱,很受群众喜欢。

祭文结尾用“尚飨”。尚,希望也;飨,设牲醴以品尝也。

下面略举几例,供参考。

(1) 古祭文范例

1、祭祖父文(例一)

公元一九△△年△月△日,孝孙△△△等,谨以薄酒时肴致祭于

显祖孝△△太府君之灵曰:鸣呼,我祖之德,忠厚贤良,我祖之功,恩泽无量。方期托我,百岁称觞。胡天不祜,遽尔魂亡。哀哀孙子,号泣徬徨。爰陈牲醴,奠献于堂。帷希祖灵,鉴不可忘。是歆是享,来格来尝。呜呼哀哉!

尚飨!

祭祖父文(例二)

公元一九△△年△月△日,剂期孙△△△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

先祖父△△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已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

尚飨!

2、祭祖母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孙△△△虔具清酌时馐,致祭于

先祖母△△老孺人之灵前而哀曰:天苍苍,地茫茫,我哭祖母别家堂,千呼万呼不闻应,捶胸顿足断肝肠。我伶丁弧苦、幼失爹娘。饥寒交逼,艰难成长。祖母苦心,含泪扶养。相依为命,甘苦共尝,形影相吊,寒暑相望。希我成人,山高永长。孙无祖母,骨早抛霜。祖母无孙,自绝路旁。今我长大,配偶成双。云开日出,初见阳光。童子扑怀,天伦刚享。敬奉馀年,晨昏周祥。唯愿祖母,长寿无疆。无奈黄天不祜,一病卧床。气息奄奄,速归帝乡。喊地地不应,呼天天不响。祖母恩祖母,你死得太早,走得太忙。你劳苦一生,晚福未享。我深恩未报,只有悲伤。悲伤!号泣祭奠,怎表衷肠!愿祖母地下有灵,来品来尝。祖母,

篇二:临县特色文化

临县特色文化——伞头秧歌 第一部分临县地方美 临县简介 我的家乡在临县,位于晋西北,西靠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隔河相望;北接兴县;东连方山、离石;南与柳林交界。总面积 2971 平方公里,现辖10镇28乡,人口54.55万,是吕梁地区人口最多的县。

临县辖13个镇、10个乡,地形以黄土丘陵为主,由于长期受流水切割,地形破碎,河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整个地势呈东北向西南倾斜。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山峰有北部紫金山;东部柏榆庙山峰海拔1924米,为该县最高峰。境内主要河流有湫水河,发源于兴县白龙山南麓,从东北部阳坡村入境,由南部碛口汇入黄河,流长90公里 ,沿河两岸大小支流26条,均系山地河流,夏季水量暴涨;县境西缘黄河自北而南经本境流程 102公里。该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8℃,一月均温--8.1℃,7月均温22.6℃,年均降雨量521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170天左右。

临县历史: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置临水县(亦作陵水),属西河郡。西河郡属36县,地跨秦晋两省,黄河以东为15县 ,临水县其一。县境的南面为皋狼、蔺、平周。

王莽时期,临水县曾改监水县。东汉,复名临水县。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西河郡36县并为13县,郡治(平定县,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境)南徙509里置于离石县。

临水县并入离石县,仍属西河郡。汉末,西河郡并入太原郡。三国初,仍属太原郡。魏黄初二年(221年)设置西河郡,仍属西河郡,治所在兹氏(今汾阳县)。

两晋时县境辖于离石,为匈奴占领。十六国时期,属离石镇。南北朝时期,北周时置乌突郡、乌突县,故治在今县城南30里府底村。临南(三交镇以南)置定胡郡、定胡县,故治皆在今柳林县孟门镇。临东(三交镇以东)置窟胡郡、窟胡县,故治在今方山县南村。

隋开元年(581年),废郡,改乌突为太和,窟胡为修化,定胡仍旧。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三县俱属离石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属石州,故治在今城北25公里故县村。县境南部仍为定胡。五代因之。

宋仍称临泉县、定胡县,隶石州,属河东路。

元符二年(1099年)改属晋宁军,军治在陕西县下葭芦岩。

金天会元年(1123年),复名为临水县,废晋宁军,属石州。金明昌六年(1195年),定胡县改孟门县,区域未变。金贞祐末年,赐临泉为大定府。

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改临水为临泉,属太原郡。故治仍在今城北故县村。元至元三年(1337年)升为临州,不领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州降为县,属太原府。临县之称由此而定,至今未变。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改属汾州府。

清因明制,县属汾州府,冀宁道。民国废除府州,县直属省辖,仍置冀宁道。境内实行区所制,划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

民国29年(1940年)本县解放,成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全县划为10个区;10月,为抗日战争所需,将临县分为临县、临南两个县,临县设7个区,临南设5个区。民国35年(1946年)1月,南北合并,仍称临县,下设10个区,2个市(临县市、碛口市),民国36年(1947年)8月,改碛口市为第十一区,属晋绥边区所辖。1949年后,属兴县专署管辖。1952年 兴县专署撤销,划归榆次专署管辖(后改晋中专署),全县为11个区,1 个市。1953年3月,又增设2个区,共设13个区,144个乡。1955年3月,将13个区划为4个中心区,144个乡未变。1956年4月,撤销四个中心区,将原来的144个乡合并为74个乡、1个镇。1958年3月,全县75个乡、镇合并为61个乡。1958年10月,撤销61个乡,设立15个人民公社。1959年3月增设为20个人民公社,4月又增设为26个人民公社。1961

年7月,全县有增设为40个人民公社。1965年4月,又增设为41个人民公社。

1971年吕梁地区组建行署,由晋中专署划归吕梁行署管辖。1971年5月,石站头、韩家山、阳泉三个公社划归方山县管辖,离石县的坪头、西侧则两公社划归本县管辖。1972年8月,阳泉公社划归本县。1972年3月,坪头、西侧则两公社划归离石。1973年2月,将兴县的蔡家会、圪垯上两公社划归临县管辖。1975年11月撤销城镇公社。1976年1月,蔡家会、圪垯上两公社仍划归兴县管辖。至此全县划为38个人民公社。1984年4—7月,改乡(镇)村制。全县设10个镇,28个乡。2002年撤乡并镇,全县设13个镇,10个乡。2004年7月吕梁撤地设市,仍由吕梁市管辖至今。

临县社会

临县现有耕地 141.15万亩,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糜子、豆类、薯类、莜麦等。经济作物有枣、油料、棉花等。临县矿产资源丰富 ,品种众多 ,开发前景广阔。该县主要工业有发电、采煤、炼焦、冶铁、化肥、水泥、酿造、纺织、印刷、陶瓷、造纸、食品加工等。

临县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 ,境内碛口至兴县的干线公路纵贯全县南北,城关至岚县的干线公路横穿县境东部。此外,还有乡镇级公路多条,连接着各乡镇及矿区。克虎黄河大桥的建成,对晋、陕两省的物资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临县红枣年产量居全省各县之首,有

“红枣之乡”的美称,加工的 红枣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打进了国际市场。临县豆腐和优种驴也颇有名气。坐落于临县碛口镇卧虎山的黑龙庙,始建于清代乾隆年初,于光绪26年竣,庙宇面对滚滚黄河,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合理,造型奇伟壮观,是人们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第二部分 伞头秧歌火 伞头秧歌是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具体指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和陕西省榆林市的吴堡、绥德、佳县、榆林、米脂、子洲、青涧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延安市,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

主要特征

原始性

伞头秧歌是古代腊日帷祭活动、春社活动、以及汉代兴盛起来的元宵节活动的复合,是原始宗教仪式在民间的遗存。

全民性

伞头秧歌的最初功能是向神灵祈福和驱鬼逐邪,歌舞的目的是娱神祈丰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秧歌的娱神功能愈来愈淡化,借娱神以娱人的目的愈来愈明显,渐渐演化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歌舞活动。秧歌队少则一二百人,多则四五百人,充分体现出伞头秧歌的全民性。

篇三:临县文化

临县文化

【概述】2007-2008年,文化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以构建和谐文化、弘扬先进文化为宗旨,以建设文化大县为纲领,加强文化建设,繁荣文艺创作,净化文化市场,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文化品味是先进文化的终极目的。自新年以来,先后组织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呈现出参与热情高、活动形式多样、规模大等特点。一是文化局与临泉镇老干部艺术团联合举办了“十七大精神天下传”2008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受到了全县观众的好评。二是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全县农村共组织了400多支秧歌队,赴县城展演的有20余支,每支秧歌队都规模宏大,舞姿精彩,充分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中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精神风貌。三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广场成功举办伞头秧歌晚会,同时在电影院举办了迎新春“和谐临县”文艺晚会,并搭建东门、南门两座彩门,举行大型猜谜、联对、象棋、扑克、乒乓球、放烟火等多项活动,营造了非常和谐的元宵氛围;四是成功举办了临县青年歌手演唱会,全县十六名歌手参加了演唱,一展青春亮丽歌喉,深深吸引了广大观众。五是2007年正月,临县选送十一名伞头歌手赴榆林参加了秦晋两省迎新春伞头秧歌大赛,青年歌手李泽锋力挫群雄,一举夺冠,王俊奋、樊春明等5名歌手也分别获得二、三等及优秀奖,为秦晋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也为吕梁争得了荣誉;2008年选送六名选手参加了吕梁市文化局、吕梁市共青团、吕梁市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君诚传媒杯”青年歌手大奖赛,临县农民歌手公鸡用原生态唱法演唱的《山圪梁梁上站个俏妹妹》深深打动了评委和现场观众,在强手如林之下,荣获大奖赛第三名。六是与临县老年乐艺协会、《颐年集》编辑部共同举办了《看看临县新面貌》伞头秧歌征集活动,并成功举办了颁奖晚会;由县委宣传部主办,文化局与广电中心、临泉镇老干部党总支艺术团联合举办了“迎奥运”环境大整治文艺晚会,在全县播放后,为推动创卫工作起到了良好作用。七是农村文化基础实施建设全面开展。全年共争取立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8个,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扶持项目120个,农村信息共享工程120个。县图书馆新增期刊140余册,新增文化部“送书下乡”工程图书469册,接待读者5000余人次,借阅图书杂志5000余册次,新增图书报刊20余种。八是努力搞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全年共完成放映场次7400余场,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放映任务。九是道情剧团还参加了多种国家级的大型演出活动,赴香港参加了2007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文艺晚会,参加了第九届中国环博会开幕式的演出,参加了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的演出,参加了第二届中博会隆重召开的开幕式演出,参加了山西省省城军民庆祝建军80周年文艺晚会,参加了山西公安消防部队庆祝建军80周年文艺晚会,参加了延安市电视台慈善颁奖晚会,参加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的演出。晋剧团积极参与文艺演出市场竞争,全年外出演出300余场。

【文艺创作】2007年,艺术创作人员创作热情高涨,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创作出了不少精品力作,全面推动了临县文艺创作和演出的繁荣。一是道情剧团排演的传统小戏《菜园配》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珍稀剧种展演。赴京归来又在省城晋剧院再次展演,受到省城文艺界的一致好评,为吕梁争得了荣誉。该局荣获国家文化部“文化遗产日”组织奖,道情剧团还新排舞蹈:《鼓舞东方》《杨柳青》、《勇士》、《黄河鼓舞》、《朝鲜舞》、《人说山西好风光》、《战黄河》、《远山的呼唤》、《兄弟姐妹》、《青春世界》等十五个;二是由临县文化馆馆长严

生平作词作曲的《橡皮泥》,在国家一级社团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举办的“全国校园歌曲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三是由文化馆副馆长刘挨明创作的歌曲《慈母心》获省文联歌曲创作奖;四是老艺人康云祥及青年伞头张林峰深入农村体验农民生活,排演了三弦书《选村长》、《八荣八耻》等节目。三弦书《选村长》参加国家“群星奖”比赛,在山西赛区吕梁分赛区参演受到了专家的一致赞赏;五是县文化馆研究员贺敬才同志的版画应韩国民族艺术人总联合会邀请,由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社选送韩国首都首尔,参加中韩建交15周年大型展,作品被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收藏,其版画作品《晋西印象——瓷庄招贤》入选山系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山西百年书画名家作品展览”一书,同时还分别荣获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学研究会等单位“中国百杰画家”“首届中国国学奖——创作战果金奖”等奖励。

2008年由县委书记陈国荣作词、县文化馆馆长严生平作曲的《碛口之歌》荣获吕梁市首届歌曲征集活动二等奖,并由市文化局推荐参加全省“五个一”工程创作奖。二是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临县著名画家贺敬才的版画、水粉画系列画集《贺敬才画集》由北京艺谭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得到了全国及省内美术界的肯定;其黑白木刻版画《晋西印象——今朝瓷庄》参加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社、韩国全北道立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国黑白木刻展”,受到了韩国媒体和观众的好评。2月,贺敬才版画作品《春天的歌》获山西艺术最高奖“杏花奖”;7月,贺敬才被吕梁市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吕梁人民艺术家”。三是原县人大主任李光福主编的《神童玉女妙联巧对》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给临县文化工作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四是由文化局、县书法协会主办的“和谐之春”书法展览在县文化馆开展一周,共接待观展书画爱好者2000多人次,大大推动全县书画事业。五是由县委宣传部、文化局、县书法协会共同承办的《临县书画集》一书已由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中国书协主席张海题写书名,由全国著名书画家刘文西、林鹏、李才旺、王学辉等题词,由全国政协委员、原省政协主席刘泽民作序,共收入临县及临县籍书画家书法、美术、篆刻、剪纸作品300余件。12月22日,隆重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临州风韵”书法展暨《临县书画集》首发式,省市著名书画家陈建明、阴凤华、高智、郝雪山及县市有关领导和书画爱好者出席了此项活动。六是全面铺开《临县文化志》编撰工作,目前初稿已基本完成。七是圆满完成了全国著名画家“走进山西”碛口采风活动,大大提高了碛口的知名度。八是贺敬才、薛建平美术作品参加市政府主办的“枣韵”美术作品展,贺敬才的《晋西人家》、薛建平的《红枣人家》分别获奖。

【民间艺术保护】临县伞头秧歌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于民间,活跃于民间,发展至今,优劣共存,需要大力加以发展和保护。2007年临县著名伞头秧歌手薛青爱、高艳明等四人在中央电视台演出,临县民间艺术第一次走向首都在国家级的艺术平台亮相,并受到观众的好评,扩大了临县伞头秧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五四”期间与团县委联合举办了“首届十佳青年著名伞头”命名活动,在全县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文艺委员会主任褚栓海来临县扶贫调研,在临县宾馆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专场文艺晚会,对临县伞头秧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场表示将大力支持临县文化工作。

2008年,成功举办了临县第七届伞头秧歌擂台赛,特邀参加临县县委工作会议的特级劳模和“双百双千”项目负责人观看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青年伞头歌手杨雪峰荣获本届擂台赛冠军。成功举办了临县首届伞头秧歌舞蹈展演大赛,三交镇秧歌队选送的《刘三推车》荣获一等奖。圆满完成临县伞头秧歌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工作,6月份,国务院正式公布临县伞头秧歌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项目,为临县伞头秧歌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很快将公布县级首批名录,并确定临县首批原生态伞头秧歌示范村。由李海光、刘国才主编的《黄土谣——李铭瑶

秧歌精选》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六是民间老艺人康云祥的三弦书、顺口溜专著《说说唱唱没个完》已列入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计划。

【文化市场管理】以“迎奥运,保稳定”为工作重点,继续坚持“繁荣”和“管理”两手抓的工作方针,加大文化市场日常巡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定期不定期组织“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切实把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希望工程,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管理,维护和保障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网吧、书店、演出团体为重点,加大检查监督力度,2007年对全县所有音像、图书、娱乐、印刷、网吧等经营场所集中进行了检查,共出动17次,60人次,查缴盗版图书300册,光盘1400余盘,取缔黑网吧1户,取缔无证经营的演出团体1户。2008年来出动检查200余次,查封不合格印刷行业6户,取缔无证印刷行业1户,没收非法出版物1000余册,盗版光盘400余盘。查处非法网吧15户,查扣网吧电脑主机18台,停业网吧10户,书店2户。规范了全县文化市场,维护了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化体制改革】根据县政府的指示和要求,该局针对电影公司的特殊情况,制定了改造方案,目前已顺利完成电影公司改制和人员分流。同时电影院改造工作也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图纸设计、地质勘探等工作,12月25日电影院改造项目招标工作圆满完成


临县秧歌歌词》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039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