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为您提供各类范文参考!
当前位置:76范文网 > 知识宝典 > 范文大全 >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来源:76范文网 | 时间:2019-07-19 11:34:49 | 移动端: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学研究,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公共艺术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样态。对于艺术从业者和有志于此的高校学生来说,如何正本清源、去芜存菁便成了当务之急。公共艺术必须承担所在地的文化与美学诉求,因而艺术家也必然要苦练“内功心法”,并且勇敢地走出象牙塔,回归公共空间本身。对于负责相关课程教学的高校教师来说,这也意味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公共艺术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样态。对于艺术从业者和有志于此的高校学生来说,如何正本清源、去芜存菁便成了当务之急。公共艺术必须承担所在地的文化与美学诉求,因而艺术家也必然要苦练“内功心法”,并且勇敢地走出象牙塔,回归公共空间本身。对于负责相关课程教学的高校教师来说,这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更高的要求,必须同时兼顾理论基础与实地调研,并着眼于人文环境体悟和空间凝练与安装。

关键词:公共艺术;艺术的公共性;公共空间;人文环境

一、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艺术的区别

何为公共艺术?这一词汇脱胎于PublicArt的直译。清华大学陈岸瑛教授对公共艺术进行学理界定时,指出“(使用)这个概念时务必低调一点——把艺术品坐落于其中的公共空间理解为公共场所就可以了,用不着非要上纲上线和‘舆论空间’扯到一起。因此,公共空间在这里仅仅指公共场所,公共艺术也仅指放置在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1]但是如果公共艺术仅指放置在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那么毫无疑问,多纳泰罗的雕塑和米开朗基罗的天顶壁画都符合这一标准。诚然,雕塑和壁画都是公共艺术中举足轻重的门类,但上面提到的两位艺术家的巨作,从内容上分类,更贴近“主题性雕塑”和“主题性壁画”的范畴,在作品的公共性上依旧有所欠缺。而艺术的公共性,是在充分考虑社会的诸多因素后,凝练出时代的精神内涵,并最终获得大众群体的社会认同感。这其中囊括了物质要求、审美方式、民族心理、地域风俗特征、政治倾向等诸多内容。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但是公共艺术作品和主题性艺术作品一样——艺术家必须和公共空间的所有人或者是该作品的出资人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家的想法在付诸实践前将受到来自三方面的束缚:出资者的主观意识、公众的审美取向和该场地的外部环境。与美术馆内陈列的作品不同的是,公共艺术作品和公众亲密无间,观众将成为作品完整性的一部分。这一点也与“主题性”创作有所区别:后者乃是艺术家根据命题进行的个体性的创作,虽然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但从创作的内容来看,无法真正成为公共艺术。可以通过一个著名的案例来阐明公共艺术的特质。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期货交易市场之一,并且因为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而被誉为“摩天大楼的故乡”。英国艺术家阿尼什•卡普尔(AnishKapoor)为芝加哥千禧广场设计的“云门”雕塑几乎已经成为了芝加哥的城市名片。这件公共艺术(雕塑)利用充满现代感的不锈钢材料,打造了一个内外曲面镜,将雕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呈现在了同一个曲面上,它的外壳可以映射出周边著名的摩天大楼,而游客们走过塑像时,他们的映像都会被扭曲,仿佛哈哈镜一般。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雕塑在落成前并没有正式命名,阿尼什•卡普尔是从一个液态水银珠上获得的灵感,并将这个灵感运用在千禧广场公共艺术(雕塑)的设计中。由于“云门”完成了对整个广场环境的升华,作品本身便成为了广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也成了评判公共艺术的重要标杆。当下的公共艺术一词被滥用在了不具有艺术质量且缺乏精神内涵的“作品”上。这些作品往往借用了当代艺术的表达语境,将表现形式转换成了内容,猎奇而不具备审美性,浮夸而没有思想性,既没有文化内涵也没有艺术态度,更无法引起公众的价值认同感。这对高校公共艺术的教学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对公共艺术缺乏鉴别能力的学子也会在良莠不齐的作品中模糊了对公共艺术“公共性”学生作品——《蛇》(系列)彩色卡纸、胶带、一次性杯子等的认知。这种现象的出现和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去精英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艺术精英性的褪去并不是意味着可以抛弃艺术技法,能够高效地利用自己已掌握的技法进行艺术表达的学生,反而将成为艺术教育和选拔的优先目标。

二、城市的精神地标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千城一面”的问题逐步凸显,新城的建设容易丢失城市的文化与历史记忆,而公共艺术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城市点缀,它代表了一座城市对待文化开放、包容的接受程度,足以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既然我们对公共艺术抱有“城市精神地标”的期许,那么在完成公共艺术的设计时,虽然怀有各种不同的设计思路,但却同时秉持一个相同的设计理念:以公共空间为本,尊重城市的文化背景,重视“空间——人——环境”系统的和谐。公共艺术受所处的公共环境条件限制,所以艺术家通过公共艺术作品表达出的态度,需要被一般民众接受和认可。此外作为一件艺术品,其本身不仅需要有基本的美感,还要能够传达对当地环境的深度认识,这样公共艺术的语义内涵才可以更好地表达。总而言之,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是否对原公共空间起到升华作用是最重要的评判规则,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以及赋予作品的教育意义则是次要的。公共艺术,除了提升区域公共空间整体景观美感、丰富文化内涵的功能以外,还要符合以下要求:1.它落成在公共空间中,具有开放性;2.打破艺术的精英性,虽然艺术家个体以及公共空间的所有者都属于“精英群体”的范畴,但公共艺术要求它的形式必须为大众所接受;3.具备文化的共通性,即它的内容一定代表了某座城市的文化特色与美学诉求。作为一名执教公共艺术课程的高校教师,研究如何培养公共艺术专业相关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说专业基础课程是“基本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能够折射出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的作品便是“内功心法”。就公共艺术的教学而言,我们的课堂往往被拘泥于象牙塔内。这些年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让学生的创作打破校园空间的束缚做了诸多努力——成立了苏州市雕塑协会、定期举办具有传统精神的系列展览。2018年,学院联合太湖度假区管委会成立了“苏州太湖公共艺术创作营”,为象牙塔里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学生们在这块土地上,体悟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美学诉求,打破“精英式”的表达手法,建构起丰富多元的公共艺术作品。

三、公共艺术课程的具体实施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秉承开放性原则,以学生的创作为主线,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的空间限制,深具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设计的灵感来源、思考的过程,也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坚持创作,以开放的态度引导学生为区域空间做好设计。学生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为他们增加知识储备和技能积累,摸索出一条培养其独立探索研究精神的道路。课程内容上,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理论基础、场地调研、人文环境感悟、空间凝练与安装。1.理论基础:课程前期的“理论讲授”是必不可少的,理论讲授与实践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相互补充。这里的理论课程也不能是单纯的“理论宣讲”,而是应当结合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建立公共艺术设计的思维。通过“艺术家专题”,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要提炼出不同的主题,因时因势地调整内容,将理论专题化,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其接受更具专业指向的知识。2.场地调研:脱离了区域空间的公共艺术是不成立的,所以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访创作场地。新成立的苏州太湖公共艺术创作营,便是一片崭新的公共艺术专业学生的创作空间。学生带着卷尺、绘图纸和其他测绘工具,到现场进行测绘,了解空间尺度与体量、场地的朝向、建筑的材质、周围景观的风格、采光和植物色彩等环境因素。3.人文环境体悟:这个环节至关重要,由于公共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当今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中,极易遭受来自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社会群体的批评和质疑,如何以普世情怀贴近所在区域的人文环境与艺术氛围,是每个学生必须解决的课题。设计者需要强化空间文化的识别性,并以公共艺术作品为纽带帮助在空间中生活的公众找到自我归属感,同时也对材料的选择提出了限定性要求。教师应建议学生从易加工、成本低、能够形成大体量关系的单一材料以及场所行为开始,或就地取材,或采用与区域空间环境相协调的材料,用复制、渐变、韵律等方法,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进一步探索方案的可实施性。4.空间凝练与安装:如何将公共艺术设计方案以最和谐的状态融入环境空间是本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尽可能减少对空间环境的侵扰,使得作品与场地共生,与环境处于同一视觉整体。这样更易让每个走过的观众感知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与张力。最后在实施与安装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开放性意味着观众要和作品零距离接触,所以还需要额外考虑作品制作过程和展览时的安全性。

四、结语

公共艺术是基于对区域公共空间的整体理解然后对其进行艺术升华的作品,它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也不是精英式的高雅文化。它符合高雅文化的标准,并且兼具大众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与张力。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个体对所处现实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中有歌颂与弘扬,也有抨击与嘲讽。但是具有公共性的艺术作品和公共艺术之间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如何平衡传统技法学习和公共艺术创作思维,是值得每一位高校公共艺术设计教师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岸瑛.关于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雕塑,2005年(4):30页.

作者:任镱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1028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